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昭通巧家小碗红糖制作,即将消失的传统工艺!

云南省巧家县生产的小碗红糖俗称“碗碗糖”,选用当地优质甘蔗、以传统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在国内市场久享盛誉,尤为青、藏、川、滇等省西藏藏族同胞钟爱。


据《中国土特产大全》记:红糖“以巧家小碗红糖和弥勒县竹园红糖质量最佳,色彩鲜,式样好、杂质少,驰名全省,远销青海、西藏等地区”。

巧家县种植甘蔗和制糖的历史久远,据《巧家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巧家蒙姑岳氏运铜到弥勒洲竹园镇,回程引进甘蔗种植,榨红糖技术也由此而入。以后,种甘蔗及榨红糖逐渐在巧家金沙江两岸谷地繁衍开来。


巧家县地处金沙江右岸,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所产甘蔗的含糖量在全国首屈一指,优质的原材料为生产小碗红糖奠定了基础。


巧家小碗红糖作坊式生产,土法制作,匠人有专业分工,工匠称“三大师”,即榨匠、糖匠、“大火头”,由作坊主雇请,其他辅助工称谓、职责备异,由“三大师”约集,名目有“刀刀匠”、“牛毛尖”、“草疙瘩”、“渣渣匠”、“叶子客”、“包包匠”等,整个工艺流程宛如一轴绵延久远的民俗风情画卷。


巧家小碗红糖制作一般要经过吊灶、榨汁、熬糖、装碗成型、包装等5个流程。在开榨前请当地有名的吊灶师傅来指挥搭建煮熬红糖的5眼“牛尾灶”,一般在农村甘蔗比较集中的村落,就地取材,挖土制成土坯建造;然后将甘蔗从地里收割运到糖房,用土榨或小机榨方式把甘蔗榨成汁,用皮管将蔗汁引入生水锅加热至沸点,水面起泡,除去沫,接下来将糖水翻入下一口锅,重复至糖水蒸发渐成膏状时翻入第5口锅,在糖膏中用蓖片弹入油角,使糖膏进一步澄清、散泡,当第5口锅中糖膏的水份蒸发干后,把糖膏舀入糖钵,用糖棒不停搅动,使糖膏收缩结晶,然后用勺把糖膏舀进排列好的糖碗,待糖膏在糖碗内冷却成型后,取出糖块,装入纸箱码放整齐待售或现场销售。


巧家的小碗红糖颜色呈红黄色,传承几百年的生产工艺,香气浓郁,味美飘逸,温馨扑鼻,给人以舒适的感受。将这种红糖用水泡在碗里溶化,浓度会自然地形成园园的红黄一团,与周围的清水泾渭分明,断然两色,用细管抽去糖汁,碗中余水是清色透明的,这也是小碗红糖质地优异的一大特色。小碗糖包装也别具一格,传统包装为两块糖为一盒,用蔗叶包扎在一起,又便于顾客取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虽然巧家小碗红糖品质好,深受欢迎。但是,巧家绝大部分蔗区处于白鹤滩巨型水电站淹没线以下,过不了几年电站建成后,沿金沙江大部分土地将被淹没,原材料的减少,将使加工作坊逐渐减少,甚至不久的将来,这一加工工艺将会消逝。


文图|闫科任 张光荣

编辑|罗 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喝这个东西,竟然会有惊人的效果,很多人都不知道!
哪个牌子的红糖好?红糖什么牌子正宗排名!
“昭通十宝”第五宝——巧家小碗红糖
传承200年古法,他用66年光阴熬制一块“东方巧克力”
早春第一补是它,比人参燕窝还养人,你绝对想不到!
他用40年光阴熬一碗糖,然而这样的手艺要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