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Inception]在灵薄狱做梦,会如何?


把诺兰和侯世达放在一起搜索,只有一篇千人一面的报道告诉你:诺兰很可能受到侯世达的《集异璧之大成:歌德尔、埃舍尔和巴赫》(GEB)的影响。(用Nolan和Hofstadter搜结果会多一些,不过很多都得翻墙才能看,感谢政府。)

 

虽然只一句,但报道没说错。在GEB面世30年后上线的Inception,就如同GEB一样,对歌德尔的定理和埃舍尔的版画进行了出色的注释。考虑到GEB在美国的流行程度,要说诺兰完全绕过侯世达,重新发现了歌德尔和埃舍尔,恐怕不太可能。

 

 

当然,GEB里还有一个巴赫。据Inecption的配乐Hans Zimmer说,他在创作时一遍又一遍地读着GEB,因为该书实在发人深省兼晦涩难懂(注:1)。不过因为毫无辨音能力,巴赫的卡农到底有没有渗入电影我实在说不好,所以该话题直接跳过。

 

 

来到埃舍尔。Inception对艾舍尔最直接的引用是在Joseph给Ellen Page讲解怪圈时,这场景基本照抄《升与降,Ascending and Descending》(注:2)。后来那个两截楼梯接在一起的场景也是《升与降》的变形,不过太受观察角度限制,就不够有趣了。开头部分,折叠至反转的街道,类似《Relativity》(注:3),场面上更宏伟,但精巧度上则不及。至于悬浮在饭店走廊中打斗的场景,也有点another world I(注:4)的影子。

 

总体上说,埃舍尔的版画,尤其是那些利用二维世界和三维世界的差异展现不可能结构的,是很难在电影这种连续二维、模拟三维的事物中反映的。诺兰能体现出上述的内容,已经做得不错。不过,不可能结构只是诺兰的道具,而非其关注点。若说Inception在精神上和埃舍尔的哪幅画相通,大概还是《画廊,Print Gallery》(注:5)吧。据说画廊是埃舍尔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他有资格得意。

 

一般的画中画,也就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种嵌套层次。如果升级的话,可以用上镜子,让本体和镜像相对;用上两面相对的镜子,嵌套世界可以延伸到无穷远处;又或者让人物跑出跑进画中画也是种选择。但埃舍尔的做法超越了以上所有方式,他把画里画外融为一体。“你在画廊里看画,画(廊)上看风景的人在看你”,到底是画上还是画廊上?都是。Inception里,诺兰同样试图营造的,就是这种梦里梦外混沌不清的感觉。电影里,有人以做梦为生(Leo等),有人以做梦为真(药剂师的顾客),还有人搞混了梦境和真实(Leo可怜的亡妻)。

 

很容易看到,《画廊》的正中央无法处理,无论画什么都有问题,埃舍尔只有把它留白,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这种在一般画中画里不会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埃舍尔最高明的地方,他用这一小块留白,阐释了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在电影里,图腾作为梦与真的界定物,有点那个意思,但并不特别理想。实际上,电影里的梦境和真实只是貌似混淆,区分其实非常明确。

 

 

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通俗地说:就是再清晰,完整的世界(系统),其根基也包含一部分难以证明或证伪的假设,你只能相信它;如果一定要在世界里排除假设,世界就会崩塌。如前所述,电影和该定理貌合神离。想在商业片里搞定这玩意儿,必得以具象化的方式说明悖论、自指、递归,每一项都不是那么好搞。不过诺兰已经很努力了,他至少在2小时里说清楚了一件事情:递归。事实上,整部电影的趣味性和曲折性都建立在这种俄罗斯套娃似的递归结构之上。开始时用三层结构小试牛刀,中间用两层结构解释说明,最后以六层结构华丽谢幕。真的很精彩!

 

不过,诺兰的野心只限于这种有限层次的递归吗?电影里惊鸿一瞥似地给出了双面镜形成的无穷影像,世界规则设定时却有意回避了无穷梦中梦的情况,一方面多层递归梦境的崩塌率呈指数增长,另一方面崩塌后可以直接跳出,这两条似乎赌死了梦中梦无穷次出现的可能性。但是,诺兰设定了Limbo,作为主角宿命的来源地和终结地。这深处于在电影核心的最重要场景,恰恰是这个场景,潜藏着巨大的黑洞,吞噬那些不知情的过路客(想想画廊里那块居于正中的空白吧)。

 

是时候回到标题中的问题了,在灵薄狱做梦,会如何?

 

按定义,Limbo是用来收纳不能直接跳出的思想的,没说到Limbo里能否做梦。法无规定视作可行,我们就在Limbo里做梦好了。不过,这梦境算是在哪儿呢?大部分人大概会说,还是Limbo,无非时间再慢20倍。Ok,让我们试试电影中现实层面的技俩,用上深度镇静剂(在Limbo设想这玩意儿应该容易极了),来个梦中梦中梦中梦中梦,崩塌了!思维更加混乱,回不到Limbo了!这时去了哪里?Limbo的Limbo?Limbo的Limbo!好玩的东西来了,如果跟得上,我们可以把这些再做一遍,发现Limbo的Limbo的Limbo(简写为L3好了)。之后,还有L4、L5、L6……只要没完全发疯,可以一直搞下去。一秒钟的昏睡,便堕入永恒的灵薄灵薄……狱狱,刚刚还以为不能出现的无穷梦中梦,就这么来了?Leo啊Leo,Limbo实在是个比你看到的更为凶险的地方。好在你在那里乖乖受死,直接弹出,没再玩什么新花样。

 

 

说到这里,中间的结论必须推翻了,诺兰不但在Inception里玩了递归,也玩了自指和悖论,甚至向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致了敬。他本来可以在世界设定中加一条,声明在Limbo不能做梦。但他大概就像古往今来那么多的学者一样,不想要太多的假设破坏世界(系统)的简单美,干脆把世界留在那里,任由它在银幕外崩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全极客养成指南】侯世达:人工智能界的异类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26—几何h
游戏-------有趣吗?
埃舍尔魔镜(欣赏图文)
埃舍尔魔镜(上)【欣赏图文】
埃舍尔1898--197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