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尔玛·马勒

阿尔玛·马勒

(2009-12-26 00:06:42)
标签:

文化

分类: 乐史钩沉
今天读到了钱仁平老师的博文《艺术到底有什么用?更好地享受生活?更好地忍受生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a69410100gnxd.html),文章提到了阿尔玛·马勒,于是找到2003年发表的一篇旧文,当时是一个系列叫做《音乐史上的非凡女性·情人与妻子》(ExtraordinaryWomen in Music)。作为一个读者的补充吧。

 

 

 

 

 

阿尔玛的女儿曼侬,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为她写的,这小姑娘和母亲一样也是美人坯子,可惜早夭,看来天妒红颜没有错。

阿尔玛和两个女儿
马勒和女儿安娜

 

   阿尔玛·辛德勒是个迷人的女人,在她的一生中,有许多富有创造力的男人对她产生过好感并且为之倾倒。阿尔玛的父亲埃米尔·辛德勒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中一位不错的风景画家,在他的家族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术家和文学家。阿尔玛的母亲安娜·冯·贝根是个女高音歌唱家,由于婚姻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阿尔玛的母亲非常实际,也很有手段,她的举动对阿尔玛的影响是巨大的。

阿尔玛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宠爱,尤其是父亲,同时,她也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埃米尔·辛德勒是个健谈而富于魅力的男人,十分喜爱音乐,这一点对阿尔玛的影响很大,父亲总是耐心地与阿尔玛交谈,使她快乐起来。因为父母的熏陶,阿尔玛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实际上,她9岁便开始在家里的立式钢琴上尝试过作曲。

长大成人后的阿尔玛是个漂亮的女孩,在维也纳的社交圈里马上成为了红人,维也纳上流社会的未婚男子们把她团团包围起来。16岁时,阿尔玛与著名艺术家古斯塔夫·克利梅特相爱,阿尔玛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克利梅特的追求热烈而持久,最后,阿尔玛对他厌倦了,于是两人分手。不久,阿尔玛又和维也纳著名的文艺评论家马克斯·布克哈德恋爱,布克哈德还是维也纳贝格剧院的指挥兼演出制作人,他对音乐、戏剧的精辟见解也影响了阿尔玛的观点,同时,布克哈德还培养了阿尔玛对尼采哲学的认同。

1892年,阿尔玛深爱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这些事情对阿尔玛的打击非常大,伤心之余,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已经荒废许久的音乐学习中。阿尔玛开始学习对位法和作曲,她的老师是著名作曲家策姆林斯基,他是勋伯格的姐夫兼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不苟言笑教师,后来,策姆林斯基成为了马勒的好友。然而,策姆林斯基却爱上了阿尔玛,而且十分疯狂,这种情况在阿尔玛创作的9首歌曲出版后变得更加复杂与微妙,最后,阿尔玛只能选择终止学业以保持与策姆林斯基的正常关系。

阿尔玛与马勒是在一次聚会中相识的,当时马勒已经是奥地利宫廷歌剧院的指挥,在维也纳非常有名。他与阿尔玛的生活背景是截然相反的,阿尔玛出身名门,生活优渥,而马勒却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是波西米亚的小商贩,母亲是家庭妇女,马勒的兄弟大多早夭,所以马勒成了唯一的长子,他完全是依靠坚韧和毅力才获得了地位和荣誉。为此,他不得不忍辱负重,马勒是犹太人,但当科西玛·瓦格纳宣布她反对犹太人担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的时候,他选择了去当一个三心二意的基督徒,此外,虽然他被人们看成当时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但是大家对他的作品却不怎么欣赏,为此,他必须继续努力寻求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勒可以说是立刻就对阿尔玛产生了好感,这不仅因为她是个美人,还由于阿尔玛的优雅风度、高贵气质和为人的坦率、自信,这些都是阿尔玛个性中非常迷人的方面。阿尔玛也被马勒所吸引,然而,马勒是犹太人,阿尔玛心底里始终对犹太人报有偏见,我们可以从她1919年1月9日的一则日记中看到这种情绪,她写道:“犹太人真是空前的危险与麻烦。”当时,欧洲排犹浪潮空前高涨,阿尔玛因为自己与犹太人的密切关系而忧心忡忡。

很快,阿尔玛与马勒坠入爱河,马勒写作品题献给阿尔玛,还写了大量情书,最后,马勒终于向阿尔玛求婚,不过,他告诉阿尔玛他们的婚姻道路也许并不平坦,首先,他的工作流动性很大,需要到世界各地组织演出;其次,在歌剧院,马勒的地位并不稳固,对此,阿尔玛表示能够理解。当然,爱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就在他们订婚后不久,马勒就和阿尔玛产生了不愉快,起因是马勒反对阿尔玛继续从事作曲,马勒不希望妻子今后卷入到维也纳敏感而复杂的音乐圈里去,经过一番争执和几场恸哭,最后阿尔玛屈服了。

1902年3月9日,马勒与阿尔玛正式结婚,马勒的弟子布鲁诺·瓦尔特写道:“他的新娘,阿尔玛·辛德勒22岁,身材高而苗条,美得足以让人晕倒,可以算是维也纳最美的少女,出身一个富有的好家庭。然而,我们这些朋友都为他担心:他41岁,阿尔玛22岁,而且还是如此漂亮,过去她习惯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而马勒却喜欢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过,他们的爱情是最重要的!”

阿尔玛完全被马勒的才华征服,在她的日记里记述了听到马勒《第三交响曲》时的感受:“我被一种无可名状的兴奋驱动,我又哭又笑······泪水之间充满欢乐,我只愿永远陪伴在他身旁。”他们也有争吵,那往往是由于阿尔玛在钢琴上尝试作曲,每当这时马勒就不停地走动或者发出声音来干扰阿尔玛的工作,最后,阿尔玛放弃了重新作曲的念头,转而帮助马勒誊清手稿,不久,阿尔玛从中发现了乐趣,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也提高了她阅读总谱的能力。除此之外,阿尔玛还全面接管了马勒的财政大权,她继承了母亲干练精明的一面,将马勒的经济管理的井井有条。

马勒在奥地利的经济情况逐渐变得糟糕起来,Montenuovo亲王无法提供马勒充足的薪金,为了维持日渐增长的家庭开支,马勒萌生了离开奥地利的想法。正好,此时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邀请马勒赴美,并且开出了诱人的条件,这笔数目巨大的酬劳对马勒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在阿尔玛的全力支持下,马勒终于下定决心。

1907年12月,马勒举家抵达纽约,作为欧洲指挥家他第一个执棒美国的音乐会演出季,1908年4月,马勒返回欧洲,他必须回国参加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一世皇帝的钻石婚几年演出,这一年12月,马勒回到了纽约。虽然马勒得到了美国观众的认可,但是由于经济萧条,纽约爱乐乐团的境况日趋困难,最后,乐团的董事们只能成立特别委员会解决财政危机,希尔顿夫人出资解救了纽约爱乐,马勒依然是指挥,但在经过了诸多风风雨雨之后,马勒变得越发憔悴,也越发烦闷了。

阿尔玛依旧是那样迷人、美丽,男人们还是喜欢围着她转,马勒是个很容易吃醋的丈夫,但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只能强忍着不发作。直到有一天,马勒发现了一个名叫瓦尔特·格罗皮斯(后来成为了阿尔玛的丈夫,也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的小伙子给阿尔玛写的情书,信中格罗皮斯告诉阿尔玛自己是如何地迷恋她,并且希望阿尔玛能够嫁给他等等。马勒妒火中烧,他找阿尔玛当面对质,阿尔玛矢口否认,但她也告诉马勒,由于丈夫埋头工作很少与自己交流,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在倒退,她告诉马勒自己是何等孤独、愤怒,最后,阿尔玛向马勒提出离婚。

这时,马勒才清醒过来,他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婚姻生活,马勒甚至去找佛洛伊德谈话,试图找到婚姻危机的根源,最后,马勒认识到本身的疏忽与专横。不久,阿尔玛惊奇地发现马勒关心起她的作曲工作,并且将新作题献给妻子,这种事情他已经很久没有做了,在给阿尔玛的信中马勒写道:“如果你此刻离开我,我将会象火把失去空气般熄灭!”马勒甚至开始买礼物送给阿尔玛,他们之间的情感危机也渐渐趋于缓和。

然而,当他们回到纽约的时候,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纽约爱乐乐团的那些赞助人们越来越多地干涉音乐会演出事务,这个富人俱乐部里的成员们,尤其是那些富有的遗孀们连组织一场简单的音乐会都没干过,却要对马勒的节目单指手画脚。最后,马勒甚至被希尔顿夫人叫到别墅好好教训了一番,为此,马勒深感受辱。

另一方面,马勒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被诊断患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入膏肓之后,马勒决定就是死也要回维也纳,最后,马勒终于如愿回到故国,阿尔玛始终相伴左右,直到1911年5月18日马勒在维也纳去世。阿尔玛在传记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掉他临死的时刻和死亡迫近时他脸上的伟大。他为了永恒的价值的斗争,他针对平凡的崇高以及他对真理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圣徒般地纯洁的生活的一个榜样。”

阿尔玛·马勒成了富有的遗孀,从马勒作品演出及出版的版税中她获益匪浅,阿尔玛和马勒生有一个女儿,她独自抚养女儿,在合乎礼仪的居丧结束之后,阿尔玛重返社交界,并且成为男人们新的追求对象。然而,短时期内阿尔玛没有考虑再婚的事情,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安排马勒作品演出上,同时,在她的努力下古斯塔夫·马勒基金会成立。

1911年12月,阿尔玛从慕尼黑赶回维也纳参加瓦尔特指挥《大地之歌》的首演,在音乐厅她遇到了老朋友保罗·卡梅尔,他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音乐评论家。偶然相遇之后,两人竟然产生感情,并且马上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卡梅尔甚至聘请阿尔玛到他的实验室上班,便于两人相会。然而,卡梅尔有妻子,阿尔玛也是受人尊敬的马勒的未亡人,这就注定两人的关系无法长久,很快,阿尔玛厌倦了这种生活,她找到卡梅尔的妻子把他们的私情和盘托出,于是,她和卡梅尔的关系就此结束,20年后卡梅尔自杀身亡。

1912年,阿尔玛的继父卡尔·摩尔劝她找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科克希卡(OskarKokoschka)画像,不料,阿尔玛竟然会与比她小7岁的科克希卡擦出爱情火花,两人很快坠入爱河。科克希卡希望阿尔玛能够嫁给她并且孕育他们的孩子,可是,阿尔玛却总是敷衍,为了讨得阿尔玛的欢心,科克希卡创作了著名绘画作品《风之新娘》,画中沉睡的女子就是阿尔玛,而那已经醒觉的青年就是科克希卡。就在此时,阿尔玛怀孕了,科克希卡非常高兴,而阿尔玛却瞒着他悄悄去做了流产,因此,两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阿尔玛难以割舍科克希卡,又觉得必须离开他,这时,恰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科克希卡参军,两人就此了断情缘。

与科克希卡分手后不久,阿尔玛在柏林的一家伤兵医院里找到了昔日的情人格罗皮斯,这次阿尔玛主动进攻,起先格罗皮斯还躲躲闪闪,两个星期之后,格罗皮斯完全被阿尔玛征服了。1915年8月18日,阿尔玛与格罗皮斯在经历了闪电恋爱之后结婚,当时格罗皮斯已经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格罗皮斯符合阿尔玛的要求:英俊、博学、才华横溢,纯种雅利安人,而且他还非常富有。1916年10月5日,阿尔玛与格罗皮斯可爱的女儿曼侬出世了。

可是,阿尔玛似乎是个永远不知疲倦或者说永远不知满足的女人,当她遇到弗兰茨·维弗尔的时候,她竟然再次恋爱。维弗尔是个犹太小说家、诗人,比阿尔玛整整小13岁,维弗尔长的并不英俊潇洒,但他酷爱音乐,这一点与阿尔玛相似。这时的阿尔玛试图摆脱格罗皮斯,但又放不下女儿曼侬, 不久, 阿尔玛怀上了维弗尔的孩子, 但她瞒着格罗皮斯。一天, 格罗皮斯偶然听到了阿尔玛与维弗尔的电话,才知道了他们私通的事情格罗皮斯没有冲动地把真相揭开来, 然而, 阿尔玛凭借女人的敏感觉察到格罗皮斯的变化,等到她的孩子马丁出生后,阿尔玛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 于是, 她主动提出与格罗皮斯离婚。

1929年7月6日, 阿尔玛与维弗尔结婚, 虽然婚后因为维弗尔是犹太人而阿尔玛支持法西斯主义观点而产生过一些矛盾,但总的来说这次婚姻生活还是比较美满的年春, 阿尔玛遭受了新的打击, 她心爱的女儿曼侬因病去世, 阿尔玛一度消沉,她最爱的那些人父亲、儿子、马勒,现在是她美丽的曼侬。局势不容阿尔玛继续伤心下去,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使阿尔玛与维弗尔在奥地利的日子越发艰难、危险,最后,他们下定决心离开祖国来到纽约。在美国, 阿尔玛获得了平静与安宁, 她住在洛杉矶,与布鲁诺·瓦尔特和勋伯格毗邻。1944年8月25日维弗尔去世。他们一起渡过了婚后15年的幸福生活。维弗尔去世后,阿尔玛移居纽约,1964年12月11日阿尔玛去世。她一生嫁了三个杰出的男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家和一个著作等身的小说家。阿尔玛是个充满魔力的女人,她总是能够激发起爱她的人与她所爱的人身上无穷的创造力, 因此, 她是真正配得上非凡女性这一赞誉的人。

注:

科克希卡(1886-1980)一奥地利肖像画家· 所作风景画《泰晤士河风光》《耶路撒冷》广受好评,其以寓言方式描绘他与阿尔玛之间爱情的大型油画《风之新娘》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杰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克希卡受伤, 后旅居维也纳和布拉格,纳粹入侵捷克后流亡英国, 1956年移居瑞十, 1980年卒于瑞士、

维弗尔(1890-1944)一奥地利诗人、剧作家、小说家。1911年发表第一部诗集世界之友》, 随即投身于表现主义运动,人们评价他的诗歌融合了惠特曼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在气质。1915年发表戏剧《特洛伊的女人》,树立其和平主义代言人形象。1938年遭到纳粹迫害后辗转欧洲数国于1940年来到美国, 在美国创作著名小说《贝纳迪特之歌》,后被改编成电影, 引起轰动。此外, 他创作的史诗《胡亚雷斯与克里西米达》也很出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文手册】“三美神”之二:阿尔玛
搜集天才男人的天才女人:阿尔玛·马勒
她堪称一百年前的“男神收割机”,睡过的男人可以演绎一部维也纳艺术史
她是维也纳最迷人的缪斯女神,一生备胎无数,却让4个男人走上艺术巅峰
马勒,从寒冬走向盛夏
维也纳第一美才女,艺术界男神收割机,她才是20世纪的真女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