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养生乱象”,究竟怎样才能科学养生?

自打接触艾灸来,对养生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可是接触养生知识越多,对这个领域也是越失望。

如今深刻察觉到,各种夸大事实、耸人听闻的养生文章、广告充斥互联网,让人防不胜防。如果市场上对养生,对中医持有些微的严谨态度,今天的中医也不会被黑的这么惨。

一、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2016年9月24日,一则《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引爆朋友圈,各大养生号争先转载。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更是演变成“喝苏打水抗癌”等说法。最终,当事医生出面证实,它是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注射苏打水,加快癌细胞死亡,并非概念上的“饿死”。而且通过一般的饮食很难改变身体的酸碱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苏打水并非人人皆宜。胃酸分泌少者,喝苏打水会加重胃酸缺乏;高血压人群过多饮用,会导致人体钠的摄入量增加;健康人大量喝还易引起钠含量超标。

这条谣言和很多“伪养生”一样,因为媒体不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报道,甚至起误导作用。这样的讯息对患者、对百姓都极其不负责!

二、“伪养生”在国内大行其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时代来临,养生话题越来越热,这本是件好事。然而,当前养生市场的乱象,又着实令人忧心。打开公众号,随便吃个啥就能防癌治癌;电视里“患者”谈亲历,“吃了XX,糖尿病都好了。这些就是误导大众的“伪养生”

“伪养生”大行其道,却很可能适得其反。比如一名26岁的安徽籍研究生,迷信吃何首乌治脱发,最终却肝脏衰竭,丢掉了生命;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号称当代“中医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称“绿豆治百病”,一时绿豆价格暴涨,些微懂得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虚寒之人不能常吃绿豆。

因生茄子吸油,所以常吃能降血脂,因为泥鳅能打洞,所以吃它就能疏通经络!这些听上去像那么回事,实际却毫无依据可言。

三、“伪养生”缘何如此猖獗

1、 商家炒作,广告横行

互联网时代,处处是营销心机。很多养生文章,还有电视广播的养生节目,其实都大量植入了养生广告。但由于对植入性广告,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标准,导致“伪养生”长期处于被“无视”状态,野蛮生长。

2、健康知识的荒芜

研究指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伪养生”就是一种伪文化,很多人对养生文化缺乏起码的辨别,只能对专家的说法照本全收。

3、空巢之痛

许多老人频频出入保健品店,除了真的想养生,更是迷恋和推销员一起谈心得、听体会。很多推销员真的是比老人子女还亲,对于忍受空巢之痛的老年人来说,这无异于久旱逢甘露。

另外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商业利益炒作;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环境;我们的民族思维中,"求用"大于"求真",只看效果,不太追求说明道理等因素,都滋生了“伪养生”的横行。

四、如何揭穿“伪养生专家”

1、“包治百病”要警惕

那些伪养生大师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敢说,他们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肯定是这样”、“不是那样”、“这个百分之百能治”、“任何人都适用”“这就对了”等等

2,警惕以食品代替药物

我国的传统医学中,确实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是食疗不可能代替药疗,食疗只能治未病,是一种防预作用,当生病后,食疗起的是辅助治疗作用,不能太过迷信。

3、标新立异的新名词要警惕

“伪养生大师”总是抓住人们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心理,或是利用不常用的专业术语来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和“与时俱进”,如“掌纹治病”、“全息论”、“子午线”、“纳米技术”、等等。遇到这些,一定要先咨询下,看看这些词是否在专业医学学术杂志上出现过,是否被医学领域普遍接受

五、努力做一个专业严谨的养生号

中医博大精深,要想精通非数载才能所为。在给大家写文章的同时,也是我进一步学习的过程。现在“伪中医”,“伪养生”横行,拨开层层迷雾见真知,也是我和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健康养生领域将会越来越规范,我们获得的知识也会越来越纯粹和真实。

如果您有更多灸疗方面疑问,或者想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灸疗资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癌利器在身边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是真的吗?
权威机构证实:小苏打可以治愈癌症,苏打水不会抑制癌细胞
十几元的小苏打真的能治肿瘤?真相都在这里
科学网
中医食疗养生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