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完整版)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一)
捡拾记忆里那些浓浓的年味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开头篇
常州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而这些常州的记忆,记忆得特别清晰的是“常州年”的记忆。
历史上“吴地”有东吴、中吴、西吴之说,常州就是“中吴”。三吴民间有大致相同的风情习俗,吴地味道就融和了许多中吴的味道,但“十里不同俗,四乡各有趣,同街也差异”,于是就有了“吴地味道常州年”的民俗文化。
老常州有一句俗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而现如今,我们生活在天天过年的日子里,自然就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或许是与年龄有关吧,每到年关时,我总会想起过去常州人过年的一些事情,总能从记忆里捡拾到那些浓浓的年味。
这些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一顿年夜饭;就是到大街上去看着舞龙灯吃炒米糖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就是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友好感觉;就是满大街挂满了红灯笼的那种气氛……
过去,我们就是这样过年的。
《吴地味道常州年》这些文字记录,我不敢说是常州人过年的全部,但经过前一阵与吴地文化研究人员两个多月的采风和数年来的资料积累,再加上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多多少少总还是有点“常州年”的味道,多多少少总还是能显现点常州人过年的一些风情习俗的吧。
腊月初八吃碗腊八粥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二
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是过年的序曲。
旧时,腊八节前夜,常州城乡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都会把一些平常舍不得吃的糯米、花生、黄豆、红枣、赤豆、白扁豆、菱角等宝贝拿出来用水浸泡起来……到第二天早上煮熬时,再放入大青菜、黄芽菜、山芋、芋头、油生腐之类物品,有的人家还会放进几根咸肉骨头或小排骨。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腊八粥是在中饭时吃的。开吃前,妈妈总是要先盛一大碗放到灶台上供奉,这是我家的习俗,妈妈说这是“接年饭”。以后每天早上,妈妈都会舀一小勺和早饭或白粥或泡饭一起熬,一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意思是“粥接年饭,日吃不断”。
待到我们端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吃起来时,妈妈就会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热粥一碗,过冬不怕。”自然,妈妈不会忘记给我们说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腊八粥的传说,说是古时候,有一个特别懒惰的人,靠父母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父母死后,他仍然不种地不干活。腊月初八那天,家里的余粮吃完了,天又特别冷,只好饿着肚皮从老鼠洞里找出了一些五谷杂粮,凑合着煮了一碗杂粮粥吃下去。与老鼠抢食总有吃完的时候,几天后这个懒惰人就饿死了……每次说到这里,妈妈都要深深地叹一口气说:“唉,人啊,不能偷懒,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我们还听到妈妈给我们说过:常武地区还有把“腊八粥”称为“邋遢粥”的。说是横山大林寺中有一烧水和尚,见庙里和庙宇附近居民常常把剩余的饭菜倒掉,这和尚一面宣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一面就将被人倒弃的饭菜洗净晒干放藏好。那年常州地区大灾,这和尚就把放藏的饭菜煮成粥广施灾民。由于和尚放藏的食物杂七杂八,煮出来的粥色彩并不好看而邋里邋遢窝子搭欠,所以就被大家称为“邋遢粥”。再后来,每到“腊八”这天,不但常州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就是天宁寺、清凉寺、九华寺等庙宇寺院照例也向善男信女施粥,从而又有了腊八这天天宁寺和尚“铜锅煮粥,普济饥民”的传说,成了常州佛教文化中的一大特色。
妈妈还给我们说过,在农耕社会的时期,每到腊八这一天,人们都要用收获的粮食和五谷杂粮煮成一锅粥吃食,表示喜庆丰收、感恩天地的恩赐,同时也祝愿来年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我印象中最清晰的是1966年那个腊八节。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破四旧”连腊八节也不放过,弄得家家腊八粥也不敢煮熬。我家却还是烧了。腊八隔夜,见妈妈把青菜、黄豆、山芋等物拿了出来,准备第二天煮熬腊八粥。姐姐说:“姆妈,明天随便吃点什么吧,别烧腊八粥了。”妈妈听了姐姐的话很不高兴,数落了姐姐一顿:“我们家可不能年不年节不节的,不喝腊八粥还算是过腊八吗?”
直到2005年1月4日农历腊八前,妈妈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才醒悟:腊八粥里,不仅有浓浓的亲情,更有妈妈养育儿女的一种精神。妈妈是个极传统的人,在妈妈的心中,民间的传统节日都应该认真对待,马虎不得。平时,一日三餐都可以凑合着吃,可逢年过节,哪怕物质最匮乏,也是总要想方设法地做些节令饭菜,像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夏至吃馄饨、冬至吃胡葱笃豆腐、腊八吃腊八粥……是啊,文化需要传承,节日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我们的重视和保护。妈妈认为,不喝腊八粥就不是过腊八,也许妈妈并不知道,她所做的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捍卫!一碗粘粘稠稠的腊八粥,展示着她的生命活力,她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通过勤劳的双手来改变生活,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但愿这一温馨的习俗能一直传承下去,长长久久,因为,做碗腊八粥,吃碗腊八粥,往大处说,这是我们的责任!
而我,总是把吃腊八粥看作是过年的序曲,吃过了腊八粥,春节就要到来了。
“掸掸灰尘”迎新春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三
《吕氏春秋》上有“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腊月廿三,掸尘扫房子’”的习俗记载,老常州也有家家户户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掸灰尘大扫除的习俗,寄托“廿三掸尘,越掸越发”的美好心愿。
我家保持着过年的很多老习惯。每年腊月廿三这天一早,妈妈就把小条帚绑扎在一根竹杆上,开始做起“扫屋掸灰尘,清清爽爽迎新春”的家务。
说是“掸灰尘”,其实并不只是扫尘,事情是不少的,整个就是一个家里家外大扫除。在白家桥居住时,我家不算小,两间楼上楼下就有180多平米,还有一个30平米的灶间,一个大后院也近200平米,两楼一厨一院里的掸拂尘垢蛛网,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角落庭院,疏浚明渠暗沟,几乎全是妈妈一个人担务着做下来的。从腊月廿三起到腊月廿八,妈妈就抽空逐个做这些生活,有时我们也帮着妈妈做些零碎的事。
“掸灰尘”,首先就是要整理物品,需要搬动的物品大都全搬到后院里,床上物品也都放进大橱或是搬到院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搬动不方便的物品就用旧被单或报纸盖好。然后,把各道门敞开,我们几个孩子全到后院去玩捉迷藏或蹦蹦跳跳。妈妈在外衣上套上一件旧衣,再戴上一顶草帽,然后,举起扎好的那根竹杆上的条帚,开始掸扫屋顶、墙面上的灰尘……
等着屋里灰尘落定时,妈妈拿出早就泡制好的石灰加水加点蓝色墨水后搅拌成的一盆白浆,然后把棕丝编成的刷子浸在浆盆里,让它吸饱浆水,轻轻在墙上一来一回地刷,用不了多久,屋子里的墙面就变得亮堂起来。
接下来就是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把所有的家具彻底地擦一遍……妈妈是忙得不可开交。
有几年,妈妈常常是一边做生活一边和我们说话,除了教我们这事要这样做那事要那样做外,就是给我们说古道今。妈妈说过:因“尘”与“陈”谐音,春节前掸灰尘,有祈求将一切“穷运”、“晦气”、“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地出门的意思,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的一种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望。
关于古时腊月廿三扫尘,常州地区有一个“老天有眼,十二月廿五天帝会派诸神下凡,察看人间善恶,民家必须要屋宇整洁,门窗干净”的有趣传说。说了一个有点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三尸神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帝又命王灵官在除夕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廿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人间,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长大读书后,我才懂得:立春前“掸灰尘”,把家里家外弄得清清爽爽,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大有益处的。灰尘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忽视。据科学研究,在灰尘含量高的地方,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竟达几百万个,在这种环境中,肺炎、咽炎、肺癌、肺气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发病率都较高。祖国医学认为,立春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害虫也开始孽生。所以,赶在春节前大扫除可以减少害虫的藏身之地,使其不易繁殖,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病,既起到冬末初春消灾去病作用,又增添节庆气氛。
“送灶接灶”祈愿平安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四
农历十二月廿四小年送灶和十二月三十大年夜接灶,是吴地共同的民俗,是过年祭祀的一部分,有感恩生活、祈愿来年一切平安的意思。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间的锅台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的佛龛神像两侧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横额是“一家之主”。 常州人称“灶王爷”为“灶家菩萨”。据老一辈人说,“灶家菩萨”是中国民间传说诸神中很有特色的神祗,虽说他的“官级别”不高,但他是玉帝委派到民间的“特使”,常驻人间每家每户的“基层干部”,负有监察这一家的“是非善恶”、提供玉帝决策“奖善惩恶”的重任。因此,旧时无论是官还是民,对“送接灶家菩萨”都是十分虔诚的。
在常州,十二月廿三送灶仪式是在吃过晚饭就要开始的。在灶台的锅盖上摆好供品,给灶家菩萨的供品是不讲究的,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但有一样糯米做的甜食品――送灶团子是必不可少的。送灶团子和其它团子不一样,是用红糖开水和糯米粉搓成球型的甜团子,蒸熟后供奉。烛明香绕后,当家的男人要来磕头作揖打拱,嘴里念念有词地“说我一家好事,保我一家平安”一番。据说灶家菩萨敦厚老实,又恪尽职守,他老人家一年359天住在你家,你家的大大小小事都看在眼里,好坏善恶他心里一本帐明明白白。为了不让他老人家在玉帝面前报流水帐,所以就要供上黏嘴、黏唇的送灶甜团子,好多向玉帝说点好话和甜蜜的话。祭祀毕,当家男人要对着已经被厨烟薰染了一年早已蜡黄的旧灶家菩萨神像叩三个头,然后轻轻撕下,放置到灶家轿里,连同那灶簾一起送到门外焚化。在焚化时,天天在锅台上转的当家媳妇一定要跪着送行,以示和他老人家亲近。焚化结束时,要点燃鞭炮和放两支爆仗,喊声“灶家菩萨上天为我全家人美言祈福啰!”这样,送灶的仪式才算完成。大年夜的接灶就简单得多了,在原神像位置上用浆糊贴好“请”来的新灶家菩萨神像,贴上新崭崭的“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对联,摆好送灶时做的供品,点燃香烛,全家人再跪拜磕三个头,接灶仪式就完成了。
由于父亲在外工作忙,我家每年腊月祭灶,也遵奉着“女不祭灶”的习俗,从让灶家菩萨坐着灶家轿子上天“述职”,到接他下界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全都是在我妈妈的指导下或由我哥哥或由我来操作的。而且,我家祭灶从来没用过甜食品。就此事,我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别人家都用糖元宝祭供“灶家菩萨”,我们家为什么不用?妈妈说:腊月廿三送灶,就是送灶家菩萨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灶家菩萨会把这家人家一年来做的好事、坏事,说的好话、坏话,如实报告,以便让玉皇大帝裁断这家人家来年的祸福。人在家中哪有不说句错话做点错事的?于是,才有人想了个点子,给灶家菩萨吃糯米甜食品,粘灶家菩萨一嘴糖,让他说话“甜”一点,这就叫“上天言好事”!我们家不做伤天害理的坏事,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玉皇大帝看得见,不用弄虚作假,所以不要用糯米糖元宝粘灶家菩萨的嘴……
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是为了感激和颂扬灶神的功德。而我一直觉得,祭灶的习俗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一定是缘于人们对食不果腹日子的深深恐惧。同时,我也常常想,要是灶家菩萨真能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那人世间一定会少许许多多作恶的坏人,社会和人际会更加和谐美好!
蒸发蒸发来过年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五
吃过腊八粥后的日子,就是常州人说的“年三夜四”了,家家户户除了开始采购年货,最闹忙的要算是轧好米粉、准备好面粉,制作好馅心,到农历十二月廿九小年夜前是一定要做过年吃食品的。过年吃食品有团子、馒头、年糕等等许多品种,有一首过年的民谣中就有“腊月廿四捏团子,腊月廿六把面发,腊月廿八蒸年糕”的文字。
常州人做过年吃食品,有做“人口团子”的民俗。据说这个民俗起始于明代,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说朱元璋做皇帝后不久,就设计炮轰功臣楼残杀跟他打天下功勋卓著的文武官员,并下秘旨各地守将要杀一批不听话的官员和百姓以树朱家天下的权威。驻守常州的大将汤和不愿滥杀无辜,就和军师商量出了蒙混过关的计策,传令亲兵用米粉做成假人头,染上血红色,他自己则装醉审查、清点米粉人头数上报朱皇帝,以此保佑常州人口平安。数年后,常州百姓听说了这事,为感恩汤将军,就在每年过年做团子时特别捏几个形状如人头、不包馅心、上面点红的大团子,称之为“人口团子”。还有一个版本的说法是:“人口团子”就是依照家庭人口多少为标准,做两倍以上或更多的八寸长、三寸宽、两寸厚、没有馅的实心大团子,有为关键时刻来临“保平安”的意思;也象征或祈祷家庭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其实,古时过年做团子馒头蒸年糕是一种民间年俗文化的显现,传统民俗团子馒头年糕是为年夜祭神、新岁朝供祖先用的;后来成为过年吃食品,就有了的“喜庆吉利”的愿望。老常州人说:做团子寓意团团圆圆,合家团聚;做馒头寓意蒸发蒸发,美满发络;蒸年糕寓意生活年年好,事业步步高。
我家过年做吃食品的习惯是:每年在农历十二月廿四做团子并吃团子。这个习惯据我妈妈说,是妈妈的太舅婆传下来的。我妈妈在世时,家里有灶头,腊月廿四这天,灶间里可谓是热火朝天,大家围着灶头转,灶上做团子的做团子,灶下烧火的烧火,个个都忙忙碌碌。随着热气的蒸腾,那团子清香的气味就和着几代人的说笑声从窗口飘散出去,空气中弥漫起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息。
做过年团子是蛮有点讲究的,一是讲究米粉的成分,米粉中粳米、糯米掺和的比例,也讲究馅心的种类。首先,米粉要好,如全用糯米粉则粘性太大,蒸时团子会变形;如粳米粉太多则粘性不够,蒸出的团子会开裂。我家的米粉一般是三成粳米粉七成糯米粉相掺和而成,这样的米粉做出的团子,糯而不粘牙,滑溜爽口好吃。妈妈把大团子捏成元宝、寿桃、扁担等形状,蒸熟晾干后,用大缸放入腊月里的清水,大团子放在腊月的水里就不会裂开,存放时间长了也不会变质。大多数人家清明节早上煎的团子,就是年前做的大团子煎烹的。做好大团子,妈妈还会做一小竹篾筛子的“土龙”,土龙包括一条盘着的米粉龙和七八个米粉碗,碗里装满汤元那么大的实心小团子。土龙是祭祖先用的,祭过祖先后要把龙头扭一扭,然后放到挑稻麦的竹萝里,上面盖上棉絮,待到明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才把土龙拿出来加上青菜等笃面条吃。二是讲究馅心,馅心的品种很多,一般有豆沙、芝麻、甜油酥、咸油酥、青菜、萝卜丝和肉馅。做好的团子放到蒸笼里蒸熟下笼后,连蒸笼放到风口处略略吹一吹,就用木制的福字、寿字、喜字等等印章蘸上红色印水,盖在一个个团子上,一方面区别不同馅心的品种,一方面表达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的祝愿。
吃团子也是有讲究的,我家的“规矩”是:头笼团子要先送左邻右舍,再由家里长辈先品尝,后才让孩子们放开吃;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吃的,要先把以示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心意的在婆家做的团子送来娘家后,再能吃娘家做的团子。因此,腊月廿四女儿回娘家做团子,就会给妈妈带来在婆家做的团子馒头和年糕。
我家农历十二月廿四做团子吃团子的习惯,所以能传下来,我想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全家在一起共享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是祝愿年年岁岁团团圆圆过好日子;第三方面是让下一代懂得报恩。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二)
杀猪请吃年夜饭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六
那时常州乡村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年一头两头、三头五头的数量不等,猪长肥了除买了钱维持一家生计,无论是家境好的还是家境差的,一般都会留一只杀了过年。腊月廿三送灶家菩萨上天“述职”后,每家就要欢欢喜喜、忙忙碌碌地杀猪过年了。村上谁家杀了年猪,都会请吃“猪血萝卜汤”,也称请吃“杀猪年夜饭”,很象现今企业春节前请员工吃年夜饭,但不是大年夜的“团圆饭”。这在腊月的农村,是一道多年不变的风景,是一种民俗。
请吃“杀猪年夜饭”,通常是杀猪当天的晚餐。农村人性子直、要面子,他们宁可自己家少吃点,也要把“杀猪年夜饭”吃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来坐席都是幸福和满足。吃喝到脸红脖子粗时,就敲筷子划拳行酒令,三杯、五杯赌着喝,男人输了,女人不服接着喝,以输者罚酒为乐趣。餐桌上欢笑吃杀猪年夜饭的一般都是些长辈们、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和全村每家每户的代表。开桌前,主人家当家的会差使孩子端出大一碗小一碗的猪血萝卜汤,给邻居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送去。一锅杀猪汤,几乎一个村子的人都能吃到。餐桌上用来盛菜的器皿不讲究,有盘子,有大碗,有小锅,有瓷盆等等,但上桌的菜是很讲究的,不多不少,六冷菜六热菜一盆汤,取“六六大顺热火火”吉祥如意的心愿。除了猪的头头脚脚、内脏、猪血和一些大骨头做的菜外,还有一些干扁豆、豆腐、自留田上当令的乌塌菜、包心菜等,香气扑鼻、鲜嫩可口的猪血萝卜汤是必不可少的主菜。猪血就是杀猪时候用干净的盆接下的新鲜猪血,待凝固后倒入加水的锅内烧开,使猪血成型,然后切成块状,放上油、姜、葱、蒜等调料爆炒,待五六成熟时再加上已经切成块烧熟的白萝卜烹调而成。桌子上的猪血萝卜汤是不能空盆的,女主人关注着时不时地添得满满的,添着汤还会热情地说:“多吃点,烧了一大锅呢!”菜肴中最抢眼的是那一大盆红烧肉,全是肥的,一块足有半两重,红光油亮。大家大块吃肉,大碗喝着主人自家做的米酒,推杯换盏,品评主人一年的收获,夸赞主家一番,主人也会有一两句得体的谦让。经过一番你来我往,酒桌上洋溢的哗然,个个喜气洋洋,大家充分享受着一年辛劳后的收获和亲情,比在自家吃大年夜饭还过瘾。
一屋子的人吃得欢天喜地,其乐融融。到后来,有的喝得东倒西歪,口齿不清,则还边喝边和旁边的人诉衷肠,吐真言,在饮酒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交流中联络彼此的感情,在畅谈中拉近了距离,化解了以往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结下的怨恨。也有的喝得酩酊大醉,倒在餐桌边。客人醉了,主家会很高兴,因为客人给了主家面子;如果客人没醉,就是没喝好酒,要么是客人不给主人面子,要么是主人对客人不热情,而这两点,无异是给主家留了一张“不仗义”的标签。
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说过:农村杀年猪,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准备年货,它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追忆;请村上人吃“杀猪年夜饭”,更是沟通感情、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年年有鱼,吉利与思乡的符号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七
古往今来,“鱼”与过年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传统的过年“鱼”文化民俗。民间年夜饭桌上,鱼是万万不能少的。在鱼的选择上,有的地方用鲤鱼,象征“鲤鱼跳龙门”;有的地方用鲢鱼,以示“连年有鱼”;有的地方用鳜鱼,寄寓“富贵有鱼”。因“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象征新的一年里,丰盛有余。
常州武进地区不少地方过年也有这个习俗:年夜饭桌上端上一条油煸的鱼,称为“元宝鱼”。元宝鱼是要整条烧的,烹制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其原有模样,不能烧碎了。这碗元宝鱼在大年夜饭桌上是不能吃的,只能看,要过了除夕夜,大年初一以后才能享用。这也是取个“连年有余(鱼)”的好兆头。有些人家为了吃年夜饭不留“没有吃鱼”的遗憾,就再做一碗红烧青鱼块,由大家享用。
大年夜饭桌上有“元宝鱼”,我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是西晋末年,吴郡(今苏州市)人张翰在洛阳的司马齐王府中任职。公元302年的秋天,正是司马独揽朝政之时,张翰看到满天飞舞的黄叶,忽然想起正是家乡鲈鱼肥美的季节。于是他高歌一曲:“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唱罢,便辞官回乡吃鱼去了。张翰成就了鲈鱼,鲈鱼也解救了张翰。辞官没多久,司马在皇族内斗中被杀,他的许多下属受到株连,张翰侥幸逃过一劫。在农业社会的乡土中国,故乡是每一个宦游千里为官者的梦境。鲈鱼,就这样成为思家的符号。无论是真的思念故乡,还是憧憬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或是有意从仕途中急流勇退,人们都愿意使用这个典故,也不管老家产不产鲈鱼。于是有了“莼鲈之思”这个成语;于是有了大年夜饭桌上的“元宝鱼”。
常武地方上过年祭祖是不用鲤鱼的,大都是用鳊鱼,做“元宝鱼”大都是用鲢鱼,只有贴的年画才选“鲤鱼跳龙门”。其实,过年吃什么鱼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知道每种鱼身上的故事寓意,才会吃得有味道,因为,过年吃鱼是在吃一种民俗文化。
忽然记起与“年年有鱼”有关连的事情来。那年小年夜,和老板道别后回常州过年时,老板送给我一条活蹦鲜跳的大青鱼,又特别关照我说:“斩鱼先斩鱼尾,鱼尾不要丢掉,贴在厨房的墙上,记住了啊!”
我问老板这是为什么,老板笑笑说:“那是我老家的习俗,就图个吉利呗,我家可是年年贴的哟!”回到家里和老伴一说,老伴笑了:“人家大老板都这样,咱照做就是了。”想想也是,贴就贴吧,就当是贴个现代派的美术作品,再说了,老板从乡村走出来,读完大学本科再读硕士,一步一个脚印,创下这么大的家业,还年年把鱼尾贴在墙上,我当不了老板,学学老板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总是可以的吧!我没有再说什么,任妻子把斩下的鱼尾贴到了墙上,就图个开心。
前几天,老板找我谈话,确认明年的广告宣传方案。正事谈完,我打趣地问老板:“董事长,今年还给我送大青鱼吗?”老板脸一板,说:“我说老兄啊,你是不是吃鱼吃上瘾了?”我一愣,说:“不就是想把鱼尾贴到墙上去,蛇年图个吉利呗!”
老板哈哈大笑,说:“好,还送,但要回答我为什么要把鱼尾贴到墙上去?说不出,编一个,只要我满意就可以。”
我也不正经地说:“说得董事长满意了,除送鱼,还要给个大红包的呵。”等老板说完“一言为定”,我早编好的一二三就脱口而出了:“首先自然是图吉利和思念家乡;其次是把鱼尾看作装饰味很浓的现代派作品贴到墙上也是很有创意的;三嘛就是鱼尾像个V字,V字好,英文中的V象征着‘胜利’……”
老板打断了我的话,说:“说得好,把斩下的鱼尾贴到墙上去,除了图吉利,更多的是思念家乡……”
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经济落后,老百姓生活清苦,大多数人勉强维持个温饱,“年年有余”只是一个奢望。但也许就是因为没有,便十分的向往,于是在一道菜上附会了一个祈求,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种风俗。如今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有钱了,真正做到年年有余了,却将这流传了许多年的关于鱼的风俗几乎遗忘了。由此看来,民俗民风委实与政治与经济是脱不开关系的。
过年,请祖宗“吃”年夜饭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八
祭祖,是民间一项隆重的传统风俗,是表示小辈对祖先的感恩和怀念的情感。老百姓家最常见的一种祭祖方式,就是请祖宗回家来“吃”饭。常州武进地区祭祖有“清明请吃早饭,七月十五请吃中饭,春节请吃年夜饭”的习俗,其中“春节请吃年夜饭”俗称“过年”,这里说的“过年”就是说的祭祖的仪式,也是一年中各次祭祖最为重要的一次。
“过年”是要讲究规矩的。首先在时间上,要在进入农历十二月腊月后才能“过年”;二是在顺序上,先要“安宅”敬宅基祖宗,再“祭祖炯怏”,再“烧路头”,如果是在大年夜“过年”的,还有一个接灶家菩萨的项目;三是在供品上,三个项目的供品也是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先说“安宅”。“安宅”也叫“敬宅”,就是敬宅基祖宗,以求保佑住宅平安。有两个意思:一是敬老宅的已故前辈;二是敬“宅神”神龙,也就是俗称“土龙”的蛇。旧时深宅大院,常有“家蛇”出没,古人敬崇“家蛇”,并求其保佑家宅平安。祭祀时,除像祭祖一样安上三荤三素;和做团子时就用米粉做好的一小放供竹篾筛子的“土龙”,土龙包括一条盘着的米粉龙和七八个米粉碗,碗里装满汤元那么大的实心小团子。“安宅”仪式结束后要把土龙头扭一扭,然后放到挑稻麦的竹萝里,上面盖上棉絮,待到明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早上,才拿出来加上青菜等笃面条吃;另外要在一竹篾大筛子中,放一个升箩,箩中放上白米,米中插上秤、尺、镜子、剪刀和针箍置于供桌上,或放地上,祈求人安宅宁,称心如意。
接下来是“祭祖炯怏”。祭祖炯怏的贡桌前要系上台帷,椅子上要铺上红绒毯,拜垫要是黄色面子,烛台香炉上要贴上红纸。当家人摆放好祭祀用的碗筷小酒盅后,就要摆供品,供品有荔枝、柿饼、大栗、桔饼四碟干果,寓意利市大吉;然后点燃香烛,把三荤三素菜同时端上贡桌,再在小酒盅中洒酒,洒酒不要一下子洒满,下来要添洒三次;以后再把其它菜肴逐个端上,其中豆斋饼和用豆芽菜烧的“家祭头”是不能少的;酒过三巡后,就要盛上乌豇豆和白粳米一起烧的年夜饭。炯怏时,家人分立贡桌两侧,不能嘻笑,说话不能高声,不能碰动贡桌和椅子。每次添洒酒和上春饭时,家人都要按长幼顺序跪拜磕头,口诵:“慢慢吃啊,多吃点啊……”盛上饭后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给祖宗“送钱”了,“送钱”就是烧化白钱纸、冥币、锡白制作的元宝和银锭,等烧化完后要拎起凳子往旁边轻轻地挪一挪,表示“送客”了。然后,把贡桌上的饭菜全部端到灶台上去“搁一搁”,再把供菜加加工热一热,这样“祭祖炯怏”才算完成。
再就是“烧路头。“烧路头”就是接财神,祈求财神给主家带来好运,来年财运亨通、生活富裕。敬财神的祭品与众不同,需用猪头、雄鲤鱼和公鸡。在祭祀中要热闹,要点灯放炮仗,取“闹发闹发”的吉语。
大年夜“过年”的还要“接灶家菩萨”,就是把灶家菩萨的神像放入灶龛中,供上鱼、肉、酒,感谢他“上天宣好事”的旅途辛苦,欢迎他“下界保平安”及继续履行“督察人间善恶”的职责。
从我懂事起到我父母亲去世前一年,祭祖是我们家“过年”必做的功课。几十年的虔诚跪拜,我得以体会到,过年祭祖炯怏,有着对先人表达感情、激励我们小辈慎终追远、好好学习好好工作的深刻含意,更有福祉绵长、如意吉祥、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祈祷。
大年三十的“吃”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九
大年夜,是农历年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叫“除夕”,常州人称“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吃,民间有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习俗,就是在常州也是有多种版本,有许多讲究,可以说是各有特色,都有故事。我家的大年三十的吃,几十年如一:早饭吃糕团,中饭吃馄饨,夜饭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早饭吃糕团。以年糕、馒头、团子为大年夜的早餐,“年糕”,有“甜甜蜜蜜”和“年年高”的称心;馒头,有“满”和“争气”的如意;团子,有“团团圆圆”的吉兆,这三个食品放在一起,更有热气腾腾,称心如意,吉祥平安的寓意。
说到大年夜早饭吃糕团,还有一个“感恩”的传说。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投奔吴国后,助阖闾夺取王位并打败了楚国。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督建吴国新都城“阖闾城”。建新都城不久,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他废弃了伍子胥“联齐抗越”的主张,吞并了齐国。班师回朝那天,满朝文武都去迎接。一片欢腾之中,只有伍子胥默默无语,他深知自己在建新都时结怨甚多,预感自己将有杀身之祸。回营后,伍子胥悄悄嘱咐随从:“我死以后,如果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得食。”相门是新都城六个主要城门之一。过了没多久,伍子胥果然被权奸佞臣诬为“私通齐国”,夫差不分青红皂白,赐伍子胥自杀。之后,越国攻打吴国,战事纷乱,夫差连吃败仗,京城被围,城中军民粮尽援绝。这时随从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便带领百姓来到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城砖不是用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蒸煮后压成的。靠着这些糯米“砖”,京城军民才得以度过危难。以后,吴地人就在过年时制作糯米“砖”糕,因为这糯米“砖”糕是过年时制食的,就有了“年糕”的美称,并在大年夜这天家家吃糕来铭记和感恩伍子胥以糯米砖建城救民的功绩。代代传承,成为民俗。
大年三十中饭吃馄饨。因为裹好的馄饨象元宝,因此馄饨有很好听的口彩叫“裹金包银”。大年夜中饭吃馄饨,寓意金银吃进肚,发财在眼前。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和乐趣,人们又在裹馄饨时弄点“花样”:放花生,寓意吃了人可长寿;在一只馄饨中包一枚钱币,寓意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放几根面条和馄饨同煮,表示“金丝穿元宝”……
一大锅馄饨里只有几个包有硬币,谁能吃到,意味似乎很是悠长。其实,每个母亲在裹大年夜中饭馄饨时,都会让孩子们吃到“好运”馄饨的。母亲会根据有多少个子女就裹多少只放进硬币的馄饨,做好卷花边的记号,煮熟后盛到每个儿女的碗里。这是妈妈给儿女们的特别爱心,也是母爱的民俗传统!当孩子们吃到“好运”馄饨后,母亲会关照他们把吃到的硬币沾上饭粒,贴到有一个财神爷的年画像上,教他们心里默默念叨出新年里的一个最美好的期盼。常州人有句俗话:大年三十中饭吃的是馄饨,图的是融融和和,热热腾腾!
大年三十夜饭吃团圆饭。吃大年夜“团圆饭”是常州人最为看重的一次家庭宴会。别的饭可以不吃,但年夜饭是一定要吃的,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品尝佳肴美酒。享受那份合家团聚的快乐的气氛。
按民间的传统习俗,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无论是置备“十全十美”的十道菜,还是置备“六六大顺”的六冷六炒六大菜的十八道菜,但一定不能少了鱼。“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菜头,祝愿有好彩头,炒青菜是家家必备的盘中餐,表示“亲亲热热”,而且头一口必定要先吃青菜,表示“青青有头”,“有青头”在常州话里就是“有礼貌,知书达理”的意思;家家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同“如意”,寄语“如意吉祥”,豆芽菜里要放豆腐干丝、百叶丝、油生腐丝,笋干丝、以及切碎的雪里蕻腌菜,俗称“家祭头”,这是常州人过年的一道传统素菜;还有一道炒甜饭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菜名也要有和平时不一样的叫法,都要有个大吉大利的名字。如吃百页叫“百年长寿”,吃鱼为“富足有余”,吃索粉叫“富贵长在”,吃肉圆子叫“团团圆圆”,吃俗称“家祭头”的豆芽菜叫“如意菜”,吃鸡蛋叫“大元宝”,吃酒水叫“醇水长流”……吃大年夜团圆饭,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多少要喝一点酒,以示庆祝自己和家人进入新年,庆贺每个人又增寿一岁。
团团圆圆的大年三十,亲情在美食品味中荡漾,家的温馨在声声祝福中回旋,那反映着中华民族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喜庆,一直会渗透在人们的心底里。
关门炮仗和开门炮仗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
爆竹响起新年到,点燃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是燃放爆竹。燃放爆竹的风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始于汉代,最初是用竹子放到火里燃烧,使竹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后发出响声;唐宋以后,就有了火药制成的鞭炮燃放,以“噼噼啪啪”的响声除旧迎新,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从而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和其它地区放爆竹的风俗一样,常州地区过年也放爆竹,但常州俗称“放炮仗”。
常州民间从农历十二月廿三送灶家菩萨“上天宣好事”起,就开始了过年放爆竹的序曲。送灶炮仗一般人家也就放一、两个,响的时间不长, 大年三十放炮仗持续的时间最长,整日里都有“噼噼啪啪”的响声。旧时常州人过年放炮仗最看重的是放关门炮仗和放开门炮仗,有“关门炮仗辞旧保平安,开门炮仗迎新大吉利“的说法。大年三十夜过年守岁到12点钟关闭门户前,家家户户辞旧迎新的“关门炮仗”声就会接二连三地响起,不绝于耳。而整个过年期间,放炮仗的最高潮是大年初一的“开门炮仗”。“开门炮仗”也叫“开财门、开红门”,常州有句俗语说“浪头郎吞来么也要早点出来了的活”,大年初一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开门炮仗”就响起来了,因为放炮仗的时间集中,所以就一直响个不停,八九点钟左右达到最巅峰,再以后,就是零星的响声了。燃放“开门炮仗”一定要三响,有“万利”、“双响”、“高升”的含意和“清除邪恶,迎新发财”的吉兆,如果再加一条横鞭,就更加“旺遍”了。年初一开门大吉的炮仗响后,按照老的风俗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把财气扫掉,所以大街小巷几乎家家门前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满街瑞气,喜气洋洋,讨个吉利口彩“满堂红。正月初五是路头财神的生日,各路商家为争抢第一路财神,谋新年发大财,黎明时分,城乡就会响起“噼咧啪啦”的炮仗响声,放起都是八响或十六响的大炮仗。过年放炮仗的收尾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放炮仗的时间也不一,有的人家是一早就放,有的人家是午饭前放,也有的人家是在闹完元宵灯会后再放,意思都是“元宵一过,年就过了,要安下心来做事情了”,尽管对于年的离去,多多少少有着落寞和不舍。
过年放炮仗最高兴的是孩子们。那时大都数人家都贫穷,过年放炮仗也就放放“关门炮仗和开门炮仗”,自然是不会给孩子们玩的。给孩子玩的是买一挂小鞭炮,作为奖赏给孩子。孩子多的人家,兄弟几个常为分鞭炮争得面红耳赤。他们也舍得整支点燃,就化整为零拆成单个;也舍不得独自放鞭炮,都聚在街上,一聚就是好几十个孩子,一块变着花样放。你放了,我再放,听着热闹的响声大家同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资源共享。
有头脑活络的,会小鞭炮埋在土里,只留着芯子在外面,点燃,大家跑远。“啪”地一声,一团土雾升腾,孩子们发出开心的笑;或同时点燃几个小鞭炮,扣上铁罐头筒,一声闷雷,罐头筒飞得比平房的屋顶还高,然后飞舞着落地,“铛啷啷”地滚动着,惹得孩子们欢快地哈哈大笑;更有把小鞭炮点燃后扔到水里,扔得好会在水中炸响, “咚”地一声,水花四溅,煞是好看……因为小鞭炮少,所以孩子们都珍惜每一次机会,群策群力,确保每次都爆出“笑料”,把小鞭炮玩出无穷无尽的新花样。
过年放炮仗,一如精巧设计的大片,节奏缓急匠心别具,充满了艺术性,放出欢愉,放出吉祥,放出文化;孩子们玩小鞭炮,更是把年玩得红红火火,年味浓浓的让人难忘。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三)
新年头上说好话讨口彩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一
新年头上说吉利好话讨口彩,作为一种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并不断融入文化意境,逐渐成为民俗传统文化的载体,内涵着深厚的民族风味。老常州在新年头上也有不少要说好话讨吉利口彩的习俗。新年头上,城里乡下,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走亲访友,就是“民间艺人”穿门入户调龙灯、舞狮子、荡湖船、送财神像、唱春,都会说吉利的好话或唱如意的文字,祝福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幸福美满。
新年头上,老常州口彩一般是以利时与利话、说好话为主。“民间艺人”说的一些大吉大利的好话,通常有“今年你家好,财神来送宝,五谷堆满库,金钱鼓腰包”、“苍龙青龙大花背,大小元宝滚进来”等;唱春的更是见嗲人唱嗲腔,主人家在宴请就唱“爷们好海量,吃酒吃到扬子江”,当吃酒人送上赏银就唱“多谢主人赠银两,敬祝福禄寿无疆,今岁逢春喜事多,家里出个状元郎”等,全是反映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心里话,且很有审美情致。
这些说好话讨口彩,更是在许多饮食文化中体现了出来。过年做团子、馒头和年糕,老人会告诉孩子做团子是做“团团圆圆,合家团聚”;蒸馒头是“蒸发蒸发,美满发络”;做年糕是“生活年年好,事业步步高”。老人还会关照孩子,见到馒头出笼时热气腾腾,要说“发”或“发则大到则”;见到年糕出笼,要说“高”或“年年高步步高”。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常州地区都说“吃团圆饭”。饮食是过年贺岁的重要内容,餐桌上丰盛的食物,也都借其喻意,取其谐音的吉利口彩,特别是“团圆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炒青菜、鱼、什锦菜和炒甜食都有一个吉利的叫法:炒青菜被叫做“好彩头”,端上来就要吃,喻意“亲亲热热”,又有常州方言中“有青头”(即“有礼貌,很懂事”)的意愿;“鱼”和“余”谐音,鱼被叫做“鱼,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鱼)”;以黄豆芽为主俗称“家祭头”的什锦菜,因为黄豆芽形同“如意”,寄托“如意吉祥”的祝福。被叫做“如意菜”;喻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长年吃饱饭的炒甜食,被叫做“甜饭”。其它荤素菜肴,也都有与平日不同的叫法,水芹菜叫做“路路通”,豌豆苗叫做“平平安安”,百页叫做“百年长寿”,粉丝叫做“富贵连线”,鸡蛋叫做“大元宝”,油烹龙虾叫做“家运兴旺”,五香酱鸭叫做“鹏程万里”,清炒虾仁叫做“皆大欢喜”,火锅沸煮叫做“红红火火”,酒水叫做“幸福长流”。餐桌上吃的果品,吃柿饼叫做“事事如意”,蜜枣叫做“早早发财”,花生叫做“长生不老”如此等等。此外,如果谁不慎打碎餐具,“碎”谐音“岁”,席中人都会连说几声“岁岁平安”。
吃过大年三十团圆夜饭之后的乐趣,玩到除夕午夜交正子时(十二点钟),放炮仗辞旧岁,喜心情迎新春,吉利口彩是,放一只炮仗称“一品当朝”,放两只炮仗称“龙凤双喜”,放三只炮仗称“三元及第”,放四只炮仗称“四代同堂”,放五只炮仗称“五谷丰登”,放六只炮仗称“六六大顺”,放七只炮仗称“七星高照”,放八只炮仗称“八节长春”,放九只炮仗称“九阳开泰”,放十只炮仗称“十全其美”。
上述种种说好话讨口彩,是过年风俗中给人们的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醇得回味无穷的味,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地方风俗,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朴素的“文化之根”。
常州人过年的忌讳风俗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二
按旧时的风俗,过年虽然可以放纵心情“疯”一“疯”,但还是要守一点规矩的,说好话讨口彩是必须的,还有许多禁忌是要回避的,不能破坏了大家过年欢乐、开心的气氛。因此,许多人家在家里的庭柱和板壁上用红纸竖条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言言妇语,戏无禁忌”;更有一些家长在大年夜吃过年夜饭后,就用毛草纸为自家调皮的孩子擦嘴……这些,都是为了在新年头上避讳。
旧时老常州的禁忌也不少,有许多特别的禁忌要避讳。大年初一这天,一般人家是不办婚事的,说是“不能和老鼠嫁女女发生了冲突”;要留在家里不出门拜年和访亲眷朋友,是恐防招惹口舌是非;就是在家里也是不做生活,不淘米烧饭,不扫地,不倒马桶,不往屋外倒垃圾和泼水。不淘米烧饭是说要吃现成的大年夜晚饭烹制的用乌豇豆和白粳米一起烧的“春饭”和年菜,这样能显示自家“一年吃到头,岁岁有余粮”的富足,还有初一是佛教的斋戒日,大年初一好多人家是不食荤菜,只以豆腐、青菜等素菜。不扫地不往屋外倒垃圾和泼水,有“要聚财,不要把财富扫出去”的说法。民间俗传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是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不小心还会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一定要扫,也要从门外往门里扫,然后把垃圾堆放在门角落,不能倒出去,否则就会在新一年中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废水备一大桶盛装,大年初一不外泼。不倒马桶,是因为在年初一每家每户全天有菩萨守值保平安,倒马桶会冲撞了“菩萨”的;另外还有小孩子不能哭,不能和别人吵架争斗的禁忌,还有如果不小心摔破了碗,要赶紧连说“岁(碎)岁(碎)平安”。由于大年初一有这些禁忌,所以,人们除了在家忙吃饭,就只白相和休息,叫做“吃喝玩乐晒太阳”。在常州,大年初一还有一个最大的禁忌,就是如果有人死了是千万不能说“死”的,要说“人走了”、“老了人”,主家不能办丧事,要闷声过了年初三才能发丧……
这些禁忌,有的还在大年初一到初五被叫做“迎春日”的这段日子里继续着,要到年初五俗称“破五”后才解除。大都数人家在年初五黎明就开始打扫卫生,灶灰、垃圾、废水等统统清扫倒出去,称为“泼污”。这天,妇女还要找出几件旧衣服拆掉,拆旧衣象征拆解小人,以此暗喻对胡乱说坏话的人的蔑视与回避。年初五是民俗“送穷,迎财神”日子,人们要从房里往院外放放鞭炮,将“穷神”与“晦气”驱走,寓意新年摆脱贫苦,迎来富足。民间传说“穷神”原是姜子牙的妻子,她背叛了姜子牙后被封为穷神,且“逢破即归”。所以,“破五”后,穷神就会立刻走远了。其实,人们驱走的不仅仅是穷神,传说还有“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鬼”。韩愈在《送穷文》中说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
老常州过年的这些禁忌,有些看起来是平常的语句、行为和动作,但在过年期间如不避讳,容易引出不愉快的事情来。所以,忌讳不是迷信,是一种地方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规避总结,对旧时保持社会和谐起着一定的作用。
大年初一夜要早睡的习俗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三
旧时民俗,大年初一晚上早点睡觉,原因是为了不惊扰“老鼠嫁女女”的“喜事”,民间有“你干扰老鼠一天,它干扰你一年”的俗语。为什么一只对人们生活有害的老鼠,却在中国的古代能如此受到人们的推崇呢?说来话就长了。
相传汉代初年,一位外国使臣曾向汉朝皇帝进贡了一对粗大的蜡烛,不料却被老鼠啃食咬破。一日,当皇帝的侍从正要点燃蜡烛时,却发现蜡烛中包裹着一门用炸药制作成的铁炮,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皇帝听说后,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同时也深深感谢老鼠的救命之恩,便下诏全国不许再打灭老鼠。从此老鼠就成了人们的朋友,并被列为十二生肖的首位。岂料若干年后,这只老鼠长大成精,变成人形,并且高中状元,还被皇帝招为驸马。可是他的鼠性一直未改,每年正月初十晚上都要跑出房间,与众多鼠辈玩起老鼠娶亲的游戏,模拟人间的娶亲样式,十分热闹。皇帝对此也没有办法,只好由它嬉戏。后来这事传到民间,就成为民间推崇的“老鼠嫁女女”。
当然,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但也不难看出隐含在其中的真谛:一是老鼠繁多之时,必是人间五谷丰登之年;二是人们对生殖的崇拜,老鼠的生殖能力特强,象征着子孙的兴旺。鉴于这两个因素,人们便在老鼠身上寄托了一种渴望丰收和子孙兴旺发达的民俗心理,于是就有和老鼠和谐相处的心境,这就是“老鼠嫁女女”得以在我国世代流传的社会原因。
在常州地区,千百年来,民间都以大年初一“老鼠嫁女女”要早睡这个主题传说,为与老鼠和谐相处的日子。因此,这天早晨吃泡冻炒米或面条笃土龙团子,其用意就是要填饱老鼠的肚子;晚上早点熄灯上床休息,给老鼠一个方便;有的人家还用白面捏成花轿,在笼中蒸熟后放在客堂墙角落,供老鼠嫁女女时使用。目的就是要老鼠在以后的日子不再祸害家里的东西。在东门农村,还流传过“老鼠嫁女女”的歌谣:“左眼跳,右眼挤,老鼠嫁女好热闹。牛司仪,虎守门,猴鸡唱戏蛇收礼。猪兔敲鼓羊贴红,狗狗各家送甜枣。咚咚锵,锵锵咚,地窝里抬出个红顶轿,轿上九龙缠绕绕。抬轿的穿红袄袄,媒婆戴个尖帽帽。走一走,摇三摇,吱吱扭扭排场好。咚咚锵,锵锵咚,老鼠公公见亲家,老鼠新娘入洞房。”歌谣以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详尽地描述了老鼠娶亲的热烈气氛,反映了人们渴望丰收喜庆的民俗心理。早年市场上有生动有趣形象地展示老鼠娶亲场景与盛况的《老鼠娶亲》图;还有年戏中有关老鼠嫁女女的小戏、说唱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推崇和喜爱。
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老鼠嫁女女”,在常州地区更多地方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到大年初一夜一定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这天晚上,在屋角落放芝麻糖,米糕等香货,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早点睡,为的是让老鼠没有心理负担,早点把女女嫁出去……表达的是民众根绝鼠患的愿望。
其实在年初一夜早睡风俗的由来,应该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考虑的。人们为了过年已经忙忙碌碌了很多天,非常辛苦,大年夜又为了守岁,几乎一夜没有睡觉,年初一这天也该早一点睡觉休息休息了。至于有“老鼠嫁女女”的多种传说版本,则是反映出了老鼠在古人的动物神崇拜中的特殊地位,古人对老鼠表示尊敬或友好的习俗的遗留。
老常州过年餐桌上的美食(民谣新编)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四
过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年”最初的文字是“稔(rěn)”,是庄稼成熟、五谷丰登的意思,因此,过年与食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吉庆的部分。积多年资料和结合最近的民俗采风,新编出《老常州过年餐桌上的美食》,供大家品味。
小佬小佬你嚣馋,进了腊月就到年。
初八有吃腊八粥,五谷杂粮营养好。
腊月十二蚕神节,家家户户做松糕。
廿三送灶上天庭,玛瑙团子不能少。
廿四忙则做团子,年糕馒头全做好。
廿五掸尘接玉皇,甜甜蜜蜜吃印糕。
大年三十最热闹,早饭吃则饱又饱,
开水泡碗冻炒米,团子馒头搭年糕。
中饭吃格是馄饨,裹金包银象元宝。
夜饭吃格团圆饭,多种花样有佳肴,
几十道菜全上来,品多味美全好佬。
葱油海蜇辣凤爪,咸味猪肝糖红枣,
白切牛肉烧小排,五香爆鱼花生炒,
红萝卜,西洋芹,十个冷菜上来了;
再来热炒多个样,盘盘碟碟香气飘,
鲜嫩香菇青头菜,韭黄肉丝口感好,
什锦素炒“家祭头”,冬笋木耳炒年糕,
蟹粉鱼肚腻糊糊,青椒鳝片辣得俏,
清炒虾仁炒笃蹄筋,桂花糖藕真是妙,
白菜面团狮子头,猪油甜饭吃则笑。
酒过三巡上大菜,盆盆满泛风味高,
浓油赤酱红烧肉,煨鱼头汤粘胶胶,
糖醋排骨糟扣肉,茨菰扣鸡三鲜浇,
黄鱼蒸格豆炙饼,年年有鱼好吉兆。
吃酒吃格自家酿,一斤下肚乐陶陶,
饭勒放点乌豇豆,一碗盛起肚皮饱。
正月十五闹元宵,糖圆汤团随你挑。
拜年拜到大麦黄,腌菜团子鲜咸肉,
美食美味享不尽,年年岁岁哈哈笑。
红堂堂“三贴”添年味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五
老常州过年,喜好红堂堂,常州地区家家户户几乎都爱在过年时贴大红的春联、年画和“福”字。
贴春联显吉祥喜庆。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古人在桃木板上刻写灭灾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悬挂在大门两边,用以压邪。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年夜下旨:“凡公卿士庶的大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又因古代传说在春节期间出来伤害人畜的叫“年”的野兽最惧怕红色,于是春联推广到民间后,民间就用红纸写春联,以驱逐恶兽。原先,每年的年底,常州新华书店、各文具用品店和一些商店都开设专柜,方便群众选购春联。后来,常州一些书法名家春节也会上街下乡摆摊为民众写春联,春联成为歌颂新生活、寓意喜庆吉祥、增加节日气氛的对联了。
二贴年画求太平。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古时民间不少人家在大门上贴降鬼大神“神茶、郁垒”二神的画像,用以御凶、保平安,相沿至今。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刷术的发展与进步,年画已经不单有用来驱邪赶鬼之类单调的主题,更有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形象地表现出了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美丽图景,满足了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现今发现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三贴“福”字财神到家。民间贴“福”字,传说最早是从周朝姜太公开始。传说姜太公在封神时,封自己的妻子为“穷神”,并对她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你都可以去。”从此,百姓过年就在大门、房门、墙壁、亭柱上都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福”字的福气、福运驱赶穷神离开,有些人家还将“福”字倒贴,取其“福到”的谐音,祈求财神光临,财源到家,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字、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四)
老常州除夕诗趣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六
农历岁时除夕,也称“大年三十”,老常州有不少民间俗趣,最吸引文人墨客的是除夕诗趣,捡拾列出几个文字与网友玩味。
“大红笺纸写对联,柏子冬青插两边;
岁岁风光争此夕,三更半夜是新年。”
这4句说的是贴对联,老常州俗称“迎春对联”。旧时,除夕日下午家家户户就都会贴上吉祥如意的对联,有的人家还在对联两旁的门框上,插些松柏和冬青的绿枝,象征新年火红,春意盎然。少时,我家大门上贴的对联,是我父亲手书,年年不变直到“十年动乱”开始:“年年团团圆圆  岁岁平平安安”。那年,我们几个同龄人插队在乡下,一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来,分口粮还要家里拿钱,想自己手中有点钱,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就胡乱地不分平仄的编写起对联来,在除夕还偷偷拿到武进县马杭镇上去买给店家。我记得有几个对联是这样写的:写茶叶店的对联:“香茶浸六情,馨味溢九州”;写文具店的对联:“纸笔光华耀,砚墨气味馨”;写百货商场的对联:“五花八门凝满室辉,品种繁多存一家春”;写饭店的对联:“色香味形多雅趣,烹调蒸煮俱清鲜”;写鞋店的对联:“皮鞋布鞋胶鞋样样都有,男式女式童式色色俱全”……我们不知道,在那个“革命年代”,店家自然是不敢要我们的对联的,没有被镇上的“工宣队”抓现形就是交了“大运”了。
“年年要吃团圆饭,浓油赤酱好色彩;
鸡切块头鱼吃片,还有“家祭”什锦菜。”
这4句说的是年夜饭。除夕,阖家团圆相聚,年菜摆满一桌,老常州称“大年夜团圆饭”。大年夜饭有三道菜必不可少:一是清炒水芹菜,寓意“路路通”;二是鲢鱼或青鱼,寓意“连年有鱼(余)”;三是俗称“家祭头”的什锦菜,寓意“如意吉祥”。三道年菜中,我最喜爱“家祭头”的什锦菜。所谓“家祭头”,这是老常州过年的一道传统素菜,以黄豆芽为主,加进豆腐干丝、百叶丝、油生腐丝,笋干丝、切碎的雪里蕻腌菜组合而成。炒好的“家祭头”,色彩纷呈,赏心悦目,鲜得使人食欲大增,香得令人难以停筷。
“过年就发压岁钱,红头绳结挂起来;
关照勿做顽皮事,明日已是大一岁。”
这4句说的是压岁钱。吃过年夜饭,孩子们向长辈拜年讨取压岁钱。长辈用红纸和红头绳包扎压岁钱,挂在孩子衣扣的胸前,还送给孩子金橘、荔枝、红枣、云片糕等年礼,取“吉利”口彩;并嘱咐孩子过年要说吉利话,做吉利事,因为明天是大年初一。说起过年要说吉利话,记得小时候,有一位邻居姓朱,平时我喊她“朱奶奶”,过年时我就叫她“福奶奶”。有一年,大年初一起床后头就昏懂懂的,洗脸时朱奶奶走进门来,我赶紧喊了声:“朱奶奶新年好!”不想朱奶奶脸一板,瞪了我一眼,转身就走,我妈妈怎么喊她她都没回头。后来,妈妈带我到朱奶奶家,我跪下磕了头道了歉,朱奶奶才笑着原谅了我。
“汰浴过年老传统,洗旧一新精神爽;
炮仗响起辞旧日,岁朝汤清在混堂。”
这4句说的是“混堂里洗浴过年”。“混堂”是老常州对浴室的特有称谓。常州有很多混堂,民国时就有“龙泉池”、“宝花楼”、“良园”、“洪福泉”、“通湖泉”、“启明”等数十家,而当时名气较大的有“复兴”和“八仙”。现在西直街上还有一家叫“雅泉”的常州最后的老混堂。混堂营业时间平时一般在中午12点开汤,晚上11点放汤,在除夕这天会延长到次日清晨,便于商家老板和伙计在除夕夜结过账、分过红、吃过酒,再到混堂“泡一泡”;也便于住户人家“守岁”时,打过麻将,敲过锣鼓,再到浴室“暖一暖”。正月初一凌晨,称之“岁之朝”,所以混堂的洗澡水,吉利话叫做“岁朝汤”,供应澡客的茶水有红枣茶、龙井茶,寓意“早跃龙门”,由于沸水泡茶,吉利话叫做“元宝茶”。
老常州除夕习俗,有的已经远去,但咀嚼往日醇美风情,仍然感到很有趣味。
妈妈的年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七
过年,就好像一台大戏,看重的是热闹和气氛。在我家,编导过年这台百演不厌、常演弥新的大戏的,是妈妈;主角也是妈妈,妈妈是最辛劳的。每年一进入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年大戏的幕布就被妈妈徐徐拉开了。
记得小时候,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的年代,我们一家过年的衣服,从里到外,至上而下,都是妈妈在深夜的灯光下,一块布一块布,一丝棉一丝棉,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那时候,最兴奋的要数某天中午放学回到家里,被妈妈一把拉到怀里,说:“来量量大小。”只见妈妈用一把木条做的尺子,在我昂得笔直的背上、前胸比划着,再用一条细线圈一下腰围,之后喊了声:“好了,吃饭去吧。”接下来,对一身新衣的期盼,连同对年的渴望融合在了一起,往往让我走进一次又一次美好的梦境……而妈妈的那件棉袄,却在她的手中再一次被拆洗、接补、翻新。在妈妈的心中,年和梦想永远是属于孩子们的。
吃过“腊八粥”,这年是说来到就来到了。母亲是掐着指头算着的,这几天买什么东西,过几天要做什么事情,要添置什么物品……在妈妈心里全都清清楚楚。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晚上,妈妈就会把“送灶”的糖团子,和着百页丝、油生腐和切碎的乌塌菜煮成咸糊粥,每人吃一碗以保平安。这咸糊粥吃过,新年的脚步就带着响跑步般往前赶了:二十四,做团子馒头;二十五,掸灰尘;二十六,叫火灶;二十八,腌鸡鸭;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大团圆……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得妈妈去张罗;大大小小的生活,妈妈都要去打理。妈妈在忙碌中,迎来了新年。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吃起热腾腾香喷喷的年夜饭,妈妈的眼睛里流淌着会心的笑意和无尽的开心。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还没有醒来,新年早餐的笃烂面妈妈已经烧好。在妈妈的祝福声,我们穿起妈妈缝制的新衣服,高兴地从妈妈手中接过压岁钱,撒欢着跑出大门找小伙伴们炫耀去了。从年初二起,新年大戏逐渐进入高潮,亲眷们开始走动了,儿子媳妇孙子孙女,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七大姑八大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往来着,感受着亲情,制造着盛情,分享着浓浓的年味。这段时间,妈妈始终守候在家中,把最好的厨艺,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招待客人。直到初十,甚至是十一,母亲才会从厨房里弯腰走出来,可抑制不住的仍是挂在脸上的满足和自得,这过年大戏热闹呀!热闹,映照着妈妈的幸福和一家人的希望。
妈妈再不能亲历亲为操劳过年的大戏了,妈妈离开我们已经8年了,妈妈的年,已经延续给了儿女,儿女们就这样传承着妈妈的年。今天,所不同的是,做了爷爷奶奶舅公舅婆的儿女,把年过得一年比一年与众不同,有的,把年夜饭吃到酒店去;有的,把年过到国外去……
卞庄特有的过年习俗
――《那时,我们这样过年》之十八
“十里不同俗,四乡各有趣,同街也差异”,在几十天的过年民俗采风中,我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地幅广阔的中华大地上,过年的民俗真的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在写了数十篇过年习俗的小品后,我特别就想到要写写我当年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如今即将拆迁建新城的卞庄的特有的过年习俗。
卞庄和常州地区过年的民间民俗有很多是相同的,但也有一些习俗是独具特色的。
先说年三夜四的。
卞庄过年习俗中有一个项目叫贴红。贴红是从大年夜下午开始的。贴红是孩子们的事,几个小孩子一个端着盛了浆糊的碗,一个拿着刷浆糊的小刷子,一个拿着裁剪发的红纸或喜字,后面跟着一群欢快的孩子,有拿小凳子或小竹梯的,也有跳跃欢呼的,全都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贴的时候孩子们也是十分地虔诚,一边沾贴一边打量红纸的上下高低,一点也不肯马虎。贴红,无论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包括牛棚、猪圈等所有的门门窗窗、亭柱上、屋外的每棵树上也要贴上红纸条。在卞庄,没有 “红”是不叫过年的,除了贴红,还有用红纸包红包、包糕饼,用红色点在团子馒头上、点在小孩的额头中间……家家户户到处布满了醒目的红,跳跃着一种喜庆的气氛。特别是哪家娶媳妇嫁女儿,更是新娘子要戴红花,穿红袄、红花鞋,坐上大红轿子或红红的车、红红的船,还要盖上红盖头,新郎家里更是随处可见到大红的喜字……有一首民谣:“贴红贴红,红堂堂的红,贴了红,响起鞭炮挂起红灯笼。贴红贴红,红堂堂的红,贴了红,家家吉祥又喜庆,人人脸上有笑容……”说得就是贴红的事。
还有就是“拉一拉杨树、门角落里跳一跳能长高”的习俗。吃过大年夜团圆饭,大人会关照长得矮小的孩子一人悄悄跑出门,找一棵杨树,围着杨树边转边念叨“杨树杨树你是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做家具,我长长来穿衣裳”,然后双手伸起拉一拉杨树的枝条,然后吃一小块年糕,民间说法来年就能长高。也有在吃团圆饭中间,大人会带着长得矮小的孩子进房间,让孩子站在房门角落里,使足劲向上蹦跳三下,一面在心里默念:长得高些,长得高些。
再说新年头上的。
大年初一挑担水。旧时,正月初一零点辞旧迎新的炮仗一响,大年夜守岁的村里人就会挑着水桶卞庄庵的古井中去打水,据传说,大年初一挑担卞庄庵里古井的水,再在水缸里面放几个硬币,就能“财源广进”,就能一年到头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后来,卞庄出了个懒惰的人,平日里他是除了吃喝,连蚊子叮在身上他也是懒的动一下手的,但在大年初一挑古井里的水,他倒是积极的很,炮仗没响,他就候古井,一挑也不是挑一担。终于在有一年古井的水枯竭了。卞庄庵里的古井没水了,但这个风俗流传了下来,大年初一零点挑担水回来,成为了村民寄托幸福愿望的习惯。
大年初八晚上请“三姑娘”。旧时,卞庄请“三姑娘”场面热闹非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参与,简直就是人们的精神“图腾”,又被视为预测、预兆年景或人生的“图谶”。据说,请“三姑娘”的那天,要由一个在村里有威望的长者担当组织人,早早准备好一个篾制的筛子,筛子里均匀地撒上一层年前磨推的米粉,筛子米粉上中心放一只筷子,然后放在一张八仙桌子上,然后盖上红布,备放运用。晚上7点左右,大大小小的炮仗燃放之后,仪式就开始了。参加的人肃立着,不能发出声响。组织人掀开红布,指令一个没有结婚的姑娘双手合十面北跪在桌前,又指令两个未婚男青年站立在桌子的两边,各自用一只手掌托起筛子,组织人则恭恭敬敬地双目微闭,也是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祷告阵阵。不多一会,就见米粉上的筷子“扑嘟!扑嘟”的动了起来,这就证明“三姑娘”已经“莅临”了,参加的人就可以向“三姑娘”提问题了,但提问时要严肃不能嬉笑,否则“三姑娘”就不会回答你问题。人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上年纪的人是冀望年景好坏、健康长寿的;年轻的是希望知道自己的对象在何方位或婚姻是否幸福的;母亲们则期望着自己孩子的前途命运是顺畅或多舛的。求与答,都很简练,就是:是――筷子抖动双数;不是――筷子抖动单数!如果请来的“三姑娘”文化水平高,还会在米粉上写“是”和“不是”的字。最有趣的传说是,周恩来逝世的1976年,大年初八,卞庄也请了“三姑娘”,有人问了个“谁来当总理”的问题,大概那个“三姑娘”很有“文化”,居然抖抖索索写出了个“国”字。事后传了出去,还被当时的“郊区革命委员会”列入“反革命活动”专案,真价实货地查了好几个月,好在参与的都是“贫下中农子弟”,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再说过年”——童年趣事(68)
盛泽旧俗·腊月
江苏人过年准备清单!打完这些勾,就到年三十
中国古代的稻食文化(上)
传统节日饮食:教你怎么吃?
细数丰县人过年的风俗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