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疾病是灾难,也是教育 (深度好文!)

人生走进五十岁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力气——那个一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听到了它远离的脚步声,懂了那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2014年的毕业季,一名安徽籍毕业生在返乡途中给我发来一条短信“老师,您快去买《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我从邻座手中看到。”这女孩是个中医爱好者。很快,这本书将我带进了任之堂更多的书里,最终将我带到了十堰。今年暑假我给自己安排了35天的疗程。

我刚来的时候,脸上布满了红包(这个由轻至重已有两年多),除了眼窝和额头,其他地方就像一碗红豆子扣在了脸上;口渴,大杯喝水也不解决问题;胃好像有个盖子,两年多来永远堵着鹌鹑蛋大小的一个东西,食物下咽时感觉要慢慢挤过去;长期便秘;偶尔脸肿,心脏经常弱弱的,做一点事就累,有时只上一堂课也会后心痛;更年期的各种不适已折磨我两三年,还有严重的五十肩。这个五十肩我尤其要说一下,我最初的感觉是肩部气血刷一下退到了腋窝的位置,肩变凉了,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左臂开始抬不起来了,慢慢衣服也脱不下来了,侧平举只能举到离体侧约一尺半的样子,抬举时上臂里面已经黏连成板状,肩缝冰冷有如冻住,每晚要垫上热水袋才比较容易入睡,半夜又会凉醒疼醒,这样的睡眠状况持续时间长了就觉得心脏难以支撑,生活极其痛苦。

母亲先我一月而来,下车就诊都已安排好。“半夏泻心汤”余大夫边号脉边说……从诊室出来后,母亲就赶紧将我推到一位四川达州来的庞医生面前,让他看我的肩周,母亲的肩就是庞医生一针扎好的,她说庞医生后天就返乡了。庞医生让我抬臂看看,其实那时我做任何动作都很费劲了,尤其是背手,要忍痛慢慢背过去,手也只能在腰以下水平摆动,往上抬的话手根本不听大脑的指挥,就像不是我的手。庞医生边点按边询问,又号了脉,跟我母亲说:“阿姨,她的情况比较严重,不能像你一针就扎好。”母亲连连说:“碰到就是福气,扎一针是一针吧。”庞医生临行的那天早晨还来诊所扎了针,说我气血太亏,吃这里的药就行,恢复肯定没问题。三次针下来,上臂的黏连松开了,分解成各自独立的条索状,手臂活动范围大了一点,手在背后敢带着胳膊吃力地往上够,感觉自己的手回来了,能受意识支配了。虽然左臂动起来仍然很紧且痛,我还是异常地欣喜——为了这肩周,大半年来我每天的行动都小心翼翼,不要说拎东西、推门,有时手臂稍微摆错一点方向都会痛得直哭,好多次因为小小的失误,一个人从办公楼一直哭到家,已经无法顾及路人的侧目。治疗带来的任何变化,对我来说都是新生的开始,我心里充满感激。黏连松开后明显看到肩部已经严重变形,受庞医生委托,一位年轻人接续了后面的治疗,母亲介绍说他是小谢。

接下来就是余大夫那里三天一复诊,或原方或换方吃汤药,小谢医生每天一次扎针治疗,剩余时间我在宾馆自己做艾灸,希望利用夏天好好驱寒健体,为医生的治疗创造点有利条件。随着治疗我的便秘开始有所缓解,胃的堵闷感也逐渐在松动散化,肩周在慢慢好转。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我:种种不好的症状会只减不增,只是需要时间而已,我开始宽心起来。但接下来的情况并未如我所想,八月初胃的堵闷又隐约重来,脸肿手胀得厉害,眼肿有时如蜂蛰过;脸上的红疹开始变得严重,看起来血色欲滴;又几天不排便,每天吃进去的饭菜都变成了毒素堆在身体里。复诊时让余大夫看脸肿的样子,余大夫说:“哪里有肿?没见啊!”下午取药,见道长在廊下看书,心想:说一句也不会累到,就又与道长说,道长抬起头淡淡地说:“这不挺好么。”从他们的态度里,我能读出“患者止步”的意思,哈!那就挺好吧!医生的道理我不清楚也不必清楚吧,除了如实汇报病情,我也就乐得去做自己的事了。谢大夫的针逐渐变成隔日扎,带着不管的心态每天晨练、看书、艾灸,只是上下午两次抻拉胳膊的锻炼需要信心,因为能承受的幅度很小,一周之内也觉不出锻炼幅度的变化,似乎都在原地踏步。我有时疑惑,但仍然鼓励自己:病去如抽丝,任何急躁都要不得,不要再度愚蠢。


几日后又开始出现严重的心慌,慌到有飘忽不定的感觉,心如透明柔逸的水母空灵地舞着,夹杂着隐隐的痛,没有着落地悬着。余大夫开始问了:“还慌不慌?”、“今天还慌吗?”有医生的关注我就放心等待了。人一旦静下来,就能感知到身体的需求,我体会着心脏的不适感,让自己的起卧呼吸都顺着这个劲儿来,安静地旁观那水母的曼舞,感受它的空灵和摇曳,接纳心痛的感觉,不做任何对抗,也不忧虑抱怨。这也是我多年在无奈中练出来的本事,我坚信只要放平情绪就能避开很多危险。大约一周左右这一状况开始好转。不针灸的日子我会在一边看医生诊脉,一位来自辽宁石桥的赵大夫看我坐在旁边,忙完患者就拿了一个凳子放我面前,说:“不针灸了?来,我帮你看看肩周。”哦呵,看来即使不搭话也什么都逃不过医生们的眼睛。赵大夫开始帮我按摩,专业的手法使我拘紧的肩臂得到有效的抻拉,赵大夫一边按摩一边教我抻拉的角度、怎样使用瞬间的巧劲儿等等,几次按摩之后,在赵大夫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好像忽然放下了什么,开始敢大胆地去尝试,锻炼的幅度也开始加大,把他教的各种动作运用到锻炼中,很受益。因为卧位的效果更好,后来小谢医生就每天到我们(对门的另一个关节病患者)住的宾馆来扎针。针灸跟锻炼不同,锻炼要忍住疼痛一点一点坚持,有的时候甚至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而针后患处则感觉轻松舒适。所以我们心里盼望小谢医生的出现,但是又为他的辛苦付出而心存愧疚。受谢医生的影响,我渐渐认识到治疗时敛神止言的重要,开始逐步克服爱说话的坏毛病,静静体会留针时气动的感觉。一日,奇迹来了,小谢医生照常在我与对门患友之间轮流扎针看询,我这次是在左侧下针。慢慢地,我觉得体侧开始微微发热,这种热感呈线状向上蔓延,上来后环绕肩缝一周又慢慢向手下行,最后手心发热微微汗出,气流经过之处都暖暖的……解冻了!我立刻意识到从此左肩解冻了,驻在骨芯里的凉可以消失了。我心里觉到了一股更大的暖流,像我这样体弱多病又敏感的患者,半生中疼痛几乎成了我的伴随状态,对病痛一点点的改善我都会视作珍宝,此时的欣喜真的无法表达。“好了,通了。”小谢医生一边往对门走一边说。

后面的时间针灸渐减至停,锻炼开始增加。我注意到了汤方里润肠的药,一切都在稳定地好转。一天下午在药房帮助捡药,旁边的患友问我:“咦?你怎么半下午都没有去厕所?”我回忆了一下,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喝完水不再马上去厕所了,而且,津液自然上达不再口渴的感觉也很舒服。一日患友们坐在庭院里聊天,大家都说这里变化最大的是我,脸色比来时像换了一个人。八月末返程,我带了一周的药,母亲因状态很好半月前就不再吃药,临行深圳来的张大夫笑着对我母亲说:“老大姐这一回去大家可都羡慕你了!来一趟十堰还长个了”确实,母亲的驼背变直了,母亲从心里感谢任之堂。

加上后来又邮寄的一次药,我回家又服了半个月的汤药,面部的红疹下去了,经过时间的考验,胃堵闷的感觉确实没有了。母亲回来后因保养不慎受了一场风寒,我又工作又照顾她睡不好觉,后来心脏也有些不舒服了,但是仍然觉得有力气,母亲康复后我很快就休息好了,身体的整体状况一直不错。邻居说,我走的时候整张脸都向下垮塌塌的,现在像被人向上提起来了,有精神了。我每天坚持做杠上抻拉肩臂,有一天居然敢在单杠上双脚腾空吊一下了!那一瞬间我流下了眼泪,这一天来得太不容易了!每天的锻炼坚持得好艰难,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站在单杠下面,心里就打怵那熟悉的痛,我需要深呼吸、放松,告诉自己:疼是昨天的事,已经过去了!清空昨日的记忆,从零开始。最疼的那段时间里,为了坚持锻炼,这种自己对自己的思想工作经常进行,如今终于看到结果了。透过眼泪,任之堂,任之堂的师徒们,也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


回想十堰之行,我觉得它不仅是我求医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修心的过程。在任之堂,医生要透过表象找出我们的病因,我们也要透过表象反观内照,发现自己致病的主观根源。一方面,把我们的可怜之处(病患)交给医生,另一方面,把我们的可恨之处(不健康的心态习惯)挖掘出来逐步克服。医患隔行但不隔理,用不同的方法却因循同一个道理,都在解救生命。太上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我们这个时代,疾病大多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所感召,自己要负起反省和改变的责任,不能逃避。在任之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余大夫师徒的慈悲心和中医职业的辛苦。我常为自己不能回报什么而愧疚。有些患者因为过于担心病情,特别希望大夫给他讲清楚目前怎样、接下来会怎样、预期将来,然后为什么用这药?等等等等,有的甚至还没有开始治疗就想问大夫能不能保证治好。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任之堂每天看到百十号的患者,时间久了,我还是更愿意闭上嘴巴,让大夫有精力顾及更多的患者,我们自身也免于杂念纷扰。这或许就是减少贪心培养慈悲的开始吧?没有疾病或许我们就无法体会这一切。疾病是灾难,也是教育,是我们人生道途之应有,要智慧地去对待,哀伤和愤恨都无济于事。


任之堂,这个蓬门陋巷里的苍生医馆,给了我太多的帮助和启发,也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发展力量,看到一群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有这样的仁心和力量,任何灾难都断绝不了中华文化。作为回报,我愿意把他们的精神带到我所能到的地方。

孟庆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用挖领留肩的夏季小外披
从上往下织插肩小V领
慎防过度治疗
最好的大夫是自己
医生开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
黄帝内针 | 学员医案(36)——肩膀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