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痛风的中医处方,能同时起到别嘌醇和苯溴马隆的作用!

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病机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主要病位在肾,与肝、脾等脏密切相关,治疗以治本补虚为主,兼以祛邪,一方面截断浊邪之生成本源(抑制尿酸的合成,如别嘌醇),另一方面使体内瘀滞之邪气能从小便而解(促进尿酸的排泄,如苯溴马隆),使邪有出路。湿热毒瘀是病情发展演变的重要病理因素,除了截断其来源,还应促进其排出以减少浊液沉积,瘀滞一除,气血津液畅达,则痛止肿消。

中医如何阻断尿酸的合成

痛风“源于中焦,流阻下焦,病于下肢”,有“起于脾胃,终于肝肾”的特点。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致湿浊排泻减少,加之素食膏粱厚味日久伤脾,导致津液代谢障碍,终致内湿滋生,发为痛风。临床治疗应重视先后天之本的作用,脾肾相互影响,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先天之精;肾为先天之本,濡养脏腑及形体官窍,治疗当滋肾健脾,肾精充足,脾气旺盛,气血津液运化正常,才能截断湿浊之邪:高尿酸的化生之源。

中医如何促进尿酸的排泄

痛风因脾肾两脏功能失常,水液输布障碍,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流注关节而见关节红肿热痛; 痛风发病以夜半居多,说明病在血分,除湿热外,当有瘀血; 痛风病程日久,常有关节僵硬变形,舌质紫暗,脉涩等,皆为痰瘀胶固而致。痛风为患,乃湿浊毒瘀滞使然,故治疗应清热、解毒、利湿、活血以祛其邪气,化其瘀滞,使津液输布、排泄得以正常运行,如此才能使邪有出路。

患者,男,55 岁, 2015年11 月初诊。主诉:右足跖趾关节疼痛反复发作9 年,加重1 月。1 月前复因饮食不节出现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困难,予得宝松肌注、洛索洛芬钠片( 60 mg,3 次/d) 口服及扶他林外用,疼痛未见明显好转。刻诊: 右足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胁肋部隐痛,纳可,寐一般,易早醒,二便调,舌淡紫,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滑数,伴有重度脂肪肝、高脂血症,有痛风家族史。体格检查: 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困难。辨证属肝肾亏虚,脾失健运,湿毒内阻。

初诊:予滋肾健脾利湿方加减: 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知母10 g,黄柏15 g,牛膝15 g,薏苡仁30 g,土茯苓30 g,蚕砂30 g,焦山楂30 g,石韦10 g,马鞭草15 g,秦皮15 g,延胡索15 g,山慈菇15 g,萆薢30 g,醋香附15 g,等等。7 剂,水煎服,1 剂/d,早晚分服。

2 诊: 患者疼痛明显好转,关节红肿减轻,余无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查血尿酸408 μmol /L,舌暗红,苔薄白有齿痕,脉滑。上方加炒谷芽、炒麦芽各15 g,虎杖15 g。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继续控制饮食。

3 诊: 患者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消失,未诉明显不适,纳眠可,二便调,查血尿酸328 μmol /L,舌暗红苔薄白,脉滑。上方去香附、虎杖,28 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守法守方略作加减,继续治疗3 月,诸症好转,疼痛消失。随访1 年,未见复发。

按: 上案患者为中老年男性,病程日久,有痛风家族史,导致脾肾两虚,先后天之本不能相互资生,复因饮食不节,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失分清泌浊之功,气机升降失常,气血津液代谢障碍,滞留不去形成痛风方选滋肾健脾利湿方加减,滋肾健脾以培其本源,清热祛湿以驱邪外出,直挫病势而取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这款中药膏方3个月,配合降酸药,尿酸降到360,远离痛风疼痛
【中医佳方】西药治疗痛风反复发作,一剂中药后尿酸恢复正常
蒙木荣辨治痛风
中医痛风经典医案一则:一截一泄,方见真章!
尿酸高痛风?国医大师张磊“涤浊法”,治痛风常用方,值得你看看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不复发,灵活用药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