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的清明人生
西部在线 >> 西部晨风 >> 晨风三版 【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苏轼的清明人生
2010年4月1日20:49 新闻来源:西部在线

苏轼《东栏梨花》诗曰:“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春天是洋溢活力与惆怅的季节,眼前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繁茂忙碌,内心里则不免生出些许年华易老韶光难再的唏嘘感叹。
  寒冬为何往往不令人感到沮丧,而阳春反而惹人无限伤怀?也可能就是因为祭扫坟墓、追怀古人的仪式放在天朗气清的清明的原因。生命的倏忽无常总是如此叫人难堪,似乎唯有这大自然的好景难驻才可与之颉颃。所以,只有这样的解释才可安慰人的落寞情怀。
  苏轼这首《东栏梨花》不过是诗人无数伤春之作中的一声轻叹而已,但它蕴藏的深沉却高致独标,亦独步古今。全诗只有四句,却寓情于景、字字情语,经得住再三玩味。首句以梨花与柳叶的色彩对比,宕开一幅暮春时节的明艳画面。以“深”状“青”,又在明艳中恍然添出一抹黯色,暗示娇媚的春光正渐行渐远。二句递进一层意思,使首句的明媚瞬间转为烂漫,黯然也同时成了低徊的惋叹。
  由此,伤春之意便在一片春意盎然中更加浓烈了。梨花满城本是精美绝伦的美景,偏偏伴着无处不飞的纷纷柳絮,这使绚烂的春阳成了一种伤感短暂的美丽。以柳絮这个意象寄托伤春之意,在宋诗中并不少见,如刘筠《柳絮》中的“半减依依学转篷”和王十朋《咏柳》中的“断送春光絮一亭”等,然而,它们却太直白也太让人绝望了。相比之下,苏轼的“柳青深”“柳絮飞”,集赞春惜春于一身,既衬托出梨花素白晶莹漫城盛开的情状,又从侧面沉郁地引发出人生几何的追问,以至于下句的“惆怅”二字似乎已冲到了嘴边,不吐不快。这就更加见其功力了。
  这“惆怅”不紧不慢,直抒胸臆。而引入了“雪”的意象,看似是在续写梨花的净美,实则为头两句伤春之意作进一步补充:梨花虽然美丽,然而春尽即夭,恰如春之雪融之速度。作者由此再联想到人生朝露的千古悲吟,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叹。而由春景触发的无限心事,至此也算得到了一个诉说的机会。
  诗人完成这首诗已年届不惑,翻来覆去也才只看过了40个清明,心中无法揣测还有几度梨花可看。清明年年如期而至,梨花岁岁伴着漫天飘扬的柳絮,而如寄的人生则只有一个盛年,诚如作者在另一首诗中所叹:“梦里青春可得追?”这正是这首梨花诗深藏着的绵绵不尽的情思,它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他清明人生细腻而真实的写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化用了杜牧这首诗,一改豪放风格,无限悲凉
“人生看得几清明”全诗赏析
这首梨花的诗,百读不厌
诗词欣赏:苏轼《东栏梨花》——人生短促,谁能看破红尘
描写梨花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笔墨诗抄 | 第48期|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