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树,是为何?事实证明手段真高明

在机械化部队未成形之前,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就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

双方的对立由来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统治中原几百年的西周就是在申侯和游牧民族犬戎的夹击下灭亡。

因此在进入封建时代后,大一统王朝的核心要务之一就是守护边境,抵御来自草原的进攻。为了取得战略优势,将领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还设计了很多天然屏障。

比如秦汉时期,边境军队为了对付匈奴就曾经大量种植榆树,这样做是否有用?它为何能发挥出惊人的奇效?

天然手段,防御外敌

在大部分人心中,对付游牧民族侵袭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出兵将对方打服,让他们再也没有威胁中原的实力。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故而在后世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

这样做听起来确实很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有很多难题。因为草原实在太广袤了,想要深入其中剿灭游牧民族在古代是不可能的,这一点连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名将都没做到。

而且草原和大漠的生存环境实在是太差了,即便军事上取得胜利,中原王朝也不会占下来经营。最终这片土地还是会让游牧民族掌控,然后他们在一代代积蓄实力后进犯中原。

所以在封建时代,对付游牧民族注定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必须依仗有利地形建立大量的防御设施才行。从秦代开始修建的长城以及后来的山海关、雁门关和榆林等要塞皆是如此。

除了人为修建的防御设施,各种自然的屏障也能起到相当不错的防御效果。无论是秦汉在边境种植榆树还是北宋初年在河北大量开拓塘泊都是类似的想法,最后的效果也很让人满意。

这样做虽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成型之后可以给游牧民族的骑兵制造障碍,显著降低他们的机动性。

归根究底,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实力远远不及的情况下和中原王朝对峙千年,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大量的骑兵。

相对于中原王朝倚重的步兵,骑兵无论是冲击力还是机动性都远远胜出。

如果任由这些骑兵在边境上来去如风,那投入再多的军队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朝廷也没这么多人力物力。

通过种植树木在边境制造一些密林,能大大缩小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毕竟骑兵在进入树林后行动会大受限制。

而且步兵在树林中又很容易制造埋伏和偷袭,即便在正面战场遭遇失败,只要剩下少量部队,就可以在密林中给骑兵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古代兵书才讲究“逢林莫入”,草原骑兵会尽量躲着树林走。

只是,秦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培育了很多优秀树种,为何榆树能脱颖而出?它到底在哪些方面发挥出了优势?

防风乱敌,拖延骑兵

事实上,在想出通过大量种植树木来防御匈奴军队的策略后,秦国的士兵们就尝试栽种了很多树木,在多番对比后他们最终选择了榆树。

因为它的优势非常突出,能够在很多方面提供巨大的帮助。

首先就是因为榆树是最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秦国和匈奴的接触之地,大部分都在草原或者大漠的边缘。

这里的土壤肥力较低,一些区域甚至有非常严重的盐碱化,一年四季降水也不多。

而且汉匈边境的春秋两季经常狂风肆虐,抗风性不好的树种在这里根本就活不下来,更别说形成密林了。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常见的树种成活率都很低,比如柳树、槐树等都不堪使用。

从这一点来考虑的话,其实只有榆树和杨树是能够适应的。而这两者综合比较的话,榆树各方面都胜出不少。

秦汉军队大量种植树木就是为了形成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作战环境,在选择树种的时候,对于它防范风沙的能力就很看重。

因为边境之地风沙很大,匈奴人对这一点早就适应,根本不以为意。但中原的士兵对此就不太熟悉,经常被风沙干扰。

而榆树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它有着发达的根系,树冠巨大而且茂密,具备优秀的防风沙效果。

相对而言,树干笔直、树叶寥寥的杨树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根本挡不了被狂风席卷的漫漫黄沙。

除此之外,榆树能脱颖而出,还因为它具备强大的阻敌功效。杨树的树干笔直而立,树与树之间的缝隙很大,这样的树木即便形成了树林,骑兵稍加注意的话也可以轻松穿过。

但榆树就不一样了,见过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曲里拐弯、长得非常“潦草”的树木。

但是这种“潦草”在成为密林之后会变成强大的阻碍,歪歪扭扭的榆树树干彼此交叠在一起,能形成极好的阻敌效果,很难在短时间通过。

最重要的是,榆树的树根为了呼吸到更多的空气,有一些会钻出地面,形成各种各样天然的“拒马路障”。

如果马匹在榆树林在狂奔,很容易被这些树根绊倒,造成人仰马翻的局面。

这样看来,无论是考虑防风还是阻敌的效果,榆树都远胜于杨树,自然就得到了当时秦军的认可,被大量栽种。

可食可药,战场补给

除了防风固沙、阻碍敌人的效果,榆树能够得到秦汉军队的认可,还因为它具备强大的实用价值。在激烈的战场上,榆树给秦军将士提供的帮助可是不胜枚举的。

首先,榆树会提供很多天然的食材,如果秦军在激战后出现了补给不足、粮食短缺的情况,是可以在榆树林中就地取材的。

比如很多80后、90后童年都吃过一种名为“榆钱儿”的食物,它脆甜绵软,清香爽口的味道让很多人念念不忘。而所谓的“榆钱儿”就是榆树的果实,在春夏两季到处都是。

这种食物不仅有着优秀的口感,而且还具备出色的饱腹效果,在食物匮乏的战场上是补充能量的不错选择。

除了果实之外,榆树的叶子也可以拿来食用,虽然口感上差了一些,但是胜在数量庞大,可以轻松获得。

而且榆树的树皮也是非常优质的口粮,在山西、陕西的很多地方都曾大规模流行。

民间是这样处理的,他们把榆树皮剥下来之后晒干,经过碾磨后就可以制作成榆树面粉,后者是一种出色的便携口粮。

它的使用非常方便,只要拿热水一冲,就是热腾腾的面糊,口感还很不错。

事实上,榆树不仅能作为战场的补给站,还是可以救命的好东西。古代的医术不发达,医生数量极少,士兵们在战场上受伤之后很难及时得到救治,因此一命呜呼的人不在少数。

而根据中医典籍的记载,榆树的叶子和树皮都具有止血镇痛、清热消肿的功效。

士兵受伤之后把榆树叶子覆盖在伤口上,不仅可以加快愈合的速度,还能够有效降低受伤后的感染,避免炎症。

最后,在古代的制香典籍中,榆树也是一种经常被提及的材料。

它的叶子或者树皮制作成香之后具有凝神静气、缓解神经衰弱的功效,对经历残酷厮杀、精神紧张的士兵能起到很好的安抚作用。

这样看来,榆树身上有太多的“好东西”,在战场中可以发挥出多重功效,对提升士兵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边军眼中,这些榆树就是一个个随取随用的“粮仓”和医药箱。

制作器械,战略储备

在封建时代,两军交战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彼此的后勤补给,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优势,取胜的概率就会明显得到提升。

而对秦汉的边军来说,他们作战的时候往往远离中原的腹心之地,后勤补给方面显然不如就地掠夺的匈奴。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将领们想出了很多锦囊妙计,而大量种植榆树就是其中之一。

不少人对后勤补给的直观认识就是粮食,但其实武器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虽然每个士兵上战场之前都会发放武器和装备,但是在战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折损,就需要后勤来补充。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木箭,弓箭是中原步兵对草原骑兵造成杀伤的关键,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数量。但有战斗打到激烈阶段的时候,来不及从后勤补充木箭,往往需要就地取材。

而榆木本身的硬度适中还有着非常优秀的耐腐蚀性,是制作木箭非常不错的材料。虽然整体效果略有不足,但是在战场中临时使用却已经足够了。

除此之外,榆木还是制作拒马桩的优秀材料。步兵想要大量击杀骑兵,最好是把他们后者埋伏圈,然后进行围歼。

为了防止这些骑兵四散奔逃,就需要在包围圈周边设置大量的拒马桩。后者的制作简单,数量不足的时候可以直接砍伐榆木来使用。

最后,在秦汉时期战车一度还是非常流行的,而它的零件很容易损坏。军队出行不可能携带大量零件,而广泛种植的榆树就提供了零件的补充,大大加强了战车部队的连续作战能力。

如此看来,榆树确实是优秀的战略储备,能大大改善秦军的后勤补给,极大地加强后者的战场续航能力。

结论

这样看来,秦汉时期边军大量种植榆树绝对是有的放矢的,它确实在很多领域都起到了优秀的效果。

这种防御手段在加强自身的同时还削弱了匈奴的战斗力,绝对是天才的战场创举。榆树成林后,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就拥有了战场的主动权。

凭借一代代人坚持不懈地种植榆树,大汉军队在边境的防御能力最终有了显著的提升。靠着这些绿色“城墙”提供的防护,汉朝最终在与匈奴的对峙中笑到了最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汉时期为对付匈奴常在边关种榆树,这是为何?事实证明手段高明
要想了解我国古代骑兵,怎能不了解古代骑兵的武器、战术和兵源?
河套地区,为何会成为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
匈奴为什么不和汉朝进行经济贸易反而要用抢的呢?
剖析胡汉杂糅到“以汉为主”,从突骑的演变看秦汉军事实力的强化
汉朝之后,为何游牧民族越来越难打了?历史书没有告诉你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