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拥兵50万,苏军压境时却不战而降,后随苏军解放欧洲多国

二战时期,以德国为核心的轴心集团各国,虽然民族不同,国情各异,但都出于现实利益考量,而暂时性团结在纳粹德国的麾下。当然,这种基于实际利益的联合,往往并非“铁板一块”。1944年以后,随着德军在东线战场的屡战屡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轴心国阵营,也行将解体。其中一国,坐拥50余万军队,但在苏联红军到来后,却没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便缴械投降。这个国家便是保加利亚。

二战之前,多次战败,逐渐学会“左右逢源”

保加利亚虽然在中古时代强盛一时,但其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并不太长。19世纪前,这里长期被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直到1878年俄土战争之后,方才在《柏林条约》中获得独立的机会。19世纪末,保加利亚统治阶层在德、奥、俄等列强间巧妙地“走钢丝”,最终于20世纪初实现国家统一。

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后,保加利亚首要的国策是扩张领土,而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帝国便是其目标。1912年,保加利亚加入反土同盟,参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并大获全胜。但是,由于战利品分配不均,反土同盟各国很快反目成仇。结果,保加利亚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腹背受敌,最终惨败,“大保加利亚”美梦也化为泡影。

设想中的“大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自然不甘心失败,所以在一战期间毅然加入德奥同盟国集团。战争初期,怀着雪耻之心的保加利亚人,作战极其顽强,并且和德、奥联手击溃了塞尔维亚。但好景不长,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德国、奥匈帝国在地缘上的短板很快显现。1918年,随着德国的接连失利,保加利亚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一战结束后,保加利亚被迫于1919年签署《纳伊条约》,由此失去1/10的领土,赔款22.5亿金法郎。此外,作为惩罚,保加利亚陆军被限制在2万以内,空军和海军也被强制解散。不过,所谓祸兮福所倚,《纳伊条约》虽然令保加利亚损失颇大,但也在客观上稍稍淡化了保加利亚人的扩张欲望,使其学会了灵活变通的外交手段。

20世纪初的保加利亚军队

二战初期,追随德国以自保,捞到好处,但又“出工不出力”

1939年,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失败的德国,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狂潮;不甘心《特里亚农条约》羞辱的匈牙利,也积极走上了亲德道路。在此情况下,保加利亚也决定适时追随德国。在诸多保加利亚人看来,向德国靠拢至少有两大好处:一可以借德国之力拿回失去的领土,二可以讨好希特勒,避免被战火蹂躏。

保加利亚走亲德路线的措施,也确实让其得到了好处。第二次维也纳仲裁期间,希特勒要求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归还给保加利亚,使保加利亚版图增加。1941年轴心国入侵希腊和南斯拉夫后,保加利亚派遣兵力参战,并由此获得瓦尔达尔马其顿等地的控制权。此时,保加利亚的疆域面积,已经达到一战以来的最高水平。

同纳粹德国合作的保加利亚

并且,保加利亚在攫取利益后,还通过圆滑的方法,让自身避免损失。德国入侵苏联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都派大军参战,而保加利亚出兵甚少。原因也不难理解,保加利亚当时是个农业国,境内军事工业几乎为零。保加利亚当局可以此为借口,说服德国。而德国军方也认为:相较于同苏军作战,保军更适合在后方对付游击队。

而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国内各方立场相差太大。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曾说:“我的军官团亲德,我的百姓却热爱俄国;中产阶级向往英法,共产党却喜欢苏联。”在这种复杂形势下,保加利亚当局只有采取“和稀泥”方法。为此,保加利亚根据此前和德国谈好的条件,没有对苏联宣战,而这也为其后来的全身而退奠定了基础。

二战保加利亚军队

二战后期,苏军压境,未经抵抗就投降,及时“弃暗投明”

事实也表明,保加利亚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明智的。苏德战争中,德国损失颇大,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也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1943年起,形势朝不利于轴心国的方向发展,德军节节败退,匈、罗两国的主力部队也伤亡殆尽。在此情况下,保加利亚萌生了退出德国阵营的苗头,但因时机尚不成熟而作罢。

1944年,苏联红军发起“十次斯大林突击”。当年8月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结束后,苏军叩开通往巴尔干半岛的大门,喀尔巴阡地区的德军大部被歼,罗马尼亚也转而向德国宣战。在此情况下,保加利亚脱离德国的条件已经成熟。8月底,在保加利亚民众的支持下,保共积极谋划武装起义,以投靠苏联。

9月6日~8日,保加利亚境内的罢工、游行此起彼伏。苏军还没到来,保共就带人占领了各大要害部门,控制了军队机关,逮捕了旧政权的官僚。于是,当苏军兵临保加利亚时,拥兵50多万的保军,未经抵抗便缴械投降。保加利亚的百姓们,也是捧着面包和盐,热烈欢迎“斯拉夫兄弟”。而作为回报,苏联立即同保加利亚停火。

此后,保加利亚加入苏联阵营,派军协同乌克兰第二、第三方面军作战。保军伴随苏军,一路解放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甚至涉足过德国本土。在尼什、科索沃、斯科普里、巴拉顿湖、维也纳等地的作战中,保军都立下过功劳,并由此加深了和苏联的关系。在二战结束后的苏美冷战时期,保加利亚也是苏联相当信任的国家之一。

由于在二战后期及时改邪归正,保加利亚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清算。1947年《五国和约》中,保加利亚虽归还了瓦尔达尔马其顿,但仍保留了南多布罗加,疆域面积相较于战前仍明显增加。同时,由于战争期间遭受的破坏较少,保加利亚也很快走上崛起之路,并在苏联的支持下,逐渐发展为繁荣的工农业国家。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战争史研究—近世的保加利亚与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德军的快攻流硬怼大后期,于是成就了二战后期越打越猛的苏军
冷门历史简析1938-1945匈牙利:二战德国的最后奴仆
二战时期的阿拉伯国家都在干什么?为什么存在感如此之低?
彩色二战;一组极罕见的二战经典照片
二战苏联•保加利亚战争译制片《历史的教训》
小国雄心——二战中的罗马尼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