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在战争中投降的人,都去了哪儿?宝鸡关了500人!

八年抗战,很多人关心战场上的英雄有多勇敢,或者痛恨敌人有多丧心病狂,却忘了战场上还有一种人,他们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角——战俘。

小名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一共设立了两处战俘收容所,其中第一战俘收容所1938年成立于西安终南山南麓,1939年6月迁往当时的宝鸡县太寅里(现太寅村)。

第一战俘收容所自1938年成立到1945年8月,先后接收了来自华中、华北等战场押送来的战俘约500名。

战 俘 们 的 故 事

宝鸡第一战俘收容所关押的500战俘,几乎全是日本人,其中也有少数朝鲜人和台湾人。还有8、9位女俘虏,其中有两名是朝鲜人,她们一个叫天子,一个叫水子

这些女人的命运非常悲惨,在军中没有什么地位,就是传说中的日军搞慰劳工作的女性。

不过,在战俘收容所,她们的待遇还很不错。女俘们不住收容所,而是住在所外的几孔窑洞里,看管比较松懈,她们还可以互相串门。

有一个混得很开的女战俘,叫天中照子,皮肤黑、眼睛微斜,大概30岁左右,她在收容所时间较长,还经常给所长家帮忙抱娃、洗衣服等。

没有钱花时(还有钱花?对啊,战俘靠工作赚钱,下文会讲到),还能在太寅村的几个小商店里赊来东西。

男俘们都关押在收容所里,对于那些认罪态度好的,关押在所内几所简陋的房子里。几名态度恶劣的顽固分子,关押在一个叫“沟道”的窑洞内。

日本飞机轰炸宝鸡城时,他们不听管教常从门窗探视。

这些俘虏中也有一些试图逃跑的人,他们一般都是“能人”,会讲华语,也懂得地理。逃跑的时候,通过看日月星辰等确认方向,沿着秦岭向东跑。

逃跑被抓回来的战俘,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一般都是所长亲自枪决,而且是立即枪决。

男俘四川柏翠,曾经是战俘中有名的顽固分子。

据说他是个黑脸、满嘴金牙的胖子,华语说得很溜,而且是个“中国通”。他在被俘前曾经多次化装成商人,潜入宝鸡、西安等地打听情报,是个十足的间谍。关押在收容所后,依然不老实试图逃跑,被抓后枪决。

战 俘 的 待 遇,相 当 不 错

根据史料中的记载,按照当时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战俘们的生活待遇可是相当不错的。夏天每人发一套粗布夏衣和衬衣,冬天再发一套粗布冬衣和衬衣,每人还有一套被褥,一年四季还有木屐穿。

除了穿衣,吃的也还可以,粗细粮对半搭配,在今天看来可是很养生的。虽然吃的面粉比较粗黑,但是萝卜、白菜、豆芽等蔬菜也可经常吃到,还有蒸馍(宝鸡人做的蒸馍能差吗)和汤。偶尔,在一些上级单位来检查时,还可以改善伙食,吃到米饭、大肉、面条等上等饭菜。

战 俘 们 的 丰 富 生 活

收容所的第一任所长叫汪大捷,他是文人出身,想用教育的手段,将战俘改造过来。每天给战俘安排有学习时间,给他们上课训话,进行“反帝”、“反法西斯”启蒙教育。

汪所长还根据中国传统儒家追求的“天下大同”思想,把收容所改名为“大同学园”。他组织战俘中的“表演艺术家”,每逢节日在收容所门前的戏楼上,表演具有反战思想的话剧、歌曲、魔术等小节目。

宝鸡大同学园旧址

还曾经多次带领他们,去宝鸡城演戏、唱歌、进行反帝宣传,这几次演出,当时在宝鸡各界人士中,反响比较大。

除此,还通过劳动教育、改造战俘。按照他们的专长分成小组,有的做毛衣、毛裤、毛背心等编织活儿,有的做躺椅、筷子、木匣、手杖、桌椅板凳、童车、麻将牌、印章盒子等木工活儿。

做木工的木料是收容所从事杂务工作的战俘和看押他们的士兵,从收容所西边的峪沟内砍伐来的优质桃、梨、板栗、椴木等木料。

随着战俘数量的增加,手工艺品的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质量也逐步提高。当时,他们做的木工很是精致美观,木匣盒子上雕刻着山水、花鸟、人物、花卉等图案。

特别是儿童的玩具、飞机、军舰等都制作得很精细,色泽鲜艳。有的还学书画、裱糊,用中文书写条幅、画山水风景、人物花卉等。据说,至今太寅村有些农民家里,还能见到当时战俘做的东西。

收容所为了推销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宝鸡县城西街集贤照相馆(现市公安局斜对面)租借了一间门面进行拍卖,拍卖得来的钱归俘虏们所有。

所内对战俘的管理比较松散,一般上午做手工艺品及其他劳动,下午可以参加各种球类活动,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所内组织俘虏在收容所门前,修了个面积不到一亩的游泳池。

曾经有国际红十字检查团,来宝鸡第一收容所检查工作时说:“其他国家的战俘营的围墙、窗户上,都设有铁丝网,中国的战俘营还没有。”其中一位跷着大拇指说,“中国对战俘好。”

随即就拨了一笔款,专门用来办理战俘们的福利事业,修了一座高大上的俱乐部,里面还有大型留声机一部,唱片60多张,风琴和手摇缝纫机各一台。还有几十只小白兔,让战俘饲养。

战 俘 的 结 局

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随着抗战的胜利,国民党下令遣返战俘。

部分死亡战俘,死亡后装进棺材内连同棺材一起拍照存档备案,做为日后交换战俘时用。除此,还有200多战俘,日本官兵在战争中投降,回国后是要受到惩罚的。

除了少部分有特殊专长的留下来被国民党任用,其余都在1946年4月下旬,辗转遣返回国,收容所从此解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俘的经过
国民党军队对待日军战俘的政策及其实践
巨济岛战俘收容所遗址公园
日军画报上中国战俘的虚假宣传照 不但好吃好喝还夫妻同房
从未公布过的战争图片
日军的战俘政策,旨在迎合西方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