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新疆乌什县古墓葬,揭秘温宿国早期文化历史

如果让时光倒流,生活在龟兹多浪地区的人类,会不会用文字留下曾经的历史文明?当伫立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亚科瑞克东古墓群时,谁又能想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下面,却隐藏着一处南疆人类早期的足迹,更封存着一段神秘的历史。

新疆的三月底,处于春暖乍寒之际,在新疆乌什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林彦飞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位于县城东二十公里处的亚科瑞克东古墓群,探寻温宿古国的历史,揭秘人类活动的文化足迹。

发现庞大的古墓群

在来乌什县之前,林彦飞告诉我说:“前些年,县里进行公路改建时,因要经过一片古墓地,所以就报请了上级文物部门,对二十座古墓实施发掘工作。今年初在查看古遗址时,发现周围的地形有点蹊跷,我预感这片古墓群不是那么简单。”

亚科瑞克东古墓群,位于乌什县亚科瑞克乡亚科瑞克村南大约1.5公里处的山前地带,共有墓葬102座,东北部分布较密集,约有墓葬近40座,西北部集中分布有30座,中部偏南约有20座,其余呈零星分布。

我们在现场看到,这些墓葬封堆由砾石混合砂土堆砌而成,平面呈圆形,墓顶大多呈平坦形制,直径4至10米、高大约0.5至2.5米不等。如果不仔细辨别,很难认出这些平常的土堆就是古墓葬。

边在这些土堆间观察,林彦飞边给我介绍情况。近两年,乌什县文物管理所又不断加大古墓群的清理工作,发现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古墓,有些古墓一直延伸到南山的山沟里,经过详细地梳理,古墓群的分布大致在东西3公里、南北1公里范围内,目前统计出的古墓葬有400多座。

不难想象,早期的西域,人类处于游牧状态,很少出现定居的族群,但在乌什县亚科瑞克乡却发现众多的古墓葬,只能证明人类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以定居的形式延续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能不说这是一处刷新考古记录的新发现。

在这片古墓葬刚刚发现时,文物部门并未对外进行广泛宣传,只是在阿克苏地区本地媒体报道过此事,可以说对外界还是鲜为人知。但由于公路改建,却让这片古墓群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作为乌什县文物工作负责人,林彦飞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分析,这个区域的古墓群规模大,墓葬数量多,属于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对研究新疆青铜时代文化,尤其是古温宿国早期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考古价值。

初步推断古墓群的年代

为什么说这处是春秋时期的古墓群呢?又有什么依据来佐证古墓群确切的年代呢?如此庞大的古墓群,如果年代真的是春秋时期,那么说明这里很早就是人类聚集活动的地方。

据乌什县调查资料显示,亚科瑞克东古墓群,属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文物遗址,经文物专家科学测定,初步推断古墓葬群的时代为青铜时代,大致相当于东周至春秋时期。

严格地来说,如果仅凭测定历史堆积层,或者采用高科技手段来测算的话,肯定会存在着一些误差。因此,任何遗迹的历史年代都需要用实物来佐证,这对于当时新发现的亚科瑞克东古墓群正缺少一个考古发掘的契机。

这个契机,恰好是2015年10月,乌什县境内要进行修建公路。

林彦飞说:“当时,我们县文管所和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局正在进行文物执法巡查,发现即将修建的G219线阿克苏至乌什段公路改建工程,要经过亚科瑞克东古墓群,而G219线三标段长度约为500米的路面可能涉及20余座石堆墓。根据地区文物保护管理局要求,我们文物管理所随即就向施工方下达停工通知书,待古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方可进行施工。”

2016年3月8日,G219线阿克苏至乌什段公路改建工程亚科瑞克东古墓群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并于3月27日顺利结束。此次考古发掘历时20天,发掘清理20座石堆墓,墓葬均为竖穴墓,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北,出土了陶器、青铜器等随葬品18件。

通过发掘出的文物,自治区考古专家判定,这是在全疆首次发掘的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墓葬。林彦飞说:“2016年发掘的古墓葬,从出土文物和墓葬的形制可以断定墓葬的年代不会有任何问题,这次发掘,真正为进一步研究和印证乌什县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参考和依据。”

古墓葬印证历史变迁

关于新疆春秋战国的史料,我们几乎无从查证,只能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中判断大致的历史年代。不过,这也是依据考古专家采用技术手段来确定,而不是随便说是什么年代就是什么年代,毕竟考古是一件非常严肃的课题。

乌什县,古称温宿国。据《汉书》记载:温宿国,王治温宿城,去长安八千三百五十里,户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胜兵千五百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译长各二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三百八十里,西至尉头三百里,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土地物类所有与鄯善诸国同。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

针对一些疑问,我们与自治区考古专家张平进行了沟通,他说对于南疆历史的变迁,有史料记载的是从汉代开始,从出土文物及天山一带岩画分析,人类的活动大概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北疆大概有四千年左右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根据古墓葬的年代,可以推断出乌什县亚科瑞克东古墓群距今大约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基本吻合张平对于南疆人类历史的说法。

张平说:“天山南麓是南疆最早人类活动的地域,在阿克苏地区境内,主要包括乌什县、温宿县、拜城县和库车市等地域,乌什县分布着众多的古墓葬,说明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类开始由游牧状态转为定居状态,也由部落逐渐成为国家,之后发展成为西域三十六城邦国之一的小国……”

根据张平的说法,结合乌什县的历史记载,以及从古墓群出土的陶器等文物来看,水草丰茂的乌什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确定这里是人类的聚集居住地。这足以佐证,在西汉之前的新疆,人类的社会文明早已启航。

神秘的古城遗迹

其实,林彦飞感到蹊跷的是,他和工作人员在古墓葬周围查看时发现,在亚科瑞克东古墓群向东一公里多的山谷边缘,存在着一个由黄土层构成的平台,沿着山体还有一段又一段的土墙,墙体由黄土、砂砾和树枝等混合构筑而成。他顿时判定这处空地必然是一个古城遗迹。

因为依山分布着众多的墓葬,林彦飞认为附近必定有人类居住的遗迹。而他的发现却无疑证实了这种结果,尽管他向上级文物部门反映了此事,但也只能等待专家们确定时间才行。

此时,站在这片黄土平台的中间,我们发现东、西、南三面被山体包围,北面也有较矮的的山体,只有一处靠东的出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难怪古人会选在这里居住下来。可以想象,游牧部落把居住地放在一个隐蔽的山坳里,既可防御外来敌侵,也可防范野兽的袭击。

为什么只有这一处由黄土构成的平台呢?周围都是裸露的石头,或者是高大的山体。林彦飞分析,这是古人从附近有黄土的地方运过来的,那些坍塌的古城墙就可以说明这一切。目睹着眼前的事实现状,我无法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否认林彦飞的说法。

林彦飞指着地面上破碎的陶片说:“前几年,当地村民在这里曾经种过庄稼,因缺少水源问题后来就荒废了,你们看这些陶片,就是村民犁地的时候从地下翻出来的。”

作为新疆有权威的考古专家,张平告诉我们说,二三十年前,自治区考古队员曾到过乌什县亚科瑞克乡古墓群考察过,当时没有发现这处古城遗迹,如果是真正的古城遗迹的话,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判断和鉴定,这将对研究古温宿国乃至阿克苏地区的历史有着深远的意义。

听完张平的回答,让本来对新疆人文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我,心里又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憧憬。尽管揭开了乌什县古墓群的历史变迁,但这处貌似古城遗址的地方,又给我们留下了神秘的面纱,也许不久的将来,新疆乌什县将会成为考古界瞩目的文化聚焦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当代盗墓尴尬现实
安徽淮南武王墩古墓考古
淇县古墓葬
发掘 | 江苏海州发掘36座古墓出土文物250余件
第七批国保--古墓葬(11)
宝应发现明代古墓 出土青花瓷碗古钱石砚墓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