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皖南的这座城市都是湖北人

一、客从何处来?

宁国是一座移民城市。移民,使这座城市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之所以想写关于宁国人的“溯源”,大抵当别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都会说我是安徽的湖北人。无论是语言、习惯、习俗等等,宁国与它周边的其它县市都有所不同,我认为宁国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无论是由于历史所导致的移民还是现在这个地方人的生活状态与风趣精神都值得我这个宁国人去探求其根源。所以当我们追溯过往,初来这片土地的先辈们用汗水贡献了宁国的辉煌。回看今朝,也正是移民,使宁国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创造力。如今,我想重温历史,探寻这一事件的发生根源,回顾移民对宁国这座城市所产生的影响。

宁国风景落羽杉

二、太平天国运动结果

宁国地处安徽省南部。南接浙江,东邻南京,北临芜湖。自古水运交通便利。繁盛时,四方商旅往来经商,宁国富庶一时。

徽派建筑马头墙

然而,这场富庶之梦仅持续了百年,终结于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尽管这场运动出发点是进步的,但其实际效果却让原本繁华的江南毁于一旦,使该地经济发展近乎停滞。运动不仅使地区经济蒙受巨大损失,亦让百姓生活难以维系。作为湘军与太平军对峙的主战场——安徽更是如此。

1853年太平军进入安徽,从此安徽成为太平军与清军反复较量、斗争十分激烈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皖浙交界的宁国,它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又是南北商旅通衢之要冲。因此,从清咸丰六年至同治三年(1856-1864),太平军转战宁国县境8年之久,与清军展开拉锯战达19次之多,曾先后十次攻克县城,结果生灵惨遭涂炭,被杀或逃亡者不计其数。一者亦因湘军杀戮无常,对此曾国藩在家书中曾供认不讳,他下令对攻下的皖南城池“一律斩雉无遗”。事后,他在一篇奏折中不得不承认:“惟安徽用兵十余年,通省沦陷,杀戳之重,焚掠之惨,殆难言喻,实为非常之奇祸,不同偶遇之偏灾。”其次,太平军盘踞宁国时期,强行征兵,绝大多数成年男性被迫从军,无数无辜百姓血溅沙场。民国县志载:“宁自咸丰兵燹后,土民存者不足百分之一。”宁国知县也不得不迁居宣城,在宁国府内暂住。

总统府太平天国宫殿

天国定都南京,虽非在安徽,但安徽治下安庆却是南京的门户,战略意义可谓重中之重。自天京变乱后,曾国藩与陈玉成在此展开了十几年的拉锯战,旷日持久的战事使皖南地区生灵涂炭。战后,宁国人口所剩无几。而这仅仅是皖南地区的一个缩影,洪秀全的天国梦只留给百姓一段不愿回想的噩梦。

祸不单行,由于长期战乱导致民政不治,水利失修和接连而至的洪水,导致蝗灾和瘟疫相继流行,百姓非饿死即病死。据宁国县志记载:“(瘟疫流行时)终日不过行人,百里不见炊烟,”当地土著“死于锋镝者十之三,死于瘟疫者十之七”。 民国县志载:1856年,“大旱,人相食。”又载:1862年冬天,“大雪。斗米千钱,人相食。”据说,今青龙乡有座“百骨坟”,山门乡有座“杀人庙”,都是那个时代“人相食”留下的遗迹。同时广德也因大疫由1859年的十一万人锐减至五千余人。由此可见当时江南灾祸之严重。

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使江南人口下降惊人,所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便是如此。江南地区面临着有田无农、有市无商和有城无人的惨况。

三、湖北人来到皖南

为了解决苏皖赣拋荒严重、民政废弛,同时为了增加政府财产收入。清廷颁布《皖省开垦荒田章程》,各县亦推出优惠的移民垦荒政策以吸引外省移民。由此持续半个世纪的湖北填江南正式拉开帷幕。

同治三年(1864年)以来,皖南各县注意招徕客民耕垦,优惠的移民垦荒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地人纷纷移居皖南山区。这些客民或因人多地少而被迫举家外迁,或因旱涝频繁无以为生才来此定居。客民以湖北人、河南人居多,其次是安庆人和浙江人。其中湖北人又以应山人为多,应山历来被称为“穷邑”,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所以人们只好响应“劝农局”的号召向外迁徙,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两千余户上万农民下江南。他们多是同姓、同宗结伴而行,聚籍、聚族而居,因此其后代至今仍保留着应山的口音、方言和习俗,如“宁普”(宁国官话)就是以应山话为基础的。现在宁国存在的颜、魏、熊、张、明、吕、喻、杨、雷、华、胡等姓,祖上基本上也都是那个时候从应山迁过来的。

落羽杉

宁国在此次移民活动中具有极大的优势,首先,宁国荒田多,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宁国府荒地不下数百万亩。其次,土著居民数量极少,有利于减少主客矛盾冲突。再者,宁国地理位置较好而且交通便利,可从水路进入长江而至江苏,南通吴越古道至浙江。

众多优势使大量移民定居宁国,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使荒寂多牟的山村渐有生机,并形成了主一二客八九的情形。1881年,清廷正式准予客民在当地入籍,使移民取得与当地人同等权利,主客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当前宁国格局。

而其中部分少数民族也迁徙至宁国,其中尤以畲族最为典型。畲族是我国东南部主要少数民族之一,约光绪五年至七年,随移民大潮迁徙至宁国云梯乡定居,经过世代繁衍,解放初期,聚居在宁国县的畲族人已有300余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宁国人口的变迁
安徽南部广德、宁国两市,为何方言用湖北话?
隔不断的亲情——应山向氏移民宁国记
宣城经济社会文化
安庆会战:5次机会翻盘,2次置曾国藩死地,咋还说太平天国作死?
安徽宁国:秋色尽染青龙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