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漫桥梁!直击京广铁路抢险一线丨记者在现场

“嘀——”7月27日中午,长笛鸣响,一列货车以时速80公里安全驶过京广线上行563公里147米处桥梁。货车通过后,新乡桥工段新乡重点维修车间维修一组工长杨红河迅速带领几名职工打开铁路防护网上线,检查线路水平、高低,挑动钢叉添加石砟,用小型液压捣固机加以捣固。

“每过一次车,都要检查一遍。我们及时记录线路动态数据,调度根据线路状况、降雨情况等决定列车继续提速或者降速。”杨红河说,受水害影响区段要经过货车多次考验,后续才能开行客车。

记者在现场看到,京广线两侧边坡已基本修缮完毕,洪水冲刷过的痕迹还清晰可见,两台挖掘机在河道中清理淤泥。河道和路基边坡之间,铁路职工们正竖起一块块木板,准备浇筑混凝土,修筑梯形防护墙,防止洪水再次直接冲击路基边坡。一旁,老107国道的一座废弃小桥、连绵成片的玉米地相顾无言,却一起见证了不久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7月20日前后,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京广线卫辉至淇县区间出现多处险情,其中上行563公里147米处桥梁受灾最为严重。原本干涸的河道被附近村民种上玉米,裹挟着杂物的山洪经过时,水漫桥梁,自西向东冲击京广线上下行线路。降雨不止,事态愈发紧急!22日17时,桥台被冲毁,上行线路被冲空10孔,形成过水通道,继续冲击下行线路,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京广线是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力保安全畅通!22日18时,杨红河与第二批抢险人员坐轨道车从新乡站启程。雨幕倾泻到轨道车玻璃上,行驶视野十分模糊,更增加了夜的深沉。“20多个人挤在一起,看似热闹,实际上心里都在打鼓。”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杨红河仍心有余悸。

轨道车走走停停,35公里的里程耗时6个小时。接近午夜,第二批抢险人员终于同先头部队会合。“援军”下车后就甩开膀子大干,替换连续奋战了几个小时的战友,接力打桩、卸砟。

打桩是项体力活,大锤足足有十余斤重,加之雨中湿滑,很难发足力。四五个年轻人自告奋勇,轮番上阵。他们一人扶桩一人挥锤,手被震得生疼,雨水顺着大锤的运动轨迹抛洒出去。“打一根2米多长的桩,大约需要五分钟,挥动臂膀三四十下。”作为工区班长,万宇带领工友每隔30厘米打一根桩,搭起边坡“骨架”。随后,他们用装有石砟的编织袋在上面一层层夯实,托住钢铁大动脉。

“90后”职工邱楼家在新乡,所住小区停水停电,受灾严重。思虑再三,他毅然选择到铁路水害现场抢险,站在离滚滚洪水只有几米远的地方指挥挖掘机作业,一夜没有合眼,嗓子也喊哑了。抢险结束回到家后,母亲紧紧抱着他,痛哭流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邱楼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这个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3日凌晨,该区段开通下行线,滞留的3趟旅客列车顺利通过。24日,上行线开通。抢险中,新乡桥工段累计投入人员200余人次、大型机械4台,打桩140余根,填筑土石方450立方米。

“上行线接触网线杆差点被冲倒,好在我们抢修及时。就连附近村庄一名蹚水来看庄稼的老大爷都说,自己80多岁,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洪水。抢通线路后,我看到四五名职工不顾湿冷,躺在地上倒头就睡。他们确实太累了,梦里可能还是抢险的画面……”全程参与抢险的职工魏伟说。

“希望京广线早日恢复时速160公里运行!”27日,仍在现场奋战的职工两脚泥、一身汗,说出最大的心愿。他们的笑容很灿烂,就像雨后的阳光,温暖人心。

文字:王召杰 杨建光

图片:王召杰 王玮 魏伟

来源: 人民铁道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7.19水害抢险纪实)
【抢险一线】暴雨侵袭后,鏖战在深山里打响
京广线一路段铁路发生塌陷,千余工人连夜抢修!
防洪知识培训题纲
四座小站将“消失”,他们依旧坚守
钢强橡胶厂防汛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