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南阳山区惊现蚕图腾

◎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最短的70厘米,最长的20多米,有头有尾,大多由六节基本玉化的石头雕凿而成,多为蛹状,个别羽化似蝉。这些石雕蚕图腾与柞蚕蛹及甲骨文“蚕”字形状基本相同,并且多数蚕图腾上伴有星象、女阴等。来自河南南阳山区的80多个蚕图腾,近日在位于南召县的河南省蚕业研究院展出,并被河南省科协授予“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最早发现蚕图腾是在2020年7月8日。那天,南阳籍文化学者张银河利用周末时间回南阳考察岩画,在南召县石门乡竹园村山上,首次发现一个六节石雕蚕图腾。此后,他与南阳同仁经过四五个月的考察,在南阳市南召县、卧龙区、方城县、唐河县、镇平县等地发现80多个蚕图腾。

结合南阳发现蚕图腾地方存在大量男女生殖岩画、坛状岩画(八卦图)、星象岩画、网状岩画、石室等现象,张银河等人查询历史资料后研究认为,它是新石器早期伏羲女娲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早期为柞蚕养殖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同时撰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考证著作《南阳岩画与柞蚕文化研究》,近日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河南南阳是著名的“中国柞蚕之乡”,仅该市所属的南召县就有一化柞蚕“召半省”之称,占河南总产量的47%。南阳同时是中原文明发祥地,已发现100多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有“南召猿人”。中国先秦史学会南阳古文明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白振国等学者建议对南阳以蚕图腾为主的岩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考察认定,或对中国历史文献中记录的“伏羲化蚕”一说找到答案,并对以蚕图腾为主的岩画加强保护,让它成为绝无仅有的国家级或世界级文化遗产。

编辑:黄磊

审核:朱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召岩画满山岗,柞蚕图腾再现七八千年前历史辉煌
张银河:南阳伏羲时代蚕图腾石雕岩画初探
河南南召县柞茧丰收滞销 100万斤鲜茧将成蛾
南阳丝绸
南召柞蚕的家纺商路
特产早知道——南召柞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