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醫對肝膽疾病之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多由憂思惱怒,肝膽氣鬱,橫逆犯胃,氣機阻滯所致。或由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常而生濕蘊熱。濕熱久蘊不散、可凝結成石,氣滯日久,可鬱久成瘀。

  故治則以疏肝利膽為基本。若屬氣血不足,或久服苦寒攻伐之品,損傷脾胃,氣血生化無源,致氣血虧虛之証,則應調補氣血,若屬陰虛,或屢用香燥劫陰之品疏導氣機致陰血虧耗,陰傷而陽熱過亢,宜以滋陰潛陽為主。

  具體可分為下列六種來加以施治:

  (-)肝氣鬱結:

  症狀:右上腹脹痛,胃脘不適或隱痛,連及肩背或腰郡,或伴呃逆,噯氣頻繁,吞酸胸悶,苔白薄,脹弦。

  治則:疏肝理氣,開鬱敵結。

  方藥:柴胡疏肝敵。若伴有膽石者,加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以利膽排石。

  (二)肝膽瘀滯:

  症狀:右脅或胃脘部疼痛,痛有定處,狀如針剌或刀割,舌質紫暗或邊有瘀斑,脈細澀。

  治則:活血化瘀,開鬱通絡。

  方藥:四逆散加鬱金、雞內金、玄胡、酒製大黃?川楝、木香。痛處固定不移,右脅下觸及硬塊者,可加三棱?莪朮以化瘀散結。

  (三)肝膽鬱熱:

  症狀:右脅下時常作痛,有時疼痛較劇,胃脘部灼熱,口苦咽乾,面紅目赤,大便燥結,小便赤少,舌苔糙垢根厚,舌質紅而乾,脈多弦滑而數。

  治則:清瀉膽熱,疏調氣機。

  方藥:清肝涼膽湯。若服用後大便暢通,熱勢已微,疼痛亦減,改用小柴胡湯加蒲公英、金錢草?薑黃?

  (四)肝膽濕熱:

  症狀:右上腹或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四肢捲怠,口苦胃口差,噁心嘔吐,腹脹便秘,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肢數或弦滑

  治則:清利濕熱,利膽排石。

  方藥:茵陳排石湯?結石阻滯較甚者,重用金錢草,加海金砂、雞內金以加強排石作用。

  (五)氣血虧虛:

  症狀:右脅隱隱脹痛,面色不華,頭暈目眩,胃口差無力,飯後脘脹,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

  治則:益氣補血,和中止痛。

  方藥:八珍湯加陳皮、炒麥芽。血虛明顯者,加枸杞,製首烏以滋陰補血。

  (六)陰傷陽亢:

  症狀:右脅下時作隱痛或灼痛,心煩口乾,急燥易怒,形體瘦弱,舌紅,脈細弦或細弦帶數。

  治則:滋陰養旰,柔潤潛陽。

  方藥:一貫煎加白芍?鬱金,女貞子、旱蓮草。兼有氣滯者加佛手、香櫞皮以理氣化滯。兼便結者加火麻仁,郁李仁,麥冬以潤腸通便。疼痛較甚者重用白芍,加甘草以緩急止痛。

  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卷五十六:柴胡疏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疏肝散

  【处方】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 川芎 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 甘草(炙)1,5克 香附4.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六

  《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柴胡疏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疏肝散

  【别名】柴胡舒肝散、柴胡疏肝汤

  【处方】柴胡2钱,陈皮(醋炒)2钱,川芎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1钱半。

  【药理作用】对泌胆功能的影响《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1:11):王昕等用雄性大白鼠制成肝郁模型,然后用本方灌胃给药,在腹腔麻醉条件下,做胆汁引流,记录1小时胆汁流量。结果表明本方对肝郁动物的泌胆功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P<0.01),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主因怒气郁而胁痛,寒热往来,痛而胀闷,不得俯仰,喜太息,脉弦。现用于神经官能症、中耳炎等。胁肋疼痛。肝实胁痛,不得转侧,喜太息。

  【用法用量】柴胡舒肝散(《验方新编》卷五)、柴胡疏肝汤(《不知医必要》卷二)。

  【各家论述】①《景岳全书》:柴胡、芍药以和肝解郁为主;香附、枳壳、陈皮以理气滞;川芎以活其血;甘草以和中缓痛。②《谦斋医学讲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气,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专以疏肝为目的。用柴胡、枳壳、香附理气为主,白芍、川芎和血为佐,再用甘草以缓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谓善于运用古方。

  【临床应用】①神经官能症《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咽中有异物,多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并见精神抑郁,时叹息,其症状每随情志波动而变化。治用本方加半夏、瓜蒌各15g。服药2剂,咽部异物感明显减轻,继服5剂而痊愈。②中耳炎《四川中医》(1989;4:23):一患者,自觉耳内胀闷堵塞,听力下降。西医诊断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检查:耳鼓膜轻度充血并呈内陷。证属:肝气郁结,气血凝滞。治用本方加陈皮、僵蚕各12g,菖蒲6g。服药5剂,耳闭塞明显减轻,继服上方19剂,听力恢复,余症消除。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引《统旨》

  《张氏医道》卷十四:柴胡疏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2钱,橘皮(醋炒)2钱,川芎(童便浸,切)1钱半,芍药1钱半,枳壳(炒)1钱半,甘草(炙)5分,香附(醋炒)1钱半,山栀(姜汁炒黑)1钱,煨姜1片。

  【功能主治】解郁调肝。主怒火伤肝,胁痛,血菀于上。呕血,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服。

  吐血,加童便半盏。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柴胡疏肝木以解郁,山栀清郁火以凉血,白芍敛肝阴以止血,川芎化凝血以归肝,枳壳破滞气,陈皮利中气,香附调气解气郁,薄荷解郁疏肝,甘草缓中以泻肝火也;更用童便降火以涤瘀结。为散煎冲,生者力锐而熟者性醇,务使怒火顿平则肝郁自解,肝络清和,安有胁痛呕血之患乎!

  【摘录】《张氏医道》卷十四

  《医医偶录》卷二:柴胡疏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1钱2分,陈皮1钱2分,川芎1钱,赤芍1钱,枳壳1钱,醋炒香附1钱,炙草5分。

  【功能主治】肝气左胁痛。

  【摘录】《医医偶录》卷二

  《医学传灯》卷下:柴胡疏肝散

  【药方名称】柴胡疏肝散

  【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白芍、香附、枳壳、玄胡。

  【功能主治】痞块,痛无形质,不时而发者,非痃即癖。

  【用法用量】内热,加山栀。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柴胡疏肝木以解郁,山栀清郁火以凉血,白芍敛肝阴以止血,川芎化凝血以归肝,枳壳破滞气,陈皮利中气,香附调气解气郁,薄荷解郁疏肝,甘草缓中以泻肝...

  www.zysj.com.cn>中药方剂

  清肝凉胆汤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组成】白芍5克 川芎 当归各3克 柴胡2克 栀子 丹皮 龙胆草各2克

  【功效】清肝养血,利胆。

  【主治】肝血虚,胆汁少,有怒火。

  【点评】①本方证以胸胁疼痛,善怒,口苦食少,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病源流(肥气 侸肋痛 腋臭、漏腋)
胁痛中医治疗
两胁胀痛先疏肝?保持心情舒畅
柴胡疏肝散
气出来的结节,用一个中成药,理顺后,结节就散了
《医学集成》胁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