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的故事(120)
前言
[日期:2012-02-06]来源:  作者:[字体:  ]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人学医十余年,却很少有人找他治病。他的妻子问他:“你经常说自己的医术十分了得,可为什么就是没人找你治病?”他回答道:“这怎么能怪我呢!这些病人从来不按照书本上所写的去生病,这叫我如何是好?”就这样的话题也的确困惑过不少的从医者,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从医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磨性”。 学识可以从书本中去获得,而悟性则是在书本中得不到、学不来的。这悟性就是所谓“灵感”,灵感一通,则可以随机应变。任凭疾病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只要医家凭自己渊博的学识,再加上高超的悟性和灵感,总会从复杂纷纭的病情当中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人们常说:“中医看人;西医看门。”难怪眼下全国有许多中医院都不是很景气,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有悟性的中医.而看西医者,只求门第高,设备全就够了。培养有悟性的中医.关键在于培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睿智,不是死记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要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文字的实际意义。这就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条件。 有人说中医是一门艺术,那中医到底是不是“艺术”呢?笔者认为:首先,中医不是艺术。艺术是美学范畴,其终极目的是创造美.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以健康为目的,二者当然不是一回事。其次,中医确实比西医具有“艺术性”,使人产生“中医是艺术”的错觉。这是因为: 疗效神奇。在古代和现代的医籍、医案、医话和传说中,有大量关于疗效的描述,往往是久治不愈或必死的人,经主人公施治后“霍然而愈”、“效如桴鼓”,起码也是“一剂知,二剂愈”,甚至“世人皆以扁鹊能生死人”,等等。疗效神奇,出人意料,给人以艺术享受。 . 诊治方法多样。中医诊治方法、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医生对同一患者可能治法用药不同,或者同一医生对不同患者却使用相同的方法,千姿百态,甚至是千奇百怪。患者有症状,但化验、CT检查不出来,老先生摸脉望舌,甚至一看神色,便知病之所在:经西医常规治疗花费许多钱、许多时间治不好,也许中医的一张小偏方、一两次针灸、一两味草药代茶、外洗……就好了。因为有不同、有变化,不是千篇一律,就有了艺术感。 学习过程。传统艺术的学习大多是这样:初学容易,可以自学,但登堂入室则很难,越深入越不容易。要想学好,一要下苦功,二要有悟性,最好还要有名师指点。进了门,就讲究“功力”,而“功力”要在实践中日积月累,不是靠聪明和老师教就能解决的。学中医也是如此,没有长期的临床磨砺难成大家,所以中医与艺术家都是“越老越吃香”。 其次.因为历史上文人比较有条件多读、读懂医学典籍,所谓“秀才学医。笼里抓鸡”,所以古代名医大多半儒半医、亦儒亦医,他们的文字除了论述医药,文采也好,读之除了获取医学知识还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过去处方用毛笔,一些中医书法好(如傅青主),医案、处方具有书法美……如此等等,都可使人在面对中医时联想到艺术。 如果说西医对付疾病的思维是“战争模式”,那么,中医对付疾病的思维就是“和平模式”。中医的主导思想是平衡调节与扶正祛邪,通过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体内失衡的状态恢复平衡。中医把人视为一个生命整体,而非可以任意拆卸的“机器”.这是符合生命的基本规律的,也是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领域,中医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西医好比公路上跑的汽车;中医好比小毛驴上山。汽车走不了的道小毛驴能走。两者都是运输工具,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两者的结构不同故功能也不尽同。小毛驴还能在公路上走一走,汽车倒是上不了小山道。 中医之所以数千年而不衰,正是源于其显著确切的疗效。事实上,中医的疗效并非来自实验室的小白鼠,而是来自数千年的人体验证。如果只靠“忽悠”,中医恐怕早就自行消亡了。 在一定意义上,中医的悟性也可以看作是需要我们有一种从中医的一大堆经典理论和传统认识中把宝物活生生拎出来的功力,需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的眼力。当然,每一个人分辨和体会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所以悟性就不同,得到的本事也不同.甚至每一个中医的诊治风格和魅力也不同。 就悟性而言,要认识到中医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并且有坚定的中医信念,所以中医师心中应当有一种方向感,如果没有认识到中医学科的这种特点,或者说不开窍,搞不好就会认为中医不科学,在中医信仰上动摇,甚至陷入迷茫。 但是,中医的悟性并不意味着故作神秘,故弄玄虚,也不等于不符合逻辑地随便推断。更不等于没有来由、没有根据的“医者,意也”。 中医是一门艰深的科学,易学而难精。医生也绝不是泛泛地认得几味药,记得几个方就是中医。 总之.师傅的看家本领绝不可能轻易地灌迸我们的脑海。飞进我们的视线,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出来,体会出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和经验。需要我们从非常多的角度和方向上不停地去“悟”。也正是因为中医的悟性,使得中医师更具有诊病时的人格魅力,并且把性格、出身、生活经历、师从派别等因素在诊治风格上打上很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如果没有高深渊博的医学知识和随机应变的灵活睿智,怎么能够处理眼前这些复杂纷纭、千变万化的疑难疾病?当您读了下面这些名医的故事,相信您也会发出许多由衷的感叹,也会受到一些启发的。
内容分类
中医的故事 (120)
前言 (1)
晏子妙用精神疗法 (1)
医学鼻祖扁鹊 (3)
医圣张仲景轶事 (8)
神医华佗技惊千古 (8)
神妙无比淳于意 (3)
医技精湛的郭玉 (1)
建安神医董奉 (2)
针灸医学之祖皇甫谧 (2)
医药学家葛洪 (2)
第一位女医学家鲍姑 (1)
徐嗣伯妙治积热症 (1)
太守名医徐文伯 (2)
虚心求学的药王孙思邈 (10)
儿科神医钱乙 (3)
何澄不贪财与色 (1)
似真似假刘完素 (1)
诚实谦虚张从正 (4)
金元神医李东垣 (3)
元代名医朱丹溪 (5)
明代大医家万密斋 (2)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8)
医名显赫孙一奎 (2)
张景岳的兵法医术 (4)
著名医家喻嘉言 (3)
江南医师叶天士 (8)
程钟龄施计治足痿 (2)
徐灵胎的治学风范 (2)
济世救人黄元御 (6)
曹清华毁誉救病人 (1)
马培之受荐入宫 (3)
乡村御医禹会元 (2)
一代大家张锡纯 (3)
名医范文甫轶事 (3)
一代神针黄石屏 (1)
银针化怨李昌茂 (1)
杏林世家柳敬云 (1)
医术高明汤逸生 (1)
药引的故事 (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学习中医者众而成名者寡
天才侠医
处方论
高山流水觅知音,有缘之人话骨诊_精研一字寿延一天
谈谈如何跟师:一篇小说论规矩谈技艺何为关键
学按摩要知道的八种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