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文森特·梵高和他滔滔不绝的一生)
userphoto

2017.07.03

关注

   


文丨大易

1890年7月27日。文森特·梵高画出了他人生最后一幅作品:《麦田上的乌鸦》。第二天在同一片麦田,他对着自己的胸口扣下了扳机。两天后他结束了一生,年仅37岁。在给弟弟提奥最后的一封信里他写:“这是些滚滚翻卷的乌云笼罩下的空阔麦田,我要表达忧伤和那无限的孤寂,我毫不感到为难……

梵高正式的绘画生涯是在27岁开始的。此前他做过古比尔画商的学徒,(这为他的艺术审美打下了基础。)他还当过老师、牧师去了偏远且贫困的矿区传教。(在那里左拉的小说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引起了他的共鸣。矿工悲惨贫穷的生活不仅激起了梵高传播福音,改良社会的雄心,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他对艺术的热情。他写道:”我经常画至深夜。”)在矿区的经历让梵高对穷人、农民、工人怀有极大的同情和热情。他后来所欣赏、崇拜的画家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画反映农民生活的风俗画与风景画著称的,比如:安东·毛威(他还是梵高表哥)和农民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

在27岁到37岁十年的时间梵高画了两千多幅作品,还有写给弟弟提奥的900多封信件。他将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爱的艺术,即使不被理解,也一生都没有向世人的眼光妥协。梵高一生只卖出了一幅画,作为一个画家,他无疑是贫穷潦倒的,他将自己的热情全部燃烧进画里,也燃尽了自己的理智。

在梵高给提奥写的信件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生活、自然有着极大热忱的人。他有着赤子之心,他有着一个人最原始的爱:真诚并且疯狂。这样的爱,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在创作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爱上他的表姐凯的时候他说:“从我爱上她的一刻起,我就觉得除非我毫无保留地去爱,全心地投入永不变心,否则我就没有丝毫机会。但是我的机会大不大对我来说要紧吗?当我爱上一个人,还需要顾忌这些吗?不,不去想得失。一个人爱了就是爱了。但是他的爱情并没有得到回应。在凯的父母拒绝让梵高见她的时候,他把手放在燃烧的烛台上,蜡烛几乎将他的手烧出了一个洞,那是第一次有人叫他:“疯子“。这件事让梵高家族蒙了羞,梵高的父亲让他搬离了家。

他搬到了海牙。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梵高只能求助提奥问他是否能接济他一下,他则用自己的画作做为交换。但是此时的提奥对梵高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他拒绝了。在梵高走投无路的时候,严冬的街头他遇到了希恩,一个怀着身孕的靠卖淫增加收入的裁缝。他收留了她,他有了模特,她有了栖身之所。、梵高在希恩的身上了解了什么是哀伤。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相爱更多的应该是“相依为命”。梵高的这段感情同样遭到了家庭的反对,他再一次身无分文,而希恩决定生下孩子后重操旧业为生。难以接受的梵高离开了,他去了荷兰的乡下,那时的他饥肠辘辘、身无分文。他的健康在一点一点地被侵蚀,继而是理智。

后来梵高曾短暂地回了家,之后他去了阿尔。那里有猛烈的阳光、刺眼的麦田、盛开的向日葵。在阿尔的太阳下,他找到了创作的热情。他整天整天的在太阳下画画,却遭来了当地人的厌恶,他们称他为:“红发疯子”。在阿尔猛烈的阳光的炙烤下,梵高开始有了狂躁症的迹象。在梵高的画作里,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疯狂。从向日葵到橄榄林再到麦田,我们能感觉到植物拼命生长的,那种几欲喷薄而出的旺盛的生命力。

当一个人把全部的自己融入画里的时候,他每画的一幅画就是对生命的一次燃烧。他是多渴望被人理解啊。这样的理解不仅仅是认同。他需要的是灵魂的认知,他需要有人通过他的画彻底理解自然,理解一种热爱。在他给提奥的洋洋洒洒的信里,他描述自己看到的风景,欣赏的艺术家,看到的好的作品就不断不断地练习(他视为艺术偶像的农民画家米勒的作品《播种者》他就临摹了五次)。同时日本的浮世绘也给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和其他生来就怀有巨大天赋的画家不同,梵高更接近平凡。和自命不凡的怀才不遇不一样,陈丹青说:“梵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伟大。”比起艺术家,梵高更像一个苦行僧,在他沉浸在艺术中的时候,疾病和贫困也在不断炙烤着他的一颗已是千疮百孔的心。

在阿尔的梵高终于盼来了他的朋友:画家高更。他盼望着和高更一同作画,他们每天画同一片风景,在高更的影响下,梵高开始使用些明亮的色彩,并且试着像高更一样凭想象作画。然而他们的生活仅仅维持了62天。1888年的12月23日,平安夜的前一天。梵高和高更开始了激烈的争吵,之后丧失理智的梵高拿着剃刀怒气冲冲地对着高更,并在回屋之后用那把剃刀割下了自己的左耳。第二天,高更逃离了阿尔。

此时是梵高生命的最后两年,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星空、麦田还有充满生机的柏树和橄榄园都创作于这一时期。而这一时期他的精神也时常处于癫狂边缘。在他拿剃刀割下了自己的左耳之后,他住进了圣雷米附近的修道院。在圣雷米,他的作品开始展示出只属于梵高的独有的冲击力。1889年的7月,他又发作了一次,在这段时间里他画下了《星空》。在这幅著名的星空里,他的星星们旋转着发出令人晕眩的光。

第二年的1月提奥的儿子出生。提奥给他取名文森特。4月梵高给他的小侄子画下了这幅《盛开的杏花》。在他写给提奥的信里,能看出他的一颗满含爱意的温柔的心。“工作进展不错——很快你就会看到这幅油画,盛开的杏树枝条,这也许是我迄今最好、最心细的作品。”同年7月梵高回到巴黎去看提奥,他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小侄子。提奥向他表示自己比以往更有责任了,要养家糊口。梵高害怕成为提奥的累赘,当晚他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7月27日,麦田里作画的梵高向自己扣下来扳机。两天后他去世了,从巴黎匆匆赶到的提奥一直陪在他身旁。6个月后,提奥·梵高去世。他们合葬在一起。他们的墓地在小镇东北角的墓园中,后面就是那片麦田。爬满了他们坟墓的常青藤将他们连在了一起。“他们安息于此,他们永不分离。”



《苍山夜语》现面向全国征稿。以文学、艺术、历史为主,纪实文章、小说、散文类均可。为适合公号阅读,文章3000字左右为宜。凡投稿,请采用word文档,小四号字,附上100字以内作者简介,需原创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付200元人民币作为酬谢。投稿邮箱:cangshanyeyu@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疯子,也是天才;是毁灭,也是绚烂
生前贫困潦倒,死后享尽哀荣——为什么全世界都爱梵高?
梵高,我命由我不由天
诗歌赏析:《阿尔的太阳》海子
世界著名画家文森特·凡·高代表作赏析
别傻了,你真以为自己读懂了梵高?梵高一生六大疑问独家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