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根深叶茂,于斯为盛,《南海潮》国画系列作品-江显蛟
userphoto

2020.08.06

关注

天雄艺术馆 - 吴耀英 出品

陈永锵 题字

《古韵绵延》

细读江显蛟的作品,我读到了他的耿介朴厚,读到了他的笃学深思,读到了他的博学多才,读到了他的精湛笔墨,读到了他的山岳江河、日月风云的独到气象。反复品读他的画作,令我一夜未眠,它所留给我的是江先生的确与众不同,他的画不同凡响。

《梦醉秋山》136x70㎝

我拟用“根深叶茂,于斯为盛”为题,来概括江显蛟的山水画和它的现状。所谓“根深”指他的笔墨功底之深和理论致思之深;所谓“叶茂”指他的事业兴盛,比喻他的艺术蓬勃发展,具有兴旺发达、多姿多彩的面貌。

《中天悬剑》136x70㎝

江先生是一位极重视文人画笔墨传统和精神的画家。从他的作品中,不难见到宋人的气骨,元人的风韵。画中丘壑雄奇错综,植被丰茂多变,峰峦层叠,骨体坚实,云追雾随,气象万千;那画中的境象,实在而又虚灵,真实而又神化莫测,在笔力劲健、墨法精微之中,有范宽的雄峻、黄公望的圆润,也有王蒙的茂密、米氏云山的变幻;有李唐的水墨苍劲、马夏的一角半边,也有龚贤的苍厚积墨、石涛的纵横排奡,还有渐江颇具现代构成意味的几何形山石以及袁江袁耀“鬼脸皴”的反复出现,更加强了他作品的奇险幽秘,可见江显蛟有着相当深厚的笔墨功夫,可谓传统笔墨之集大成者。然而,这一切多为江显蛟以“人造追天造”的大手笔、大气势、大境界包孕其中“即攻于化”而自成家法了。

《边赛祥步》136x70㎝

江先生又是一位极重视画史画理画论研究的画家。他在沉浸于古代绘画名迹的同时,就产生了穷民族绘画之理、通古往今来之变的强烈意识。“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相克”的古老哲学观以及“精、气、神”为导引的生命观等等中国古代的绘画观念,影响着他的山水画的探索与构建。在他看来,中国山水画的初创期,自宗炳起,山水画的审美意向就确立在一个“观道”的至高点上。如宗白华所说:“晋宋人观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又说:“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这是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

《春动乾坤》180X9O㎝

江显蛟是一位睿智的思想者,面对千年的绘画史,他认真地研究与思考。他看到古人的路,也在寻找自己的路。

《大壑无尘》136X70㎝

清人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卷一》中云:“古人之奇,有笔奇,有趣奇,有格奇,皆本其人之情性胸臆,而非学之可致也。”我则以“景奇、笔奇、格奇”来形容江显蛟山水画的新态势和他的妙造之境。所谓“奇”,即特殊的、罕见的、不一般的乃至出人意料之意,这是江显蛟非同寻常的山水画给我的突出印象。它不是学古摹古之所得,而是通古今之变使然,是其胸怀学养、笔墨、生活之大境的心性所向。

《大壑之春》180x9o㎝

说他的画“景奇”,指他的山水真正以“搜尽奇峰”为旨趣,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奇而不怪的山情水境进入他的山水画中,幅幅作品仿佛是天开图画,却是人间所有。如《水之颂歌》、《圣域祥光》、《铁壁祥云》、《高路遥遥》、《大山无言》、《丰碑》等,都以一种或奇幻或幽静、或博大或雄浑、或险峻或壮伟的景观,布置在他的山水画版图上。

《水云间处有人家》136x70㎝

从其外在美而言,有奇峰、奇树、奇云、奇水、奇石;从其内在表情而言,神秘、野性、洪荒、苍茫、虚幻成为他奇景山水的表情基调。这是江显蛟走出佛教的宗教性山水与儒家的道德性山水观后,对自然本身纯美的直接展现,是以一种新的目光去剪裁八方风情,并以“超然玄远”之奇境,由衷地赞颂大自然的崇高、伟岸、深沉与壮美。

《云崖秀水境无尘》180x90㎝

评他的画“笔奇”,指他的山水画用笔之奇和用墨之妙。他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笔行纸上爽然而秀,苍然而古,凝然而坚,淹然而润,勾勒点画笔力扛鼎,丰姿跌宕,波澜老成;也不仅在于得其用墨之道,能在浓淡明晦之中、阴凹阳凸之间、日光云影之际,墨色淋漓其妙无极,如杜甫诗曰“云气淋漓障有湿”;

《天堑变通途》180x90㎝

更在于他以笔墨与丘壑互为体用之法,陶冶出新的绘画语言,着力于气韵与境界的追求,给人以一种清新之美、蓊郁之美、逸宕之美,不期而然地溶解了西方绘画对他有用的东西,如光影、构成、色彩等与笔趣墨韵的结合,结构出具有现代感的独特境界。由此,江显蛟的山水既得北派山水的丘壑构造之美,又具南派山水的苍润华滋之韵,这两者间的相互融会、互为表里,使得他“别立宇宙”的山水超逸凡群、出类拔萃。

《边賽灵晖》136x76㎝

论江显蛟的画“格奇”,一是指他的山水画不拘一格,二是指他的山水画格之高绝。如果说,江显蛟的画作在奇景山水的再造中,在“南北宗”山水的兼容中,又跃上新的高度,那么,我以为主要体现在画家已经注重作品的审美广度和深度的发掘。

《烟云深处》136x70cm

不仅题材内容更为广泛,对艺术的笔墨语言、丘壑结构、构图章法以及个性化的风格表达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交叉、融合、变化和不确定的描述。其间中西合璧、古今融通、标新立异、探索发展的多元态势和风格。

《不闻尘嚣》136x70㎝

“于斯为甚”,江显蛟的山水画如古木逢春大放异彩,不仅其笔墨功底是一流的,其主体、心象所传达的山水意境也是革故鼎新的。他的源在老庄,流在南北两宗,化虚实为一体,熔古今于一炉,独在奇思,妙在西法中用、古为今用。得益于理论筑基,得助于江山神秀。年近古稀的江显蛟,大器晚成,不仅没有退化,反而精力弥漫,有万象纳境的磅礴气势和生命力。

《春云舒卷爱家山》136x70㎝

他的作品不是简而无趣,而是简中有繁,繁中有简,简中有物,物中有趣,他不仅画物质,更画出了精神,画出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激情,画出了“独与天地精相往来”的所感、所知、所想,从而使当代已难以为继的传统山水画在他笔下重新获得生机,拥有越来越高的学术品位与影响力。

中美协画家 - 江显蛟

文案点评:贾德江,著名出版人、美术评论家、画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美术史——清代美术(适用教招、教资)
黄公望山水画笔墨再认识
学术| 皴擦点染凡三变 诗书课稿皆遗珠——龚贤研究拾遗
《国画经典》特别推荐当代中国山水画最具学术名家——陈寒峰
探访:国画家萧海春
吴大恺山水画,自在其中的悠然意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