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其昌行书卷深入探索
董其昌行书卷深入探索

  一.董其昌其人其书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明代书画家、鉴赏家。“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董其昌临唐宋人书手卷

  董其昌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法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非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董其昌曾记述自己与书法结缘的经过:“余十七岁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其之所以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亦起因于一次会考,考官在批阅考卷时,因嫌董其昌考卷上字写得太差,遂将其第一改为第二,将字写得较好的董其昌堂侄董源正拔为第一。这件事极大地刺激了董其昌,自此发奋钻研书法。董其昌回忆说:自郡守江西袁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颜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虞世南),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王羲之《黄庭经》,钟元常(钟繇yóu)《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文征明)、祝希哲(祝允明)置之眼角。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董其昌几乎学习研究了前人绝大部分名家,从晋代钟繇、王羲之到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到五代杨凝式、宋代米芾,直至元代的赵孟頫。

董其昌行书晋刘伶《酒德颂》手卷

  历来对董其昌的书法评说褒贬不一。褒者倾其溢美之词,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治《论书绝句》称董其昌的书法为“书家神品”。 贬者清代包世臣、康有为对董其昌的批评甚为激烈。包世臣称:董氏“行笔不免空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则道:“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对自己的书法有一个总的评价:“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亦都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若使当其合处,便不能追踪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纵观董其昌的书法作品,楷、行、草三体皆备。篆书仅见《临画赞碑》的碑额“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碑”十二字,隶书作品则未曾见到。其书体面貌变化多,早、中、晚期又各有不同。

董其昌小楷书金丹册页局部

  二、董其昌书法特点

  董其昌推崇米芾书法为宋朝第一,故董氏认为行书应以米元章、颜鲁公为宗。他四十岁时所作《节临钟王帖》、《戌格帖》、《兰亭帖》,其书后云: 以无帖本相对,故多出入,然临帖政不在形骸之似也。所谓不似,一是因背临而仿其意,二是由宋人而解钟、王书法之意。依董氏之言,临《兰亭》书法,深得变化之旨,且笔法于秀劲中达古拙之意;其以行体书诗,大多采用米芾书法。董氏行书中常参入怀素草法,但其书面目与怀素又不尽相同,终能保持自家本色。如其草书《试墨帖》,其墨色酣畅淋漓,秀润华滋,运笔瘦轻飞动,狂而不霸,草而不乱。这部行书手卷中的草字看似怀素,又不似怀素,有含筋裹骨、园劲苍秀之势。

董其昌行书立轴

  董其昌作品中宽绰旷达的行距是其章法布局的一个标志性特点,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在他的书作中,行距空阔疏荡,使笔墨在黑白互补与篇章结构中相得益彰,这部手卷同样体现出他的这一风格。行距宽于字距,视觉不疲劳,无沉闷压抑之感,让人能轻松自在地逐行赏玩文字,在赏玩中获益,可谓是一种超乎寻常的艺术享受。“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宽大的行距,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气韵上难以驾驭,尤其是大篇幅的行草书作难度更大,董氏的书作却能驾轻就熟、掌控自如的运用,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是作者在吸取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对书法创作的独特理解与创新。董氏不但在整幅的大布局上作文章,而且非常注重单字和局部的小章法,他说:“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如上所述,手卷文字不仅在行书与草书之间相互变化和巧妙转换,每个字的形态也是多姿多彩,变化各异,就是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极好证明。

董其昌草书五言诗立轴

  董其昌的书作多表现为墨色浓淡枯润相映成趣,极富微妙变化。浓墨沉稳庄重,淡墨秀逸清韵,再配以空灵虚渺的字体,使其书弥漫着一派潜在的韵味与生气。正所谓“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历代书家对董氏的墨色的多有赞赏之辞,康熙曾为他的书作题跋: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董氏强调:“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墨色的运用在这部手卷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重墨润而不肥,枯墨劲而不燥,行、草书各具其特色,均恰到好处地把握了的墨在作品中丰富的表现力。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多数皆为一种不经意而为的形态,实际上却包含着其全部内力的匠心独运,这决定了其书法清秀古拙的风格。他的用笔大多清健劲利,似为直率,而内于转、束处着力,含顿、挫笔法之意,不露刻意之态。读他的书法作品,最鲜明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是建筑在书风神韵劲瘦,结构奇不溢怪,结字似奇反正,章法明快疏朗的基点之上,在不经意的书写中断然出新,成为明末书坛集大成者和影响深远的一代书家。

(唐金岳/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董其昌书法作品欣赏(2)
董其昌书法大全【4】
明人书翰逞妍姿 ——明代书法掇英
文苑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董其昌》
明 董其昌 行书作品 《宋词手卷》
『赏帖』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颇得己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