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渚文化的玉飞鸟(图)

良渚文化的玉飞鸟(图)

发布日期:2010-05-26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真古玉器,不但使人发思古之幽情,而且面对着它们时,着实教人着迷。记得一九九二年时,上海博物馆曾把珍藏的良渚文化罕品在香港展出,喜爱古玉的同好们均觉目不暇给,大开眼界。

  良渚文化玉器中,除了琢神人兽面纹的琮、冠形器、管和素面无纹的璧、钺及珠等之外,最吸引笔者的是其钙化(灰沁)的玉鸟。不但侧立或飞翔的姿势甚美,造型逼真;而且简练古拙、富生命力。例如附图就是从反山出土的玉飞鸟,雕成平展的鸟形,短尾尖喙,双翅外张作翔状,鸟背、鸟头与双眼皆微凸,琢法娴熟自然。那时主要采取以砂(解玉砂)为介质的间接摩擦法,用筋、弦等作“线切割”;工具简陋、琢法十分原始,但竟然能雕琢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的确使人无法想象。玉鸟体型规整,棱角崭然。

  良渚玉多属透闪石,这类玉鸟背穿小隧孔,可能是系缀件,也可能是古人心目中祥瑞的灵物。有专家推测古人以鸟喻己,蕴涵向往自由或求偶的象征意义。

  由于良渚文化(现代浙江北部和江苏吴县一带)玉器受地热影响,土层较多石灰质,经历骎骎岁月,故多灰沁及钙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新伟:良渚文化“神人兽面”图像的内涵及演变
朝圣良渚文化 致敬大卫·奇普菲尔德
《良渚玉器的鉴定与珍赏-民间收藏的良渚玉器(1)》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良渚文化古玉鉴赏
上海博物馆新石器时代至两汉南北朝的玉器
玉器收藏鉴赏工具书 中国古玉器图鉴:良渚文化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