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衡水两县争抢“董仲舒”
衡水两县争抢“董仲舒”
时间:2005年08月22日03:33  来源:河北日报网—燕赵都市报
本报衡水电(记者孟宪峰)董仲舒是西汉的儒学家,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这样一位影响中国历史的儒学大师,他的故乡在哪里呢?近几十年,衡水景县、枣强两县争相宣称本县是董仲舒的故乡,并围绕着“董仲舒”展开了文化投资。
关于“董子故里”的争论,缘于董仲舒的故乡在景县、枣强两县的交界地带一说,普遍的说法是,董仲舒是现今景县董故庄村人,然而,董仲舒的石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则在与董故庄村相邻的枣强县旧县村,枣强学者还推断,当年的董故庄村与旧县村本为一村。两县学者引经据典,各执一词。
据了解,关于董仲舒的籍贯,最早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一书,称:“董仲舒,广川人也”。广川现为景县的一个镇,但在古代,广川则多次经历了国、郡、县的变迁。据景县政协主席邓文华介绍,历史上的广川变化特别大,一度为郡、县,大体在晋代,广川划归枣强,后又先后划给今属山东的平原县、长河县,元代以后,广川划到条县,条县即今天的景县。
枣强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桓则考证:明代嘉靖《枣强县志》载:“汉世,枣强广川,离合废置,本为一也”。即在汉代,枣强、广川多次离合废置,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他还质疑,董仲舒诞生之地可能在枣强的旧县村,否则,明代重修的董仲舒坐像为何安放在枣强旧县而非景县董故庄呢?
景县、枣强两县政府围绕着“董仲舒”大搞文化投资,景县县城有“董仲舒路”,枣强县城则有“董仲舒艺术碑廊”,两县也很注重对自己境内董仲舒遗迹的保护,两县学者极力发掘“董仲舒文化”。在对外宣传中,两县政府大多称本县为董仲舒的故乡。
有学者指出,衡水景县、枣强两县对“董子故里”的争论,体现了两县政府对文化的重视,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董子文化的保护和发掘极具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枣强与广川
董仲舒故里
关于《董仲舒记闻》
1993.中国书店藏旧木雕版用黄棉纸刷印《枣强县志》 1函6册
景县广川村举行2013纪念董仲舒公祭大典(图)
董仲舒文化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