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烟往事俱忘却

在网上看到“如烟往事”章草书法作品,写的高古雅致,章草的味道十足,下载下来,临摹几遍。在这幅作品的落款处有两句诗“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并标注这是陶铸写给妻子曾志的诗。诗的全名是《赠曾志》,我查到了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这首诗是陶铸在1967年至1969年两年多的圈禁中,写给夫人曾志的。诗的大意如下:想重新回到战场上去杀敌是很困难的事了,感受到大家对我的情谊真的是太深厚了。寒暑无情催白了我的头发,蒙受不白之冤的后半生压抑心中的苦酸。生病的老马也感叹自己卧在马槽间,枯萎的葵也更加害怕秋霜。往事如过眼云烟都已忘记了,心底无私才能感觉到天地宽广。

从这首诗中,我们要学习陶铸的胸襟,更重要的是“俱忘却”,忘却对痛苦而言是解脱,对疲惫而言是宽慰,对境界来说是一种升华。在人生中如果我们把所有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都牢记在心中,让那些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会活得很苦很累。如果我们善于忘却,就会感受到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忘却成功,才能走向新的开始。忘却失败,才能勇迎新的挑战。忘记遗憾,才能活得更加潇洒快乐。

日本山下英子2009年出版过一本书《断舍离》,推出了新概念: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等于丢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山下英子叙述了“断舍离”的含义,让读者了解并做到“断离舍”。该书还记录了如何做到断舍离的具体过程——从断离舍的思考模式到领悟断离舍的思想到真正进行断舍离。断舍离是一种生活范式,是一种生活哲学。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断舍离是对过往的一种告别,也是当下的一次新的开始。断舍离的真正的快感是让我们超越世相,进入精神世界里的宁静和愉悦。这种断舍离实际也就是忘却的过程。

严重的疫情让行动不自由,但是驻足的同时却让心住了下来,使人由外向内反思自己,修整自己的身心。过去的很多年我们好高骛远,心急赶路,等到时间匆匆流逝,现在才静下来回头看过去发生的点点滴滴。殊不知我们丢掉了最为珍贵的当下。脚踏实地的我们才有资格仰望星空,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物。

曾国藩曾经说“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既往不恋就是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我们不要再留恋,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当下不杂是指当下的事情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不要思前想后,要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未来不迎,是告诉我们对于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没有人可以预测,我们不要刻意的去迎合它。

每天早上,坐于窗前,听着悠扬的古琴,喝着香味浓郁的茶,看着窗外灿烂的阳光,我在想多年来我们就像永无休止的陀螺,为了名利、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奔波、劳碌。原始于内心深处的那些单纯、明快,也就在生活的快节奏、重压与琐碎中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冷漠、忧郁。疫情给了我们安静,这种安静是让心安的安静,心安即是归处。独坐窗前,当阳光洒在我身上,当风儿掠过天空,听窗外树上鸟儿明快的叫声,听着悠扬的音乐,品着淡淡的茶香,快乐不需要理由,让生活归于简单,让人心平平淡淡,让世界静好。正如张籍诗:“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铸的《赠曾志 》
(3)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出处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访陶铸故居: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学会看透人,看透事
一天十句美文,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