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陡势横桥 

  

摘要:职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首先要从心理培养着手,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相应采用不同的提高方法。教师的角色也相应改变,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惟一途径。探索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使从职校毕业的学生,有较强的能力快速更新自己,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字:自主学习、心理培养、阶段培养、教师角色

 

职业教育就其社会性本质而言,是为社会需要的教育,强调市场导向,注重实用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各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扩充和翻新,跟不上变化就意味着淘汰。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单单取决于在校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且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最。同时,职业教育中,对学生文化基础、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培养相对较弱,学生的自我完善主要靠从业后的自身努力。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享用无穷。” 所以现代的职业教育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本领,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主要是指学习者选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途径,实施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状况等等。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则需从点点滴滴的策略做起,过犹不及。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绝不是全盘由学生支配学习过程,取代教师的作用,而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的学习过程。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组织者、导演者、教学资源提供者等等,始终起着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自主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学生基本上靠自己获取知识、锻炼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完成“教人以渔”的教育构思。

学生自主学习心理的培养

培养自主学习的动机 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动机,学生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坚持自主学习,克服以往学习的惯性,并逐步对自主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伺机介绍相关实例,加强自主学习目的的引导,利用各种手段不失时机地培养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十分艰苦的劳动,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劳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才能加深对学习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或相关内容中的某事、某物,产生探求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就感。教师也在这成就感中,不吝夸赞的言辞,发展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要克服以往的惯性,形成良好的习惯,则需要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尽量不要问一答一或问一答十。有问必答不可取,提供寻找答案的途径和方法为最好。反过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则鼓励学生“问一答十”,即提倡学生主动用脑、动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还有其他方面。总之要使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心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尤以起步阶段为重要。

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被动学习阶段、入门阶段和提高阶段。在不同阶段,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同,自主学习的内容,程度不同,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也不同。

被动学习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弱或根本不会自主学习,新入学的学生大多处于这种状态。他们一般靠听课、背记公式、照搬做题来模仿学习,并且依赖性很强。这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增强独立学习意识,使学生初步体验自主学习过程,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学习任务。

这一阶段中,教师要注意准确掌握自主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切勿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在鼓励和赞许中使之顺利过渡到入门阶段。

入门学习阶段 在第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有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和方法,但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不够完善。这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进一步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提供自主学习的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刚获得的自信和习惯。让学生在水中学会游泳。

提高阶段 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自主学习规律,养成了较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处在快速提高阶段。教师应因势利导,提出指导性的学习方向、学习计划,启发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技巧,在知识获取和技能形成上,提出效率要求。如果说入门阶段是教师领飞的话,这时就是放飞阶段。教师除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环境外,其余教学环节均可采用宽松管理和监控,以定期检查、测评、鉴定为问题暴露点,及时纠正,找出问题,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健康发展。

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作用

在职业教育中,无论什么教法,学生始终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将自主学习方式引入或部分引入课堂教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会变,相比传统课堂,教师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创设者和研究者 教师是问题的创设者,也是和学生共同研究者;可以是解决问题的“阻碍”者,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指导者。

引导者和解惑者 无论讨论交流或演练实践,在学生知识构建和技能形成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传授者,却始终是需要时就出现的引导者、解惑者。

梳理者 随着学习内容的积累和加深,教师最终是学习效果的检查者和知识结构的梳理者。

道路疏通者和心理保护者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人为干扰和客观障碍,教师是学生最后可依靠的道路疏通者和心理保护者。

当然,还有更多的角色需要教师扮演,这里不再赘述。

几点思考

起步要稳 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开始不宜全部展开。应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地有序发展。

起步艰难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初期阶段难度很大,据对我校实验班的大致估计,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处于等待、观望状态;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一学期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有较大提高,同时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均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学生还会有超前学习的意识。

工作量加大 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入,使教师的任务加重了许多,不仅要研究大纲、教材、专业读物等,更主要的是研究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不但要掌握在自主学习各个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还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文章上,应在积极探索中找到方法和策略,使跨出职校校门的学生,仍然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在学生从业后,有能力快速更新自己,适应社会需要。达到“生存有潜力,发展有后劲”的职业教育的预期愿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高中阶段需要生涯规划教育
小学教育心理学
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017年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