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思邈调气法
孙思邈《调气法》



    本功法是一种通过调整呼吸的养生方法。古人称气功为“吐纳”、“导引”术并指出:“行气(吐纳、调气)或可治百病,或可延年寿”非常重视调气的养生方法。


    功  法


    (原文)彭祖(1)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兼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年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著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隣于真人也。”(《千金要方》
下同)
    【译文】彭祖说:“养生的道理并不复杂,只要能不想锦衣玉食,不想声色货利,不想到胜利失败,不想到是非曲直,不患得患失,不计较荣华和屈辱,心中不烦躁,形体勿疲劳,又从事导引的锻炼,经常做气功,也可得到长生延年的效果,达千岁而不死。”人是不可能没有思想的,应当逐渐地消除杂思邪念。彭祖说:“调和心神和练气的方法,应当有一间静室,关好门,安置好床铺,枕高二寸半,端正身体呈仰卧姿式,轻闭双眼,在胸膈中间停气,用鸿毛放在鼻孔上而不动,约三百次呼吸的时间,耳朵听不到声音,眼睛看不到东西,心内没有思虑。能够这样,则寒暑不能侵犯,毒蜂也不能损害,寿命达到三百六十岁,真可以和神仙媲美了。

    (原文)每旦夕(2),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3),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瞋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
    【译文】清晨与傍晚,尤其是中午时分,舒展两手于膝部,慢慢地按捺肢体和关节。口中吐出浊气,鼻内吸入清气。多次之后,慢慢地左右、上下、前后将手徐徐托起,开眼张口,叩齿,按摩眼部,作低头扳耳的动作,以手理发并松腰。

    (原文)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
    【译文】作气功声法咳嗽,行振动以发散阳气。左右手肩臂部按摩,左右换手。然后用两手攀足作俯仰运动八十到九十次。

    (原文)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
    【译文】俯仰完毕,慢慢地定下心来,作佛家禅观的方法。闭目存想,想见空中有一团太和元气,如一朵华盖样的五色分明的紫气腾腾的云雾,从毛发而出,渐渐地进入头顶部,如久雨初晴,如飞云入山,透过皮肤,进入肌肉,到达骨髓和脑,逐渐进入下腹部,四肢和五脏都受到输布润泽。如若渗入地下的水,是那样的透澈明净,便可觉到腹中有汩汩的肠蠕动的声音。

    (原文)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踡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译文】用意专一地存想,不能和外界的事物攀缘。若有外缘相攀立即觉察而予以反照。元气达到气海的部位,不久即可自行达到涌泉穴,便可觉到身体振动,两脚呈屈曲,也可令床坐发出“拉拉”的声响。这称第一次气血通达的振动,再有第二次,日子一久,可达第三次、以至第五次,那时,身体就觉得愉快,面色发出光泽,毛发润泽,耳聪目明,使人饮食甘美,体力强健,百病都不受侵犯。

    (原文)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千万通则去仙不远矣。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疴竞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须眉,自余者不足言也。
    【译文】如能持之有恒地长期坚持五年十年,呼吸万千遍,则真可与得道成仙的美妙境界不远了。人的机体是虚灵的,但是因为有游散的浊气得不到调理才导致疾病,如果气机的消息能顺利通达,则百病不生,若消息不通畅,则许多疾患都会接踵而至。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必须明晓调气的道理和方法。因为这种调气的方法可以治疗万病,大病百日
之后可使脱落的须眉复生,其他当然也就不用谈了。

    【原文】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厚软,枕高下共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准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    、
    【译文】调气的方法,从夜半午夜零时到中午12时,属生气的时间,是可以调气的。日中12时到午夜12时,乃是死气的时间,一般不宜于调气。调气可取仰卧位,床褥略厚软。枕高与身平,舒展手脚、两手握拇指,置于离身四五寸之处,两脚间距离四五寸。叩齿多次,咽下唾液,将气从鼻腔引入,达腹部,吸足的时候就停止,有余力可继续吸取。若长久地闭气则生气闷的感觉,可将气从口细细地吐尽,然后再从鼻细细地吸入。呼气的方法亦如前法所述,轻轻地闭口,默默地数数字,耳朵听不到数数字的声音。为了避免数字的错误,可甩手作记号以作筹码。若能呼吸千遍,则可以说到达神仙的境界已经不远了。假使遇到阴雾、恶风的时候,或在暴寒的情况下则不要练功,但可闭气。

    (1)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物。姓筏名铿,颛顼玄孙,至殷末时已767岁(一说800余岁)。旧时因以彭祖为长寿的象征。事见《神仙传》及《列仙传》。又据《楚辞·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何久长。”王逸注及洪兴祖补注:彭祖善调雉羹以事帝尧,为尧所赞美,封之于彭城。

    (2)旦夕:是阴阳转换的时间,旦是五更,阳长阴消;夕是傍晚,阴长阳消。万物阴阳进退转换,无一刻停止,一进一退,如昼夜之更替,如潮汐之起伏,这就是天地消长的道理。

    (3)清气:又名生气,吸入的清新之气;吐出的浊气,又名死气。鼻是天地之门户,可以出纳天地阴阳之气。

    (金冠文,摘自《气功》1987年9期)

原文链接:http://59120.banzhu.com/article/59120-31-4520323.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告诉你“百病”皆由“风”起,如何“防患于未然”
药王孙思邈养生法 会呼吸才能排浊气
百病由气生,每天3个动作拍100下,疏肝解郁排出浊气
[转载]五禽戏资料大全
唐·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译释
百病由气生,每天3个动作拍它100下,疏肝解郁排出浊气一身轻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