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消遣读书

小时候家里穷,除了几本课本就没有什么书了,原来有些影溜子(唱皮影的角本),据说也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查抄了。上小学的时候作业量不大,晚上又没有可娱乐的项目,没事干,觉得自己认识了两个字,见着有字的东西就想看两眼。赶上庄里唱皮影的时候(家里有人会,常带回家来),就钻着挤着看几眼影溜子,不知什么时候就有点上瘾了。大概是小学五年级时读了第一部小说《欧阳海之歌》,上初中读了《水浒传》。后来上了高中是为了考大学而不得不专心读高考书了。只有到了假期,才能去姐姐家借几本小说,消遣消遣。

大学本科毕业教高中,学历够使了,也不用进修,没了追求,看书就成了一种消遣。在消遣中也寻找到了乐趣,并从中也有了些许感悟。

我以为真正的读书,不仅在读,更在所达到的境界,只要进入了,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这种乐趣、快感也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释放,更是一种感觉。人们常说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书读的多了,居然也能随口来两句“青史几行名姓,北邙一片荒丘,英雄五霸闹春秋,说甚龙争虎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读书有主动读书与被动读书之分。为科举、为考试、为写书、为创业、为功名利禄而不得不读书,这是被动读书。不过,这种读书是为了受教育,而并非消谴。但即使这种被动读书,我们可以自觉地、努力地把被动读书转化为主动读书,把他人压迫要我读书转变成我要读书;把为功名利禄读书变成为获取知识与获得艺术享受而读书;把读书苦变为读书乐,真正进入读书是一种快乐、享受、幸福的境界。

只要能真正享受所读的书,它们将使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人更加感到是一种享受。大学毕业不久,曾迷恋了一段时间的唐诗、宋词,有些内容读不懂,自己就定了《中文自修》细细地学了起来。品起来也觉心旷神怡,大有豁然开朗之态,细想起来,这也是一种需要。不能否认,不同读者群体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人们精神需求需要消遣性读物是人类所共有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激烈的市场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未来的变化莫测,以及什么升学、求职、待岗、疾病、安居、养老等等现实问题已经让人们心力交瘁。在这种紧张的生活状态下,读几本消遣性读物,不啻也是一种精神的解脱,情绪的放松。我除了专业书籍之外,好多时候是为调剂生活,把阅读当成消遣、好玩。比如看些闻所未闻的故事、一波三折的情节、各色男女、各种生活、各类对话;读些新闻性国际大事、政治、科技、某些运动的报道和分析、金庸的武打小说等。

读闲书消遣有三种乐趣:

    一是随意。读闲书者读得自在,没有功利性目的,也没有苦读的负担,没有目的,漫无边际,有闲则读,无闲则不读,有兴不累,自然轻松随意。在时光难捱时而俯首书海或神游其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可以停留在里面,也可以马上退出来,那种轻松与惬意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乐。

    二是消闲。不要点墨成冰而心目如磐的苦读,更无须头悬梁锥刺骨但功利意味颇重的痴读,只是茶余饭后,随手展卷,打开这本书,翻阅那本书,杂阅,阅杂, 读的轻松,读出了趣味, 读出了快感,才能读得投入,知于天地外,意在有无中,不求甚解,只求一得,不知不觉,便由书籍引领着,走进了一片奇妙的天地,沐浴美仑美奂的湖光山色,见识稀奇古怪的风土人情,得窥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之意境。

    三是收获。把读书真正当成一种业余爱好,通常是手边有什么书就读什么,好歹不论,武侠也罢,有空翻翻,长此以往,却也开卷有益,比不读书者多出几分书卷气味来。或在讲课中,或在班级管理中,或者教研中,缺乏题材论据时,忽然从闲书中获得灵感,或素材,一则生动故事顺手拈来;一首情诗艳词随口吟出。或者正处于歧途彷徨之时偶而从闲书的主人公身上悟出了人生的哲理,自然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书海觅珍百趣生,仁者见仁,志者见志。无论人们怎样评价读闲书的意义和作用,似乎都不可能忽略读闲书所带来的情趣;也无论人们怎样功利于生活,似乎也不可能否认读闲书所衍生的收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读书是一种消遣
张颐武:阅读,开放与超然
梁晓声的“闲书”论
当我谈论读书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
[原创]为什么要读“闲书”?(第1页)
中年读闲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