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巢湖“银山智人”家乡的百岁老人——朱作英
 
          
                  巢湖“银山智人”家乡的百岁老人——朱作英

 

2014年元月21日,《巢湖老年》杂志通讯员,新四军研究会,研究人员前来探访银屏镇银山村的“百岁寿星”朱作英。银屏镇老年委汪主任等也一同前往探望,并送给“百岁寿星”家人一块由巢湖市老年工作委员会赠与的“百岁寿星”匾额。这是银山小村方圆远近数十里,百年以来的一件大喜事,也是群众头一回听到政府如此重视关爱老年人并赠给“寿匾“的荣誉称号。消息震动了周围村庄的群众,许多村民自发地前来打听围观,村里还放起了鞭炮以示庆贺,场景隆重而热烈。 简单的庆祝形式之后,采访的记者提议“老寿星”与家人以及前来采访的老年委同志一起合影留念,纪念这一难忘的时刻。

昨天,“老寿星”听说今天记者要来,非常高兴,今天一大早梳洗完毕就穿着整洁的衣裳等待着大家的来临。这不,简单的祝寿仪式后,记者并和“老寿星”进行了随意的交谈和询问。首先我们打听了老人的饮食起居情况,“老寿星”笑呵呵地说:“我早晨7点钟左右起床,晚上6点就休息,有时稍微看一会电视。每天早晚吃一碗稀饭,中午吃一碗干饭。”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寿星”平时饭菜不挑剔,和常人差不多,多素少荤,总的来说生活起居比较有规律。

我们又问起了“老寿星”的身世,她说:“我的娘家住在通往银屏仙人洞的公路旁,屏峰汤王家小朱村,14岁就到了今天的银山村做了童养媳,19岁时结婚,丈夫名叫周少年比我大三岁。结婚3年以后,(我当时22岁)为了家里生活我们小夫妻俩一同到上海帮侍人家,(用现在的话说是打工)能挣几个钱,比在家里做田要好得多。可是没过几年日本鬼子到了上海,烧杀抢掠,上海的许多人都往外地跑返,我们夫妻在上海也就登不住了,只好回家做田。我们回家后主要是靠做田维持生活,带着孩子虽然比较艰辛,但日子过得马马虎虎。”

记者又问起了,“老寿星”有几个儿女?她说:“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们也问起了现在“老寿星”孙子辈们怎样。她的二儿子周年堂介绍:“我们有兄妹四人,一共11个子女,“老寿星”的孙子辈们都成了家,现已有10个重生。(其中孙子辈的有两个上了大学)儿孙们都盖了楼房(一共10栋楼房),我们的“老寿星”如今(四世同堂)一个大家族共有40多人。同时还有孙子辈的有人已买了私家车,大家的生活条件还都不错。这时“老寿星“说:现在共产党的政策好幺!

记者借机问老人,她年轻时生活的怎样?“老寿星”忽然勾起了往常脑海深处里的记忆。说:“我们年轻时又不知受了多少罪幺,小孩子拉得多,(其中夭折了几个)有时饭都吃不上嘴,那个罪又不知道是怎么受过来的。鬼子来了我们还要跑反,那些鬼子真坏,烧杀抢掠,奸盗邪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老百姓见到真是吓死了。老百姓家的鸡子、鸭子、猪等牲口他们都抢,还抢粮食。”说话间,她突然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陈光道”到哪里去了,老是看不见他。我被她的话惊呆了,啊!他怎么能记住这个人的名字,此人现在算起来已经有130多岁了,他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就去世了。并问“老寿星”你是不是说陈明三的老子,她说:“对呀,就是陈晓峰的老子”,并问道:“陈明三在哪里?”我说:“他已经过世了,没几年的事。”一同去采访的王老插话:“陈晓峰是过去的巢县水利局局长,过世时也有九十多岁”,“老寿星”接着说:陈光道那时是国民党县参议员,在我们巢南有名望的很,经常到我们银山村子里来,在我们家里吃茶吃饭。他的儿子陈明三是“周家祠堂”乡里办事员,经常几个人一道到圩里(双喜)大斗门、三胜圩办事来回也走我们家过,后来他还带着几个人在我们家息。我就忙着为他们烧茶做饭,他们有时也给几个钱,事后暗地里听人说他们是新四军,我们也不知道。不过这些人对人说话很客气,一点架子都没有,还经常和老百姓们谈心,(后来听人说:其中有两个人是林岩和李梦白)他们和国民党乡政府的其他人(象丁宝田、张德掌)确实不同,丁宝田坏得很,是国民党党部督察员。

新四军北上后老百姓才知道陈明三和那几个人真是新四军,以后就见不到那些人罗,解放后听人说过陈明三就是(陈晓峰)说是在街上工作,就是见不到他人,哎!老人发出了喟叹。

这时老人又想起了,解放军大军南下的事,她说:“大兵南下,我们这里部队又不知走了多少天,人也数不清,队伍看不见前后,还有汽车、大炮日夜不停地都有部队从我们这里马路上行军”。那时村里的妇女干部马大妈(名叫马玉珍)要我们村里的妇女们都要做慰劳鞋,我们真是起早带晚地做慰劳鞋,有草鞋、布鞋,大家还进行做鞋比赛,做得多的就能受到表扬。以后村里干部还要求我们妇女去送鸡蛋慰问解放军,虽然人又忙又累,但是心里高兴。那时村子里很热闹,男女老少都忙得很开心,男人们忙着修望城岗到芙蓉岭的马路,迎接大兵过江,村里的干部周道巨带队,还挑草、挑粮,送到石涧铺每天一趟也很忙。

我们还向他的家人询问了“老寿星”闲时的生活规律,寿星老人自己抢着说:“儿孙们忙时,我也帮他们洗洗碗,扫扫抹抹。早先我也出门找人抹抹纸牌,打发时间,现在不行了,没人跟我抹牌。我有时早上到大队部那里去,一方面走一段路散散步锻炼,也可以买点早点。有时到吕婆店去走走,行人们看我手里拿着个拐棍,其实只是拿在手里花花,做个样子并不拄在地上”。接着她的媳妇介绍说:奶奶年轻时干活很勤快,在生产队干事非常积极,总是带头下田地。分田到户以后,奶奶已经年近古稀,我们就不让她下田了,只是在家里做点家务事,有时到菜园里忙忙。90岁以后我们就不让他做家里事了,随她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我们也按时照应她的吃、睡、穿,其实只是检查一下。

这时老人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就说:“过去我们家里穷得很,只有三间草棚子,大人小孩子住在一起是很挤的;七几年家里孩子大了成家,盖了五间平瓦房,后来孙子们大了,他们还盖了楼。现在我们家庭真不错,儿子孙子一大阵,逢年过节热闹得很,全靠国家政策好幺。

时间不早了,记者一行人要回去,“老寿星”要送大家,走到门口她感动地说:谢谢你们“感谢政府政策好!共产党万岁!万万岁!”

 

 

 

 

           《巢湖老年》杂志通讯员: 王德培

         巢湖新四军研究会:      杨茂林     报道。

                           

                                       2014年元月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90岁老人寿宴司仪主持词
十位百岁寿星的长寿秘决
百岁寿星滕家凤:
长寿是有方法的(长寿之乡探秘)
4574位百岁老寿星,共同揭开养生秘诀!你也能做到!
【广西行】访巴马长寿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