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柬埔寨吴哥——拜访吴哥窟(中)[图文]

走进柬埔寨吴哥——拜访吴哥窟(中)[图文]

 

       走出西塔门的山门,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包围的寺庙大广场,我们沿着铺就在翠绿草地正中的笔直大道向东前行。这条由砂岩石片铺砌的通道两边排列着7眼镜蛇保护神,两侧的护栏犹如蛇身。通道南、北空地上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路北的藏经阁与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里面绽放着各色荷花;路南的藏经阁与寺庙之间有一对水塘,吴哥窟玉米形的五塔倒映在一泓清水中,著名的吴哥窟日出之最佳观景点就是在北藏经阁。看完让我赏心悦目的吴哥窟倒影,移步至通道的尽头便是通往吴哥窟寺西大门的十字阳台,也称王台。这处有狮子守护的王台与水塘都是后人添加的。我站在王台上回首望着山门,感觉吴哥窟寺建筑群的布局十分均称,富有节奏。主要表现在三种形式的镜像对称,一种是从护城河至外城围墙到中心建筑群,是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另一种是以广场大道中轴线上南北两个藏经阁、两个水池对称的分布在两边;还有一种是从广场大道眺望吴哥窟寺,只见正中一座高塔,两座较小的塔在左右陪衬著,构成了一个山字形,显得十分的对称。

 

 

 

 

 

 

 

 

 

 

 

 

 

 

 

       穿过十字王台就到了吴哥寺的内院,也是寺内的中心建筑群,这座由大、中、小三个长方形回廊为周边构成的须弥座(也称台基),据说分别代表着国王、婆罗门和毗湿奴。其实,台基结构最早起源于希腊,后传入印度,经印度传入真腊。这个当初为了用来防洪水的平整而简单台基,在吴哥窟寺逐渐演化为富有艺术性的须弥座形式。台基具体表现为:上下宽中间略窄,构成有水平棱装饰的束腰,显得雄健而简洁。虽然在中国古建筑中,多层台基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常见的建筑形式,但吴哥窟寺的台基和中国古建筑的台基最大的差异,在于台基周边的建筑物,中式台基周边常围饰以高1米左右的望柱和石栏,而吴哥窟的台基除了周边围绕着4-5米高的石柱回廊外,其多层台基比同层数的中式台基要高出几倍。因此,吴哥窟寺的台基是整体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我们来到高出地面约3,由砂岩石垒砌而成的第一层须弥座,见须弥座之上有高3多的长方形雕屏双柱重檐回廊,围绕着吴哥寺,如同一个口字。回廊是吴哥窟另一个突出的建筑艺术特色,它由三个缺一不可的元素组成,即内侧的墙壁兼朔壁,外向的成排立柱和双重屋檐的廊顶。数十根立柱一字排开的长长画廊,为吴哥窟寺的总体外观添加了横向空间的节奏感;画廊的重檐又为吴哥窟寺的外观添加了纵向节奏感。因此,这三个元素除去明显的实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美感。第一层的回廊四周各有一座塔门,正西、正东各有三座廊门,而正北、正南只各有一座廊门。在四座塔门和八座廊门的内、外有二处石阶,可通第一层内院和寺庙外院。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庙的外墙也是巨型的画廊。回廊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拱顶为二重檐,覆盖陶瓦,用来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仅从回廊的布局就可以看出吴哥窟寺的建筑师巧妙地运用了空间,用长长的大道显示空间的深度感;用回廊的横展构造出建筑物的宽阔感。画廊的石壁上排列着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绕寺一周。每幅浮雕2米多高,长近百米,主要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在南画廊有一幅浮雕描绘的是头戴王冠,赤足盘腿而坐在宝座上的苏耶跋摩二世,只见这位国王左手向左指,右手靠着宝座扶手,左右各有一手执长扇,为果王扇风的侍从,和身后手持巨型蜡烛的宫女。可以说,第一层回廊的壁画浮雕称得上世界级珍品,可惜没有太多的时间欣赏,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个大概。

       我们进入第一层回廊的西门,来到被称之为“千佛阁”的田字阁。所谓田字阁,即四周环绕回廊的阁内被中央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由于每个院落要比十字游廊和回廊的地面低约1米,构成了四座水池,如今池内已不再蓄水。田字阁的南北廊约3米宽,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在吴哥窟寺里的长廊多种多样,凡有石柱的长廊大多是一边两排石柱,或两边各两排石柱,没有一边一排或两边各一排的格式。因为吴哥窟寺的长廊拱顶较高,其结构不是由径向楔形砖镶砌而成的真拱,而是由两段墙壁上方的石块逐级水平内错,最终在中线合拢,再放上盖顶石而成的叠涩拱。由于叠涩拱顶跨度较小,如果只有单排石柱,单靠一道又高又窄的拱顶,难起防雨作用。所以必需加筑偏廊来增加半个拱顶,加宽拱顶的总宽度,以起防雨的效果。因此,在同一边的两排石柱,一排支撑主拱顶,一排支撑偏廊拱顶。在吴哥窟寺凡有双柱的长廊必有单边偏廊,而且从一边看去是重檐;凡有四排石柱的长廊,即每边各两排石柱,则两边各有偏廊。只要是长廊,从任何一边看都是重檐。长廊有两排石柱的一边是敞开的,另一边是石墙壁。田字阁内的十字游廊是由两道游廊交叉成十字形,每道游廊由四行方柱支撑,构成了中廊、左偏廊、右偏廊三部分。中廊的上半部为墙壁,下半部用两行内方柱支撑。石柱底部有飞天女浮雕,一些柱身和柱墙还残留深红色的涂漆,由此可窥见八百多年前吴哥窟全盛时期之辉煌景象;左右偏廊由两行外方柱支撑,在主廊顶部呈蛋尖拱形,以陶瓦盖顶。几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不过大部分佛像如今已被挪走。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大多数是高棉语,还有一些少量的缅甸语。田字阁之外的院子,是寺庙第一层围囿的内院,如反匚字形。在第一层围囿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座藏经阁。田字阁的北廊、中廊和南廊各有高5米多的石阶廊,西通寺庙的第二层围囿。

 

 

       看完田字阁,我们从中廊石阶拾级而上至第二层须弥座,只见院内四周也有长方形单檐回廊,但没有石柱和偏廊,两壁分布直葫芦棂虚窗,间以天神浮雕。这座回廊共有十个廊门,除了四个角各有一座廊门外,在东南北居中各有一座,而西边则开有三座廊门。每座廊门有内外二处石阶,下通第一层围囿内院,内通第二层围囿内院。西边的三座廊门均通第一层围囿的田字阁。第二层回廊四角的塔门顶部各矗立一座宝塔,因年久失修,四座宝塔的顶部大半缺损,九层宝塔只剩二三层。第二围囿内院的西南、西北角各有一座小型的藏经阁。两座藏经阁之间由一个十字形阳台的南北道相连,阳台的东西道连接第二层回廊的西门和第三层回廊的西门。据说,这个十字阳台也是后人添加的。我站在第二层西面的须弥座向东仰视,象征着须弥山五座高耸入云的宝塔矗立在院中心,除了感觉气势雄伟外,令我震撼不已的是,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还有更严谨的两种旋转对称:一种是从东、西、南、北四方看,都是呈现出一种相同的山字形构图,并成90度旋转对称。还有一种90度旋转对称是: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构图。五座宝塔也只有如此安排,才有最大限度的对称效果,四面八方地重复展示同一造型主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吴哥登须弥五塔,游画廊赏艺术瑰宝
我们的吴哥之行~第二天(下)
吴哥窟(Angkor Vat)的田字阁 我们进入第一层回廊的西门
【原创】世界奇景吴哥窟
感受吴哥窟的苍茫之美
20130124探秘神秘国度毗湿奴吴哥王朝1700神女雕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