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中市主要城镇

汉中市主要城镇

汉中市区(汉台区)

汉中市原为县级市,1996年改为地级市。汉中市区位于汉中盆地中部的汉江北岸阶地上,海拔500米。地处北纬33°04′、东经107°01,为汉中市人民政府驻地。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人口45.32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人口12.39万人。

汉中历史悠久,古名南郑。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今华县)人东迁河南今郑州以南新郑县建新郑邑,一部分南迁汉中一带建南郑邑,始有南郑之名。秦惠文王十三年(312)首置汉中郡。据文献记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此后直至南北朝,其间归属多变。三国时曾属蜀地。隋代更名汉中郡。唐为梁州。五代时置兴元府至元朝。明时置汉中府,沿至清末。民国2年设汉中道。民国24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区。1949126日解放。建国后,先后为南郑专区、陕南行政区、汉中专区、汉中地区行署驻地。

汉中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绵亘,中部为汉江冲积平原,海拔500,平畴沃野,土地肥美,气候温和而湿润,适于人类生活。区域开发较早,建城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秦厉共公二十六年(451)始筑南郑城,城址在今汉中火车站东北1公里处。楚汉之际,刘邦封为汉中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即此。隋大业八年(612)重修南郑城临汉水。宋嘉定十三年(1220)再修南郑城于故城西南临汉水(即今汉中城)。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为汉中府治,城周长4.5公里,10,城门四:东曰朝南,西曰振武,北曰拱辰,南曰望江。正德十五年(1520)在城墙外包砖,城门上建楼。此后,历代多有整修,并在城墙上建炮台、炮楼,后在东关外筑城建东关堡与东城墙相接。建国后,城墙逐渐被拆除,改建为环城路。

建国前,汉中市区一直是汉江和嘉陵江上游地区的政治、商业和交通中心、物资集散地。当地的山货土特产多在汉中装船运往武汉,从湖北来的纱布、绸缎、瓷器、麻糖等水运到汉中后部分内销,部分转运到甘肃和关中。从四川运来的糖、铁、纸、绸缎、茶叶、生漆等也往往通过汉中运往甘肃。1920年《续编南郑县志》载:汉中“为道治,西则陆通陇、蜀,东则水达鄂皖,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盛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尤以东关及十八里铺为最”。当时汉中的货运码头在靠近东关的过街楼附近,故商人多在这一带开行店、屯货物。城内手工业发达,并逐渐形成一些行业相对集中的街巷,如伞铺街、皮坊街、管子街(管子即毛笔,今青年路)、竹竿巷(今团结路南段)、马掌街(今东关后街东段)、纸坊街(今东关后街西段)等。1936年川陕公路通车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汉中成为大后方的重镇,一些机关、学校、军事后勤单位相继迁来,在附近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公路和桥梁,在农村推广作物良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中建立了铁木、纺织、印染、化工、粮食加工等专业性合作社,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直到建国前夕,汉中市的经济基础仍十分薄弱,工业以手工业为主,有手工业作坊800余家,从业人员2500余人,现代产业仅有汉中汽车修理厂(褒河)、陕西三秦面粉有限公司(褒河粮食加工厂前身,1942年由三原迁来)、电厂(240千瓦蒸汽发电机一部),工业总产值不足700万元。

建国后,汉中市区的经济发展很快。50年代相继兴办起机械、电器、医药、化工、手表、建材、食品、印刷、造纸、皮革、塑料、丝绸、服装、酿酒等地方工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60年代中央和陕西省相继投资,在城区及褒河、铺镇、武乡等处兴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如汉川机床厂、汉江油泵油嘴厂、汉中机床厂等,从而大大推动了汉中工业经济的发展。镇办企业有刺绣厂、蓄电池厂、红星机械厂、调味厂、电线厂、搪瓷厂、建材厂等。工业总产值5.8亿元。汉中已成为以轻工、机械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

建国初,城区房屋破旧,街道狭窄,设施不全,商业萧条。50年代以来,对老城进行彻底改造,拆除了城墙,修筑了环城路,使城区不断向四周扩展,主要是向牝发展,如汉中火车站就建在老城以北约2公里处。1982年以来,在火车站与北大街之间修建了南北向的人民路和一些新的商业街。现在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以人民路和车站东路、车站西路、前进路及汉白路为骨架,已形成汉中新市区。与此同时,由南大街向南开通汉江路,直达汉江岸。汉中东关外建成文教区,汉中师范学院、地区商业学校、农业学校和教育学院等集中于此。西关外有新建的油泵油嘴厂、拖拉机配件厂等。现在汉中城区楼房林立,街道宽阔,设施齐备。城市道路总长近40公里,有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3万吨以上,供水管道长90公里。公共汽车30多辆,营运路线120公里以上。文教卫生事业发达,有大、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270多所,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俱乐部等27,电视台1,广播转播台1,体育馆2,体育场1,各种医疗机构齐全。现有阳安()铁路横贯市区北部,城乡公路四通八达,主要公路有宝汉、川陕、汉白等,沟通省内外,汉中已成为汉中地区的交通枢纽。

汉中历史悠久,文物和名胜古迹颇多。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褒斜道、石门及摩崖石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汉台、拜将坛和东塔等。

南郑县周家坪镇

位于濂水河南岸、汉山之北。地处北纬33°01′、东经106°58,为南郑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区15公里。

据《水经注》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历史上南郑与汉中没有分设,通称汉中。建国初,汉中单独设市时,才把周围的农村划出设立南郑县,当时县治设在铺镇(十八里铺)1958年撤销南郑县并入 汉中市,196110月恢复南郑县建制,县城迁至周家坪。全镇面积22.04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2.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万人。

 周家坪镇及其周围地区海拔540米左右,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但县政府未迁来时,周家坪只是一个约300来户人家的村庄,既无工业又无商店,运输靠肩挑、人力和畜力车。仅有中、小学校各1所。6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央、部、省相继在此建起了10个较大的工厂企业,推动了县办工业的发展。县属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县卷烟厂、水泥厂、氮肥厂、饮料厂、砖瓦厂和食品厂等为骨干企业。主要镇办企业有石材厂、建筑公司等。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611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88%。镇上有中学、小学、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县医院和体育场等文教卫生设施及商业饮食服务设施。周家坪镇正街呈工字形,主街道——东西大街长2公里,10,沥青路面,两旁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呈现出崭新城镇面貌。该镇设有“百日集”,是南郑县中部地区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的交易场所。

镇西南建有南湖公园,山青水秀,景色佳丽,为汉中地区新建的风景游览区。

城固县城关镇
    位于城固县中部平原区偏东,地处北纬33°09′、东经107°20,为城固县人民政府驻地。西距汉中市区33公里。

城关镇总面积34.5平方公里,4个街道办事处,6个街道居民委员会,24个行政村。人口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5万人。

城固,春秋为楚地。战国时秦楚“丹阳之战”(312)后为秦所占,筑城设县,取“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故名成固。其故城在今县城东4公里的汉王城附近。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刘宋时加土于“成”,相延至今。城固县址多变,今县城系宋崇宁二年(1103)县尉柴炳所选迁,史称“乐城”。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以后多次补修。明嘉靖六年(1527)增开东西二门,共六门,门上各建一城楼。城南北长790余步,东西宽300余步,周长3.5公里多。建国前夕,城墙基本保持原貌,1958年四关城门楼尚在,此后陆续被拆除。

该镇位于汉江北岸湑水河河口段的冲积平原上,海拔480米。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城固县为汉中市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唐代中叶随着汉江航运的开发,成为汉江北岸的一个货物集散地。但总的来说,建国前经济落后,直至建国初期,城内仅有几家手工作坊。现镇上有乡镇企业200家以上,骨干企业有东方精制食品厂、皮革厂、纸箱厂、啤酒厂等,还有化工、建材、机械等工业。年工农业总产值9000多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78%。酒厂生产的“城固丰乐牌大曲”和“城固特曲”,为陕西省名优产品。

城固县城呈长方形。从县府门口到南门为正街(解放街、钟楼街),以此为中轴,东西两区分布大小街巷48,呈棋盘式排列,整齐有序,但解放前街道狭窄,多为土路,房舍矮小,铺店简陋。建国后城建事业发展较快,90年代城区面积超过9平方公里,城内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等主干道拓宽到10米左右,水泥路面,设置有供、排水管道。两旁34层的楼房代替了陈旧平房。群众集资新扩建的西一路,2135,12,两侧新式建筑耸立,企业单位较多,是镇上新开辟的商业区。东环路长1809,两旁楼房林立,主要为居民住宅区,内设商业市场,购销两旺。现城关镇区的功能分区是:老城区为行政、商业、居民住宅区,新城区三里桥以北为工业区,城固火车站以南为物资仓库区,西环一路为镇区建筑中心。城东门外有肉、菜、粮、油和牲畜市场;南门外有竹、木、农具和柴炭市场;西关新市场更是城固、洋县、汉中人民的购货、交易场所。城固已成为汉中东部重要的商业中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东部沦陷区的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燕京大学、北洋大学、河南焦作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等7所高等学校,以及北平私立文治中学、上海私立上大中学等先后迁来城固,使该地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之一。抗日战争结束后,外来学校相继迁回原地,城固教育事业又趋落后。建国后,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现镇上有中专、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小学等,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建有文化馆、影剧院、图书馆、体育场以及县医院、镇医院等。

城关镇交通运输便利,有阳安铁路、汉白公路过境,为城周()公路的起点。以干线公路为骨架,有简易公路连接城乡。汉江可通行木船。

城关镇文物古迹有钟楼,位于老城中心,建于清道光年间,后被焚;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楼基呈方形,砖木结构,4,16,系古代亭阁式建筑。另有文庙大成殿,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康熙二十七年(1688)重修。镇西博望乡饶家营村有张骞墓。

洋县城关镇

位于洋县西南部汉江北岸一、二级阶地上,海拔476米。地处北纬33°14′、东经107°31,为洋县人民政府驻地。西距汉中市区56公里。全镇总面积16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3.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万人。

洋县秦汉时为城固县之一部分,蜀汉时设兴势县(因今县城西北10公里的地方有兴势山得名),曹魏时在今洋县东部设黄金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在今西乡县东南10公里处的洋河(即今泾洋河,又名洋水)岸上设洋州及洋州郡,始有洋州之名,但不在今洋县。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洋州由西乡迁往今洋县县城,下设兴道、黄金、真符、西乡等县。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降州为县,始设洋县,沿用至今。

据历史记载,宋熙宁年间(1070)始在今址修筑土城,有东、南、西和西南城门四座,明弘治七年(1494)又建北门。明清两代对城墙屡有修补,清嘉庆十一年(1806),城毁于兵火,后在原址重建,城周长3.65公里,建有五座城门及城门楼,东曰朝阳,南曰通津,西曰迎恩,北曰护翠,西南曰襟江。建国后因城墙失去防护作用而逐渐被拆除,现仅存西北隅一小段。

 洋县县城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城内街道名称如学巷街,在宋熙宁三年(1070)即有记载(古名黉学巷),东、西、南、北大街及东三街(古名太平街)、东二街(古名青阳街)在明洪武三年(1370)即有记载。城内开明寺塔建于唐初,高约30,塔形雄伟,结构严谨,是汉中地区现存最早最高的一座古砖塔。但直到建国前夕,城建规模不大,镇内街道狭窄,且凹凸不平,多土屋、草房,仅有少量个体手工业、小商贩,经济十分落后。

1949124日县城解放。40多年来城关镇面貌巨变,先后兴建了酿酒、农机、食品、拖拉机修配、化肥、印刷、粮食加工、建材等工厂。产品以“秦洋特曲”、“中华猕猴桃酒”最为驰名。洋县黑米酒已被国家定为“国宴酒”,黑米系列产品已畅销全国。年工农业总产值121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59.6%

城内主要街道均为沥青或水泥路面,两旁楼房不断涌现,并开辟了新北街、新南街,使之成为新的公共建筑中心。城区经济和商业中心集中于大什字附近,尤以东大街最繁华。镇上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体育场、工人俱乐部、医院等设施。

过去,洋县属偏僻闭塞之地。建国后先后修建的周城、汉洋、洋华(华阳)等公路通达洋县城关镇。1982年建汉江公路大桥,504,9,25,使汉江南北得以畅通。

西乡县城关镇

位于西乡县中部,牧马河中游北岸,镇中心十字海拔437米。地处北纬32°59′、东经107°45,为西乡县人民政府驻地。西距汉中市区95公里。

西乡秦汉时为城固县东部,三国时为蜀南乡县北部。蜀章武元年(221),刘备封张飞为西乡侯,因张飞家乡涿郡西乡属魏国,于是寄采食于南乡县。晋太康二年(281)以西乡侯张飞曾寄采食于此而改名西乡县,并将县治迁至平阳城,即今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古城。后曾几度易名,相继有木马、丰宁、黄金、怀宁、怀昌、洋源等县名。元至元十二年(123)复名西乡至今。历史上西乡县城屡次变迁,唐宋时西乡县治在蒿坪山之东,即今四季河岸。元时皇木国公赤及都屯戍西乡,始迁县治于蒿坪山西南即今址,并修筑城垣。明代对县城进行过补修,正德八年(1515)城毁,在东关外按旧城规模修筑一新城。城周长1.65公里,有四门,东曰元晖、南曰享济、西曰利成、北曰贞定。清初吴三桂反清占据西乡,城毁。康熙五十二年(1714)重修,改题四门,东曰招徕、南曰安澜、西曰射虎、北曰开远。清中叶以后,牧马河流域有不同程度的开发,西乡城关逐渐发展成汉中东部地区的重镇。20世纪30年代修建的汉白公路从城北穿过,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机关、学校迁此,使县城有所发展,但规模有限,经济萧条。1949125日西乡解放。建国后城镇面貌巨变,城墙陆续拆除,现仅存西南一段,城壕用于排水,其余填平作建筑用地。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很快。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起现代工业,特别是70年代以后一些工厂迁建于此,先后兴建起氮肥、制药、酿酒、印刷、水泥、农械、服装、羊毛衫等工厂,现有县属企业42,镇属集体、个体企业近百个。产品主要有碾米机、木器家具、男女四季用鞋等,行销省内外。西乡松花变蛋和牛肉干久负盛名,远销香港等地。年工农业总产值1601万元,工业产值占24.4%。镇上有完全中学、初中、小学、医院、医疗站等。此外,还有县文工团、电影院、文化馆、体育场、工人俱乐部等文化单位和设施。

随着工业和文教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50年代延伸北大街至北马路(汉白公路),60年代修建市场巷,70年代兴建进站路及临街房舍,80年代沿汉白公路向东西扩展。现在城区面积已扩大到了3平方公里,并且大致以汉白公路为界分为新、旧两部分,公路以南为老城区,主要是商业、行政和居民住宅区,有大小街巷30,大部为旧街巷,部分拓宽;公路以北为新城区,金融、仓库、工厂多集中于此。北马路为新城区道路的主干,3公里,17,沥青路面。沿路两侧新型建筑物拔地而起,商业、服务设施齐全。

全镇总面积3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3.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8万人。回民占一定比例,主要集中在西关一带。

城关镇交通便利,有西万、汉白公路过境,阳安铁路在城北设站,担负西乡、镇巴两县货物吞吐及汉中、安康过境运输任务。牧马湎历史上水运繁忙,现城关镇以下仍可通木船。

镇上名胜古迹有:道光十五年(1835)铸造的铁牛。该铁牛身长1.7,1.5,座宽0.8,20吨。铁牛踞南河堤西端,屈蹄横卧,昂首西顾,意在镇水,故名镇水牛。铁牛呈黑青色,日照发光,雨淋不锈。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的清真寺,位于北后街西端北侧,历经复修,为西乡县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

勉县城关镇

位于勉县中部汉江北岸的一、二级阶地上,海拔551米。地处北纬33°09′、东经106°40,为勉县人民政府驻地。东距汉中市区48公里。

勉县夏、商至战国时属白马氐东境;秦统一后首置沔县,因汉江上游古称沔水而得名。西汉置沔阳县,蜀汉时改为汉城。北魏置嶓冢县,隋大业三年(607)改为西县,其治所设于今县城西3.5公里的老城附近,即汉代的阳平关旧址。古阳平关又称白马城,为汉中盆地西端之门户。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西县置铎水县,县城在今黄沙镇附近。明洪武七年(1374)改为沔县,将县治迁至今老城,并重筑土城,周长1.65公里,设三门。万历年间在城墙外砌砖,并在东、南、西三座城门上筑城楼,分别命名为拱汉、镇江和定军。明末城墙、城楼俱毁,清初重建。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军入汉中,沔县城被毁,后迁县署于东关,原老城区建筑一直未恢复。1935年县署迁今址。1949126日解放。1964年改“沔县”为“勉县”。

今勉县城所在地原叫菜园渡,系一小村庄,县署迁此以后叫菜园镇,并筑起周长2公里的城围,建东、南、西、北四门,城内开始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但由于周围农村经济凋敝,城镇经济一直很萧条。建国后,经济发展很快,先后建成酿酒、食品、玻璃、农机、印刷、建材、铸造、化工、电视设备等工坐企业,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1252.7万元,其中乡镇企业产值占87.9%。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灯光球场、旱冰场等设施。镇上有街道7条。主3,恰成一“干”字形。川陕公路穿过镇的北部,称和平路,全长2000,两侧高楼矗立,商业发达,县党政领导机关多集中于此街,路北有新住宅建筑群和农贸市场。往南有民主街,长约500,是旧城区的老街,也是一个商业区。解放路垂直于和平路并与民主街中段相交于十字街口,直达汉江北堤,民主街与解放路两侧的小巷为居民住宅区。居民全部用上电灯和自来水。1979年实现城内电话自动化。全镇面积3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2.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万多。阳安铁路在县城附近有东、西两个站。川陕公路横穿城区,108国道线从城北穿过,交通方便。较大的工业企业有汉中钢铁厂锰铁车间、磷肥厂、硫酸车间、水泥厂及砖厂等,多集中于勉东站附近的贾旗附近,形成以冶金、炼焦、化工、建材工业为主的勉县车站工业小区。城西是以著名的武侯词、武侯墓为主的风景、文化旅游区。汉江南岸为新建的江南工业区。

镇东南4公里处的郭家湾有温泉一处,水温高达58.2,日流量3000余吨,现已修建了温泉疗养院。

宁强县城关镇

位于宁强县中部偏南,玉带河的右岸,地处北纬32°56′、东经106°15,为宁强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区127公里。全镇面积5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1.45,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17万人。

宁强原名“宁羌”,位于古金牛道上,是汉中入四川的门户。古代为氐羌据地。取“羌地永宁”,故名“宁羌”。后以其含有歧视少数民族之偏见,1912年改为宁强县。

周以前宁强为氐羌所据,春秋战国时,白马氐据其西境,蜀据其东境,秦并蜀后为秦地。曾先后为葭萌县、汉寿县、晋寿县、绵谷县所辖。唐武德四年(621)分绵谷县置三泉县于阳平关,为今宁强县前身。南宋绍兴三年(1133)废三泉县设大安军,军治大安驿(今宁强大安镇)。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在羊鹿坪(今宁强县城关镇)建宁羌卫,隶属陕西省。至成化年间,荆、襄移民渐多,成化二十二年(1486)改为宁羌州,“于卫治南筑城,四面环流,地势颇壮,建四门,东曰阳被、西曰永惠、南曰南薰、北曰通济,自南门至西门属州,自西门转南门属卫”。嘉靖年间各依分界增建城楼。清因明旧制,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修城墙,周长2.2公里,以后各代多有补修。19491212日解放。

城关镇坐落在起凤岗下的泥质页岩河谷阶地上,海拔810米。玉带河从西南往北流,与西北面流来的一条小支流会合后流向东南,绕城三面而过,状如玉带,县城所在的台地呈舌状,三面临水,一面与起凤岗相连,高出河床810米。川陕公路在城关镇西北穿过,它是大西北通往四川的国道,县城向东南有宁胡(胡家坝)公路,向西有宁舒公路,交通方便。建国前城关镇仅有火柴、造纸、制革等手工业小厂8,其中宁强火柴厂建于1908,1949年年产火柴仅0.5万件。建国后陆续兴建起食品、印刷、化工、水泥制品、农机、造纸等工厂企业20多个,年工业产值1100万元。宁强火柴厂有职工400多人,年产火柴20多万件,为仅次于西安火柴厂的陕西省第二大火柴厂。扩建了宁强一中,新建了城关中学和教师进修学校、县医院、文化馆、电影院及自来水厂等。附近建有东方红水电站(770千瓦)

随着工业、商业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城区迅速扩大,现已发展到玉带河以西的川陕公路沿线,玉带桥和钢梁桥将新、旧两区连为一体。历史上宁强城关镇数度为洪水冲毁。玉带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流水携带泥沙增多,使河床迅速淤高,城关镇受洪水威胁更大。1980年洪水冲毁镇区房屋2000多间。地势较低的临河街、半边街及侯家台一带,仅比河床高23,常受洪水危害。

宁强城关镇风味食品有麻辣鸡、柿饼和核桃馍等。特别是核桃馍,系城内王氏家传美味烧饼,以核桃仁为主要配料,色泽橙黄,香酥可口,食者赞不绝口。

宁强县阳平关镇

位于宁强县西北部嘉陵江畔,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北纬32°58′、东经106°02,宝成、阳安两铁路在此交会,为陕西省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距宁强县城60公里。全镇土地面积5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7300,其中非农业人口4540人。

 阳平关镇南依鸡公山,北临嘉陵江,一向为军事要隘。古为蜀地,三国时称“阳安关”,名将赵子龙曾驻守阳平关,镇北子龙山由此得名。唐武德四年(621)分绵谷置三泉县治于此。元代废三泉县改置大安县,县治在今大安镇。明洪武三十年(1397)建宁羌州,阳平关先后为宁羌州、县所辖。清初,该地曾谀督河分州。193523日中国工农红军解放阳平关,建阳平县。19491124日再度解放。

该镇地处川道丘陵区,平均海拔580米。现镇区被嘉陵江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为老镇区,到鸡公山一带为商业和居民住宅区。北部阳平关火车站一带,为新兴的交通枢纽区,汉中市和安康地区在此设有物资转运站和货场仓库。阳平关嘉陵江大桥把南北镇区连为一体。

1937年川陕公路未通车之前,阳平关商贸繁盛,是陕、甘、川三省物资交流的最大集散地。清同治年间,开通了南到广元的水路(木船)运输,经常停靠阳平关的船只少则1020,多则3040只。镇上著名商号有7,生意很是兴隆。经阳平关过往的货物有四川的食盐、食糖、烟叶、日用百货,甘肃的药材,关中的棉花、辣椒,宁强的林、土特产等,入境税收额居汉中之冠。此后,川陕公路开通,货物运输多改由汽车经宁强到汉中,阳平关的经济逐渐萧条。

建国后,阳平关面貌巨变。随着宝成、阳安两铁路建成通车和阳汉、阳坪(广坪)、阳强、阳康(甘肃康县)等公路在此交会,阳平关成为西北通向西南的咽喉和陕南物资吞吐的主要门户。镇内有省、地、县、区驻镇单位和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数十个,有建材业、农机具、加工业、运输业、机修业、食品加工业等,工业总产值达300多万元。该镇距四周集市均在20公里以上,覆盖面达80多平方公里,商品经济发达,是宁强三大集镇之一。每逢集日,上集人数多在万人以上。镇上有完全中学、小学、卫生院、门诊部、电影站、文化站等。集镇建设发展迅速,房屋建筑面积为建国初的5倍多,江南区昔日草房绝迹,江北区的新街道建设已具雏形,一幢幢新式建筑鳞次栉比,一座新型集镇正在崛起。

略阳县城关镇

位于略阳县中部,八渡河、东渡河与嘉陵江交会处,北纬33°20′、东经106°10,为略阳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113公里。全镇面积80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4.3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7万人。

略阳春秋战国时为白马氐东境,秦时为蜀所辖,公元前205年设沮县,县治在今县城东60公里处的沮水河畔,属武都郡。三国时蜀汉建兴七年(229)以今县城地势险要,设“武兴督”驻守,首筑土城,周长500余步,仅开设西北一门。公元265年在今略阳城设武兴郡,420年改为略阳郡,后郡名多次变更,公元724年改顺政郡为兴州,置顺政县,南宋开禧三年(1207),“以其地为用武之区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更名略阳。以后历元、明、清沿用至今。1949129日解放。

嘉陵江自西北流至象山折向南流,八渡河在象山东侧自北向南流,与东渡河汇流后向西注入嘉陵江,在象山形成一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舌状台地,古老的略阳城就建在这个台地上。县城海拔660米。据记载,该城元代尚为土城,明洪武三年(1371)重建,正德十五年(1520)重修,城墙外用砖包砌,并在五座城门上建城楼,东曰永济,南曰定羌,西曰镇江,北曰拱极,西南曰通济,建成后不久为洪水所毁。嘉陵江自八渡河、东渡河入口处以下流入峡谷段,峡高谷窄,洪水不能及时渲泄而抬高上游水位,回水往往危害县城,再加上其他原因,历史上略阳城多次被毁,自元代以来城墙就重建过5,改造和修复过26次。清道光七年(1827)旧城为水所毁,八年在原城以东、八渡河对岸,凤凰山下的文家坪建一新城,城周0. 85公里,开东、南、西三门,东曰迎旭、南曰玉带、西曰安江,北边无门虚设城楼一座。因新城无水源,且北面靠山不利于军事防御,仅使用31年即废。

略阳城关镇地处秦、蜀要冲,又系陕、甘纽带,是西通甘肃,北上宝鸡、西安,南通巴蜀,东连勉、汉的咽喉之地。但建国前,略阳城交通闭塞,百业凋零,经济萧条,居民不足4000人。建国后,城镇经济面貌日新月异,现有宝成铁路纵贯,勉略、康(甘肃康县)略两条公路干线在此相接,还有略两(河口)、略金(池院)、略乐(素河)等地方公路,加强了城乡联系。镇北建起略阳火电厂(近期扩建到15万千瓦),为陕南最大的火电站。郊区黑山沟、阁老岭、蹇子坝等地的铁矿得到开采,东郊兴建起略阳钢铁厂,年产生铁12万吨,占陕西省生铁总产量的70%。此外,还建有农机制造、化工、水泥、印刷、制锁、车辆修造、肉类加工和食品加工等企业,使该镇成为陕西新兴的工矿城镇。镇上有县医院、铁路医院、钢铁厂医院、略阳中学、铁路中学、工人俱乐部、影剧院等文教卫生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很快。1981821日略阳县城遭受特大洪水灾害,老城内的北街十字处进水深8,房屋倒塌,财产被毁,损失严重。党和人民政府拨出大批救灾款物帮助恢复建设,1985年已完成水毁项目近100,城市基建竣工面积11.6万平方米,新修住宅1500多套,50余幢式样新颖的高楼拔地而起,扩建的街道、广场、环城路整齐宽敞,新修的城防河堤雄伟壮观。现在城建各区功能不同,老城区主要为居民住宅和商业中心;新城区主要是政府机关驻地;铁路系统主要在嘉陵江西的山狭长地带布设,略阳火车站为宝成线的重要车站。三区虽为三江()分隔,但六座公路大桥使之连接成一体。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略阳城关一遇暴雨极易造成水灾,自公元977年至今略阳县城共遭洪水灾害59次。近年来由于各河上游开荒和挖矿等原因,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河床淤高加剧,如八渡河老城门外段,19441981年河床淤高6.02(以历史上挑水的石阶测算),年均抬高17.4厘米;东渡河略阳钢铁厂段,19641981年河床淤高3.5,年均20.6厘米。河床迅速淤高,使洪水对县城的威胁加重,虽沿江不断加固堤坝,但不能治本。

略阳名胜古迹较多。老城东门楼建于明代,为庑殿式,双层、重檐、五脊四面坡建筑,全木结构,面宽14.6,进深9.9,楼基处的城墙为古砖砌成。城内有紫云宫,建于宋末,清道光时修复,有氐族文化特色。城南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有灵崖寺,为唐代依天然溶洞而建,依山临水,地势险要,素有“小碑林”之称,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东南5公里处的翠峰,风景佳丽,石崖上留有几块石刻,如唐天宝八年(749)顺政郡太守房涣撰并书的《宴游记》,宋嘉祐七年(1062)兴州刺史王震撰写的《翠峰亭铭》等。

镇巴县城关镇

位于镇巴县中部泾洋河的左岸,海拔685米。地处北纬32°33′、东经107°53′。为镇巴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183公里。总面积2.46平方佥里。1992年人口1.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900多人。

镇巴夏商属梁州,后为蜀、楚、秦地。秦统一后为城固县的南部。三国时设南乡县,县治在今县城以南45公里处的渔渡坝。唐武德七年(625)在固县坝(今镇巴县城)设汉源县。其余时间,多属西乡县管辖。清嘉庆七年(1802)分西乡县南部设置定远厅,厅治即今之县城。因其地为汉“定远侯”班超的“采食”之邑,故名定远厅。今城建于东汉永建七年(132)。因班超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于此,故今城又叫“平西城”。民国2(1913)改为定远县,1914年以县城为“巴山重镇”,故改名镇巴县。也有“县境有大小巴山,置县以镇慑之,故名镇巴县”之说。1949126日解放。

镇巴城关镇为西安到四川古道上的重镇。古时,南方向皇帝进贡荔枝所走的道路称“荔枝道”。汉武帝时始从广东运荔枝到长安,途经湖南、湖北、商洛等地,汉和帝时以过于耗费人力而终止。到唐玄宗时,因杨贵妃酷爱吃荔枝,以从广东运输失其新鲜,在重庆附近建优质荔枝园,五月荔枝成熟时经万县、达县、万源、镇巴、西乡沿子午道快马传递运往长安,日行六七百里,三日即可达,荔枝新鲜如故。故后世称此道为荔枝道。镇巴县城为古道要隘已逾千年,作为县治亦近200年。但直到建国前夕,城规模很小,人口不及2000人。建国后沿古荔枝道修了国道西万()公路,以县城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城区陆续建起了酿酒、宣纸、水泥、木材加工、农机、综合福利等工业企业,工农业总产值51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45%。镇上有镇巴中学、电影院、文化馆、医院等文教卫生设施。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区南北狭长约1.5公里,泾洋河东岸为老城区,比较狭窄,建国后新城区主要沿河谷向南北两端发展,继而向东山坡一带扩大,现已建起幢幢楼房。主要街道有民主街和南关正街;两街连接地带为镇巴城关商业活动中心。

留坝县城关镇

位于留坝县中部北栈河的左岸,地处北纬33°37′、东经106°55,为留坝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区85公里。全镇面积84.21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8500多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00多人。

留坝古时曾先后属凤县和褒城县所辖。城关镇地处古褒斜道中,古为由蜀入秦之咽喉要道,在此曾设安山驿。清乾隆三十九年(1764)始设留坝厅,属汉中府,以今县城为厅治。留坝旧无城池,清嘉庆五年(1800)始筑土堡,但因土堡土壤夹沙,常遭雨淋,易于塌崩,不久城毁;十六年(1811)在旧城西北太平山改修砖城,周长1公里,有西、北城楼各一座,城垣沿山势起伏,颇为壮观。1913年改为留坝县。1949122日解放。1958年撤销留坝县,1961年恢复。以往该城叫“刘坝”。明清时以境内有“留侯祠”,改为“留坝”。

留坝城关处在太平山、老鸦山和五沟山之间,北栈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海拔940米。宝汉公路从老城西面沿河而过,留坝城为这一公路上重要的中间站。但建国前经济凋敝,城建规模极小。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先后建起酿酒、木器、纤维板、生物化工、有色金属选矿、农机、食品加工等企业,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70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39.3%。镇上有医院、文化馆、影剧院、中学、小学等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东关一带为居民住宅区和商业活动中心。

佛坪县袁家庄镇

位于佛坪县中东部、秦岭南坡深山区,汉江支流椒溪河上游左岸,北纬33°32′、东经107°59,为佛坪县人民政府驻地。距汉中市区159公里。全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5639,其中非农业人口约4097人。

佛坪秦汉时为城固北部,三国至五代为黄金县东部,宋时为真符县东部,元代为洋州东部,明代为洋县东部。清嘉庆年间设周洋县丞于袁家庄(今佛坪县城)。道光五年(1825),划周至、洋县部分地区,设立佛坪厅,厅治设于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乡南部老县城村),归属汉中府,这是佛坪建制之始。据清光绪九年(1883)《佛坪厅志》载,因县治原在佛爷坪,故名。1913年废厅改为佛坪县。1925年县署迁至袁家庄。19491210日解放。1959年撤销佛坪县,将辖地分别划入周至、洋县和石泉等县。1961年恢复佛坪县建制,县政府仍驻袁家庄。

袁家庄镇地处关山与跑马梁之间的椒溪河谷一级阶地上,南北狭长,海拔800900米。建国前,全镇人口约千人,城区仅有一条土路,400,4,房舍零乱破旧,集市贸易萧条,仅输出少量药材、蜂蜜、木耳、生漆、黄蜡等土特产,运入布匹、食盐、小百货等,而运输全靠人背肩挑,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建国后,1951年修复了佛()()驮运道,1967年佛()(宁陕两河口)公路与西万公路接通,1978年周()()公路修通,佛坪县城日趋繁荣。先后建成木器、食用菌种、水泥预制、果酒、印刷厂等小型企业,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93.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25.4%。镇上有中学、小学、医院、文化馆等。

袁家庄镇老街已拓宽,新街平坦宽阔,两旁楼房耸立,主要街道有南北向的老街及向南延伸拓宽的新街,多条东西向街巷通连城内外至河边、山麓。城镇功能分区明显,北部塘湾一带为工业匹,有县木器厂、酒厂、粮食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等;中部袁家庄为行政、商业中心区,以老街、新街为主线,县党政机关、文化设施集中;西南黄海一带为新区,是文教卫生、科研单位分布区,现有佛坪一中、县医院、镇政府、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椒溪河公路大桥把本区与中心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东南部的梨房沟口、箭坝滩一带有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及差转台、县党校等单位,有铁索桥与中心区相连。

(网络材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中古代县城、州城、城堡都有哪些?
汉中各县地名考
汉中九县二区名字的由来,你都了解多少?
城市简介----汉中
汉中市
汉中各县名称来由你可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