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研究之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设计
1
向你介绍我是谁


2

本期内容有哪些

(1)听一听:运算能力

(2)读一读: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与复习

(3)笑一笑:数字会骗人吗?


3

轻轻松松听听书

运算能力 来自一课研究 06:34

注:节选自《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关于运算能力的教学建议。

4

坚持阅读八分钟

整理与复习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分析

      教材对“整理和复习”安排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二是解决问题。第一题教材结合多种情况的运算,检测学生对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着重解决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情况。在解决问题中,口算、笔算和估算都是重要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这道题侧重学生对解题策略的选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的技能,更要求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

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作业本的错题整理发现学生最容易错的就是计算部分,再仔细分析这些计算的错误就会知道学生的计算出错率最高的又集中在进位乘法。在解决问题时,算式会列,计算也容易出错。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发生计算错误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练习不足,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计算的算理还不是真正的明白。我们课堂上能做的是让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另外,通过访谈学生本单元的难点时,学生会觉得解决问题是他们比较难的部分。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学生的访谈,可以确定本单元复习要查漏补缺的是正确计算进位和连续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着重突破的难点是解决问题部分(如何分析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梳理和复习,让所学知识系统化,并掌握一定的整理方法。

2.通过查漏补缺,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沟通联系,熟练掌握解决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知识,渗透整理方法

1、谈话引入

出示:6×12

师:看到这条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关于它的口算、估算、意义。

师:这是属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这个单元。

设计意图:

这条算式既是这里的引入,又是贯穿整节课的一条暗线。

2、整理作品展示

分别出示课前学生整理的作品。(有代表性的)

图1:思维导图           图2:知识树

图3:气泡图               图4:框架图

师:他们都是怎么整理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回顾整理本单元知识,既梳理了知识间的联系,又让学生学习了不同的整理方式,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查漏补缺,理解计算算理

1.了解学生的难点、易错点。

师:整理了这单元的知识后,你觉得哪些知识是最难的或者是比较容易出错的?

学生预设:计算或者解决问题。

2.通过错例来复习算理。

出示错例:

师:他错在哪里?

师追问:应该怎么算?

设计意图:

通过一道典型错例的辨析来复习笔算的计算算理,有效地突破了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计算练习

出示:12×6=      376×8=       1500×3=

校对反馈。

询问学生的出错点。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及时巩固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算法,中间还渗透了末尾有0的简便写法,强化了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联系沟通,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

(一)复习一步计算解决问题。

师:我们会算12×6,那这道算式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生举例

师也举例:

一本数学绘本是6元,12本同样价格的数学绘本要多少钱?

师:为什么我们刚刚提的问题都可以用这条算式解决?

预设:因为他们都表示12个6相加或者6个12相加。

设计意图:

一步计算不是本单元的内容,这里通过简单的回顾,然后当作引子来引出下面两步计算的内容。

(二)两步计算:归一问题

1.不限制条件,一步计算到两步计算的变化。

师:这是一步计算的问题,你能把他变成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2.限制一个条件,从一步计算到两步计算的变化。

出示:

师:如果不直接告诉你1本数学绘本的价格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出现倍数关系的问题,也有出现除法关系的问题。

老师编题:3本数学绘本18元,12本同样价格的数学绘本要多少钱?

3.对比改编前后两题的区别。

出示:

师:这样改编之后,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4.通过类似变化,归纳归一问题模型。

师:当然,还可以这样变化,你们看。

出示:

师:不管怎么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情预设:都是要先算一本数学绘本的价格。

小结:刚刚我们由一条算式,编出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再变化出像这样两步计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一步计算到两步计算的变化过程,具体经历归一问题的形成过程,感受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关系,沟通联系了归一问题和乘法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同时,经过特定的变化和对比,归纳出归一问题的解决模型。

(三)两步计算:归总问题

1.归总问题和一步计算问题的对比。

出示:

 师:现在这两道题目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解决并反馈。

2.通过类似变化,归纳归总问题模型。

出示:

师:不管怎么变,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情预设:都是要先算总的价钱。

师:算出总的价钱,再除以数量,就是每种物品的价格。

小结:刚刚我们解决这种问题也是由这种一步计算变化而来。

设计意图:

归总问题的教学方式跟归一问题是类似的,都是通过一步计算到两步计算,再通过对比发现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的不同之处,然后解决,最后归纳出解决归总问题的模型。

(四)对比沟通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

出示:

师:你觉得在解决这样两步计算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什么?

学情预设:中间问题。

小结:看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都是要找到两个条件之间的桥梁,也就是同学们说的中间问题。

设计意图:

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这种两步计算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都是要先解决一个中间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不同星级题,学生根据自己能力挑战


设计意图:

3道不同星级题目的考察目的都不一样,第一题考察学生对进位乘法的计算是否会注意进位,第二题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估算,什么时候用笔算,什么时候用口算,第三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全课小结

师:学到这里请你静静地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进行整理和复习的?

5

数字会骗人吗?

老师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个人要花20天盖好,二十个人就只要1天,四百八十人就只要1小时就够了。

学生:那28800个人就只要1分钟。此外,如果一艘轮船横渡大西洋要6天,六艘轮船就只要1天。四杯25°的水加在一起就变成开水了!

本期审核:罗永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5课时笔算乘法(第三课时) 人教版
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口算 乘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