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贻亮/生本·序列·波澜: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三种思路

生本·序列·波澜: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三种思路

文 / 许贻亮

教学设计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既熟悉又较难以言说的话题。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跨学科视域的项目式学习、课后作业改革等成了当前阶段的热点话题,对教学设计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我们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水平,精益求精,才能与时俱进。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怎样汲取名师的备课经验,并在课堂中不断地自觉实践、自律探索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梳理三种常用设计思路,抛砖引玉,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与争鸣。

一、从“逻辑”转向“生本”

教学设计的起点,首先是教材。“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基于对认知规律、教材版本特色等的一种合乎常理的理性呈现,具有较高的内在逻辑性。但是,在深入解读教材时,我们应始终关注“人”,把实际学情、生活热点等纳入思考范畴。一方面,教材更新常落后于时代变化,当年的素材、情境等在时间更迭中难免缺失亲近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在时间更迭中虽仍呈现一般规律性,但在社会庞大信息量的耳濡目染中,其学习的“图谱”已日趋丰富,这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始终关注“生本”,才能“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展开更有意义的教学之旅。

在“逻辑”与“生本”之间,大致存在着三种情况:①“逻辑”=“生本”,即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数学现实基本持平或相近;②“逻辑”<“生本”,即教材内容的层次低于学生的数学现实;③“逻辑”>“生本”,即教材内容的水平高于学生的数学现实。其中“逻辑”=“生本”是最理想的,按教材编排的内容顺下来,教学目标便可水到渠成。但实际上,后两种情况更为常见。当“逻辑”<“生本”时,教学设计就要敢于向前迈一步,跨入学科间联通或数学知识内部联结,让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如徐斌老师执教“平均数”时,不仅教学一组离散数据的两种统计方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而且进一步把统计与概率、统计量与变化趋势等结合起来。当“逻辑”>“生本”时,教学设计则应该填补缺口,让学生可以借助“桥梁”“台阶”达成教学目标,避免先吃“夹生饭”再反复“炒冷饭”,这样既影响“口感”又难以“消化”。如徐斌老师执教“9加几”时,课伊始复习、梳理“10+几”,为本课“凑十法”的学习确立思路导向,夯实认知基础。

“逻辑”与“生本”的关系情况及教学设计思路,可以用图1表示:

日常教学中,对于常见的“逻辑”大于或小于“生本”情况,我简要列举两个课例加以说明。

其一,“逻辑”<“生本”。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为例,教材呈现的前两个问题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其实,学生在一年级的初步认识、四年级图形分类的再次认识中就认识了长方体,在生活中也常有接触长方体物品,实际学情显然超过教材的逻辑起点。为此,教学的起点可向前跳,从选择小棒搭长方体开始。学生通过拼搭,建构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为3组(长、宽、高)、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再向前跨入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或由其棱长总和、长、宽倒推出高的长度等,使拼搭长方体的认知价值倍增。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定性观察和定量刻画中确定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化形为数、以数助形,使本课的整体认知迁移到整个教学单元。

其二,“逻辑”>“生本”。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为例,教材编排的内容是《庄子·天下》原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辅以长方形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法则。与“分数乘法(二)”(整数乘分数)相比较,其算式意义虽仍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但“一个整体”从“一个整数量”(6块饼干的1/2)变成“一个分数率”(纸条剩下1/21/2)。由“整数量”到“分数率”,这样的大跳跃,导致学生认知水平与教材内容间存在断层,显然教材的逻辑起点高于实际学情。这时,教师可在这两课时的衔接处填补“求一个分数量的几分之几”(如5/6千克的1/2)。这样使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分数的相关内容在递进发展中紧密相连,既填补了留白又融化了“认知冰点”。

由“逻辑”向“生本”转向,既需要敏锐的教学判断又需要到位的生活观察,既可通过学生的日常兴趣、课堂表达、学习效果来分析学情,又可辅以课前访谈、课后交流等,这样对学生的认知才能准确,设计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由“整合”理出“序列”

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需严格控制每一课时的码数和字数。有些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是有先后顺序的,但是教材编排时常进行同类合并整合,静态的同步呈现却隐藏了动态的变化。“数学材料往往以简明的数学语言表述,推理的步骤之间会省略有关信息……就必须对这些压缩的材料恢复细节。”因此,教师要启动教材阅读的“选择性策略”,从“整合”的静态中梳理出有用的隐藏信息并连成动态的“序列”,使教学“从哪开始”,向“哪儿发展”,最终“到哪结束”,有清晰生动的路径。“序列”追求的是以“点”破“面”、以“点”带“面”、以“点”成“面”。

教学中的动态发展序列,常见的有4种类型,如图2。①并列式:多见于教学内容之间层次相近的迁移应用。如徐斌老师执教“鸡兔同笼”时,从“鸡与兔”到“自行车与三轮车”再到“2分与5分硬币”。②递进式:多见于教学内容之间有程度高低的认知理解。如苏明强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01之间有数吗?”“01之间有什么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样不断地往深处、广处递进。③发散式:多见于教学内容具有多个侧面的学习,它聚焦于从“外部”寻找不同。如张齐华老师执教“负数”时,呈现了“-2可以表示什么”的问题,引出地下2层、欠钱2元、低于小组平均身高2厘米等。④聚合式:多见于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共同本质的学习,它聚焦于“内部”发现相同。如华应龙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再认识”时,“先分一分,再数一数,就是分数”,把分数统一到“数,起源于数”的本质把握。

教学中,不同样式的“序列”常以组合的方式呈现。我们应以教学内容为“矢”、以教学目标为的”,合理设计且巧妙融合,有的放矢地规划教学路径,使学生拾级而上。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例,教材呈现的是标明数据的长方体平面展开图,通过列表求取3组相对的面的面积并相加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这样呈现,隐藏了从长方体到平面展开图的过程,隐藏了不同面与棱之间的关系,隐藏了空间想象能力及其分类、分组的思维方式等。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确立的教学序列为“递进式+并列式+发散式”,以活动1至活动3的递进为主,活动4再并列拓展与发散学习。

活动1:先出示两个面(如图3),问:往右再画两个面,你会怎么画?怎么想的?(应用展开与折叠的已有经验对平面展开图进行完善,如图4。)

活动2:再添加上下两个面,使之可折叠成长方体,你会选哪种图形?(发展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A.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B.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C.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D.长7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利用课件添加相应图形,让学生先展开想象再直观演示,最终确定答案,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长、宽、高与各个面之间的联系。

活动3:求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你会怎么算?(借助图形的直观,突出“对”与“组”的理解与建构,如图5。)

方法1:分为3“对”,上下面面积+前后面面积+左右面面积。

方法2:分为2“组”,(上面面积+前面面积+左面面积)×2

活动4: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教师引导学生由此拓展到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无盖长方体鱼缸的表面积计算等。

从“整合”到“序列”的进发,教学便可以依序而行,循序渐进。“序列”清晰,则发展有迹可循。需要说明的是,“序列”不仅存在于一个课时内,对于整个教学单元来说,“序列”同样适用且重要。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对课时教学进行再规划:调整次序、删减增补等,使之“序列”井然,可以提升单元的整体教学价值。当然,这样的尝试与实践对于教师日常教学设计的挑战更高,我们应当审慎而扎实地推进。

三、于“平常”添些“波澜”

此处所谓的“平常”,是指日常教学中教师依教材内容而教。其教学结构也基本合理,知识递进或认知结构发展也基本畅通,然顺当之中缺少一份生动、一份深刻、一份意想不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学生学习也是如此。没有学习过程的高峰体验,数学的深刻感悟便难以企及。让学习难点“多飞一会儿”,让体验风暴更强烈些,于“平常”的认知历程中投一些“石子”、设一些“堤坝”、加一些“悬疑”等,可以使学习过程产生“波澜”,让学习更有魅力,更能让人成长。

名师课堂与我们的日常教学相比,其“波澜”更多见且更独到,常有移步换景、一步一景的课堂景观。“波澜”的设计思路大致有3种:①倒置,从结论往数学本质追溯;②刨根,在认知盲区处不断追问;③反转,在习以为常处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要让课堂有“波澜”,我们对于学习、课堂、所教内容应有“通透”的认知。这种教学,所倡导的是敢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充分交流),直面挑战(改变课堂常规的线性教学样态,锤炼教师的课堂调控力),推陈出新(增添课堂的期待感),使学习在一浪接一浪的“波澜”中有“思”的深入和“质”的突破。

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为例,教材内容安排一组递进式的教学问题(如图6),借助操作、数形结合得出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是类比推理:从整数除法到分数除法,被除数不变,每一份越小,分得的份数越多。按教材展开教学是可行的,统一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法则得以合情迁移,只是认知体验上较为“平常”。其一,过于简单,难以引发学生的深度参与;其二,过于单一,除数都是分子为1的分数;其三,过于单调,支持认知理解的手段只有圆片操作,没有联通更多的已有经验。其实,学生关于分数除法的认知储备是较为丰富的,教材内容编排属于“逻辑”<“生本”。为使学生对分数除法有更多的高峰体验,我拟定的设计思路是“倒置+反转”。

环节一:复习迁移。计算2/3÷4,复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出示: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再推想分数除法的计算还可能有什么?(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原来的计算法则还能用吗?敢挑战吗?(把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3种基本类型等呈现于课始,“倒置”课堂结构,点燃学生探究热情,并为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统一准备好认知素材与认知基础。)

环节二:尝试探究。独立探究4÷2/3,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圆片或学习卡的提示进行学习(如图6)。(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充分联通已有的认知经验展开多向探究,在同化或顺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方法1:联通分数乘法的已有经验。因为6×2/3=4,所以4÷2/3=6

方法2:分小圆片。学生在分一分、数一数中理解算式意义:4÷2/3就是求4里面有几个2/3

方法3:迁移分数除以整数的经验。4÷2/3=4×3/2=6,再进行验证。

方法4:利用商不变规律。4÷2/3=(4×3/2÷(2/3×3/2)=4×3/26。教师可借助长方形面积模型理解算理(如图7),使分数除法4÷2/3与分数乘法建立本质联系,即转化为求43/2,即4×3/2

    

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以上4种方法进行分析、优化,发现原有计算法则同样适用,完成二者统一。

环节三:自主迁移。教师出示( ÷2/3=( ),让学生独立举分数除以分数的例子尝试解答,通过收集并有序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从被除数与除数的整数倍关系向非整数倍关系递进,既发展学生的学习力又达成计算法则的第三次统一。这时,教师可同时呈现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例子,追问:“什么不同?什么相同?”于此设置“反转”,让学生在习以为常的计算中惊喜发现“所有除法都可以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魅力。

环节四:应用迁移。4÷2/3可以解决下面的哪些问题?(把实际生活应用的解释“倒置”于后,以题组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除法的价值。)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题,强化分数除法的计算技能熟练度,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要设计好教学的“波澜”,需同时关注“情”与“知”两方面,找准角度、把握力度、设好广度,创设好的数学问题或数学情境,让学生常处于“愤悱”状态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深入地梳理和把握学生的认知盲区,在“最近发展区”设问、设疑、设卡;需深入地考量教学的难度和认知的深度,让数学素养在“波澜”起伏中留深印迹。

思路决定出路,更影响教学品质。只要我们不断化名师备课经验为我所用,自觉实践、自律探索,课堂终会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许贻亮,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整体备课)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指导意见
(卫红云)数学教案下册)教案 -
本册教材共安排10个单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