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爱华:《整理与复习》教学实录

黄爱华

特级教师,深圳市教科院科技创新教育中心主任,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大问题”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获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等客座专家;获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曾应邀赴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先后出版教育类专著8部,发表文章300余篇。

   整理与复习两个关键词,整理、复习四个字,对于整理与复习。
黄老师在这里说说我的想法:学了六年的知识。同学们觉得有没有必要整理一下呢?
   生齐答:有必要。
   师:原因?
   生1:可以分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知识。
   生2补充:理清楚可以找到核心的地方关键的地方。
   师小结:理清楚找到关键就就不会有遗漏的知识,还可以把知识之间连一连。理是有道理,可以找到重点。慢慢你们的老师就会带你们做这样的事。(图形知识)

   黄老师今天也领着大家做一件事情。复习课整理是必要的,在整理的基础上更加进一步明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把道理搞得更明白一些。
   我认为复习课要整理,也要明理。明理,什么意思呢?就是更加明白数学的本质和联系,这很重要,把知识联系起来捋一捋。理一理把知识的本质和联系研究的更深一些。是有必要的。今天,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复习法-----明理复习方法。

 
   指向明理的复习方法。一是发现问题,二是分析问题,三是提炼整理三样事。发现问题可能是自己、同学、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是提炼整。接下来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试一试。

   问题1:生活中物体的“高”和数学上图形的“高”是一回事吗?
同桌交流。是不是一回事?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主要想法,关键词。是不是?理由是什么?交流展示:
   生1:不是一回事,物体的高度是立体的,和平面图形的高不是一回事。
   师讲解:黑板有高度。那个摄像机有高度,房屋有高度,桌子有高度等等。那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就是研究一个数值的距离。
   平面图形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在数学研究的高有没有特定的内涵呢?
   例如:三角形的高,顶点到对边垂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物体的高是竖直;平面图形研究的是垂直。
三角形的高的本质是垂直线段;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本质也是垂直线段;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垂直线段;圆锥的高也是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的垂直线段;那么它们共同的的特点都是垂直线段的距离。
   提炼整理:通过这个。使我表格,我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书的知识是有一定的联系,但生活中的高强调的是竖直;平面图形中的高强调的是垂直。  
   通过这段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种方法,同学们,以后可以学着慢慢的做自己制作表格,这是一种复习目的,是把知识学的更明白,这种方法就是做好三件事,一发现问题,二分析问题,三提炼问题。你觉得表中的知识点、含义、辨析点,关键词合理不合理?
   生齐答:合理。
  师:同学们,在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练习一下呢?
  生齐答:想!
  师:那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出示问题二,生活中的打桩的稳定与数学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稳定是一回事吗?
请同桌小组4人交流
  学生展示:
生1:打桩是固定木桩和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稳定不是一回事。
师针对此问题展开: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三边是确定的,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同样的三根小棒,两个人能否围成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呢?请两名学生上前演示。
演示结果:发现当三角形三条边确定了,那么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确定了。这是三角形稳定性的特性。
质疑:假如四条边有没有这个特性呢?
同学们齐答没有,老师用教具小棒演示。通过演示发现四边形的四个边确定了,但是他的大小形状却是有好多种情况,因此,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提炼整理:
根据两个问题的提炼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和你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共同的特点,这两道题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生活中的话题和数学中的话题放在一起研究,有联系,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两个问题目的有三个:
一学会学习方法。记住三个动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炼整理。
二是数学是一门学科,是一个工具。要有它特定的内涵。
三是要学习方法。又要理解启发。学会“是一回事吗?”得理性思考,对事物构成问题比较、分析、概括。
师:我们需要再尝试一下吗?
学生齐答:好!
那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3:为什么只有三角形三条边可以叫三角形,四边形却不能?小组四人开始讨论交流。
交流发现:三角形只能在一个面上,四边形可能在两个面上。而且也可能会出现六个角。五边形、六边形也同样会出现在两个面上,会有更多的角。
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4:数学上为什么要把两个数相除叫做比呢?为什么不把足球比赛叫做比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足球比赛2:0。表示甲队进了两个球,乙对没有进球。表示的是相差不是倍数。
   数学上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叫做比,也就是说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的比。
例如生活中的煮米饭。水多还是米多。对。水比米多。水的量随着米的量变化而变化。一直不变的是1:1.2的关系,例如,如做面包配比是三杯面粉加一杯水3:1就能做出可口的面包,还比如说甘蔗菠萝蜜沙果汁,那么它的配比关系就是3:4:5:18,也就说甘蔗3份儿,菠萝4份,米沙5份,水18份,根据这个配比,我们就能每天做出同样的甘蔗菠萝米砂果汁,这样我们更深入的学习比的知识。

  再比如国旗,国旗有大有小且形状一样,怎样制作出形状一样的东西呢?运用比的知识。
通过研究,那么我们对比的认识又升了一个高度,因此我们除了有理性的思考以外,还要有问题意识,习惯性的想,为什么呢?问题意识就是对不明白的的问题及现象产生疑问会去探究然后得出结论。
  师:有一个成语“穷源竟委---不求甚解”,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想问题,去追寻问题的答案。习惯性的思考,“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呢?”
 六年级了我们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中学生,小学和初中时两个概念。
 师:你们想知道未来的考试卷上会出现怎样的题呢?

这是考察你的思维能力。思考是不是深刻。今天这节课上,让大家明白,小学和初中是两个概念。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大家。
  1. 声明:整理内容只以信息传播和纯粹的学习为目的,让看到的人有所收获。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本号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二数学复习知识点——三角形
高三数学暑假一轮复习
中考数学总复习之三角形(上)知识点
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复习《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总复习策略解析阅读
北大名师:高三数学必刷题,新高考解三角形题型全归纳(精编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