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下)
破解“隐喻藏诀”论《老子》(下)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這個“觀”字,就是在教導我們不僅要誦念,開口誦讀,而且要同步配合著內觀。怎麽樣觀呢?恒無欲是調心,是前提。“觀”,就是要在垂簾狀態下觀體內的內景,就用了這個“眇”字,就是方法。如果用妙字,雖然好聽,卻不知道如何去內觀。我們帛書甲本保留著這個眇字,那就是真東西。漢晉儒士將這個“眇”字改成“妙”字,那是因為不知道修真學的象意藏訣的秘密,也可能還有別的什麽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可能有人說,你這樣破譯是不是太牽強附會了一點呢?一點也不是。我們再看後邊一句:“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我們要謝天謝地了,幸虧帛書甲本替我們保存著這個“噭”字,這個噭字太重要了。“噭”,就是呼喚的回應。我們在呼喚著非恒名的它們的形,要觀察它們聽到以後的回應。有呼必當有應,初呼難應,誠信地久呼必應。恒有欲也地觀,也就是其中有後天意識參予下的內觀,我們有很多同學不是已經觀到了這個嗎?人家答應了,坐在那兒,盤在那兒,那不就是这個嗎?我們不是看到了主動呼喚以後,它們回應的樣子了嗎?他們表現不是很聽話嗎?這樣一破解,大家是不是就更容易明白了呢?簡不簡單,我覺得是很簡單。別把老子老人家弄得玄玄乎乎的,他在告訴我們真東西啊!修真學的實踐方法中有非常簡單的路徑,就是這兩招,就可以進入其中了。但是,如果我們相信了漢晉儒士改的“徼”字呢?那可就被這些漢儒們晉儒們弄得暈頭轉向、弄糊塗了。這個徼字是什麽意思?那是到邊界巡查、在邊界上來來回回地逛蕩、激勵什麽東西了,那也就無法找到真東西了,也讀不懂老子在這一章中所藏著的很簡單的修真實踐方法了。
噭,在這裏前後呼應,與前面的“名可名”,與這個“可”,與這個“名”都是相應的,与可相應與名相應,就使我們不致於呼喚非恒名而沒有同步觀察,從而達到呼喚其名而觀其形的步步相應,見驗而不虛妄,這才是真妙。“妙”是藏在眇的後邊的大妙、絕妙,是不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再來解析最後一段:“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什麽是兩者同出?那不就是在誦讀非恒道經典的情況下和呼喚非恒名的狀態下,通過同步內觀所獲得的形名玄象嗎?同時見到了、應用了形和名的現象嗎?當然還包括著無思無欲和有點、有線、有面一類的內觀。非恒道的經與非恒道的名,經有經名,因為各種經的經文不同嘛,當然是不同的異名,但是都可以通過誦讀與呼喚為主導而産生我們自己身國的真實變化,以及其它有為與無為系列性方法産生的變化,全都“同胃”,異名同胃。這個“胃”又是一個脾胃的胃,歸中,因為中央脾胃屬土,歸於真意,讓真意也同樣地參與而同胃,中氣以為和。層層變化,互相促動變化,變化出現了,“非恒”的形和名都真實地出現了,那就是眾眇之門,就是各種垂簾內觀方法進步的大門。我們很多同學不是通過我們教學的方法已經自然地走進了眾眇之門了嗎?可是我們卻還不覺得我們進了眾眇之門,因為我們輕易得嘛。很輕鬆地進了,聽了話,誦了經。呼了名,你真的就進了,不難吧?要是統計一下,我看的確是不少人,占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講真格的,拿著“象意藏訣”的這把特制的鑰匙,走進老子帛書甲本《德道經》之中,一切就迎刃而解了。我們上面的破解是不是很輕松?我們這些年是不是都完全遵照著老子的真訣在進行著教學?誦經與呼名同步進行。可以說,多年以來我們都是在遵循著這個教育方案在執行著,只是沒有給大家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但是我們有人卻信不真,信不實,不同步實踐,這樣想自己,那樣想自己,這樣否定我們的教學,那樣去參與我們的教學,那才是我們教學中最大的障礙。在愚治時代最危險的就是信德的嚴重失虧,虧得不行了。沒有信德,悠悠忽忽的。但是一批又一批真信和堅持實踐的人,不是都已經進入眾眇之門了嗎?光誦經典行不行?不行!僅僅只是後天智識系統誦讀,對先天系統不直接管理起來,那樣太慢,也容易走偏和受其它的影響而前功盡棄。所以一定要與呼名相結合,“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為什麽要兩者同出?你看看,歷史上、社會上有多少人在誦讀經典,多少門派都誦讀經典,但是為什麽成就者不多呢?不就是因為只誦讀經典而沒有呼喚“非恒名”這一步嗎?對不對。兩者同出,才容易步入眾眇之門!我們有的同學,總是以為我在這裏忽悠他,不肯真信,那麽我們破解了道篇第一章以後,你還信不信呢?你總不該連老子直接留傳的方法、我這里鐵板定釘的破譯,你還是疑惑不信吧?如果這樣的情況下你還是不信,那就只好隨你的便,你去信自己的陰我心神好了。我也就默默地做壁上之觀,等待你哪一天得道了我再恭賀。
我們在網上辦老子教育學院,是完全動真格的,經得起各方面的質疑,沒有这个金鋼鑽,我們才不會攬這個瓷器活。我們應當具有十足的信心,全面地解讀破譯《老子·德道經》。
老子在這一章中傳授給我們一個什麽呢?說白了,翻譯過來就是:“每天恭敬誠信地誦讀非常道的經典,每天垂簾內觀呼喚自己非常道的名,就能夠輕松地进入众妙之门”,方法就是这么简单。這些年以來,早就让大家這麽同步地做了,實踐著了,只是大家由於還沒有拿到這把鑰匙,而顯得漫不經心,大家还不能联系《德道经》自己悟出来。今天實在是把我逼得沒有法了,就只好把鑰匙套在你的脖子上,剩下的就是大家自己動手去開鎖了。
德篇第一和道篇第一,都是老子修真教学教育的总钥匙.这两章内又藏着分钥匙,找到了这两章的钥匙,整部《德道经》宝库的大门就打开了。由於大家自己实在不能通过我以前所讲的内容中找到这些个钥匙,所以今天我就在這裏像說相聲一樣,三翻一抖,抖這個包袱,在這個课堂上公開交給你們這把極其珍貴的解密的钥匙。希望大家都能把它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別弄丟了!
破解象喻藏诀,要靠大家的悟性,靈慧的悟性去發現,發現了就深入探索,都是可以自己找到的。大家只能在我們的《老子·德道經》版本中去發現,因為我們的版本中全部保留著帛書甲本的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這個“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是我定的名,為了區分。實際上我們古代的文化文字就是修真學的文字,只是後來被常道化以後搞混了,這一點以後我還要給大家講解。我們在《老子·德道經》中特意沒有刪除這些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有的字已經盡可能列入正文中,有的則還是藏在正文下邊的注释中。《老子·德道經》第三版已在正式出版中,这—版中我們已經盡可能全面地去恢複甲本的原貌,但是仍然有一些還藏在下面的注釋內,所以大家一定要結合著看。我曾經說其他人的注釋你可以不看,但是我們自己的注釋你就不得不看啊;因為我們的注釋跟人家的不同,裏面放著鑰匙。拿到第三版,大家就可以比較顺利地发现很多這方面的內容。
而且,當我們運用“象喻藏訣”這一把破解的鑰匙將這一章破解之後,還不能停留在已經破解的內容之中,是不是這个道理?還應當結合生命的基本要素,自己去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行系統性的連接,始終別離開整體觀。要學會“為之細而把握大,為之易而解決難”,那才是老子希望我們能夠掌握的。
老子的修真學,非常實在,沒有浮華,至簡至易。唯有一句“意身清靜上德明,心性修持大道生”,就可以完全概括他的修真實踐學說。老子在這一章中強調的就是“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實踐學說和方法指導。我們歸納一下,是不是這個道理?
“可”這個“非恒道”的大道經典,就是在修持心,因為人人心中皆有大道,只是被陰我意识障碍而失去了光明。而舌頭動而進行誦讀經典,心竅能夠開啟,外竅內竅都能透光,那麽內心深處的道也就自然能夠透顯出無量光明,自燃而燃。而“可”這個“非常名”的這種誦念方法呢,那就是一部非常全面而且系統性極強的修持身國性體系統的的實踐方法。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內容和方法,可以說全都包含在道篇的第一章之中,我們必須發現她,把握住她,並且堅持應用她。
我們在討論研究心性修持的時候,常常容易流於形式,停留在口頭上,而且不容易抓住和高度注重從細微、從容易之處去下手,沒有養成在點點滴滴的積累上去進行實踐的行為。在理論上看似乎非常明白了,就是難以落實在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工作環境以及家庭之中。為什麽會有這種“華而不實”、“華而難實”的現象産生呢?這是因為我們還未將《老子·德道經》中這一章的深刻內含全部加以解析,並且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沒有發現修真學中的另一句,要在修德的基礎上把“意身清靜上德明”的理論和方法解析出來,上升為理性認識,確立為行為準則。我們現在是不是把自己的意和身的清靜達到了“上德明”,作為我們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基礎了呢?我看還沒有明確,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確立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所以就容易表現出讓人一看,一個個其實都有點兒頭重腳輕根底淺,討論起問題來也多少有點兒嘴尖皮厚腹中空,讓人感受著一種不實在,是在搞假大空,是在搞沙漠上建樓閣,如虛似幻,好象有點東西,但是又摸不著。這就是世俗人認為的道嗎?不是!太缺乏實在感、真實性。就連自己身邊的老婆孩子、丈夫或者父母都難以相信你是在搞真實的修養道德。
為什麽漢代以後,許多按照通行本《道德經》進行學習研究實踐的人,都容易共患這種毛病呢?其中的重要原因,我看不外乎兩點。其一就是沒有首先在“意身清靜上德明”這個基礎教育和實踐上明白“德道”才是“得道”之理;其二就是沒有完全破解道篇第一章,被漢武帝和漢儒們所忽悠得摸不著修真之門,長期未能將這一章中暗藏的方法論解析出來進行實踐,卻學會了虛無縹緲的空言大道。沒有首先掌握和實踐老子在德篇中開卷就強調的“居其厚”“居其實”“其至之也”,守了這麽兩個“居”、一個“至”沒有?这是“意身清靜上德明”的基礎。相反卻是以“忠信之泊”,“愚之首也”,“居其泊”,“居其華”,在失其一的前提下研究大道。在這種基礎和前提下的研究,如果要想不墮落成為貨真價實的嘴皮子道,我看那真是天理難容了,是不是?那肯定會成為嘴皮子道理論家嘛!
關於意身清靜上德明,修德返道的原則還未能真正認識和在實踐中加以實現,則不能輕言大道,不能輕言啊!這些現象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但是這種现象在社會上按照通行本《道德經》研究了幾千年,人們和社會所形成的共性業力能量,卻又無比強大和具有慣性能動性,這種能量很強哦!有一個圖像:高山頂上滾下一塊巨石,圓不溜湫的,沿途掃過一切阻擋它的樹木和比較小的石頭,迅速地向山下滾下去,這時候你即是有沖天的力量,攔截上去想止住它的向下滾動,都無疑会賠上性命的。這種能量的強大性,並非我們肉眼凡胎所能感悟啊!即使你具有那种“揮黃河長鞭”的氣魄又怎麽能奈何呢?在整肅道德學術綱紀的過程中,你想重整綱紀,你還不得不面對這座橫垣在中華大地上幾千年堆積而成的精神巨山的垃圾,稍一不慎就很可能使你鞭毀人亡。這種能量性不僅在社會上廣泛存在著,在我們同學中,在座和不在座的所有實踐者的靈魂之中,其實都深植著這種病原體和慣性能量。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直都不敢輕率地直接地揭開這個蓋子,慎之又慎地采用迂回側擊、包抄伏擊、等待等方法,繞過強大能量體的辦法,逐步展開,這其中難言的苦衷,恐怕是希有人能夠印心而知道的,普遍存在的還是誤解、誤會和怨尤,百口難言啊!
好,這一方面我就不再深言了,談多了像是向大家訴苦求取同情似的。就象廣東人說的,“不好意思的啦”。其實現在已經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很高興經過近三年的努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與付出,歷經這麽多年的辛苦,以及天道自然的運轉,冰山開始消融,就連居住在北極的摩爾斯基人都在開始買空調了。全球“溫室效應”的作用力,似乎也在“天道好還”。
我們遵照老子在帛書甲本《德道經》中的、還沒有完全失真的教導,進行研究和實踐,循德進道,要首先把握住“心性修持大道生”的基礎,在德篇的基礎上,修德、持德、積德、守德,加強對“意身清靜上德明”的解悟、理解、掌握和實踐,築實這個基礎的厚土,去承載心性修持,從意和身的修持實踐上下真功夫,持之以恒,從而明德,也就必然會水到渠成,從而能夠順利地自燃地進入“心性修持大道生”的階段。要將這個整體的實踐原則全面系統地把握,同步地掌握,这是我們修真學教育和實踐的關鍵所在。因為實踐者自己的上德不明,在還沒有進入慧明德與智明德的明明德之前,企圖明道就甚為艱難。即使能夠明一點,那也只是弱明、昏明、淺明、一知半解的明,而並非洞彻萬物,朗照乾坤的無量光明。我們的真把式們,一定要將這種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透明,作為自己的實踐目標,才能實現自己的大道。
我們先簡要地解析一下這個“意身清靜上德明”。在人的一生之中,支撐我們生命健康的能量儲備,僅僅就是六道陽爻表述的那麽一點儲存,但是一過人生的十五歲,體內的強盜小偷也就自然地出現了,而且還是六賊齊生齊出。那個小東西挺厲害的,這眼耳鼻舌身意六賊一起打開了人生後天系統的大門,向命體外盜外伐,消耗我們有限的、可憐的、僅有的一點能量儲備。這六個小偷強盜,它們狼狽為奸,組合在一起,每時每刻都在盜耗著我們體內倉庫中的能量儲備。酒色財氣,貪嗔癡疑,都只不過是這六賊的工具和表現而已。擒賊先擒王,擒王需用聖。如果修真實踐者不能用德“一”來制伏住六賊,可以說無論你如何刻苦勤奮地煉,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熬,到頭來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你攝入能量的速度,轉化成能量儲備的過程時間,永遠也難以超過六賊這眼耳鼻舌身意一起施為時所消耗的總和。六賊就是人類精氣神死地的掘墓人,人們雖然可以通各種養生的方法來大量進行攝入補充,開源無限卻難擋流失無制。只有開源與節流同時並舉,才存在著身國中庫儲能量復歸於“三陽開泰”和“六爻純陽”的希望,否則我們的一生都是在空忙。
在離道失德總趨勢的大環境中,人們對自己身中的六賊已經放縱得太厲害,跟現在養兒子差不多,都在嬌生慣養獨生子,而我們看那些獨生子,小皇帝,不以為它們是賊,反以為是正常和必然的存在。大家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驕生慣養著它們,放縱著它們的一切行為,甚至在腐朽文化的影響下,培養和提升它們的能動性和活力,還振振有詞地美其名曰:人性的張揚,個性的突出,自由的開放。卻不知沒有德一的制約與規範,這六賊正在引領著人的生命向精神的死地和肉身的死地進軍,在朝著自己的墳墓進行百米短跑。人類對德一的迷失,才是人類最大的悲哀啊!
老子學說的修真學,在認識自己生命系統的真識中,高度重視著滌陰增陽。六賊就是身國中最主要的陰性系統。六賊中又分有主次,我們在“道德與八識”中已經作過一些論述,這裏時間問題我就不詳談了。
那麽如何制伏六賊呢?擒賊先擒王,擒王立聖心。我們要在明德知道立聖心的基礎上,展開擒賊先擒賊王的實踐。展開這一實踐,是在認識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的基礎上實施的,我們學習十三章不就是在討論這個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嗎?只有這樣才是意身清靜的根本。為什麽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趕天趕地的要把這個蓋子揭開來,要把這個鑰匙交給大家呢?因為我們要求人人都爭當這個真把式,要把這個意的無死地、身的無死地全部實踐,只有這樣才是意身清靜的根本。
在前人的記載中,眼耳鼻舌身意這人生六賊,卻是用這種一個比一個厲害的排序方式記載著,而沒有將最厲害的放在首位。為什麽要把意和身放在首位?這是因為修真學是實踐的科學,在戰略上我們要把握住根本目標,但是在戰術展開中卻要從易從細處下手。前人的這種排列方式,就是一種修真實踐在戰術上循序漸進式的排列方式,其中暗藏著由易至難,從細到大的逆修技術把握。
前面我們已經破解象喻藏訣之秘,解析了道篇第一章。那麽我們能不能通過這一方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地産生我們擒六賊之王的實踐方法呢?我想同樣是可以的,也是必須進行的。細細地分析起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賊,其實自從我們進入少年生命期時,步入這個由人生先天无為向後天有為逐步渡過階段時,眼耳鼻舌身意的“賊性”就已經在被我們的家庭培養着、社會培養着,再加上我們自己學習,就已經開始逐步形成,在外部有相世界的影響作用下逐步生成。比如說七歲到十四、五歲這一個階段,只是各有快慢,作賊的能力施展得遲和早有一些差別。例如身賊,什麽叫身?眼耳鼻舌身意,身就是指的生殖器的行為。它的賊性形成的時間和展開偷盜精氣神的時機,相對於眼耳鼻舌而言,就相對晚一些,但是它一旦展開內盜,卻比眼耳鼻舌之盜産生的禍患強大得多。意,是指後天陰意,主觀意識,不合道德的常道經驗思維模式等,它的完善雖然比較晚,但它卻是六賊的統帥,它就是六賊之王。
我們依據對道一章的解密破譯而觸類旁通地擒制六賊,要改造这个眼贼,就要在我們雙眼為賊之時,把這個賊性觀出來,把它不觀正喜觀邪,不觀內戀觀外的盜賊之性加以擒制!“名可名,非恒名”地進行擒制。因為軒轅黃帝早就說過:“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蹟匿正矣。”我們的祖先早已經將我們這一雙眼睛立了形名,建立了聲號,我們堅持著“可”這個非恒名,“可”這個不是常道的聲號,那麽它不就也同樣能夠無法逃其蹤蹟而歸於正道了嗎?只要我們堅持著“可”它,並且主動提供給它德一能量,營養它,扶生它健康生存,那麽目不邪視也就必然産生;它也就會自覺地去“非禮勿視”了,比你拼命地去克制那樣強得多嘛。你看看我們有的人見了那些邪性的東西,心裏在說“不能看、不能看!”但是眼睛還是要盯著看,那是為什麽?那就是我們沒有“名可名、非恒名“地制住意和眼裏邊的那個阴贼。這也就是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修真方法。其餘的耳、鼻、舌、身、意,是不是都可以如此“可”非恒名呢?我想大家的答案應當不會存在不同的意見。这是至簡至易的方法,是牽牛鼻子的技術。牛身雖然龐大,只牽一鼻就會跟著走。道雖浩瀚,只誦其名即可感格。為什麽要人為地復雜化呢?舍易從難,抱繁棄簡,豈不是幹耗自己的精氣神嗎?執而迷之也就是:“若当诀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到那时後悔也就晚了。
關於眼耳鼻舌身意的“非恒名”,我們祖先早就將應該著於紙的寫在紙上了,例如:眼的非恒名就是名“明上”,字“英玄”;鼻的非恒名就是名“玉垄”,字“灵坚”;耳的非恒名就是名“空闲”,字“幽田”;舌的非恒名就是名“通命”,字“正伦”。另外身與意的名字也是都存在著的,並且都已經告訴過大家,自己可以回去再想一想,外找內找地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來,我這兒就不想全部都列出來,太讓大家吃現成飯了,或者等著別人告訴你好了。伸手派總是要有人當的嘛,對不對。
關於破解隱喻藏訣而解析道篇第一章,我們就先談這麽多。大家也可以啟動自己的靈悟慧識與智識,對德篇第一章的修真學內容,可以先自己進行尋找和解析,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研究論文,相信在直譯破解道篇第一章的基礎上,在高度重視修真不離心,修真不離身這個原則下,大家都能提升自己的慧和智,從中順利解密破訣而解析老學,實踐老學。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以后学人对《中庸》的误读
(2)經典誦讀心訣的靈活應用
老子《德道經》甲本原文釋義
妳希望被人記住的是什麽?
第五十、五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