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
昨日读《天道》篇,并看了厚音老师《生存与修炼》中对此篇的讲解。
尤对“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反复进行了体会。
今日出外,路过街道十字,彼时人群川流不息。有乞丐并青年女子跪地摆家人绝症照片于旁,围着甚众,当然,上周末在同一地点。有一老妇远隔人群而不忍,抽零钱交幼孙手,并嘱布施之。
其时,隔十步远一年老断臂乞丐倚地而坐,伸其断臂抖之行乞。
天桥上一中年妇怀抱大头儿于路边,妇窘笑,大头而手执糖果并笑之。
余每不忍视,间或掏零钱抛之而疾走。
尝思之,什么样的标准和追求让人们、这个社会不断的落下了这些在身边?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之道,就好比拉弓射箭,箭头高了就往低压一些,太下就抬起来些,拉的太过就减弱一些,不足就加强一些。对应《庄子.天道篇》讲的,”水静则明烛须眉,中平准,大匠取法焉“,就是泥水匠师父用水平仪找平一样,然后才能取正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被称为经营学的思想家,在此书中讲,宇宙是有法则的,实际上宇宙的法则就是道德法则。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而谁又能将”有余“来奉献于”天道“呢?因为懂得天道,因此圣人为、成功却不自己拥有、据为己有,他并不是为了被人们称颂这种贤德,而只是顺合天道,将”有余“奉献于天道而已。
我个人以为,厚音老师在讲解”犹张弓者也“这一句时,解释为”目标高了,就把它压低一点;目标低了呢,你就把它举高一点“,并将后边的”损有余而益不足“和”损不足而奉有余“解释为同一理,是不太准确的,对照《庄子》中”天道“所讲,意思是一致的,天道是标准,人校正的是自己。
当然整篇意思的讲解是一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李涵虚《道德经》注释(《东严正义》)——第七十七章
《道德经》第77章:1.“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描述天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连载427:人间立法要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自然法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德经第77章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