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诗词联句的解读与其他

红楼梦诗词联句的解读与其他

13回)

文/吴仕钊  图/杨和

最近给孙子购回来一套《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该书用儿童口吻,颇有通俗气息。给孙子后,一次在家里吃午饭,孙子在听大人的交谈中,插话说到贾宝玉和林黛玉。儿子问孙子,你看过《红楼梦》?儿媳说他看过。孙子说是刘心武爷爷讲的。这个小小的对话说明,书在孩子眼前,说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会阅读到。

廿世纪七十年代末,笔者在读书时,曾有一个愿望,想把《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成现代文。后来,忙于工作,间或有一星星点点的写作和积累,也不系统。现在退休了,有了完成愿望的时间,便开始了这个工作,也许有些许意义。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一行世便被人传阅,同时遭到监禁和扼杀,书房则设法避过官方检查,将其改名为《金玉缘》,刊印发行,当时传抄状态可谓不胫而走。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很可惜,只写了八十回,厄运即夺走了这位杰出作家的生命。

《红楼梦》具有广阔丰富的生活内容,巨大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圆熟的艺术技巧。别的不说,书中的诗词,既继承了《诗经》、《离骚》,乃至唐诗、宋词、元曲的一切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革新和创造。叙事、抒情兼而有之,富有现实和浪漫色彩,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容不才慢慢分享开来。

 

第一回  七首诗词两幅联语

一、《顽石偈》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住作奇传?

这是《红楼梦》开卷的第一首诗,起序诗的作用。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才是这样理解的,它是借用佛教的偈颂形式,借顽石说事体。倘若翻译成现代文,也许好理解些:

我没有才能去修补这残破的“青天”,没有能力去振兴这残破的社会。枉然为人在这红尘世间混了这么些年;这个石头记叙的前生、今生和来生的亲身经历,请什么人代替我把这传奇的事情写成小说,流传后世呢?

《顽石偈》把佛教的偈语和诗的绝句结合起来,借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假想,反衬自己无力补天,叹息在这人世间枉然混了这些年,但又不心甘,因为这个石头所记叙的故事还是有些意义,说不定有谁可以代替我去写成小说流传后世,到哪里去找这个写作的人呢?这里的苍天,是指青天,也就是那个封建社会。我既然没有女娲那般补苍天的本领,更不要说去修补或是振兴这个残破的封建社会,也只有把这石头上记叙的故事讲给世人听,让人们去认识这个世道。

 

二、《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这是《红楼梦》的缘起诗,写出了作者的思想和苦衷。在那个卫道的封建社会,即使小说写的是正常人的真实生活,公开的言说风花雪月,儿女私情是不可以的,所以要用“荒唐言”掩盖。然而曹雪芹花了十年心血写出“一把辛酸泪”,人们看到这些闺友闺情,都说这是曹雪芹的愚痴。谁又能体察到这个中的真味呢?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较为正确地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如下用现代文改写——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漫无边际,浮夸不实,不合世情的文字,与时世相违背,与封建统治思想背道而驰;然而,十多年撰稿的这些文字,却饱含着对封建社会的衰亡既愤懑而又惋惜的心酸的泪水!当时人们错误地认为这些文字是单纯描写儿女之情的痴书,有谁能了解书中的真正含义呢?

的确,诚如《红楼梦》第一回:“谁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滋味。”鲁迅也说:“《红楼梦》单就命题,就因读者的眼光而又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徘徊,流言家看见宫闱密事。”曹雪芹在这里用“谁解其中味?”,提醒人们不要误解了这部书的主旨。

三、太虚幻境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太虚幻境”是曹雪芹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构的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它是假的,虚无的,但通过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把《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都做了隐约曲折EXO的交代,这又是真的,实有的。我们用现代文理解——

“假”是“真”的时候,“真”的就成了“假”的;“无”作为“有”的话,“有”也就成了“无”。

“幻境”与“现实”,“假”与“真”,“无”与“有”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是曹雪芹微词曲笔的表现手法。这幅对联同样是提醒人们要识别真假,领会《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真正含义。

四、癞僧偈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这是癞和尚念的一首偈语。当时的情形,是癞和尚看到甑士隐在自家门前抱着独生女儿英莲,平时爱笑的癞和尚却哭了起来,转而对甑士隐说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 士隐不耐烦,便抱着女儿转身才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笑,口里念了上面的四句。我们用现代文理解为——

你对子女英莲的娇生惯养,溺爱有加,可谓是苦劳心力,自己却痴迷不悟,你却不知道这个叫英莲的姑娘将有被薛家恶少澌澌地像风雪摧残一样的命运;应当提防英莲在元宵节那天丢失,那将是你甑士隐家运败坏,遭到灾难的时候。

甑士隐原是当地的“望族”豪绅,过着“观花种竹,酌酒吟诗”的乡宦生活。他的独生女儿英莲,从小“粉妆玉琢”,“娇生惯养”,但这种生活很快便“烟消火灭”。女儿丢失,被人拐卖,最后落到薛蟠手里,沦为奴婢,折磨而死,家中遭火灾,家道衰落。曹雪芹通过癞和尚之口,借以反映封建末世的社会现实,甑士隐家因天灾人祸而衰败是偶然,而封建社会崩溃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癞和尚预知人世生死祸福,当然是迷信之说,这也是曹雪芹微言曲笔的写作手法之一。

五、对月(贾雨村

未卜三生愿,

频忝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

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

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这首无律,是《红楼梦》中一个人物贾雨村穷困落魄寄居在葫芦苗时写的。又一次,甑士隐家里的丫环娇杏在窗外回头看了他一眼,这个落魄的“酸儒”,就想入非非,做起“英雄穷途遇美人”的好梦来了。这天,在中秋月下吟了这首歪诗。可否这样用现代的口吻理解这首诗——

不能用占卜的方法预料前生、今生和来生的意愿,在我心里屡屡增添了一段思恋的忧愁;闷闷不乐的时候,皴眉愁思;想到那美女窗外回头,我独自徘徊在她的窗外,只有自顾的影子恍若被风吹而过,有谁配作她胜任的伴侣?这皎洁的月光一定有意,邀请我登上玉楼去见那美人!

贾雨村这个落魄的“酸儒”,是根本不会产生真正的爱情的,他一心网上爬,向往着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这可能是他“三生”的愿望。他在月下吟诗,表面上是对美女期盼,实际上是对官场的高攀。这也是曹雪芹委婉含蓄笔法的表现。

六、诗联(贾雨村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在奁内待时飞。

这幅诗联恰恰是上面那首《月下》是的诠释。当时,贾雨村在吟罢《月下》诗后,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于是又搔首对天长叹,随即又高吟这一联,籍以抒发他的所谓“平生抱负”,他时刻准备着往上爬,字里行间流露出按捺不住的政治野心。我们用现代文来直白这一副诗联——

美玉装在柜子里等着卖高价,金钗留在匣子中到时腾空飞。

贾雨村是个“文人”,他在这幅诗联中引用典故很圆熟,《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里是贾雨村自比孔子,准备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的意思。据魏晋小说《洞宴记》:神女留金钗于奁内,后化作燕子飞去。从贾雨村的诗和联看,他满腹经纶,实在是生不逢时,落魄在庙里寄宿,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那个封建社会的悲哀啊!

七、对月寓怀(贾雨村

时逢三五便团圞,

满把清光护玉兰;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寓怀七绝,进一步揭示了贾雨村这个野心勃勃的政客的内心世界。贾雨村本是“诗书仕宦之族”,只因家世败落,才落魄潦倒,但他不甘心“久居人下”,仍然以追求功名利禄为唯一奋斗目标。试用现代文解读他的这首诗——

到月亮了十五的时候就团圆,充满而晴朗的月光掩映着玉石栏杆;一轮明月刚刚从东方升起,千家万户便都仰头观看。

《红楼梦》里写道,甑士隐和贾雨村坐在桌前,二人先是款酌慢饮,渐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献斝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萧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贾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便对月寓怀,吟出这首七绝。在这里他“明月”比喻封建帝王,他想爬到天上去,钻营到皇帝周围,大大的显一下身手,“飞黄腾达”起来,令万家仰头看。

后来,这个伺机钻营的家伙,靠着贾府的门路,依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权势,官运亨通,很快爬到了“协理军机,参赞朝政”的兵部尚书宝座。又反过来为着四大家族效力。这首诗,无处不散发着企望升官发财的气息。

八、好了歌(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是跛足道人给封建社会的一首挽歌。其背景是甑士隐家道没落后,暮年贫病,这天拄了拐杖到街头散散心,不巧见这个跛足道人。道人疯狂落拓,麻鞋鹑衣,口里念着这个《好了歌》,用现代文通俗地理解,就是——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功名是没法忘记的,从古至今的将领和丞相都在哪里,如今只剩下一堆荒坟;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财富是没法忘记的,活了一世,只恨积攒了没多少钱,等到钱多了的时候,眼睛一闭就离世了;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娇妻是没法忘记的,活着的时候天天诉说的恩情,死去之后又改嫁他人;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儿孙是没法忘记的,一片痴心教育孩子的父母从古来就有许多,但是有谁看见了那些所谓孝顺的儿孙呢?

在封建社会,士人的生活理想,就是“功名”、“金银”、“娇妻”、“儿孙”。但这首《好了歌》却揭示了这一切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曹雪芹借《红楼梦》的曲笔,预示了整个封建社会末日的即将来临。因此,《石头记》(《红楼梦》最初的书名)一闻世就遭到统治者的封杀。

九、《好了歌》解(甑士隐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

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

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

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

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

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甑士隐的《好了歌解》,用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在封建社会这个传统的“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变得虚伪、败坏,人们普遍丧失了对古典人文主义的信仰,人性恶劣的方面开始扩张,又加上政治环境的动荡、变幻,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都表现得十分清楚。这里,我们用现代文再把《好了歌解》诠释一遍:

简陋破败的房子,空空荡荡的厅堂,这里曾经是达官贵人聚宴的地方,他们上朝时手里拿的笏板堆满了床啊;荒凉的地方只有衰草枯败的杨柳,这里曾经是笙萧宴乐歌舞飞扬;蜘蛛网早已结满了那画栋雕梁,豪门大户已经成了破落户;绿纱如今又糊在成蓬草编的破窗上,寒门小户,已经成了暴发户。君不见当年青春少女脂正浓、粉正香,怎奈何两边的鬓发变白人老珠黄。昨天才在黄土堆里埋葬了白骨,今夜却又在红绡帐里结成了夫妻。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之间却变成了乞丐,落得人人诽谤。正叹息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就身丧!别说教育子女奉礼守法方式得当,保不住以后要变成拦路抢劫的强盗。尽管选择了贵族子弟做女婿,谁料到后来却沦为妓女。官僚们嫌乌纱帽小一心往上爬,为非作歹,结果套上枷锁,变成了囚犯,官场就是这样变换着,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功名富贵,妻子儿孙都是“他乡”,不能长久住居的,只有超脱尘世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故乡”,才是好的归宿。人世间的事情说荒唐也荒唐,忙忙碌碌替别人做出嫁的衣裳,到头来自己却一无所得啊。

《好了歌解》是对《好了歌》所表达的思想进一步具体、生动的阐发。它形象地刻画出封建统治崩溃前夕的种种衰败景象:满床的朝笏玉板不见了,只剩下空荡零落的厅堂;歌舞场长满了衰草枯杨;画栋雕梁结满了蜘蛛网;公子变成了乞丐,小姐流落为娼妓,;达官贵人扛上了枷锁,酸儒新贵反倒穿上了紫蟒。这个下台,那个登场,这是又可笑有荒唐。好了,好了!什么是好?什么是了?“了(指断绝俗缘)便是好(得到解脱)”!

第二回  两幅联语

一、联语

偶因一着错,

便为人上人。

这个联语是点评式的,其背景是甑士隐家的丫环娇杏当年回顾贾雨村,因偶然一看,便弄出这段奇缘,谁知娇杏到了贾雨村身边,至一年便生一子,又半载,贾雨村原配染疾而下世,贾雨村就将娇杏扶作正室夫人。曹雪芹在写到这里就用这个联语予以点评。用现代文解读这一联语,就是:

偶然因为一时失于检点,反而一跃出人头地。

甑家丫环娇杏一次偶然回头看了一下贾雨村,在封建礼教看来,女子是不应该私顾外来男子的,这就像走错了一步棋,却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贾雨村后来做了的大官,娇杏也因此成了贵夫人。曹雪芹写娇杏的“一着错”,是写贾府的“一局输赢料不真”的一个引子,以预示这个封建家族“兴衰”的兆头。

二、智通寺对联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如果说曹雪芹借用寺庙这幅对联为封建官僚画了一幅肖像画,倒不如说世间一切贪腐者都会有此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忘缩手”是贪得无厌的心态和欲望的表现,“想回头”是瓦解和崩溃的惊状,实际上也无路可走了!我们进一步用现代文剖析——

聚敛的钱财很多,到死了以后也用不尽,但还是不住手地继续敛财;作恶多端,直至走投无路,才想改邪归正。

这幅对联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官吏贪得无厌的本性。其写作场景:贾雨村因为贪酷之弊和恃才忤上,被罢了官,心中虽然惭恨,表面仍嘻笑自若,把当官搂的钱财和家小送回原籍,自己就担风袖月去游览天下胜迹。后来到维扬(今扬州)在林如海家做了林黛玉的老师。一天偶游郊外,在破庙智通寺山门上看到这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副对联对那些奔走官场的名利中人不啻是当头棒喝,可是到底没能警醒贾雨村这个“禄蠹”(贾宝玉语,意指沉迷于升官发财不知觉悟的人),最终还是因为贪腐“坏了事”。

 

第三回  一幅对联两首词

一、 荣禧堂对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

掌上黼黻焕烟霞。

这是荣国府正堂所挂的一幅对联,为安东君王所书。通过堂前座上人们的衣饰来形容贾府这个封建贵族世家的显赫权势和荣华富贵的。

在座的达官贵人,衣饰华丽,烛光闪耀,同日月交相映辉;堂前的达官们,穿着饰以绣纹的礼服,光彩夺目,与烟霞一样灿烂。

这幅对联,就艺术形式上看,对仗工整,形象鲜明,仿佛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充塞着珠光宝气的达官贵人的宴乐图。这样的描写,与贾府后来的衰败冷落的凄凉景象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二、 西江月(二首)

(一)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到荣府后,见过贾府大部分人,最后才见到贾宝玉。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贾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贾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两首批贾宝玉的词,这是其中一首。这首词集中地描绘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这个典型的意义也就表现在对封建阶级的叛逆上。我们再用现代文解读一下——

无缘无故寻找忧愁和悲伤,有时候像呆傻又像癫狂;表面上有着好的相貌,就像个皮口袋一样,而内心里却没有什么货色,像草莽一样。

穷愁潦倒的时候,也不懂各种社交事务,不会世俗的应酬之事,愚昧顽劣不读八股文章,行为怪癖,性格反常,不怕别人攻击和诽谤。

曹雪芹在这里用反语写贾宝玉不按封建礼教的思路学习和生活,也不按常理去结交人群,表面上诗歌文质彬彬的人才,却没有大人们希望成才的东西。作者曲折的笔法,对贾宝玉是明贬暗褒,似是嘲讽实际上是在赞扬,突出地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第一首是写贾府兴旺时,贾宝玉的状态。重点写他不读经书,不学八股文章,摒弃仕途经济,为下一首作了铺垫。


(二)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这是《红楼梦》中的西江月第二首,写贾府败落时,贾宝玉的状态,着重写贾宝玉这个叛逆性格对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统治的严重破坏性。用现代文直白地理解——

富贵时总是“无故寻愁觅恨”,不知珍惜不知去学怎样维持,家道败落时又无法忍耐凄凉的惨状。可叹啊,白白浪费了人生的大好时光,一事无成,对国对家,都不能成为有用之人;天下不能考取功名者属第一,不学无术,不务正业者,从古至今没有第二个。说给富家的公子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们,不要学这个人的样子。

这里曹雪芹假托卫道者的口吻,正话反说,巧妙地歌颂了贾宝玉反封建的思想品质,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腐朽的封建礼教与庸俗的世道人情。说实话,这两首词并不深奥,挺直白的,只要把曹雪芹正话反说,虽贬实褒的写作背景搞清楚就可以理解了。

【作者简介】

吴仕钊,湖北随县人。文学硕士,襄阳市委党校退休人员。《湖北作家词典》介绍作家,曾任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外国文学学会会员,襄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襄阳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近年主要从事国学研究,在春秋战国文化研究、诗经和佛学方向着力。公开出版《外国文学自学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慈悲大洪山》《缅怀》等书。平时喜欢写作叙事诗篇、杂文、随笔和散文。

《保康风采》编辑:邓龙金 / 审核:李修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10句话,谁解其中味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对《红楼梦》的介绍
《红楼梦》是个悲剧
红学又一大发现,贾政打骂贾宝玉,其实曹雪芹写的是文字狱
北静王为何不救贾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