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历史? ▎民间故事:历史与传统


民间故事:历史与传统

吕响得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通过故事传说,可以了解底层民众(民间社会)的思维世界,他们的生存状态,去倾听这些“没有历史的人们”的声音。

 

小时候耳濡目染了许多流传在家乡的传说与故事,方言叫“故经”。有一个故事因其特别而一直在心里萦绕不散,故事的大致情节已然忘掉,只记得结局,姑且名之“月亮和太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结局,经历了各种挫折的一对恋人终于走在一起,但是他们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反,为了某种原因,他们需要变成太阳和月亮为人类造福。那么,谁变太阳谁变月亮呢?丈夫让妻子先选择,妻子说,夜晚太黑了,不敢走夜路。丈夫说那你就变太阳好了,但是妻子又说,白天走会被大家都看到,她会害羞。丈夫想了一个办法,给了妻子一张弓和一筒箭,告诉妻子,如果有人看她,就拿箭去射,这个箭其实就是太阳的万丈金光。就这样,妻子变成了太阳,丈夫变成了月亮,俩人只有在早上和晚上的时候远远的看到彼此。这个故事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太阳与月亮性别的对置,除此以外,在所有的关于太阳与月亮的传说与故事中,看到的都是以太阳为男性、月亮为女性的版本,大家更习以为常的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在古籍记载中,太阳神“羲和”也以男性形象示人,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太阳神仍然是男性,月亮神为女性。


王铭铭、舒瑜编《文化复合性:西南地区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其中有一篇文章《迁徙:山地苗族的历史心性》,作者杨渝东在对云南省屏边县和平乡的山地苗寨S村田野调查中,获得了一个“关于太阳与月亮性别的传说”,该传说和笔者听过的那个故事一样,也认为太阳是女的,月亮是男的,并且其解释也差不多。作者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有两点,第一,在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中,女性很少需要晚上出门,她们出门完成的工作主要在白天完成;而要在晚上出门的工作都是男性来完成,比如狩猎。第二,与苗族的迁徙历史相关,月亮相比太阳更为重要。(该书第9页)这个解释给了长期以来在我头脑里苦苦思之而不得的一个可靠答案。问题是,笔者的家乡在偏僻落后的西北一隅,那儿的人们和云南屏边的苗族可以说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是就在这两个毫无关联的地方和两个毫无交集的族群中,存在一个似乎可以共享的民间故事传说,这是否只是一种极端的巧合?又或者,在笔者家乡,也存在一个因人们长期迁徙而产生的迁徙文化,并因此郁结成一个“关于太阳与月亮性别的传说”?或者做一个更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这种迁徙大多都是弱势群体进行的生存选择,迁徙过程容易遭受各种社会歧视甚至敌视打击,因此一般而言,迁徙活动多较隐秘,选择少人攻击的“夜晚”。


可能是从小培养的爱好,一直都比较喜欢搜集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历史确实有“大历史”与“小历史”之分,文化也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别,一直以来,我们都比较关注的是那些大历史、大传统,我觉得小历史就好像冬天结冰的一条河,表面上静止不动,可是在冰底下暗流涌动。故事传说肯定不代表历史,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人,那这些数不尽的故事传说就是一个人站在太阳底下不小心留下的影子。底层民众(民间社会)会通过对大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演绎、附会、解构与重构,进行一种历史的再塑造,将自己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对未知的想象,融合进这种再造的历史之中,构成他们对自我所处世界的想象。同时,通过故事传说,可以了解底层民众(民间社会)的思维世界,他们的生存状态,去倾听这些“没有历史的人们”的声音。一个故事传说,一般有两个面向,一能指,一所指。对一个故事传说的解读,也应该在其“能指”的基础上挖掘其“所指”。对民间故事传说进行历史人类学的解读与思考,或许会有另一种对历史的认识与收获。


参考文献

[1]王铭铭、舒瑜编:《文化复合性:西南地区的仪式、人物与交换》,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2]赵世瑜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3](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著:《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王明珂著:《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微历史:平台为了适应微信阅读的需要而初创的栏目,主要就某一历史问题作简要的梳理,以期简洁地说明历史的演变。因篇幅限制,文章的内容、形式、与论证方式与学术论文都有较大的区别。欢迎各位赐稿,将word版文档发至newcultures@126.com,800至3000字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节是纪念谁的日子
东北民间历史文化故事发掘传承之我见
2013年10月12日《文化商丘》民间故事: 太阳和月亮的传说
原来这才是中秋节的真实来历
中国历史故事
有关中秋节的美妙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