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者稿件 | 海德格尔: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提醒我们什么是值得质疑的

元尚  试译

授权哲思学意发布

个人原创投稿邮箱:tougao@izhexue.wang


《海德格尔导论》第一章:问题

 

庆典...是自我克制,是注意,是质疑,是冥想,是等待,是进入更清醒的一瞥那神奇的奇迹,世界正是在我们周围的世间奇迹,它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切,事情是,我们自己在他们之中,我们自己是,但几乎不知道我们是谁,几乎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这一切。

—— 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赞美诗)

 

为什么是有什么,而不是无?惊奇,令人奇怪地是,这个问题,似乎即古怪又熟悉。但令人费解的是,它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简单问题。

 

这并不是说,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方法来加以回答,我们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鸟儿迁移到每年冬季的某个地方?”或者“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的犯罪比日本多?”这些问题的设立,让科学研究得到解决的机会。但是,没有科学的调查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有东西,而不是什么都没有。科学描述了我们周围找到的东西,它说明了这些事情是如何由其他原因所导致的,但不能说为什么整个存在。大爆炸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但它没有回答为什么有一个大爆炸,而不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说,上帝创造了宇宙大爆炸。不过,为什么会有上帝?也许是上帝必然存在。然而,很少有思想家这几天接受一个必然的是它的存在就可以知道,证明的想法。大多数人都同意,无论我们可以提出作为一切工作的原因是本身的东西,存在仍然需要解释。它看起来非常之多,如果我们的问题,“为什么有东西,而不是什么都没有?”它超越人类理性的能力。我们的问题似乎根本无法回答。

 

这是否意味着它是没有意义的?一些哲学家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可以通过构造参数来表明,问题从来没有任何开始的标志。我们可以说,在我们的问题单词“无”指的恰恰是,它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但是,就算参数都做了,毕竟问题似乎重大,于是又潜行回来了。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写道,一旦科学已经说明一切是如何运作的,一切正常,可我们还是要问:“是什么赋予这些方程以生命去制造一个为它们所描述的宇宙?为何宇宙陷入其存在性的错综复杂之中?”(采用《时间简史》许明贤、吴忠超译文)

 

对于海德格尔,我们的问题则有深刻的意义。打开他在1929年的文章“什么是形而上学?”结束部分,和他的讲座课程《形而上学导论》(1935年)。更确切地说,海德格尔问:“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却不在。”(注,采用《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太庆译文)

 

术语“存在(英文:beings)”翻译存在者(德文:das Seiende),更多的字面意思是“那是(英文:that which is)”。“存在(英文:Beings)”,它的同义词“实体(英文:entities)”,指任何存在的事物。显然,原子和分子是存在的。人类和狗是存在的,正如它们的特性和活动。数学对象的六边形,数字,方程也是存在的,虽然哲学家不同意这些存在是否存在于人类思想或行为之外。即使龙的原型存在,它们自己却并不存在,但我们仍然可以谈论龙,只是因为神话,图像和龙的概念确实存在,像龙类的动物,如蜥蜴等。事实上,似乎我们可以用某种方式思考,谈论或处理所有涉及生命的事情。

 

但是,如果为什么有生命而不是无生命的问题,不能通过指向任何特定的事物来回答,那么它如何具有任何意义?也许它的意义来自它的“为什么”的特殊性。也许在这个问题的“为什么”不是寻找一个原因,而是一个庆典仪式的行为。我们注意到这个惊人的事实。当我们问这个问题时,我们庆典的事实,以及任何东西都存在。通常,事物的存在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熟悉,我们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某些时刻,这个最熟悉的事实可能会变得令人惊讶。维特根斯坦介绍他的经验这样说:“我惊异于世界的存在,然后我倾向于使用“什么应该存在的非凡”或“世界应该存在的非凡”这样的短语。”

 

一旦我们注意到并庆祝了生命存在的事实,我们就可以走得更远,一切都取决于这一步.。我们可以问:这个“是”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现在我们在问是什么让存在成作存在,而不是无:我们以什么为基础理解生命的存在?现在我们问的不是关于人(英文:beings),而是关于存在(英文:being)。

 

“存在(英文:being)”是我们与德国表达“das Sein”的对应物,字面上是“是(英文:the to-be)”。在英语中,这个词being可以指是什么,因为is可以是(实体)或to-be(它意味着实体存在)。因此,像海德格尔的许多译者一样,我将利用“存在(英文:Being )”来区分清楚存在。(这不是海德格尔的做法,在德国,所有的名词是大写,以防止存在与至高无上神存在的混淆。)

 

存在并不是所有的存在者:这是什么标志着存在作为存在而不是无,什么是东西与无之间的差别。另一个类似的短语也可以帮助理解:存在就是差异,它让我们有了东西而不是无。即使我们找不到存在的全部的原因,我们可以调查存在的意义,因为它确实有差异,有存在而不是无。我们可以注意这种差异并加以描述。

 

然而,这个问题的意思看起来很简单:说“东西”似乎意味着它在那里,特定的给予,在手上的。总之,它存在而不是缺席。存在只是简单的存在(含有出席的意思)。存在似乎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事实,所以它似乎是一个东西的存在没有理由,而且很无趣。

 

但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差异是这么细小吗?如果我的房子烧了,它的缺席是压倒性的。我们爱的人之死亡,他们的缺席袭击、侵蚀着我们。难道这些只是“主观”的反应,与“客观”的存在无关吗?或者是我们意识到有,事实上,它是东西和无之间的关键和丰富的区别?

 

我们也可以问我们所提到的所有存在,是否都以同样的方式存在。狗与狗的行为是否以相同的方式存在?一个神话存在,像一个原子存在,或一个数字存在?特定的差异,它有一个存在,而不是没有什么可能取决于什么样的存在是有问题的。存在开始看起来复杂和令人困惑,

 

也许有些存在根本不出现(英文:present )。例如,我们不断关注的可能性 - 每当我们想到我们可能做什么,考虑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或看看我们可以去了。一种可能性是未来的东西,某种东西还不存在,可能永远不存在。然而,我们几乎不想说一个可能性是什么,因为当我们考虑可能性时,我们肯定会思忖的。同样,我们纪念并研究过去。过去是不出现在现在的。但是,如果它什么都不是,我们描述它,争论,拒绝或渴望它,这将是没有意义的。

 

然而,事实证明,存在的意义是不清楚的,很难界定存在与无之间的界限。看来,为了思考存在,我们必须考虑时间性(英文:temporality ),因为存在不仅对我们有影响,不仅当它们在现在,而且当它们在过去和未来维度的神秘现象称为时间(英文:time)。

 

我们最初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什么而不是无?- 让我们回到第二个问题:它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可以问第三个问题: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让存在对我们有意义?换句话说,为什么它会给我们带来差异,是有什么而不是无?这是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关键问题 - 如果我们对于某事与某事之间的差异无动于衷,我们将被遗忘。我们不断地区分某物和无,通过承认无数的东西是真实的,同时拒绝谬误和幻想。这个过程不仅在哲学中,而且也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我认识一个投手用一个非常简单地动作伸手去拿他的手柄。很显然,没有我们对存在的感受性,我们就不会是人类。即使最冷漠或久经考验的人,也知道存在意味着什么,尽管很难把握这个单词的意思。

 

我们现在正在走海德格尔思想的道路。对于海德格尔来说,这三个问题属于一个问题,它们可以被称为存在的问题:他想要注意到有什么而不是无的奇迹,追问它们有什么区别,并问它如何对我们有所贡献。

 

那么,海德格尔是如何回答存在的问题呢?他的哲学是什么?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哲学。”但是他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对他来说,哲学不是某人拥有的,而是某人做的。它不是一个理论或一套原则,而是对一个问题的不懈的和热情的奉献。在海德格尔公式中:“质疑是思想的虔诚”. 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提供对存在问题的答案不如唤醒我们,并使用它来使我们面对自己的历史之谜:“我的基本意图是首先提出问题,并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将整个西方传统的要领集中在一个简单的基本问题之中。”海德格尔的卓越之处不在于他一贯的回答,而在于他坚持不懈的探究。


说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补充说,他试图回答在特定方向上的问题。他的思想在他一生中是发展着的,但在他哲学生涯的早期,他抓住一些持久的指导方针。


首先,正如我们所暗示的,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一种丰富而复杂的现象,即使如此,存在的意义并不会被存在所耗尽,或者至少存在于传统的理解之中。粗略地说,对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要成为一种持久存在的物质,或这种物质的属性之一。最真实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物质——上帝。对于现代哲学的大部分,要么是空间中存在的物体,要么是通过量化测量的时间自然科学,或者一个主题,一个心态,或者能够自我意识,或者能自我呈现。根据海德格尔,这些传统的方法可能是适合于某些存在者,但它们都曲解了存在。尤其是,它们不能用来形容自己的存在。我们既不是存在的物质,也不是现在眼前的对象,而是主题:是我们人类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合作,让我们处理所有我们周围所遇到的其他生命。(海德格尔的读者都使用表达式“存在的形而上学”来形容海德格尔的批判哲学传统。)

 

但是,如果存在不存在,是什么呢?《存在与时间》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但它步履蹒跚,并留下未完成的作品。后来,海德格尔越来越强调存在意义的演变过程与历史,存在本质上是神秘的和自我隐瞒的。对于这些原因,他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存在意义问题的简单答案。

 

然而,他相信我们必须质疑存在的形而上学,因为这个传统有着十分有害的后果.。它使我们沉迷于经验的深度,限制了人们思维和行动方式的力量。特别是,如果我们认同存在的存在,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痴迷,让存在以完美的方式,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将其呈现给我们,准确而有效地代表存在。我们尝试通过哲学,科学或技术,实现对事物的完全洞察,从而获得对它们的完全控制。根据海德格尔,这个理想与理解的本质是不相容的; 理解总是一种有限的历史中的解释。海德格尔确认有真理,他确实认为一些解释(包括他自己的)比其他解释更好,但解释是没有神圣的。海德格尔是永恒真理的绝对之敌人。

 

这给我们带来了他最重要的准则:这就是是我们自己的时间性,它使我们成为敏感的人。”“时间”在海德格尔并不意味着“暂时”。他对这样一个事实不感兴趣,我们是无常的,因为我们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扎根于过去,植入未来。我们继承过去的传统,我们追求未来,定义我们作为个人的可能性,我们与他人分享。在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世界为我们敞开,人们得到理解; 它使我们能够去区别,有一些东西,而不是无。因此,我们的历史性不会使我们脱离现实,相反,它使我们打开了存在的意义。

 

但根据海德格尔,他挑战的许多哲学错误,都根植于一种倾向,即我们不得不忽视我们的历史性。面对我们自己的时间性和体验存在的奥秘可能是令人困惑和不安的。它更容易使人们回到日常的自满和常规的状态。与其与我们是谁以及它意味着什么来角力,我们更愿意专注于操纵和测量当下的存在.。

 

在哲学中,这种专心自我欺骗(英文:self-deceptive)导致存在的形而上学,它只鼓励自我欺骗。海德格尔始终一贯的指出,这种日常的遗忘状态与我们真正面对自己状况之间的区别。在《存在与时间》中,他称这种区别叫差异,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差异。

 

我们现在谈到海德格尔的基本问题,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使他对这个问题的回应方向的持久准则。但与他的问题和答案相比,是他与众不同的哲学思想风格。

 

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悠久传统的精熟、博学并且擅长文字和概念分析。但他也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躲避传统观念。例如帕思卡尔,克尔凯郭尔,尼采,或乌纳穆诺,海德格尔感觉到的哲学传统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因为它就是生活。但是,其他的思想家,往往对传统进行泛泛的攻击,没有深入到对它详细了解和全面的批判。他们一直故意杂乱无章,并试图打破传统观念的自重。海德格尔分享这些思想家想要捕捉具体的纹理和紧张的经验的愿望,但他也尊重他挣扎于其中的传统。他愿意并能够对亚里士多德或康德进行艰苦,仔细的阅读。在《存在和时间》中,他编织了一个复杂的概念网,以解决可能是最古老的哲学话题的所有——存在。海德格尔深信,至关重要的事情在传统中处于危险之中。如果我们坚持直到我们揭开传统问题和概念的根源,我们就可以把哲学带回到人类条件的基本和紧迫的现实之中。

 

通过这种方式,海德格尔与统一的原创思维的历史研究。在英语国家,做“哲学史”往往是从“问题”的工作区分开始。第一个涉及到重建哲学家们在过去作出的论点;第二个涉及发展出自己的论点和应对自己的同时代人的争论。海德格尔则削弱了这两个方面的对立。

 

首先,他坚持认为,为了正常了解哲学史,我们要进行哲学思考。例如,解释柏拉图的对话时,他解释说,他的目标是“所见即是真正和最终内容的问题,所以,从它作为从单一来源的每一个句子的理解中将得到滋养。“了解文本中什么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讨论的问题。事实上,它可能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比原作者研究思考得更远.海德格尔的目标是要发现什么是一个作者“未说的”和“未深思的”的背景。

 

相反,他认为,为了正确地哲学,我们必须理解哲学的历史。否则,我们只会再现陈腐,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哲学中,特别是对历史无知的人来说,这是值得重申的。当我们回到我们的概念和我们的关注的历史根源,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些概念背后的动机和他们的替代品。我们将发现我们的原创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海德格尔把他的一个文集称作《林中路》(Holzwege)。在德语中,林中路意思是是穷途末路。但是这样的路不是毫无价值的。如果我们沿着它的结束处被迫返回,与之前我们选择路径。就会完全不同的,甚是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已经了解了道路的布局和我们自己的能力。如是我们就更多地了解森林,即使我们从未离开过这片树林。

 

人们可能完全不同意海德格尔着作中的所有观点。以为它们可能都是死胡同。但它们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因为它们有足够的潜力,为我们揭示一系列基本的,相互关联的问题。正如海德格尔常常喜欢说的那样,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提醒我们什么是值得质疑的。他的一生就是这样去做的。

 

哲思学意2017年第一期系列微课:《电影与哲学》

7部电影,7种哲学

公号后台回复“电影”可直接下载7部电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无”之间的哲学对话
存在是什么?哲学为何一定要追问?此文给你深刻的分析
新书推介 | 道体学引论
张旭: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差异”
林中寻路——当代德国现象学哲学反思
哲学的转向: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