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二强:《古逸丛书》考



《古逸丛书》考

 

贾二强



清光绪年间黎庶昌在日本辑刻《古逸丛书》,颇受重视,为学术研究及古籍校勘整理者广泛利用。但协助黎庶昌主持此项工作的杨守敬,当时已在选书和校勘上提出若干异议。其后研治版本目录者亦多有议论。本文拟在前人讲论基础上,作较为全面的研究考论。



黎庶昌(1837—1897)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曾入曾国藩幕府,光绪三年随郭嵩焘出使英法,旋转任驻德国、西班牙使馆参赞,光绪七年任出使日本国大臣,刊刻《古逸丛书》即在此时。协助者杨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为一纯粹学者,光绪六年应出使日本国大臣何如璋邀为随员,光绪八年至十年间受黎庶昌委托主持《古逸丛书》刊刻工作。杨以历史地理学知名,于碑刻、版本亦属当行。黎则以经济、古文著称其时。黎事迹详薛福成《拙尊园丛稿序》[1]、夏寅官《黎庶昌传》[2]及叶昌炽《黎庶昌莼斋事实》[3],杨则详陈三立、《杨守敬墓志铭》[4],陈衍《杨守敬传》[5]及自撰《邻苏老人年谱》[6],毋庸赘述。兹述其有关《古逸丛书》刊刻之始末得失。

 

 

《古逸丛书》之刊,实缘起于杨守敬之访书日本。

 

中国逸书又自日本输回,当兴于清代。清初钱曾尝得一影抄日本正平本《论语集解》,已诧为书库中奇本,谓“不啻获一珍珠船”[7]。乾隆时,佚于南宋的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传入,为《四库全书》采录。继又有《宋史·艺文志》即不见著录之《群书治要》及日本学者林述斋所辑刊《佚存丛书》先后流回中国。阮元奏进四库未收书中采自《佚存丛书》者即有《五行大义》、《臣轨》、《乐书要录》、《两京新记》、《文馆词林》、《泰轩易传》、《难经集注》、《玉堂类稿》、《西垣类稿》、《周易新讲义》10种之多。凡此对日后杨守敬访书东瀛,自有直接影响。


杨守敬甫至日本,即以搜访夫书为要务。时值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开国政策之际,传统汉学受到西方新学严重冲击,中国古籍之“故家旧藏,几于论斤估值”[8]。惟其初杨守敬于此道尚欠深究,自谓“余生僻陬,家尠藏书,目录之学,素无渊源,……茫然无津涯,未知佚而存者为何本”。于是出入书肆,“凡板已毁者皆购之。不一年,遂有三万余卷。”[9]


杨守敬旋又结识日本藏书家森立之,并获其详载日本汉籍流传收藏之《经籍访古志》抄本,得知日本珍本秘笈之所在,遂按录搜访,而森立之亦成杨守敬购书之重要中介人。据日人长泽规矩也研究,杨守敬所结交日本藏书家,尚有向山黄村、岛田重礼、柏木政矩、木村正辞、寺田弘、町田久成、杉木仲温等。彼等竞相向杨守敬兜售藏书[10],杨守敬所获又倍于前。


日本国家藏书源远流长,其秘阁中不乏罕见珍本,亦成为杨守敬搜访之重要目标。杨氏“交其国文部省书记官岩谷修与博物馆局长町田久成,得见其枫山官库、浅草文库之藏”[11],并得町田久成帮助,获辑刻《古逸丛书》时未能收入之《文馆词林》传录浅草文库藏本五卷,回国后付杨葆初梓行。又假岩谷修借出秘藏于枫山官库的古卷子本《春秋经传集解》和宋椠《尚书正义》,分别影抄和摄影留副。


杨守敬访书可谓竭智殚精,不遗余力。  《日本访问记》中屡见“索价殊昂,忍痛得之”,  “以重价得之”等语。而其“所携汉魏六朝碑版,亦多日本人未见,又古钱古印为日本人所羡,以有易无,遂盈筐箧”[12]。至于珍本秘笈,更是志在必得。如宋黄唐刊本《尚书注疏》,  《访书记》谓“余至日本竭力搜访之,乃闻在西京大阪收藏家,余嘱书估信致求之,往返数四,议价不成。及差满归国,道出神户,乃亲乘轮车至大阪物色之,其人仍居奇不肯售,余以为日本古籍有所见志在必得,况此宋椠经书为海内孤本。交臂失之,留此遗憾。幸归装尚有余金,乃破悭得之。……同行者方诧余独自入大阪,及携书归舟,把玩不置,莫不窃笑癖而且痴,而余不顾也'[13]。又如古卷子本《春秋经传集解》,《访书记》谓“初森立之为余言,日本惊人秘笈,以古钞《左传》卷子为第一。……此书现藏枫山官库,不许出,恐非外人所得见。余托书记官岩谷修访之,则云遍觅官库中未见,余深致惋惜。……立之又为言,此书不容遗失,俱道是如何椟藏之状。复以白岩谷。忽一日来告,云此书无恙。余欲借出一观,岩谷云非吾所敢任。余谓贵国有如此奇书韫椟而藏,何如假吾传录于西土,使海内学者得睹隋唐之遗,不尤贵国之光乎。岩谷……即遍商之掌书者借出,限十日交还。……余乃倩书手十人至寓馆,穷日夜之力改为折本影钞之,刻期书成'[14]。


杨守敬此行实为我国学者对日本留存汉籍大规模之搜求,使为数众多之珍本秘笈复见于中土。杨氏手批《经籍访古志》题记谓:“大抵此书所载佳本,守敬约得其半。其不能得者亦多方影抄之。至于奇籍出于此录之外者,守敬亦多有之。”[15]所获“虽无秦火不焚之籍,实有奝然未献之书”[16]。光绪十年杨守敬任满回国,所获书悉数舶载而归,身后尽鬻诸政府。民国15年拨归故宫博物院,建图书分馆贮之,并为编印《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时主馆事者袁同礼云:其中最可贵者,“一曰古钞本,二曰医书。日本所藏古钞本多存隋唐之旧,其价值当出宋元旧刊之上,今岿然独存,而为一般收藏家所未见。至医籍秘本,大抵皆小岛学古旧藏,学古三世以医学呜于日本,藏书之富,罕有其匹。今观其所收者,多为各书目所未载,宁非书城之巨封,文苑之宝藏耶。'“我国久佚之书,赖杨氏之力复见于中土,杨氏保存古籍之功殊不可没也。”[17]


杨守敬访书在日本产生巨大反响。数十年后,日本岛田翰尚谓:“昔遵义黎莼斋驻节我邦,与宜都杨君惺吾购求古本,一时为之都市一空。”[18]杨氏亦自云:“余之初来矣,书肆于旧板尚不珍重。及余购求不已,其国之好事者遂亦往往出重值而争之,于是旧本日稀。书估得一嘉靖本亦视为秘笈。'“使彼国已弃之肉,复登于俎。自今以往,谅不至拉杂而摧烧之矣。”[19]此于日本之学术文化亦宁非幸事!


杨守敬像



杨守敬搜访逸书之时,即有刊刻公世之志。如得影写南宋余仁仲万卷堂本《春秋谷梁传集解》,即曾怂恿黎庶昌前任何如璋翻刻。所获既多,此念益坚,所谓“经部之《易》单疏,《书》单疏,万卷堂本之《谷梁传》,十卷本之《论语疏》,小学类之蜀本《尔雅》,顾野王原本《玉篇》,宋本《隶释》;子部之台州本《荀子》,类书之杜台卿《玉烛宝典》,·邵思《姓解》,医家之李英公《新修本革》,杨上善之《太素经》;集部之《文馆词林》十卷,……是皆我久佚之籍,亦艺林最要之书,使汇刻为丛书,恐不在《士礼居》、《平津馆》下矣”[20]。此处所陈诸书,以后刻入《古逸丛书》者过半。逮黎庶昌继任,刊刻之事遂付诸实施。其书之取舍抉择多出黎氏,而校刻之事一委杨守敬主持。自光绪八年至十年,共刻成26种,合206卷。


此两年中杨守敬“日与刻工磋磨善恶,又应接日本文学士,夜则校书,刻无宁晷”。且“每刻一书,先择其艺之绝高者为准绳,余人规模笔法既成而后使动工。故虽艺之次者,亦有虎贲中郎之形”[21]。


黎庶昌对此亦极为重视,且躬亲其尊,如《老子注》、《庄子注疏》等书之刊刻,即系黎氏一手主持。


《丛书》刊刻尚得到其时日本政府协助。如《太平寰宇记》一书,国内久无旧刊流传,传世抄本皆缺失卷一百十三至一百十九,乾隆时收入《四库全书》亦未能补全。杨守敬“于森立之《访古志》见有此书宋椠残本藏枫山官库,意或有足以补中土所佚者。因托修史馆监事岩谷修探之,并告知星使黎公行咨于其太政大臣借之以出”[22]。黎庶昌即致函日本太政大臣兼修史馆总裁三条实美,三条复函谓:“我秘阁藏本例不许外出,而如本项,则属同文盛事。乃禀启朝家,破格以应请焉。”[23]以此得刊成《太平寰宇记补阙》六卷收入《古逸丛书》,使此书几成完璧。


日本刻书夙有照翻中国宋元旧本之习尚,而其时日本仿刻宋元本之水平实亦在中国刻工之上。如杨守敬曾于日本摹刻《留真谱》,自谓“归后拟续成之,而工人不习古刻格意”[24]。而日本刻工刊刻《古逸丛书》时态度亦极认真,“争自琢磨,不肯草率。尤以木村嘉平为最精;每一字有修改补刻至数次者。”[25]《古逸丛书》内多种边栏外有“目本东京木材嘉平刻”木记,诚能传原本风格。、《古逸丛书》以刊刻精良得名,木村等之劳绩实不可没。


 《古逸丛书》之能刊刻日本藏书家亦多助力。如《玉篇》卷十八放部至方部,原本为柏木探古藏,相传为唐宋间物,柏木秘惜殊甚,承柏木提供照相本,始得刊入《古逸丛书》。又覆《文馆词林》卷尾所附日本各地藏零本三十卷目录,亦系柏木氏赠与。


《古逸丛书》每种刻成后,必先刷印若干单行,全书刻成复汇印,故传本有单行本与丛书本之别。传世之单行本又分为两种:一于扉叶左下钤“单行本”朱色木记;一“单行本”三字刊于原版上,故作黑色,至以后汇印时方铲去。黄永年师藏《春秋谷梁传集解》两部,均钤“单行本”朱记,惟其一卷末尚未附杨守敬校札及黎氏印记,又单行本中之最初印者。


单行本及在日本所汇印丛书本皆用美浓纸,为数均不甚多。杨氏自云:“甲申(光绪十年)《古逸丛书》已成,督印百部,黎公以赠当时显者。”[26]稍后莫棠亦谓:“当日日本摹印不足二百本。”[27]此美浓纸本,最为世所珍重,“几于宋椠元刊等视。”[28]


光绪十年秋,经黎庶昌奏请,《古逸丛书》版片悉数运至上海。莫棠亲见并详记其事,谓:“板至启视,则每板四周皆护以木条,长短与板齐,广寸余,刻地甚浅。日本刷印以棕帚涂墨,拂纸既平,则以一圆物坚薄者平压而宛转磨之,故字外不渍墨而字字匀洁。官匠皆相顾敛手。于是去其护板之木,复剜深其刻地之浅者,在县斋召匠试印,……行间已不能无濡墨。”[29]此种不同于中国之刊印方式,亦为研治印刷技术史提供一绝好资料。


其后《古逸丛书》版片置于苏州江苏书局。清季至民国时曾用连史纸及毛边纸大量刷印,今所见之《古逸丛书》多为此一时期所印成者。然版片亦渐磨损,至抗日战争更多残坏。建国后,止《楚辞集注》于1962年、1978年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两次刷印共1000部,但版片修补已多,大非本来面目。今《丛书》全部版片仍存于广陵古籍刻印社,漫漶不复能用。

 

黎庶昌像


 

《古逸丛书》摹刻精审,历来为人推重。如《春秋谷梁传集解》刊成,印本传至苏州,  “潘尚书伯寅(祖荫)、李廉访梅生(鸿裔)见之,惊叹欲绝,谓宋以来所未有。”[30]全书刊竣,黎庶昌以赠当时显者,“皆惊为精绝。”[31]所谓“摹勒精审,毫发不爽。初印皆用日本皮纸,洁白如玉,墨如点漆,醉心悦目”[32]。此后国内覆刊宋元旧本蔚然成风,当亦颇受《古逸丛书》影响。


《古逸丛书》之尤足称道者,在其多古本逸编。《古逸丛书》26种计古抄9种,宋元旧刊12种,日本历代刊本5种。其中久不见于中土者,经部有唐玄宗开元《孝经注》、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残卷、南宋佚名《韵镜》;史部有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佚卷、唐徐灵府《天台山记》、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宋高似孙《史略》,子部有陈丘明《碣石调幽兰》、六朝佚名《琱玉集》残卷、宋邵思《姓解》;集部有《文馆词林》残卷,其可贵自不待言。其他如宋椠《春秋谷梁传集解》、日本正平刊本《论语集解》、宋台州本《荀子注》、影宋刊《尚书释音》、唐写本《汉书食货志》残卷,对校勘通行传本亦有价值,以此多为学者所利用。如王国维据其中《尔雅注》并参稽其他文献,考证五代国子监刊版;王先谦撰《汉书补注》利用其中《汉书食货志》古写卷子,鲁迅辑《古小说钩沉》取材于《琱玉集》;罗常培治等韵学多引证《韵镜》,此类实不一而足。而其后如傅云龙之《纂喜庐丛书》、罗振玉之《吉石庵丛书》、商务印书馆之《续古逸丛书))等颇取材于日本所存中国逸书旧本,则又继踵《古逸丛书》。


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书亦何有尽善尽美者。《古逸丛书》之优点固多且显,缺点亦不可掩。一是选材尚欠精严,如《杜工部草堂诗笺》,传世宋刊有初刻十一行本及翻刻十二行本,《古逸丛书》本所据者为经坊贾严重窜乱之十二行本。《急就篇》本非佚书, 《古逸丛书》选用底本又是日本近世仿唐石经体刻本,未免不伦不类。二是覆刻时间有率意校改者,如覆宋本《广韵》及覆元本《广韵》等,不足取法。凡此于《古逸丛书》之文献价值自不无损害。


此等疏失,其责任盖多在黎庶昌。杨守敬即谓:“黎公本文学之士,于古书源流不甚了然。”[33]如刊入《古逸丛书》之《庄子注疏》,本缺卷三至卷六。而《庄子》一书为黎氏酷嗜,曾议以之立于学官[34],故“其所缺之卷,则参校坊刻本、《道藏》本而集宋本之字以成之。不惜烦费,必欲为完书”。时杨氏以为“刻此书工费浩繁,又集字费日力,而所得古书有奇于此者,劝黎公辍此议,以其费改刻他书。而黎公坚不许”[35]。黎庶昌所据补之坊本为日本万冶间刊刻,讹误满纸。以一己之好补足之,实得不偿失。《丛书》刊竣,杨守敬仍时表不满,谓“所刻之书,不尽要典。……慧琳《一切经音义》、杨上善《太素经》等书皆未刊,颇为遗恨。然黎公作主,何能尽如我意”[36]。《广韵》清初张士俊泽存堂仿宋刊本多有校改,颇为学者所憾。《古逸丛书》覆宋本与张氏本源出一刻,应可正张氏率意校改之失,然而竟重蹈覆辙。杨守敬谓:“余初议刻此书尽从原本,即明知其误亦不改,以明张氏校刻之功过。而黎公使必欲从张氏校改。”[37]覆元本《广韵》亦为黎庶昌执意依张氏本校改,杨守敬“屡争之不得”[38]。惟杨氏所主持刊刻者亦间有校改,如《论语集解》、《玉篇》等均不尽为原本面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日事古籍整理从《古逸丛书》得失中当有所借鉴。

 

本文原刊于黄永年《古代文献研究集林》第一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本次推送时有节选。



[1]《拙尊园丛稿》卷首,光绪十九年上海醉六堂石印本。

[2]《碑传集补》卷十九, 民国12年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排印本。

[3]《碑传集补》卷十九, 民国12年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排印本。

[4]《散原精舍文集》卷十一,民国18年上海中华书局排印本。

[5]《石遗室文续集》,光绪宣统间刊本。

[6]按民国2年以后为其门人熊会贞续补。民国4年石印本。

[7]《读书敏求记》卷一,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8]《日本访书记》卷首《缘起》,光绪二十三年邻苏园刊本。

[9]《日本访书记》卷首《缘起》,光绪二十三年邻苏园刊本。

[10]《杨惺吾日本访书考》(下),[日]《书志学》9卷1号。

[11]《留真谱初编序》,光绪二十七年刊本《留真谱初编》首。

[12]《邻苏老人年谱》光绪壬午条。

[13]《日本访书记》卷一

[14]《日本访书记》卷一

[15]按杨氏手批本今存日本,引自《杨惺吾日本访书考》  (上),[日]《书志学》7卷4号。

[16]《日本访书记》卷首《缘起》。

[17]《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序》,  民国21年故宫图书馆排印本《故宫所藏观海堂书目》首。

[18]《皕宋楼藏书源流考》,古典文学出版社本1957年版。

[19]《日本访书记》卷首《缘起》。

[20]《日本访书记》首卷《缘起》。

[21]《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癸未条。

[22]《覆太平寰宇记跋》,《古逸丛书》本《太平寰宇记补阙》后。

[23]《太平寰宇记补阙》附黎庶昌、三条实美往来公函。

[24]《留真谱初编序》。

[25]《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癸宋条。

[26]《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甲申条。

[27]《文禄堂访书记》卷三《覆宋台州本荀子跋》,民国31年排印本。

[28]《丛书集成初编目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29]《文禄堂访书记》卷三《覆宋台州本荀子跋》。

[30]《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癸未条。

[31]《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甲申条。

[32]《碑传集补》卷十九《黎庶昌莼斋事实》。

[33]《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癸未条。

[34]《拙尊园丛稿》卷一《周以来十一书应立学官议》。

[35]《日本访书记》卷七。

[36]《邻苏老人年谱》光绪甲申条。

[37]《日本访书记》卷三。

[38]《文禄堂访书记》卷一元刻本《广韵》条录杨守敬跋。



学衡·《古逸丛书》讲座、专题


讲座 || 马月华:《古逸丛书》研究

贾二强:《古逸丛书考》

张元济:影印《续古逸丛书》二十种缘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楼】黎庶昌拙尊园:外交小成,刊书得名(下)
和刻本:中国古籍的海外遗珠
何晏《论语集解》版本考辨
【书楼】杨守敬观海堂:东瀛探骊,郦学腾誉(上)
黎庶昌(1837-1897)
"荀子二十卷(唐)杨倞注 清遵义黎庶昌古逸丛书 影宋刻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