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现象及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工作、责任、竞争、人际等方面的原因,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此,笔者就目前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现象和主要原因作一个初浅的思考探讨。

一、心理疲劳现象。这是领导干部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感到身体劳累。这是典型的生理疲劳,不少领导干部每天无规律繁重工作,常常眼睛酸痛发胀,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出现工作厌倦。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特征,不少领导干部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公务活动,产生心理饱和,工作兴趣和激情减退。三是诱发心理疾病。由于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发生心理障碍,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常见的有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和心身性疾病。最主要的还是持续不良反应所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的病变,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病症。

产生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工作时间过长。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或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长年累月忙于事务和应酬,加班加点,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空间,时间长了,就会导致身体劳累,产生对工作的厌倦。反复思考过度。许多领导干部比较勤于思考,为了工作思考过度,形成习惯性苦思冥想,这是不少领导干部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兴趣爱好缺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广泛度与其乐观态度相关,不少领导干部由于没有业余兴趣来不断刺激和调节正常工作和生活,使自己对重复性工作感到疲劳、厌倦。

二、心理失衡现象。领导干部心理失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信仰失衡。少数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少数领导干部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在缭绕的香火中寻求寄托和心理安慰;有的领导干部迷信数字,有的甚至在换届或人事调整前请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等等。二是生活内容失衡。有些领导干部无法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取得平衡,无法统筹兼顾,局部失衡而引发心理危机,如有的只顾朋友之情,而失去工作原则性,有的为了工作不顾家庭、不顾身体等。三是欲望失衡。欲望是一种心理势能,包含生理欲望和心理欲望。领导干部欲望失衡主要指心理欲望,如尊重与被尊重、名利地位的欲求与满足等,目前最为常见的是权力欲的失衡。少数领导干部无法正确把握权力、地位和名利,有的则怕手中权力到期,出现“59现象”,有的则从权力欲走向经济上的贪欲等。

心理失衡原因分析:首先是认知问题。任何信仰都是一种相信的态度,没有相信就没有信仰。领导干部中出现迷信,其实质就是对自己所追求的政治信仰产生了怀疑,也就是通常说的信仰危机。其次是理念问题。面对那么多的生活内容,平衡是一种艺术,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拥有正确的理念,如身体健康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处理,家庭和谐与朋友情谊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提高和充实个人精神生活等。再次是意志问题。是领导干部需求动机与正确行为较量的一个意志过程,是领导干部如何在舍弃各种不良欲望中增强意志力的问题。

三、心理紧张现象。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产生紧张,这是人常有的现象。领导干部心理紧张又有其特殊内容,如管辖内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疑难工作无法展开,突然知道提任、降职、免职、调动等,被有关部门责任追究、社会舆论等,都会使其出现心理紧张,并会伴发警觉过度,血压增高、心跳过快、出汗、头昏、眼花、易激动、焦虑不安、失眠、自卑抑郁、借酒消愁、逃避现实等现象。

产生心理紧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来自突发事件。许多领导干部在初次遇到分管工作范围之内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伤亡事故时,心理会高度紧张甚至恐慌。二是来自职务调整变化。不少年轻领导干部在岗位、职务变动后,都会产生心理紧张,特别是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弱者,在适应期内,会放不开手脚,比较紧张。三是来自社会家庭压力。主要是角色失调,产生心理矛盾和紧张。如有的领导干部组织对其的要求和家庭成员对其的要求相互发生冲突;有的领导干部在不断变换岗位职务时,会出现角色不清,不能及时变换角色而产生焦虑。四是来自隐藏过错行为。少数领导干部因工作、生活中有意、无意中出了差错,做了违法违纪的事,而组织上又还没有发觉,就会长期处于自责、紧张,甚至恐惧状态。

四、心理郁闷现象。领导干部心理郁闷主要表现在:一是失落。有时很想得到但却得不到,目标走失,产生空虚、迷茫、无可奈何等心态。二是孤独。由于事业或人际交往等方面接二连三遭遇挫折或失败,精神压力就会很大,心理负担沉重,产生自我封闭。三是猜忌。因不自信而猜疑,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猜忌心理,给领导干部自身带来精神和心理折磨,同时产生对周围人或下属的不信任和排斥心理,与同事之间产生巨大的疏离感和冷漠感。

主要原因分析:一是自身缺陷。有些领导干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由于自身在业务能力、文化水平、社会交往、实际解难等方面处于某种弱势,有的甚至被其他班子成员和下属看不起,就会产生强烈自卑和忧郁。二是怀才不遇。有的领导干部自视甚高,自我感觉极好,但没有得到组织重用,就会产生不满,出现抑郁不得志现象;有的则是工作上做出了成绩和贡献,却没有得到上级的肯定和表彰,就会感到委屈,产生消极、忧郁。三是人际紧张。这是造成领导干部心理郁闷的最重要因素。凡班子不团结的领导干部往往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特别是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很容易发生心理障碍,产生忧郁;如果与直接领导关系处理不好,心理郁闷会异常严重;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也会产生心理郁闷。

五、心理侥幸现象。侥幸心理是指人们企图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去不幸的一种心理。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理,它常常会使人做出不正确的判断。领导干部心理侥幸主要表现为“闯红灯”行为:一是涉及工作违规。有的领导干部玩忽职守,不讲原则,避法避规,有的还错误认为,为了工作违规,情有可原。二是涉及以权谋私。抱侥幸心理去做不该做的事,拿不该拿的钱和物,觉得“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不一定会出事”、“不捞白不捞”等,想着蒙混过关。

存在侥幸心理的主要原因:一是疏于学习。不少领导干部长期放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不是从主流去认识社会,而是从社会某个偏角来审视一些个别现象,出现偏面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产生了认识与行为的偏差。认为为了工作出点事,组织和干部群众都会理解;认为别人可以拿,我为什么不可以拿;认为别人都没事,自己怎会那么不幸,把眼睛盯在别人身上而放松了自律。二是估计过高。有的领导干部自以为聪明,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各方面关系处理得不错,觉得不会被发现或不会来查;有的在生活作风方面不检点,总认为没有当场被抓谁能奈我何。三是表面迷惑。不少领导干部被别有用心的所谓“朋友”所迷惑,总认为“送礼的人都是比较熟悉、要好和亲近的人,估计不会出事”,“朋友间私下办事不会出问题”,就这样抱着侥幸心理,肆无忌惮地膨胀贪欲,结果自然是翻船。四是小节无害。不少领导干部常常心里暗示自己,小的失误、错误、隐患可以原谅,可以理解,由此放松了思想防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腐化蜕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报告
话说“高高在下”也可怕
干部心里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热点追踪】“少女”高官受审带来的思考
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
什么是学习疲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