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缓解看病难别只盯着几个专家

 

   缓解看病难别只盯着几个专家

 
医生在医院上班同时,还可开家私人诊所。记者从首次召开的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会上获悉,北京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缓解居民看病难、看专家难。

按照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路明的说法,今后,老百姓需要看哪个专家了,既可以到医院挂他的门诊号,也可以到他的诊所里找他看病,这样一来,老百姓看专家难的问题缓解了,大医院的压力也缓解了。

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可以预见的另一个好处是,对技术高超的医生来说,这将大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以技养医”。看来,此举可收一石二鸟之功效。

喊了多年的“看病难”问题,靠一个“医生开办私人诊所”就迎刃而解?笔者对此不乐观。

请注意,这个新政针对的是在职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级医生。专家技术好我们是相信的,但专家并没有三头六臂,打个比方说,某个专家一天接诊100名患者是他的精力极限,绝无可能他开了私人诊所后,就可以做到每天接诊200人。新闻中说,现在的三甲医院技术好一点的医生每天都疲于奔命,有时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如果这些在职医生去开私人诊所,从接诊总量上看并不能增进病人福利,除非降低医疗质量。如果让医生自己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哪一边,出于逐利考虑,自然是诊所优先,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只能靠医保上医院看病而无力自掏腰包去私人诊所看专家的普通民众来说,享受专家服务的机会反而减少了。

而且医生群体对此也不看好。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开一间私人诊所,有没有多余的精力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场地、医疗设施以及相关人员等方面的配备,这对大多数医生而言不现实。在记者的“马上就访”中,一线医生纷纷表示“没兴趣”。此外,在现行医院人事制度下,医生之于医院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医生开诊所或多或少都会分散精力,影响医院利益,必为医院所不乐见。新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公立医院的医生属于公职人员,允许在职医生开诊所,其实质和允许在职教师开补习班、搞有偿家教是一样的。此前一些地方用停薪留职的方式鼓励公务员或国企员工下海创业,招致舆论批评,现在医生下海不仅留职,而且还不停薪,这对其他公职人员有欠公平。新闻中说,微博名人“急诊女超人于莺”正在筹办一家私人诊所,但于莺是辞职开诊所,这就不存在公平性的问题。新闻中出现的另一位私人诊所医生贺周,10年前年从中日友好医院口腔科辞职,他的成功经验也不足以昭示“在职医生开诊所”前景光明。

去年7月,深圳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深圳市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实施细则》已报广东省卫生厅批示,方案即将出炉,但不久深圳市相关部门主动撤回了原方案。深圳新政胎死腹中,想必就是顾虑到舆论反弹,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北京市拟推出的“在职医生开诊所”,亦可视为医生多点执业的一种探索,同样也会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众所周知,“看病难”的根源在于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进而言之,公共财政在医疗卫生投入上的严重失衡,导致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与大城市的大医院相去甚远,深受百姓信任的专家级医生多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只是表征。什么时候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可以看专家门诊了,一般性的病患或手术不用再跑所谓大医院了,“看病难”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私人医生工作室:费解的一个“点”
北京在职医生可开私人诊所 一线医生“没兴趣”(1)
卫计委发文:在职医生可以开医院、开诊所!
卫计委推出重磅新政:允许在职医生自由开办医院!
石家庄再出新政!允许在职医生申办医院诊所
多点执业,让院领导怎么看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