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波 朱政敏丨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评价的变革与进路

本文刊登在《中国编辑》杂志2022年第2期

 期刊评价根植于深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同行评议的严格把关,在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日趋走向成熟。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通过多媒体渠道实现全方位传播,同时也面临学术理念革新、受众阅读习惯转变、新兴技术助推、传播渠道拓宽等多重变革。学术期刊评价应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注重团队绩效考核、追求知识共享与学术包容,追求自由表达与互动、打造多中心化评价主体,追踪过程评价数据、实现评价过程透明化,融合多媒体平台属性、构建多维化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指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引导学术期刊适应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改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伴随着融媒体的时代变革,知识和信息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实现全方位传播,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布与传播载体的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性的演变,从学术期刊的最初使命来看,其存在的目的是为新的学术发现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在融媒体时代的更迭中新旧媒体的壁垒和界限不断被打破,传统的学术期刊出版、发表、评价等发生了转变,学术期刊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之一,在经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之后,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宽和资源的互融共享。随着科学评价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经验的持续积累,媒介的融合发展必将深刻改变当下学术期刊的个体面貌和整体命运,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迎来新的挑战。基于多媒体融合技术的新的学术评价理念的产生,亟须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推动期刊评价理论的创新,破解期刊评价实践中的既有问题,建立起一个真正服务于学术研究、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的期刊评价体系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融媒体背景下期刊评价的变革

(一)学术理念的革新:从学术引领向学术共享转变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表的载体和学术交流的核心媒介,自诞生起就孕育着学术共享的目的,在知识界一直发挥着引领学术发展方向和促进学术创新的作用。融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不断与时俱进,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提供专业的平台,推动学术共享理念的不断普及。基于多媒体融合技术的新的学术共享理念的诞生,既创新了期刊评价的理论,又有助于破解期刊评价实践中的既有问题。多媒体、多渠道、全方位融合的形式不仅能够给予学术共同体更大的空间,还能在加速思想碰撞的进程中建立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对于营造和谐创新的学术氛围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助融媒体平台,以纸质印刷、定期刊发为主要方式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将朝向网络化、不定期出版方向转移,学术期刊评价学术成果的各类方法逐渐有了“融合”的可能。此外,学术论文的创作、审核、发表以及论文的意见反馈等都将依托于多媒体平台进行,在学术成果静态评估的基础上,对论文发表后所产生的有效数据和评价数据等进行动态跟踪,并通过多媒体平台实时更新,从而实现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的优势互补。通过集中的多媒体数据平台,收集和归纳学术期刊在线上和线下的所产生的转引、下载、转载等数据,并结合当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学术期刊评价实践应用中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随着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进程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学术共享的理念在现实中一步步被践行: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期刊公开公正评价具有重要贡献的OSID开放科学计划,不仅是一项针对学术期刊的公益开放计划,而且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刊评文”的固有模式;强调学术资源共享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也是突破传统出版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倡导学术界自由合法地免费获得学术资源;语义出版(HTML/XML)则是深度阅读与数字技术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表现之一,是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之后的一种出版形式,也是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借助数字化背景下的融媒体转型,学术期刊应主动联合学术共同体,整合两者的资源优势打造新型学术交流和学术共享平台,推动学术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回归学术共享的本位功能。

(二)阅读边界的消失:从“纸”阅读向“屏”阅读转变

 新兴的媒体融合技术正在不断地给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受众的媒介现实图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被重构,媒介的使用心理和态度也在不断改变。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实时交互和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受众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作者导向型转向现代的生产导向型,受众的偏好和需求将对作者的内容生产产生更大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 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更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的阅读思维方式以及动机、心理和行为模式。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的阅读方式逐步转向移动端,阅读习惯也从“深”阅读向“浅”阅读转变、从“纸”阅读向“屏”阅读转变,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受众的阅读边界逐渐消失,并带有很强的社交属性,阅读过程中伴随着大范围的知识流动,属于融合式的社会化阅读[1]。受众的移动化、个性化、碎片化阅读习惯正在养成,对知识的接收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影响,融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于融合[2]。在传统阅读方式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呈现线性、单向的特征;而在现代的阅读方式中,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互动式的,对于读者而言,这种互动性和主动性表现在不仅可以自主选择阅读对象,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融入自身的主观认知和积极思考。学术期刊既是学科知识展示与交流的载体,也是学科知识公开传播过程中的“筛选器”[3]。面对融媒体转型和数字化冲击的时代背景,受众的阅读习惯正由过去读纸质的学术期刊转向阅览数字终端的信息聚合型期刊数据库,学术期刊必然需要面对受众阅读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学术成果的呈现也必须顺应受众从纸质阅读到数字终端再到移动阅读的需求。

(三)新兴技术的变革: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转变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赋予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深层动力,先进的数字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传播技术的变革改善了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等问题,学术期刊亟须转型以适应融媒体的时代变革,更好地实现学术期刊的功能。融媒体背景之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以学术期刊为中心的传统传播秩序受到冲击,学术传播在空间上呈现从中心到边缘的放射状特征。技术冲击带来的扁平化结构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中心—边缘”式传播模式,学术期刊从外部形态到内容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人工智能、5G、区块链技术被称为影响未来的三大技术,对学术传播媒介形态、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期刊评价变革都起到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信息与受众间的流动性和交互性增强,数字媒介形态也在悄然发生改变[4],伴随着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在跨平台上的传播与共享,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传播将拥有全新的知识谱系和丰富内容。5G技术带来的数据变革可通过信息数据的整合来进行期刊评价,期刊评价数据来源和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表现方式也更加直观化。现有的以引用率等数据为核心的评价指标能够以客观显现的数据方式呈现,并最大限度地赋予各类主体共享资源与参与评价的权力,还可以实现学术期刊发展变化的实时追踪,这必将推动学术成果传播和评价的数据化。基于大数据的挖掘手段,期刊评价指标的选择更加合理、赋值更加精准、权重分配更加科学。区块链技术助力数据采集方式的共享性质和多元化,区块链数据由每个节点共同维护,其不可篡改性、可溯源的优势保证了定量评价数据的公开性和真实性[5],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确保定性评价的公正性。此外,作为区块链技术最核心的特征之一,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应用于同行评议中意味着传统学术评价主体的解构,真正将评价权力归还学术共同体。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数据作为核心资源,其生成和采集已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的采集、挖掘、处理和分析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引发了学术传播链条的变迁和重构。

(四)传播渠道的拓宽:从单一媒体向复合媒体转变

 融媒体时代,随着媒介形态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旧媒体的壁垒和界限被打破,知识和信息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并通过不同的媒体形式实现全方位传播。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术期刊在经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之后,实现了传播渠道的拓宽和资源的互融共享。随着不同形式的新兴媒体融入学术期刊的出版之中,学术交流的途径从传统的纸版文献扩展到社交媒体,并借助这些内容生产和传播平台促进学术成果的多媒体呈现。基于低成本和低门槛的网络媒体技术,一方面学者们借助期刊数据库和各种推广平台发布期刊论文和信息,另一方面学术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和提取更加容易,满足了学者们对学术信息获取和学术成果传播的及时性要求,基于学术圈层式社群开展学术交流,使学术成果拥有更多的发表渠道和传播平台。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仍以纸媒为基础,伴随着新兴技术的变革和传播渠道的拓宽,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学术期刊新的发展方向,媒体形式从单一媒体转向复合媒体,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社群、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日益壮大。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纸媒不管是在传播时间还是在传播空间上的边界感都逐渐消失,呈现方式也经历从“纸本”向“屏幕”的转变,学术成果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形成以全文数据库、开放获取、网络首发为代表的全媒体生产传播形态,实现多媒体形式的复合出版,充分发挥多媒体融合的聚合效应,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对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资源采取差异化策略进行多元化的数字开发与整合,结合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嵌入学术成果中实现融合传播。在数据清洗以及相关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下,学术期刊所掌握的学术数据的质量得到提升,并在与多种媒体形式的良性互动与优势互补中实现媒介之间的融通,不仅能够在内容方面促进纸质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还能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提供创新性服务,在推送各种学术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供互动性强的学术服务,聚合更多读者,提升用户体验,扩大期刊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将对学术共享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融媒体背景下期刊评价的进路

(一)注重团队绩效考核,追求知识共享与学术包容

 学术期刊作为学者们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其评价结果具有非唯一性的特质,因此期刊评价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构建期刊评价包容性的指标体系必须注重对团队绩效的考核,改善期刊评价工具导向的风气,使用多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定期审查并更新评价指标,使其符合学术研究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正如《莱顿宣言》中提出的根据机构、团体或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衡量绩效的原则[6],有效平衡个人和团队指标体系,指标的选择以及使用方式不应局限于个人考核,还应将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纳入考虑之中。期刊评价体系背后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数据的动态变迁以及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可能会使学术期刊评价陷入偏颇的境地。相关研究表明,团队之间的合作可以使研究领域重点突出,对于增强研究实力、实现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7]。融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条件为学术期刊的多元评价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完备的通信网络设施条件为实现学科间、地域间以及国际间的合作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学术合作研究团队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新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完善各类评价数据库以及公示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整合与共享,为团队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合作开拓、知识扩展提供新的路径。搭建多元评价主体的基本架构,使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来自不同区域的评价主体共享知识与设备,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期刊评价体系,实现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公开化、公平化与公正化,使学术研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此外,注重对团队绩效的考核不仅可以培养团队内部的合作互助精神,还能回归对学术本真的追求,增强学术界的包容性,优化学术期刊的办刊环境,从而形成期刊界公平竞争的良性局面。如何处理好团队内部的个体在名誉、地位、奖励分配、对课题贡献的大小等多方面的竞争,避免沉浸于期刊排行榜所带来的权力与利益的纠葛之中,维护整个学术团队的利益,是未来期刊评价机制亟须探索的方向。通过对学术团队中的成员进行多元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扼制单一量化考核所带来的形式主义弊病,有助于挖掘潜在的创新点,在探寻学术规律中不断促进学术创新,让学术评价真正起到推进学术进程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学术成果的开放共享,使得学术期刊整体朝着正确的办刊方向发展。因此,反思与重构期刊评价体系应把握知识共享时代学科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实现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合作研究机制转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搭建双向沟通交流和优势知识共享的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学者的智慧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加学术评价的民主性和公众参与度,认真分析学术创新形式的需求和学术期刊所处的阶段,追求学术期刊评价的健康发展。

(二)追求自由表达与互动,打造多中心化评价主体

 融媒体的核心理念是“共享”,多元化的融媒体平台赋予不同的学术共同体自由表达与互动的权力,学术共同体因此获得更多参与和监督学术评价活动的机会。学术评价和学术话语权的建构都离不开学术期刊这一基础[8]。以前的学术平台主要面向编辑、同行专家开放,学术期刊评价的主体往往是由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组成的单一专业评价机构中心,读者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的信息由于载体和影响形式等原因难以获取。而在平台与数据的共享之下,学术平台实现了对专业评价机构以及全体参与评价的社会成员的开放,学术期刊评价的主体变成由数十家评价机构组成的多中心主体,学术成果的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学术共同体,而是广泛拓展到学界的学者及其他参与成员。随着学术期刊出版逐渐走向与新兴媒体融合之路,学术期刊评价将更加突出读者评价的地位和作用,相较于过去期刊评价比较偏重论文引用者和转载者的评价地位,作者同行和公众评价的意见在期刊评价体系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将融媒体平台汇聚的海量数据作为评定学术成果水平的标准,实时统计论文发表后产生的转引、下载、转载等动态数据,超越了过去仅凭编辑和专家学者主观判断的局限性。

 基于学术成果范式的转变,新的学术期刊发布平台将超越纸质期刊作为阅读平台的性质,为读者、作者、专家提供一个互动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公开透明的平台中,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工具和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直接讨论对文章内容的意见,整合相同主题文章的交流与评价,并对读者阅读评价反馈进行全面搜集,对期刊及其刊载论文情况进行实时评价。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读者意见作为期刊评价参考指标的权重,超越了过去由同行专家和评价机构的综合评议形成的基础,降低了评价机构的控制力与影响力,读者群体的能动性空前增强,在期刊评价中的地位将会更加凸显。在大数据的支持下,由学者、专家、编辑、读者共同组成的同行评议数据库,能为期刊评价提供学术论文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的全数据样本,将学术成果在不同主体间所形成的反馈数据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对这些数据所反馈的信息进行考量和评价,可以实现评价数据统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更好地反映其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这也将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创新性、社会性指标凸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追踪过程评价数据,实现评价过程透明化

 过程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追踪评价的全过程,具有全周期、多维度、即时改进和反馈的特征。目前我国的主要期刊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明确指出要注重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定量评价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定性评价往往作为参考标准存在,这种由“学术量化考核”衍生的期刊评价功能的异化使得“学术泡沫”泛滥,污染了学术成果健康创作的环境,不利于学术成果积累和学术创新。目前我国在量化评价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诸多弊端,关键不在于量化评价方法本身,而在于以功利为导向的意识驱使下的简单化滥用。因此,必须打破根据刊物级别、影响因子和被引率等量化指标评定学术研究水平的传统工具理性思维,完善同行评议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根据学术研究的影响多维评定。然而,在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过程中,往往对具体的定性评价方式仅作简单的描述,在指标的选取原则、专家遴选标准、评议流程、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封闭性。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新的研究话题不断涌现,跨学科研究的普遍兴起对评审专家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同行评议的迟滞性、评价过程的不透明、评议质量的随机性,以及评价结果过于简单、偏见和不一致性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赋予过程评价的正当性体现了评议的公正性,将成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提供了丰富的可计量数据。传统同行评议的弊病主要在于评审过程的不公开性和不透明性,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期刊的同行评议过程中,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特征优势可以记录评价的整个流程,其可追溯登记、不可篡改机制和智能合约等功能优势[9],可以有效保证定量数据的公开透明,实现同行评议过程的透明化和精准化。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机制保障之下,编辑、作者、读者、专家等均可获得透明、对称的信息,同行评议参与者获得均等的评价权力。构建开放、共享的同行评议数据库,使得评价主体能够对评价结果负责,防止权力的滥用,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期刊评价的权力返还给学术共同体。将期刊评价的同行专家评议过程置于公众的视野中,将会增加对专家学者的约束力,提升其责任感,建立并完善评价数据的记录和查考机制,使得各类评价模式均能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撑,对期刊或论文的量化数据和审读意见进行精准反馈,实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专家的遴选实施严格考核,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专家库并实行责任承担和回避制度,解决评价主体多元化带来的评价质量高下争议的问题,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同行评议中的作用。

(四)融合多媒体平台属性,构建多维化评价指标体系

 伴随媒介融合和数字化建设浪潮的不断深入,学术期刊的出版和传播渠道在信息化背景下不断拓宽。原有的以专家学者定性评价和专业评价机构定量指标评价应适应融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传播功能的评价变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的考量应更加多维化。随着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方式的媒介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大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日益完善,期刊网络数据库逐渐成为读者获取文献资料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学术期刊突破了原有的版面、格式限制,虽然审稿效率大大提升,但未经过传统的严格的审稿流程必然会导致期刊论文质量的良莠不齐,传统的评价学术成果的指标局限性也愈加凸显,诸如以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为指标的评价体系已不能对学术成果的影响力作出完整、全面、及时的反映,我国长期以来依赖几家权威期刊评价机构为各类学术期刊划分等级的期刊评价体系也将面临挑战,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指标必须适应新环境的变革并作出调整。在这种情境下,学术期刊通过大数据平台支撑的论文评价窗口,融合多媒体平台传播的属性特征,合理设置主观评价权重,基于同行评价、读者选择、转引率、转载率等多维度指标数据,设置较为科学的多媒体传播的学术成果量化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种类一起作为评价学术期刊质量和学术期刊网络传播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实时更新的大数据提供了衡量学术成果影响力的新维度,使得学术评价更具有权威性。

 由于期刊的社会效益在时间层面会表现出久远性、潜移默化等特点[10],因此多元化的期刊评价标准不应当局限于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还应该注重学术成果对该领域创造的经济价值和产生的长远社会影响。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论文也许对学科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却有待商榷。2010年,美国学者杰森·普里姆提出了全面衡量学术成果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1],该指标体系不仅涵盖了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更综合考量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12],旨在取代传统的单纯依靠引文指标的定量科研评价体系。学术期刊评价归根到底是为了推进学术研究进程,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更多侧重的是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比如对期刊论文数量方面的指标要求,过多关注这些形式上的数据就容易忽视学术成果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忽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的相关性的考量。因此,期刊评价应当采用灵活的评价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对不同的学科内容进行多维度比对分析,将期刊评价置于一个相对较长的评价周期中,必须考虑到学术成果的考量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其价值体现也需要一个较长的反馈过程。未来对于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以及影响力相关性的评价,研判学术成果对改善社会治理的作用,也应当成为我国期刊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注释:略。


作者:江波,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副主编,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政敏,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国际话语权看中国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课题结题成果]科技评价中多属性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
【主编讲堂】科技评价的演变
黄晋鸿: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堪称成功探索 期待“更上层楼”
畅谈期刊发表论文有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