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创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P11—P12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自《前进》2021年10期,莫斌摘

中国式现代化好就好在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同向共进,让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沃土,让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新时代光辉。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机、勇立潮头,一定要大踏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现代化。70多年前,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站起来”之后迅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集全社会之力建设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建设“四个现代化”,就是旨在通过现代化让中国社会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也真正“站起来”。

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要经过“小康社会”这样一个阶段,要呈现为“小康社会”这样一种形态?因为中国社会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就是说生产力水平是判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标准。如果生产力水平不高,没有提升到现代化的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难言跨越。只有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算是生产力发展超越了初级水平。而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是相对低下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站上了历史新起点。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得到大幅跃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有了巨大提升,等等。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

回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慷慨悲歌、风雨兼程,我们走得很不容易,但更走得坚定豪迈、走得气壮山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8年多的攻坚克难、高歌猛进,中国社会实现了“两个跨越”。

第一个跨越是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中国社会发展起来了,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再是“短缺经济”,不再是“票据社会”,甚至需要去产能去库存了;不再是“有没有”,而是要求“好不好”;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小康,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小康了。

第二个跨越是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大国可以量的积累,强国必须要质的突破。发展模式从中国组装、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不再仅仅是世界工厂为世界打工,也成为了世界市场推动世界消费;对外开放不再仅仅引进来,也开始走出去;不仅产品走出去,世界观、价值观也开始走出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所接受。

两个跨越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完成,画了一个句号,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个句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表明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摆脱贫困、真正全面小康,站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征程。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有三大优势: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第一个百年辉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中国社会第二个百年辉煌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二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是最大的公约数,最大的同心圆。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14亿中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什么人间奇迹是不可能创造的。

三是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不管国际社会如何风云变幻,中国社会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时代变革时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是多线式的。昔日西方强国通过殖民与掠夺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不可能复制也不会重现。现在有一些国家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搞得国家大乱、元气大伤,就算少数一些国家侥幸得以维持,也沦为西方强国的附庸而难有作为。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后来居上的中国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就其理论内涵来讲有两个本质属性:“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不同,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两个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概括起来,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超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的人口版图。西方社会用了300多年的时间只让10亿左右的人进入完全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从新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算起不到100年让14亿人进入现代化,这将创造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在发展中国家的起点上,通过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走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社会整体走向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现代化。文明的核心是价值理念及其主导下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而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了可能。人类社会不能不发展,但又不能这样饮鸩止渴地发展,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西方工业文明有机结合创造性转换,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文明新路。

人与人的和谐,为人类不同种族、不同国家间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提供了文明范式。每个国家、每个民族自由的发展是一切国家与民族自由发展的前提。历史并没有终结,人类社会并不是只有一条现成的路,还有很多的新路有待我们去开辟;人类的价值从来不是单一的,五彩缤纷的价值争奇斗艳共存共生才是人类社会本来和应该的价值图景。

心与物、身与心的和谐,为认识人自己实现人生完满幸福提供了价值导引。西方社会以向外部世界的征服开启了文明的征程,结果走得越远越迷惘,斩获越丰越空虚,以至于理性驾驭不了欲望,利害遏制不住贪婪。尤其在现代社会焦虑、抑郁、单向度已成为久治难愈的“文明病”。如何反观自我,涵养修身,体悟人生的真谛,发现人生的意义,走出心与物、身与心的二元对立分裂,不再心为物役,给世界也给自己一份祥和,现代社会亟需中华文明的滋养。

从主张到实践,从理念到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明传承,秉承“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历史底蕴,抱守“协和万邦”“和实生物”的文化精神,为世界展现出一幅21世纪人类文明光辉灿烂图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现代性理论范式
于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两材料)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李辉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张三元: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