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掠夺性期刊夺走的研究还有救吗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编者按】前一段时间看到Times Higher Education上的一篇Blog,作者替深受山寨期刊困扰的巴基斯坦学者呼吁,希望政府介入或资助进行期刊的鉴别。当公开发表是研究成果被承认并传播的最主要方式(如果不是唯一方式的话),就总会引逐利者构建山寨期刊以及本文所讨论的掠夺性期刊,所以从研究者角度,首要当然是擦亮眼睛,而如果万一误投这类期刊,也许可以借鉴一下文中所提补救措施。(关于掠夺性期刊的介绍,可以参看知社平台上的文章《如何应对“与时俱进”的掠夺性期刊》)

最近,一场由跨学科合作伙伴关系(IAP)举办的“打击掠夺性学术期刊和会议”的报告发布会上,一个令人非常眼熟的问题引起关注:

“……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在一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现在它根本搜不到了……我应该如何撤回这篇论文,并在一家靠谱的期刊上重新发表?”

当一名研究人员的论文被掠夺性期刊所“霸占”后,这样的烦恼常常会出现。现在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情况:

“……我犯了一次错误,在一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首先,所犯的“错误”是在不知不觉中将作品提交给一家掠夺性期刊并发表其上。这种情况可能也确实无辜,特别是学生和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来说最易在这儿“翻车”。

“……现在它根本搜不到了……”

在掠夺性杂志上发表研究的一个破坏性结果是,找不到发表的文章。一些掠夺性期刊谎称被收录在著名的数据库中,如Web of Science、Scopus或Cabells。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个幌子。这些期刊并没有花时间或资源在优化搜索或加入研究数据库等工作上。因此,即便有些文章真的发表了,也很难被找到。


“……我应该如何撤回这篇论文,并在一家靠谱的期刊上重新发表?”

IAP报告作者之一苏珊·维尔德斯曼(Susan Veldsman)给出回答很简单:“撤回这些文章非常困难。出版商通常无视作者的请求,所以几乎不可能再把文章'捞’回来。”

事实就是这样可悲。一篇文章一旦被掠夺性杂志发表,无论版权是否转移,都有可能在未经通知作者的情况下,被提交二次出版。这种行为有悖于出版伦理。

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学术传播图书管理员珍妮特·哈瑟里尔(Jeanette Hatherill)提出了一种“对策”方案:作者可以先撤回文章,承认其'先前发表’并将其提交预印本服务器,以供公开同行审查。虽然包括bioRxiv在内的大多数预印本服务器都要求文章在被期刊接收或发表之前提交。但哈瑟里尔指出,这些政策是由预印本服务器设定的,可以审查修订。

至于版权问题,哈瑟里尔说,即使是像OMICS这样的掠夺性出版巨头(由于掠夺性出版行为,最近在一项5000万美元的判决中败诉)也声称,所有文章都享受知识共享署名许可,版权留给作者。这意味着从版权角度来看,只要标注了首次发布地,就应该允许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文章。

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重复发表所产生的有害影响,比如被引指数不准确,或由于多篇出版物的重复结果而导致的研究缺陷。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并不高。因为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难被引用,尤其是与在声誉良好的出版物上发表的论文相比。

所以,当一个有价值的研究不小心深陷掠夺期刊的泥淖时,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先前发表”的确认,可能是最有效和高效的“解救”方法了。

参考文献:

https://blog.cabells.com/2022/04/06/can-research-lost-to-predatory-journals-be-save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ature:在“掠夺性期刊”上发文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这家“SCI 出版社”被罚3.4亿!
那些堪称「印钞机」的学术期刊
科学网学术期刊正走向堕落精
“掠夺性期刊”黑名单应尽早公布
学者建议将《肿瘤生物学》等“掠夺性期刊”集体拉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