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带你走进政治学,了解我们的世界

(文末有精彩课程推荐哦)

提到政治,人们往往将之划归为精英活动的范畴,是一个距离普通人很遥远的概念。但也有名言称,“人是政治的动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6月30日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燕继荣教授作为嘉宾做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抖音、西瓜视频联合推出博雅讲坛第472期“你好!大学—北大名师聊专业”专题系列直播活动,主讲“走进政治学,了解我们的世界”,阐述政治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

在北大四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燕继荣教授亲眼见证了中国四十多年发展、变化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这次讲座,燕教授从政治学学科的角度,分享自己观察和体会。

01

政治学的学科定位

说到政治学,我们就先来回答政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要说明这个问题,我想还是从它的学科定位开始,我们先来看政治学在整个人类学科知识里,到底处在怎样的位置?我们要理解政治学科,首先把它理解为社会学科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的划分是由来已久的,从古典时代,我们就划分出来大体的学科分类,我们区分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政治学显然属于社会学科。在社会学科里我们又会划分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是研究社会的,我们称之为“社会学科”,研究自然的学科我们称为“自然学科”。

研究社会的学科当中,政治学是重要的一个部分。政治学作为社会学科的一个内容,它研究什么问题呢?我想说,它主要关注一个是政治组织,一个是政治决策,一个是政治的执行。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人要组织在一起,需要有一个组织机制、组织制度,这是政治学关心的问题。我们形成了一个组织以后,要形成决策,因此,就会有决策的过程。这样的话,政策科学就是经常讨论的问题。我们形成决策以后,我们还要付诸实施,因此,形成了行政学科,公共管理学科,所以政治学和管理科学,有密切的关联。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理解,我们说管理学科也可以算是政治学科重要的分支,也可以理解为政治学就是从事国家管理的学科。

政治学研究什么问题?教科书会有不同的讲解,我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大类,政治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冲突,把政治学理解为是研究如何在竞争当中克敌制胜。另外一类,政治学研究人与人之间如何产生信任,如何保持信任,并建立合作,所以就会关注合作机制。一个是如何竞争,一个是如何合作,一个是零和博弈,一个是共享利益,这两种不同的讲法,就构成了政治学两种不同的版本。

在具体解释当中,各位在阅读政治学相关入门教材时,它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比如下面的表述,“政治学是研究集体生活如何组织,如何安排的学问”,还有人说“政治学是研究集体行动如何来达成”,还有可能表述为“政治学研究集体决策如何做出,如何实施”,这就涉及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问题。还有的表述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组织制度的设计”,也就是说一种良政善治怎么达成。还有说“政治学研究国家如何治理”,有的国家兴盛,有的国家衰落,重要的原因在哪里呢?在于国家治理的问题,因此,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是如何治理的。当然还有其他的表述,比如“政治学研究如何使人类从野蛮暴力走向文明相处”,所以特别强调法治、文明,我所说的表述都是关于政治学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读。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我们怎么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政治学研究看起来非常专业,它似乎只是政治学家和政治家才关心的问题。但实际上,我们作为普通人,包括普通的政府公务人员,媒体的记者,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哪怕是基层社区里的普通百姓,都经常要处在政治生活当中,我们会广泛地融入于政治机构、政治组织以及政治关系当中,自觉不自觉地扮演各种政治角色。我们扮演了这个角色,最起码也有必要了解和研究政治,懂得一点政治学的知识。

我刚才讲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如何组织,如何安排的一种学问。这种群体生活包括小到几个人组成的工作、学习、生活、兴趣小组,中到几十人、几百人组成的团体、机构,大到以政府为核心的国家,以及地区合作的跨国组织,乃至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国际机构,比如联合国。所以从小到几个人的小团体,大到全世界,我们都会生活在不同的团体当中,这些不同的团体如何组织?就涉及到组织安排的问题。

我们知道古典思想家强调“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也坚持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都说明什么呢?人是要过社会生活的,也就是你总要和别人交往,要处在一个社会关系当中。所有这些观点都表明我们要过集体生活,所谓社会生活就是一个集体生活,用我们今天的通俗说法,人总是要抱团的。既然要抱团,那这些团都有哪些形式,分别有哪些功能,他们如何形成,如何组织,如何发展,这些团的组织机制怎么样,利益分配怎么样,权力结构怎么样,有怎样的激励效应,哪些东西要禁止,哪些要鼓励、激励,政治学科就是要研究这样的问题。这是抽象的描述。

02

政治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

各位看到今天世界上包括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各自占有一个特定的地域,包含一定数量固定的居住人口,形成各自独立的政府,而这些政府被不同党派所执掌,又推行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这些国家和地区表现的状态存在差别,也就是国家治理的差异性。国家治理的水平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治理得比较差的国家我们经常称之为失败国家。当然谁都希望国家被治好,所以我们就要研究怎么才能将国家这种大型组织治理得更好,这是我想说的政治学和现实世界的关联性。

在日常生活里,其实我们也经常需要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的理念是不是恰当,要不要革新?我们的组织制度是不是合理,要不要改善?我们的政策是不是恰当,要不要变革?这些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想到的,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政治思考的主要对象。我们反思公共理念,反思组织制度,反思公共政策,目的都是追求更好的治理效果。

政治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三条大道:第一,针对公民,我们希望通过政治的教育和启蒙,来实现公民教育,目的在于塑造良好的公民。第二,针对社会,我们经常倡议“社会建设”,目的在于改造社会,实现社会的自治和更好的治理。第三,针对国家,我们也希望制度变革与完善,推动政府的改革,目的在于打造良政。简单来说,我们希望要有良民,要有良政,还要有和谐的社会,这是政治研究总的目的。

现实的政治生活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政治纷争。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思考政治问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意见,而这些意见的立场又大不相同。我们经常听到的有世界主义的立场,区域主义的立场,国家主义的立场,民族主义的立场,社会主义的立场,个人主义的立场。这些不同立场的观点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世界主义追求世界大同,区域主义追求地区繁荣,国家主义追求国家强盛,民族主义可能强调民族的独立,社会主义可能追求社会自治,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权利至上。

不同立场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追求不同的目标,不同立场下人们的观点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分歧,这也成了我们现实政治纷争的主要根源。所以各位在理解整个现实世界的时候,首先要看政治立场。你的站位在哪里,你是站在全球的角度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是站在区域的角度还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或者站在个人的角度?站位不同,你看世界就会看得不同,也会看出不同立场的差异,并且形成自己的主张。

03

政治学理论的分野

政治学追求良政善治,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怎么才能建立良好的政府,实现国家的善治。这样的思考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从古代到现在,我们大体上能够将这些流派划分为古典共和主义,现代制度主义,现代公共政策流派,现代公共选择流派。不同的流派又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治理方案,比如古典共和主义主张建立一种混合主义的中道政治,强调公民美德对于良政善治的重要性;现代制度主义强调民主、法治、共和这些要素;现代公共政策这个学派又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看得非常重要;现代公共选择学派则强调个人理性和集体行动。总之,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思考怎么实现良政善治,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为了梳理这些不同的理论,政治学科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和方向。

政治学历史悠久,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我们能够看到,人类关于政治、政治组织、政治生活的思考是非常丰富的,因此形成了古典理论,现代理论,当代理论。古典理论关注政治的组织形式,强调良政善治;现代理论关注政治的合法性,强调国家的建构;当代理论关注政治的有效性和公共生活的有效性,强调国家治理。

有人说政治学就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的学科,应该说这也是一种合理的解释。目前我们政治学内容大概分为几大版块:比如政治思想主要研究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政治主张,政治制度主要研究政权运行的方式与方法,政治行为主要研究不同主体的政治活动。从学科划分来看,政治学科又被分为政治理论、国家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外交政策等不同的领域。所以大学分科也十分细致,在国家教育部目录里政治学是一级学科,但它下面包括很多不同的二级学科,细分成不同的专业,如果有同学关心自己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就要了解学科的划分,了解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最后具体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不同学派关注的重点不同,比如有人强调公共生活中的政策很重要,有些人则认为实现良政善治最重要的是制度供给。为什么有些人会强调制度很重要呢?他们认为,从有人类以来我们要过组织生活,必须要有秩序,不能陷入混乱的状态,所以制度就是规范人们行为、防止出现混乱秩序的一种规则。无政府主义通常是行不通的,无组织、无纪律肯定不是我们社会生活所追求的。有一个法国学者写过一本书《乌合之众》,乌合之众就是大家无秩序地凑在一起的,这样凑在一起的社会和有组织的社会相比,显然差别就很大。

在政治学特别是政治思想历史上有些重要的人物,比如我们经常会提到英国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他写过一本书叫《利维坦》,就是强调国家权威、国家制度对于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如何重要。如果没有国家这个“利维坦”存在的话,我们就会活在动物世界,动物世界遵循的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它和人类世界不同。我们当然要过人类世界,我们想过人类世界,所以我们追求的是文明秩序,不是野蛮秩序。

另外一个英国的重要人物洛克,他是英国光荣革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写过《政府论》,专门讨论政府为什么要存在,它从哪里来。

这些早期的思想家论述都是强调政府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论述都是在强调制度、权威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生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人要过组织生活,那么组织机制就很重要,而政治学就是研究组织机制的学问。你要当领导,你要做管理,你就要了解组织,你就要知道组织机制,你就要明白制度规则的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经常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面的“规矩”实际上讲的就是规则,就是制度。通常说“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讲制度的重要。

04

“和尚吃水”的政治学解释

实际上,公共事务治理的一般道理是我们希望有规则,规则变成制度,这种制度如果能够有效实施,就会变成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如果能够自发发挥作用,就会变成我们的文化,最终变成我们行为的自我约束。很多人说,人是政治的动物,人类本性上就是要过社会集体生活。既然我要过集体生活,那么组织安排、组织机制就非常重要。有了组织机制,就要实行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实际上就是制定一个有效的规则,并且把这种规则转化为一种自行运转的机制,再把这种机制上升为我们个人行为的习惯。当一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就变成了我们个人的文化和素质。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就会知道不同的制度安排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制度供给不同,它的制度绩效也会不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尚吃水,我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为什么一个挺好,两个也不错,三个麻烦就来了?为什么三个和尚反而会没水吃?我们日常的理解说人多力量大,照理说人越多,水的供应应该更好才对,怎么会三个反而没水吃了,有了危机了?这就是制度的供给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

我们知道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三个和尚吃水的问题。经济学里强调成本效益分析,认为投资和产出的关系会影响投资行为,什么意思呢?如果投资和产出是均衡的,它会刺激人们的投资,人们投资越多,得到的就会越多,这样反过来刺激人们有更大的投资,这是一个道理。经济学还强调理性经济人,每个以最小付出获得最大利益的理性人在做公共选择的时候,通常会导致公共利益的最大受损。每个人都从自己理性的角度出发做选择,反而导致了公共的悲剧。经济学里经常讲公共资源的悲剧,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问题。他们就要解决和尚吃水,提出了“产权理论”,假设谁挑水谁就享有水的产权,这样解决了吃水的问题。还有交易理论,企业管理的理论,总之他们都是想要解决物质资源的生产、供应和分配这样的问题。

我们了解了经济学的解释,那政治学会怎么解释呢?三个和尚没水吃,我们政治学会解释为他缺乏有效制度安排,没有调动和尚挑水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有效的制度供给来刺激和尚挑水,所以大家都等着,大和尚不去,二和尚也不去,三和尚说我有耐心,看你们谁耗不住了下去挑水,挑回来以后我顺便喝一口,这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搭便车”心理。三个和尚没水吃实际上还不只是三个和尚的问题,这个例子的典型意义在哪里呢——它典型地反映了我们人类行为的困境。破解这个困境,就是我们政治学要解答的问题。

存在“搭便车”的地方就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只要有“搭便车”的机会存在,就会陷入危机。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走出这个困境,解决和尚吃水这样的困境呢?我们给出的结论是要有制度规则,要有足够的激励制度,因此我们想了几招:

第一,抓阄。谁抓到谁下山,假设制度安排里三个和尚可以定期抓阄,吃水问题是不是解决了?第二,轮流。今天大和尚下山挑水,明天二和尚,后天小和尚。第三,分工。大和尚力气大,那就下山挑水,二和尚厨艺好,可以在家做饭,最后小和尚做些杂活,打扫寺庙,因此分工也能解决这个问题。第四,交换。谁也不想下山挑水,我们用寺庙里种植的蔬菜、瓜果和别人交换,可不可以?第五,集资购买。每人出一份资金,买矿泉水或者购买快递服务,让水能被送上山来,这也是一种办法。

但是,每一种制度做了安排以后,它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麻烦。比如说抓阄,谁来监督?谁来实施抓阄呢?怎么防止抓阄作弊呢?可以专门找另外一个人监督抓阄,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制度。比如你说轮流也是个办法,可是轮到下山挑水的人生病了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一大堆,当我们想到了第一步制度安排的时候,后续就会催生新的一系列制度,因此,你就会看到制度不断地叠加、完善,以至于层层加码,制度过剩。

和尚吃水是一个问题,其实和水有关系的人类公共生活里的危机,还包括“九龙治水”——一件事因为多头管理而得不到好的效果。公共生活、公共事务里主要包括两类事情:一类是所有人都想要的事情,没有良好的制度供给,最后大家会出现哄抢;另外一类是所有人都不想要的东西,比如垃圾、污染物、病毒等,人们都不想要,最好别人来管,自己不用管,所以大家纷纷逃避责任。这两类都是公共生活当中的危机,我们用一个词可以概括,一类是公益事业,一类是公害事务。如何促进公益事业?如何防范和治理公害事务?是我们公共事务最根本的问题。政治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通过一种激励性的、或者抑制性的制度安 排,来解决这两类问题。也就是说,政治学根本上就是通过制度供给来解决公共危机。

20世纪中后期探索出来的一种经验模式《新公共管理》,以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以来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为基础,简要的探索和讨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进一步剖析了新公共管理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向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05

政治学的核心问题

明白了以上道理,我们可以了解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它表现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理论研究,即怎样的组织安排才是正义的、公平的、合理的,也就是大家都满意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理论上就会研究自由、平等、民主、效率、权威,并且研究如何均衡、协调这些要素。第二个层面研究是实践研究,即怎么处理个人、社会、国家这三者的关系。在个人生活领域,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少受干预,保持自由;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都希望更多的自治、自我管理,在国家生活领域,人们则希望公平、正义、合理,既要让每个人过得幸福,还要让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也要让国家在国际的体系当中有竞争力。这就是政治学最核心的问题。

核心问题又能够进一步简化成怎么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政府和公民的关系、自由和秩序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民主与科学的关系、精英和大众的关系等。我们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在政治学研究里希望兼得所有东西,取得均衡发展。

在权利和权力、自由和秩序的问题上,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表现。政治学研究往往就是在遵循规则和追求自由之间平衡。一种是多加规范,一种是不作约束,这两种需求之间的平衡心理反映在政治学科研究里,就是讨论秩序和自由的关系——自由转化成公民权利,秩序转化成国家权力。当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偏向,一般来说,国家发生战乱以后,政治理论往往会倾向于秩序;制度管控过严的时候,人们又希望多元,希望自由。

回到核心问题上,我们再看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关系。学政治学的人经常引述孙中山的一个定义,“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所以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政治就是管理公共事务,那就是我们大家的事情。个人如果出了家门走向社会,就进入公共领域了,就要遵循公共的规则。公共的规则怎么定才是合理的?这就是政治学要研究的问题。

我刚才讲公共管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人负责,这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态;一个是多头负责,这会导致九龙治水的状态。不管哪种状态,都是一种公共危机,怎么克服这两种困境是政治学的问题意识。换一个说法,实际上我们把刚才所讲的原理,最后转化成了具体的研究方向,我们可能关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政府?二是如何建设良好的社会?三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怎么塑造一个良好的公民?同时我们还要建立公民互动的机制,实现公民协同合作的理想状态。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政治学又会研究哪些国家是世界的主导国家,哪些国家是成功的国家,哪些国家是失败的国家,这样的研究更倾向于经验研究。我们刚才讲的是理论范式,现在有经验范式。放眼全球,我们可比较哪些国家呢?什么样的国家成为领导型的国家?什么样的国家成为治理有方、成功的国家?什么样的国家又是失败的国家?当然我前面说了任何国家都希望往上走,力争上游,避免失败。但谁都希望力争上游,可是现实当中总有不成功的,总有治理失败的,所以很多学者就会研究为什么这些国家会失败,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当然还会有人说为什么有的国家会起起落落,这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新公共管理》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成根主讲,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什么是新公共管理?回顾英国20世纪80-90年代新公共管理改革,并对此做出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佳:公共行政的语言:问题与意义 | 聚焦年会
打破对政治的韩非子式理解
这里有报考政治学专业的充分理由
公共政策比较及其政治学学科意义
刘守刚 魏陆:财政政治学是什么?
顶刊译评 | 公共政策是如何改变的?变化中的观念、制度与政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