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前的素肉,21世纪的新宠

本文选自《海外文摘》2022.07期 百姓生活

一个喷嘴正前前后后来回移动,将红色黏稠物输送到长方形模具中。另一个喷嘴紧随其后,向模具中注入类似的白色黏稠物。这两个喷嘴分别被称为“肌肉”和“脂肪”。第三个喷嘴名为“血液”,此时也正同它们一起运行着。这些喷嘴是以色列初创公司“重新定义肉”发明的机器的一部分,该机器可将纯植物原料打造成牛排。
听起来很像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对吧?事实上,很久以前,人类就开始研制植物肉了。数百年来,由于动物奶和肉制品价格高昂、产量稀缺,人类一直在努力寻找合格的替代品。

19世纪80年代起,由于铁路扩建以及商用制冷和集约农业的发展,美国的肉制品产量大幅上升,价格也降了下来。不过,在营养学家约翰·凯洛格看来,肉制品的普及可不是一件好事。1896年,他发明了商用肉类替代品“坚果肉”,并于三年后推出了花生和面筋调制而成的“植物肉”,作为“传统肉类的完美替代”。

凯洛格的人造肉销量并不理想。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各种人造肉品牌闪亮登场,风靡全美。据某食品快递公司统计,美国植物肉产品种类已经超过1000种。杏仁露(古籍记载其首次出现于13世纪的欧洲大斋节)和它的新晋竞争者燕麦奶在市场上均占据了一席之地。2019年至2020年间,美国植物性食品的销售总额增加了27%,高达70亿美元。
植物性食品的销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部分原因在于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全球食物系统占人类碳排放量的21%到3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203 0年,全球肉类消费或将增长14%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减少肉类消费。相较于严格的素食主义,弹性素食主义(主张少吃肉而非完全不吃肉)或许更能推动人们对无肉产品的需求。

[编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述:昆士兰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研究肉类的3D打印
“肉丸”没肉能吃吗
植物替代肉口味已可乱真,我们还需要吃肉吗?
吃鸽子有什么好处?
肉类食品的风味改良与开发
植物拉丝蛋白优势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