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邻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采砂,专家呼吁:要充分论证,慎之又慎!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谢卓然

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日因广西北海拟紧邻其栖息地的大风江口海砂项目引起人们关注。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环评报告书”)不久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洋局官网公示。对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项目选址紧邻中华白海豚栖息地,采砂作业将对其生存造成直接影响,而相关环评报告书的结论却认为‘没有直接影响’,有些站不住脚。因此,这样的项目上马应慎之又慎,有待充分论证。

 

海洋环境恶化直接影响栖息地

很多人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十月才可产下一头幼崽,并用乳汁哺育幼儿。

“由于白海豚处在近岸海域食物链的顶端,而且繁殖过程漫长,生存条件非常容易受到海洋环境影响。要想保护它,一定要从减少环境污染入手,只有海洋环境不恶化,中华白海豚生存繁衍的机会才能更大。”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辛建军表示。可见,对其栖息地的保护相当重要。

然而,近年来,“特别是围填海活动、水下爆破、工程施工对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和繁育影响比较大。”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海亮说。随着沿海各种海洋开发工程活动和增加的航运船舶,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白海豚主要栖息地的空间。随着其栖息地面积萎缩和严重破碎化,同一区域内也呈现斑块化分布现象,致使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物种延续面临严峻挑战。

有学者在《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选择》一文中指出,在人类干扰影响下,中华白海豚的最适栖息地不断缩小,适宜栖息地在丧失;其主要捕食物种普遍存在着小型化问题,种群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大龄组和幼年组个体,这些都说明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鱼类资源呈现衰竭趋势。为了使它们得到更好保护,对其栖息地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亟待加强。

 

为保护中华白海豚物种及其栖息地,我国先后设立了7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厦门和珠江口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江门、汕头、湛江、潮州、饶平等1个省级和4个市县级的自然保护区。此外,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相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近年来也开始关注水域内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采砂项目环评有待充分论证

4月23日,广西北海市海洋局将拟报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审批的项目环评报告书正式张贴,其显示,“项目选址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满足海砂填海建设需要,对周边功能区和开发利用活动影响较小,选址合理可行”。

采砂对中华白海豚和栖息地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据这个项目环评报告书设专章分析:“一是抽取海砂会破坏海床和潮间带生物的栖息环境,对中华白海豚的食物等造成影响;二是挖沙导致的悬浮物浓度增大和底泥二次污染,影响中华白海豚的正常活动;三是海砂的开挖和运输增加沿线的通航密度,船舶机械噪声对附近中华白海豚的定位系统造成干扰甚至撞伤、撞死中华白海豚”。但项目最终主要结论为“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有限”。

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所副教授黄祥麟自2013年开始在该区域进行中华白海豚调查研究,他表示“目前在三娘湾-大风江-南流江海域已鉴定超过230头中华白海豚,以此为基础,推算以该区域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为300-400头,种群数量在我国排第三”。他认为,北海市海砂开采选址紧邻中华白海豚核心栖息地,海砂接驳船航线不可避免的将从中直接穿越,对于中华白海豚栖息、生存会造成直接影响。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法规处副处长贺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估计“大风江口海砂项目”是政府项目,这种环评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促成项目上马”的倾向性。所谓环评报告书从三个方面分析项目可能对中华白海豚造成的影响,形成“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有限”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三条影响对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破坏是致命的,而不是“有限的、可接受的”。

据了解,长期以来,在对中华白海豚的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方面我国一直缺乏综合自然分布区和研究样地大小空间尺度上的结合研究,还缺乏综合各类生态因子的,特别是将生物因子同栖息地选择相结合的定量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从而无法满足对中华白海豚保护决策的需要

对此,贺震表示,“中华白海豚在广西的核心栖息地跨钦州、北海两市,钦州已拟在同一栖息地筹建保护区。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是一个完整的生境,并不应因行政区划而分割,北海市海砂开采选址实质上属于应建立而未建立保护区的范围,不能因不属于保护区范围而无视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项目选址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选址合理可行’是站不住脚的。凡涉及影响其栖息地的开发建设活动应慎之又慎,充分论证。”

发展应考虑海洋生物的权益

在国际上,中华白海豚1991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近危物种,也被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附录Ⅱ。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成群白海豚在宝珠屿海域翻腾
从终年可见到难得一见,中华白海豚到底经历了什么?
保护海洋生物 鹭岛走前头
地理国情 | 《绿水青山看中国》第三季分集介绍抢先看(第八集:海洋)
鲸探学堂丨初识中华白海豚
石化产业园环评,不该把中华白海豚弄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