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三届小时候故事30 童年(二十)

                      童  年(二十)30


       1938年爷爷邹昕楷办完儿子结婚大事托留法同学叶恕沧请人在西安救大姑邹惠明后又去了重庆办事。在重庆与留法同学卢丕模丶郑典臣见面后,一边在采买智育电影院电影机器的消耗器材,租赁丶购买电影片一边还在帮他们的电影院工作。
       那时南京已经沦陷,民国政府将重庆立为陪都。民国政府迁都重庆后,重庆忽然繁华丶热闹起来,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多。爷爷抓住这个机会请有钱人投资,又在重庆新开了两个电影院。在重庆期间,爷爷又是选址是培养学生,忙得一蹋糊塗。
      爷爷邹昕楷经留法同学卢丕模介绍,在谢夫人家租了一间空房间居住。谢夫人姓包,她父母原在朝天门处开旅馆带饭店。1920年爷爷他们留法出国前,就在包家旅馆住宿丶吃饭,那时的谢夫人还是包家的千金小姐。一晃十几年过去,包家千金小姐已结婚生子,成为谢夫人官太太了。
      谢夫人丈夫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位营长,带着部队在外常常不在家。不知是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地下组织被害,还是在抗日前线与日寇战斗牺牲?总之,是死了。
      丈夫死后,谢夫人沒有办法只有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靠着不多的怃恤金和出租房间,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爷爷留法同学程子健到重庆后,找到爷爷邹昕楷就跟着爷爷住在她家的空房间里,他过去也见过包家千金小姐,现在的谢夫人。
      开初,程子健和爷爷都出去为新办的电影院工作。晚上回来时,谢夫人做好饭菜带着两个小孩在等他们吃饭。看见热腾腾的饭菜,两位在外工作的留学生十分感动,吃起来特别的香。有时,爷爷放在房间里的脏衣服,谢夫人也帮忙拿出来洗干净烫好。
      尽管,爷爷每个月都会给谢夫人的伙食费。但是程子健经常带些人来吃住,谢夫人一点怨言也没有,知道来的人多还特意多做些饭丶菜给他们吃。
     爷爷邹昕楷是租房的主人,遇到程子健也没有办法。一次爷爷实在忍不住了,给他说:"秉渊,您以后还是少带点人来,这必定不是我的家。人家谢夫人过日子也挺不容易"。他却说:"邹大哥,您一人在外也很辛苦丶没人照顾,小包丈夫又死了干脆你就和小包她们一起过,相互有个照应"。爷爷赶紧说:"要不得,要不得,我家里有你大嫂"。他说:"我们都是留过洋的人,还那么封建嗦?您不说我不说哪个晓得喃"?
       就这样在他的多次掺合下,爷爷邹昕楷和谢夫人也慢慢的熟悉起来,在重庆就水到渠成的生活在一起了。谢夫人一下子又变成了邹夫人,常常陪爷爷去参加一些活动。后来,她把自已两个年幼的儿子改名姓邹,便成为爷爷邹昕楷的养子。
       谢夫人原名:包萌芝,比爷爷邹昕楷要小近二十岁。在重庆他们前后生活了近三年时间。那时爷爷每年也要回成都几次,去智育电影院结算购买电影设备丶租赁电影片子的账。回中和场落鞘桥老家去看望奶奶和自已的两个儿子女儿。
       自从爷爷在外有了小家后,带回家的钱越来越少有时空着手回家,还告诉奶奶说:"现在外面到处在打仗,日本人又打到哪儿了,哪儿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奶奶很担心的安慰他,说:"钱不钱的没关系,只要您在外边安就好,菩萨保佑"。
       奶奶说着丶说着,还把身上带着体温的银元拿出来给爷爷。爷爷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说啥也不敢收奶奶的钱。他自知理亏,自已的钱用去供养别人的孩子去了。          1941年,日本飞机多次对重庆大轰炸一次日本飞机丢炸弹,炸到了爷爷他们住的房子幸好那天躲警报带着小孩跑得快,大家才沒有受伤。
       房子炸烂没有地方住,重庆那时基本隔一天,有时天天都挨日本飞机的轰炸。许多地方也被炸得稀烂,电影院也被炸了。爷爷带着包婆婆和她的孩子离开重庆上成都来生活。上成都爷爷带着她们三口人先住在中和场落鞘桥老家,爷爷告诉奶奶说:"这是程子健朋友的家属,要到我们家里暂住几天"。奶奶赶紧去打扫房间,安排她们娘三吃丶住。爷爷把包婆婆他们安排好后,又赶紧上成都去了。
       爷爷先回到藩署街13号邹公馆来。看见表叔王传贵已经结婚生女,父亲和母亲也住在家里。偌大的邹公馆由于人口増多而显得拥挤。大姨婆(奶奶亲姐姐)住在原来的房间里,邹公馆的空房间都住上了人。爷爷的房间还留着,但是,爷爷不敢把包婆婆安排在家里住。必定爷爷和包婆婆不是名顺言正的夫妻,怕大姨婆和父亲他们知道。
      爷爷瞒着家里人到处给包婆婆找房子。一是安顿她们有地方住下,二是包婆婆已怀上了爷爷的骨肉。爷爷在城里到处托人帮忙找房子,住在老家的包婆婆也很不自在丶担心怕时间长了,自已怀爷爷孩子的事情暴露。
       好在爷爷托人几天后便在东城根街找到了房子,爷爷请人打扫完卫生,还添置了不少家俱,一切安排妥当后。马上赶回老家落鞘桥接包婆婆他们上成都来住。
       人们常说:"纸包不住火",四川人爱说:"没有不漏风的墙"(川西民居用竹片编泥巴糊的墙)。爷爷经常到东城根街去有时还在那里留宿,时间长了他的事被电影院的学生知道说漏了嘴,被奶奶娘家的兄弟(在电影院工作的舅爷)听到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奶奶娘家派人来要找爷爷算"总账"。
      奶奶知道此事后,哭得昏天黑地,发疯式的要跳河寻短见。这下爷爷被吓住了,知道自已的事瞒不过去,脱不了手。那时包婆婆已经给爷爷生了两个儿子怎么办?离也不敢离,后悔不该与包婆婆在一起,爷爷更怪程子健在中间乱掺合把事情办成这样。
      没有办法爷爷只有硬着头皮找大儿子出面来调解。父亲也只有想办法来把此事尽量处理好。上辈人做错事,做晚辈的也不好说什么。何况那个社会,有钱人还可以三妻四妾。父亲这边劝了奶奶放宽些心,弟妹们还小需要母亲照顾,您死了他们怎么办?又跑去劝爷爷想办法把事情解决了,就这样三番五次的两头跑,最终总算把事情摆平。
       条件是:爷爷每月拿钱回家供养二叔小姑幺爸三人读书费丶生活费给奶奶。那时二叔小姑幺爸都还小,有空就去帮助奶奶种田,农田收成维持着他们的基本生活。
       本来咱们家的日子是很好过的。自从爷爷在重庆有了包婆婆以后,要供养包婆婆的两个孩子,还有了自已的两个孩子。这边还要拿钱给奶奶供二叔丶小姑丶幺爸读书丶生活。爷爷靠技术也挣了不少钱,要供养两大家人子人也有些感到力不从心。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不幸的是国内战争又打起来。国统区的生意潇条,物价飞涨。爷爷没钱给小姑继续读书让小姑休学,小姑只好到成都来找到大哥。父亲当时也有三个子女,也沒有钱来帮助小姑读书。
      他带着小姑在智育电影院找到爷爷,与爷爷进行交涉谈当年"调解"的条件。爷爷说:"我确实没有钱了,都让那边老大休学去当学徒,找师付学无线电修理"。
       父亲看爷爷可能真有困难,就与爷爷商量把老家山上(坡上)栽的树子砍来卖,给小姑上学交学费。爷爷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临走时爷爷给父亲说:"永昌,别把山上的树砍完了,砍几棵树能给惠礼交学费就行了"。父亲搭应了爷爷一声,带着小姑就回中和场落鞘桥老家。在家背后的山上,砍了几颗树子抬下山卖给村邻。把小姑上学的学费后,父亲才赶回成都上班
       爷爷邹昕楷原来是想:帮助谢夫人家摆脫困境。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对两边家庭的伤害,这也是奶奶丶爷爷丶包婆婆一生的痛。
       这事能怪谁,恨谁呢?只能恨那个"黑暗旧社会"的封建婚姻制度。

                                                                          锦 水 鸣 声
                                                                                 2016.04.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失常的菊香姑,常常独自坐在村口的碌磙上……
给大奶奶脱孝
月圆之夜 | 刘铭玥(六年级)2021.9.30【ⒶⒶⒶⒶⒶ】
散文||孝是一种特效药
90岁母亲生活不能自理,拒绝保姆和养老院,儿女该如何给父母养老
被“无常”打了一闷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