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部分上市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夫安天下网”
对部分上市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有很多上市公司认识到预算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已付诸于实践,但实践效果却大相径庭。
宝钢股份、新兴铸管等上市公司通过创建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并贯彻落实,事实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的上市公司却出现了诸如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过大、预算与战略及奖惩制度脱节等问题,使预算徒有虚名。
200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无疑引来了众多关注和期待,而置身其中的上市公司更是成为投资者瞩目的焦点,上市公司若不解决其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必将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上市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不少上市公司对预算管理的认识有限并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致使未能建立起完善、系统的预算管理制度,未能从组织安排、时间进度、预算目标及奖惩机制等方面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而仅仅是在年度终了前以召开临时会议的方式来布置预算工作任务,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
第二,只强调财会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忽视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完善。预算组织架构是预算管理体系的骨架和起点,但很多上市公司未能建立层次分明的预算组织体系,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都落在财会部门,各职能部门并未真正参与到预算的编制、控制等体系中来,致使预算管理缺乏权威性和前瞻性,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
第三,预算精确性差。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上市公司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短期活动,忽视长期发展目标,致使各期编制的财务预算衔接性差,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此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预算目标的单一化,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预算目标长期呈多元化态势,不仅包括收入规模、净利润、保值增值率,甚至包括一些非经济指标,这样势必造成预算目标混乱,使预算失去方向。
第四,预算宽松现象广泛存在。不同于西方国家以企业预算目标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我国上市公司制定的预算目标往往与资源配置不匹配,造成的结果就是预算目标偏于保守,内部各单位大都留有余地,使预算目标失去意义。
第五,只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在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期末将运行结果直接与预算指标进行比较。这种静态预算编制方法仅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但当销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静态预算指标则表现出盲目性、滞后性和缺乏弹性,难以成为考核和评价员工的有效基准。
第六,很多上市公司对预算要求与实际运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缺乏充分、深入的研究,致使预算分析走过场,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类似的失误不断重复发生。
此外,有的上市公司并未将预算工作纳入到考核体系,未能和业绩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真正追溯预算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很明显,这样做影响了预算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严肃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根据所处行业及公司实际情况,设置系统的公司预算管理系统。具体可包括预算组织制度、预算指标体系、编制程序与方法体系、监督与调整制度、预算报告制度、预算考评制度。
-设置层级明确、权责对等的预算组织体系。设立预算委员会组织和协调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报告等预算事宜,并对董事会负责;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及控制工作。
-明确预算管理目标,建立战略研究机制。上市公司应组织内外研究力量,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确立企业长期发展方向。企业管理层据此提出年度运作计划,并使预算组织部门明确预算目标,从而彻底解决企业的战略、运作计划和预算目标长期处于割裂的现状。同时,还应根据行业特点及发展阶段,确定企业单一的预算目标,如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销售最大化、降低成本最大化或保证现金流量最大化等,从而找准预算方向。
-资源的配置应以预算目标为依据。上市公司内部各预算执行单位获得资源的多少取决于董事会认可的预算目标,而一般情况下,快速发展的预算目标应与较多的资源配置相匹配。上市公司应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预算目标偏于保守的状况。
-针对静态管理的不足,上市公司应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例如:采用零基预算,不受现有项目的限制,能够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有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利用概率预算,在不确定性环境中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和预算值的准确性,降低预算指标的风险;实行滚动预算,不仅能及时调整近期预算,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而且实现了与日常管理的衔接,使管理人员始终从动态的角度把握企业近期的规划目标和远期的战略布局。
-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设计有效的分析体系。进行预算分析,一定要对差异进行分解和细化,从数据上挖掘到差异的最底层,具体可采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及敏感性分析法等。与此同时,应从企业经营角度找寻产生差异的根源,这就要求上市公司不仅要关注财务指标,更要重视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结合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通过对市场占有率、产品合格率、顾客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的深入分析,不仅可找出当期预算执行差异出现的原因,还会对未来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体系,促使预算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为避免“实际数和预算数大相径庭”的出现,保证预算工作的严肃性,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预算管理考核体系。根据目标激励和分级考核的原则,上市公司应设立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并根据内部审计部门出具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定期对预算执行者进行考核。通过比较衡量经营者的业绩,并严格执行有关奖惩措施,使预算管理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财会人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战略、规划、预算、绩效考核一体化
论文: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今日更新-免费论文-2009-3-2 10...
【转载】集团管理的有效工具--全面预算管理【转】
应用软件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