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附中 · 2021银杏时报 · 霜降 · 语雀
大泥湾此刻
亲其师,信其道——北大附中导师制
作者/编辑:银杏时报课程学生
指导老师:李伊婷
2021年10月8日,24届的导师匹配工作顺利结束。经过一个月的学生导师约谈及互相之间的了解,24届的同学顺利进入对应的导师小组,开启为期一年有导师陪伴的成长。
在学生管理中心以及团委的整体策划下,今年的导师匹配工作有了新的模式和创新。为了尊重学生与导师的意愿与个性契合,导师和学生在9月份经过几轮的一对一面谈,最终各自选择与自己匹配度最高的伙伴组成导师小组。导师空间——屿汀经过暑假的装修和设计也正式向导师与学生开放,为大家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进行一对一交流。
本期头条,我们一起回顾附中导师制的前世今生,听学生们自己讲述的导师故事。
2021核心理念与创新
口述:学生管理中心 方超老师
编辑:银杏时报
今年要启动导师制的时候,我们就在反思到底学生跟导师之间要产生什么样的联系,是不是要帮助他解决学业问题,还要解决情绪问题,还要解决情感问题。
后来发现,其实学业问题靠导师去解决,可能并不是效果很好。因为在现行的制度下,不可能保证导师跟学生之间一定有上课的关系。是不是要解决他的情绪心理状态的问题?可能也不是,因为学生如果心理状态出问题的话,应该找(专业)心理老师。
所以导师制到底要做什么?
我们还是相信东方的一个很古老的一个观念,“亲其师,信其道”。这两者不是一个并列关系,它是一个顺序关系。你们的关系足够亲密了,他才会信你的道。
所以更核心的事情还是落在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上。我认为还是偏向一些感性的,不是那么所谓的严丝合缝科学性的一个事情。(我们希望)他是你的良师益友,他是你的伙伴,他是你值得信赖和亲密的一个人。
那么希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怎么办?
我们在9月份给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跟导师先互相接触了解,让学生老师先互相接触了解,我们在9月份安排了师生之间的谈话约谈,因为聊天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把这个过程都完成了之后,我们再启动导师跟学生之间的一个选择工作。
这个配对我们相信它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关系的。那么基于这个基础之上,后面的很多事儿(能够)更好的去推进。
导师跟学生之间要做什么?
我们并不贪多,我们并不觉得导师需要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如果一个导师在这一年时间之内能够帮孩子解决他一个核心问题就已经很成功了。
我们希望在第一学期之内第一学段之内,导师能够跟学生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一个自画像。这个自画像如果完成的话,我们导师就需要去探索自画像背后学生的核心问题。
举个例子,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什么?迟到、考勤有问题、作业老不交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它背后的核心问题不是简简单单不够自律、责任心不够、这几个关键词能够概括的了。我们还是认为师生的关系要足够深入之后,学生和老师才能够把核心问题挖出来,然后我们再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去帮助学生做,比如目标管理,并且设定的是可操作的目标。
导师支持
我们会和北大心理中心一起来对导师做一些分阶段的培训。我们很多导师有一些很干货的需求,他不太懂心理的工作,怎么识别一个学生心理会不会有问题,他的情绪有什么样的障碍,这个我们是不懂的,所以会请北大心理中心这边的团队来给我们老师做一些培训。
从财务角度上来讲也设计一种模式,资金既希望导师能够拿到资金去开展跟学生之间的活动。你带着学生出去,可以是团建的,也吃饭,可以是出去爬山。(另外)我们也拿出经费,希望督导带着导师去做一些工作,他们之间可能也会有一些这种活动去交流去探索。
所以这也是北大反映了北大附中的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就是说我们不是要说教式的教育,我们还是提供环境,这个环境就能够促进一个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的一个比较核心的理念。
用数据说话:导师制数据调研
在导师约谈的10天时间内,以下数据也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与导师匹配的整体意愿。
24届导师约谈及匹配意愿
约谈时间:9.22日-10月3日 共计10天,当前已进行6天,理论进度60% (数据截至2021年9月28日20:00)
总人数/人次
当前反馈人数/人次
比例
按人头
563(546)
452
80%
按人次
1042
670
64%
1. 总体意愿统计
小结:经过约谈,超过60%学生“非常愿意”选择意向导师作为导师;意向导师约谈对于学生做出决策有价值
23届导师制调研
调查对象:2023届六书院学生共594人。回收有效数据:543份,回收率91.4%
(1)高二学生导师需求与帮助: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一般
同意
非常同意
平均分
高一时导师为我提供了很大帮助
3
0.55%
23
4.24%
127
23.39%
223
41.07%
167
30.76%
3.97
我需要一位导师在高二为我提供指导和帮助
60
11.05%
192
35.36%
143
26.34%
73
13.44%
75
13.81%
2.84
结论:高一时导师提供帮助大小与高二是否需要导师无显著相关性,学生考虑导师需求更多从自身出发。
近150位学生认为对高二导师仍有需求,约占27%。对导师的需求比例(27%)远高于适应性评分低分段比例(10%),说明学生在适应性以外,还有其他方面意愿希望得到导师支持。
(2)我需要导师为我提供的具体支持有哪些?(多选题)
结论:约2/3学生对导师的需求集中在:
1)需要导师督促自己解决习惯或时间规划问题
2)需要导师作为朋友或师长提供精神支持
3)需要导师在学业上提供指导(按顺序排列)
此前新高一导师工作的核心思路在于经营关系和目标规划管理的方向,符合数据表现出的学生需求。
(3)你希望这位导师为你提供的支持有哪些?
小结:本题词频统计反映内容高度集中。学生希望从导师处获得的支持总结为以下四大类:1. 目标管理规划、2.学业督促指导、3.亲密(携手)同行关系、4.心理波动交流;
以上类目与前期导师工作规划中的思路基本一致——相处+做事,经营关系+目标规划。
(4)你希望在这位导师的支持下达成什么目标?
小结:对于目标,最直观的就是关于学业、学科(包含英语、语文、物理、地理等具体学科)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提升;
人际关系、适应性、自我习惯养成和自我发展也均为目标设定的主要方面。
心灵小屋——导师空间“屿汀”
口述:张志豪老师
编辑:银杏时报
屿汀是导师和学生约谈的专属活动空间。在空间设计上,屿汀所有的座位都是成对的,而且相互摆成90度角,而且以两个座位为单位贴上了“座位号”。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样更有助于两个人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坦诚的关系。在资源支持上,屿汀空间里提供饮食和零食,还可以提前一天预订简餐。两个人坐一块边吃边聊,气氛融洽一些。未来也会开放给住校的青年教师在晚间开展一些活动,我们已经做了相应的物资准备。
0:00/0:18
屿汀——导师空间
导师风采展示
90度角的座位设计
“屿汀”一对一约谈
我评导师制
老师篇
口述:张志豪老师
编辑:银杏时报
为了让学生选择更适合的导师,我们安排了一个月的预备期,这段时间用于导师和导生的相互了解。这段时间安排了约谈,一个学生选两个意向导师,老师也比较辛苦,一个老师要聊二倍的导生量,20-30人,聊完还要结合自己的目标管理写收获、给导师打匹配分数。这样下来,发现对学生选导师确实还是有用的。
一个佐证,一个书院有几位老师因为个人原因后来就没有担任导师,后来就对应着补了一些,这几位老师就没有机会参加前期的导师约谈。其实这几位老师中间不乏经验丰富、学生评价很高的教师,但是第一轮选导师就没有获得预期中的选择量。这就说明约谈对学生还是很有帮助,还是你真让他去约了、去聊了,他对老师形成的直接经验对他的影响更重要。当然这些老师第二轮开始就陆续有学生选。说明他在约谈的老师已经被选完的情况下,其他的因素也会考虑,但是与老师一对一面谈过确实很重要。
学生篇:24届萌新
银杏时报学生 采访报道
“学校在选导师这一部分的规划,学校先安排我们选择导师约谈,彼此熟悉以后再选择心仪的导师,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好,能够让我们在做出选择之前,心里有一定的预期和想法。感受不好的地方是选导师时发生变动,很多同学包括我,约谈过的心仪的导师毫无征兆地不再当导师了,校方在此之前并未做出说明,我认为学校在安排导师这部分做得不太好。” ——诚意书院某同学
“听闻学长学姐说,按照之前的导师制度安排,都是在一入学听完导师介绍侯就开始选择导师,当时刚知道的时候想到可能会选择到一个没有那么合拍的老师就很担心。不过入教时候得知制度改变了,我们有很充足的时间进行导师约谈并且了解我们格物这些可爱的老师们。”
——格物书院某同学
“最初与导师见面的时候我特别紧张,担心导师询问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为此我还在家练习了很多遍,像是要去参加面试似的。但当我真的与导师见面,聊起天来时,那些准备好的应对方法全都不攻自破。有可能是老师与我聊天时和蔼可亲的语气吧,我一点都不感到紧张。倒是想与导师像朋友间袒露心扉般好好交流,增进彼此间的理解。”
——致知书院某同学
“屿汀的修建和装潢,真的感觉非常不可思议啊,居然真的有学校提供吃的喝的,就为了让导师生达到一个较为深入的交流。我入教的时候有关于屿汀的扫除工作,那个时候还没有非常气派的大门和关于导师携带导生入场的制度,感觉北大附中在这个方面确实是尽最大力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方便。”
——熙敬书院某同学
“本学期导师制在选择期间就给予了学生们很高的自由,大家可以通过老师们的简介以及个人的喜好先去进行约谈,对有意的导师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但我认为这样会导致导师把这次面谈的情况完全当成学生的性格,这样会导致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获得导师的青睐而与其错过;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同学在面谈时所表现出的行为与现实中不符。”
——熙敬书院某同学
“问题就出在,最终选导师的时候,大概率可能会因为谈话时见过的一位或两位导师过于抢手,名额爆满,最后只能选一位自己之前没有太多接触的导师。我的一些同学都和我说过这个问题,这的确值得关注,因为这件事的发生相当于宣告了这名学生参与导师谈话的意义基本为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大概只能通过把选导师和导师谈话的环节整合为一,从选择谈话的两位导师中二选一,更合适一些。”
——致知书院某同学
“在选择导师方面,今年相比往年更加人性化,我们可以在见到老师之后再选择,这样就可以在详细了解之后再做决定,也避免有的同学选到不心怡的导师;其次,我们这次有和导师一对一见面的机会,这样我能够和老师聊一聊,互相了解。”
——诚意书院
我的导师故事
银杏时报学生 采访报道
化竞小团体的狼人杀局
故事讲述者:弘毅书院 沙霆 夏铭昊
导师:元培学院 杨晋焱老师
“杨老师参加过化学竞赛并且拿到了国家一等奖的成绩保送清华,实力十分强悍,所以被我们称之为“杨神”。当时,因为我们都在筹备即将到来的化学竞赛省赛,为了活跃大家的气氛,而且舒缓一下压力,杨神就开始组织我们玩起了狼人杀。晚上大家吃完饭以后,杨神就会率先拿出一组狼人杀的纸牌,大家围坐在一起,十几个人开始了十分欢乐的狼人杀时光。”
“我与导师印象最深的事大概就是我们一起玩狼人杀的时候了。在衔接班的那个暑假,学过一遍化竞的我们这届同学将要在暑假备战我们的第一次化竞。在每天晚上,他总会拿着一盒狼人杀卡牌和我们一起玩,因此每天我们都期待狼人杀环节。”
最后一次导师课
故事讲述者:康知语 正心书院23届
导师:行知学院 林怡昕
“我与导师相处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下图中最后一次导师课的经历了。在最后一次导师课中,我们的导师给我们买了饮料,并且让我们在便签纸上写下了不同的东西:想对未来的自己说的话、相对过去的自己说的话、如果自己不是自己会与现在的自己交朋友吗、对导师想说的话……写完后,我们会把自己写完的便签纸贴在黑板的不同区域上。这一项看似很简单的活动却的确让我认真回想了一遍我的整个高一生活,因此令我印象很深刻。
柔道老师的温柔
故事讲述者:王鹤然 致知书院23届
导师:树人学院 柔道老师曾庆东
我与导师相处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平日曾老师也会教一些简单的柔道动作,也会让我们体验一被摔的感觉,不时也开玩笑说“谁挂科了,就让你体验一下被绞晕的感觉”后来偶然,他得知我擅长书画,便让我为柔道教室写一幅春联,也不断地为我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例如,为柔道课同学去写等级证书上的名字,当老师告诉我同学认为我写的很好的时候,我非常开心。同时也非常地感谢曾老师,不断地激励着我,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兴趣上,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
在北大附中,从开学初,我认为导师制没有什么意义,到现在,回顾这一年,原来只是我不曾发现导师对我的帮助与影响,曾老师在潜移默化的在影响着我。
体育老师“偏见”
故事讲述者:陈子祎 诚意书院23届
由于我是落选另一个导师而被“分配”到我的导师这里的,所以起初对老师了结不多,并且还有些“体育老师的偏见”,当时抱着一种“封建”的思想认为,“体育老师做导师能干什么,我还想让ta给我补补课呢。”但是之后的几次导师见面粉碎了我的想法,老师无论谈吐气质、相处方式都很让人放松。为此向我过去对于体育老师的误解道歉、bdfz的导师见面不是开始所想的补课、补课、补课,其实是导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次单独谈话,我向老师吐露了开学初期,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或者融入集体的问题,老师并没有向我所期待的讲如何如何融入之类的话,而是讲了她自己大学时期的经历,她说她也面对过大环境之下的孤单寂寞,但是人不一定非要尝试融入,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履行好自己的角色,不随波逐流。具体谈话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从那之后我对于bdf大环境下的适应问题缓解了很多。
“无所顾忌”
故事讲述者:张子墨 格物书院23届
导师:树人学院 尹悦老师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导师约谈,那天很久没聚在一起的我们一起围坐在w111的沙发上。原因呢,是因为学校要求我们制定自己的目标。当时的我确实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非常喜欢音乐,看到这个任务之后跟父母商量过,遭到了很强烈的反对,这让我当时的一段时间处于崩溃的边缘。情绪很容易失控,任何让我能联想到未来目标的东西,都很可能会引起一场泪崩。
老师并没有公事公办地让我们挨个约谈。他让我们坐在一起,大家聊一聊自己想做什么。不得不说,艺术老师确实都很自由,他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让我觉得很安全的环境。在w111暖黄色的灯光下,我说出了心里的困扰,尽管这无法改变我父母的想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无所顾忌说出这些的地方。我们一起聊自己的未来,自己的想法,互相之间安慰对方的苦恼。让我觉得如释重负。
秋天的第一份温暖
故事讲述者:贾相宜 正心书院23届
导师:博雅学院 张亦弛(猫猫)
印象最深刻的是入秋后的一次导师见面会,那一次猫猫带了一个包裹,里面鼓鼓囊囊的,她走到讲台前将包翻个底朝天,里面的物品被倒了出来。导师课开始,猫猫和我们简单地寒暄了一下,和导师比较生疏,和同学们之间更是陌生的,大家都默不作声,只有一些零星的回答。猫猫便走到讲台旁边:“秋天到了,手容易裂,我给大家带了护手霜,大家可以来上面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味道。”我愣住了,万万没想到,原来盒子包装的是护手霜。以前好像还从没有人送过我护手霜。刚刚的沉默完全被打破了,大家讨论着感谢着,变得更活跃了。
“毫无内容”的力量
故事讲述者:李诗培 正心书院23届
导师:李莹萌
导师和数学老师交流过我的数学学习情况之后,决定和我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我当时比较抵触,觉得她肯定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老套的”建议,但是没有想到谈话非常简短,甚至我还没有做好“被约谈”的心理准备就已经结束了:
“和彭老师(数学老师)聊了聊”
“嗯”
“他觉得你挺认真的”
“嗯”
“我也觉得你挺认真的”
“但为什么成绩不太好呢”
“……嗯”
“没关系,它不会成为你的障碍的。”
我之后其实想过这段谈话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如此简短,看似“毫无内容”。但是这段谈话之后,我意识到了它有很特别的作用。就像过年,别人跟你讲:“新年快乐”,事实上你不一定快乐,但至少会开心一段时间——享受被祝福的愉悦,以及可能真的会期待、相信自己新的一年会顺心如意。
同样地,当有人跟我说某个非常困扰我的东西不会成为我的障碍,我觉得自己是被支持的、被鼓励的,我相信未来会有改变,并因为其他人也相信这一点而大受鼓舞。
导师制,十年
学院
行知学院
求学问道,知行合一,沉迷学习,不能自拔!💪
高一英语学习指导
王若晗
高一的同学们在经历了中考英语单选、完型、阅读、作文的车轮战后,想必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拳法。但是当面对我们特地为大家准备的《综合英语》武功秘籍时,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修得真经,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看”五大法力呢?
第一,练功之前先热身,课前的预习准备至关重要。通过预习任务,同学们可以在课前扫清阅读中的生词障碍,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和写作意图,这样在课上才能更好地跟着老师做语篇分析,加深对文章结构、细节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并在师生课堂讨论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文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二,手上功夫不可少。每周一次的视听说课上,同学们不仅要睁开眼、竖起耳、张大嘴,也要拿起笔,学会记录看到、听到的关键信息并不断积累好的口语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在语言输出的训练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词可用。
第三,功夫在平时,要善用语基题库夯实词汇语法基础。有不少同学按陈旧的一词一义的方法背单词,忽略了语境中语义的变化,也没有了解词汇的搭配用法,费力不讨好。因此我们通过选词填空的形式,希望大家能够养成在情境中理解、记背、使用单词的习惯。
最后祝大家修得真经,通关成功!
高二英语学习指导
徐柔
高二的同学们经过选课指导,结合自己的具体兴趣与语言水平,选定组合了自己高二4个学段的英语课程。英语课程的组合可能是大胆创新的写作课+沉浸整书阅读的原著课;也可能是紧跟时事的时文阅读+基于北师大教材的实用英语。
无论是哪种选择和组合,想要在高二阶段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真正运用英语进行阅读、写作、思考,都需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 well-organized, self-disciplined, and highly motivated.
这三点看似要求非常高,其实我们用一句话来阐述即为:"Do what you can, with what you've got, where you are.”Squire Bill Widener of Widener's Valley, Virginia.
从语言基础来(词汇、语法等)说,带着主动思考(有没有新的、有趣的词汇表达?哪些句子我好像没读懂?这个地方居然可以这样表达!)进行阅读,让大量真实、凝练、优美的英文进入到你的语言处理中心,它会从这些语言素材中吸收丰富的表达和范例。
然后,你需要打开英语学科官方app, Teams, 查看语基题库是否又发布了新内容。通过语基题库中具体的句例,你能够发现原来"appeal"这个词可以是动词(关注词汇的词性, part of speech), 还不及物(后面不能跟宾语),常常和介词to搭配使用,需要注意时态、语态(主动还是被动)、主谓一致等方面。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描绘身边真实的生活: The products designed by Boiled Egg Studio reallyappeal to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BDFZ. (北大附中飞跃联名款真香!)
接下来无论是课上小组讨论还是线上Teams讨论,无论是写故事还是写Summary(摘要),我们所吸收和积累的表达就有了用武之地。从输入(读听)到输出(说写),希望你的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3500词汇A-Z词汇表,而是真正使用英语:Use English to build your world!
元培学院
这里无数智慧的小脑袋璀璨成知识的黑洞✨
学科竞赛阶段性工作与思考(一)
一、数学竞赛
2021年9月12日,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落下帷幕,北大附中初二至高二年级共有约30位同学参加比赛,并已有5人进入北京市前100名,2人获得省队培训资格,1人获得旁听资格。
为备战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大附中数学竞赛团队在学校及元培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暑假期间组织了十余次集中培训,内容涵盖一试模拟训练,二试代数、几何、数论、组合等训练内容,巩固已学知识,强化解题能力,稳定考试心态,提升了我校同学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在集训课程之余,各位数学竞赛教练对参赛同学有多次“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充分体现指导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参赛同学们之间也形成了数学讨论小组,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北大附中数学竞赛参赛同学来说,学习数学竞赛绝非只为在比赛或高校强基计划中获得益处,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数学见识、理性的思维能力将陪伴一生。
二、物理竞赛
在刚刚结束的第38届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北京赛区)中,北大附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65位同学在此次比赛中获奖,11位同学入围实验比赛,是近5年来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年。
在此向这些同学表示祝贺。也希望他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基础学科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也感谢在物理竞赛主教练王禹老师带领下,陈怡帆、李晓璐、刘亮等几位教练,希望他们能够再创佳绩,完成家长、学生、学校的期待。
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洪立、韩澍(高二)
获得二等奖的同学:包大元、王中霖、张天翊、许可、蔡泊屹、刘子壮、赵子铭、王铄、敬浩、王浩田、李仁凯、徐凯文、周子易、甘家睿、左岛屹、黄隽楷、葛禹辰、赵逸轩、陈亚偲、远文浩、冯瑾扬、於天一、王泓镔、刘铭洋、荣梓华、郑继尧、陈欣妍、敖秉瑞、郭家锴、高学文、刘璎祎、刘思媛、张哲睿、孙笑然,共34位同学。
获得三等奖是同学:刘沛宁、范唯楚、吴嘉轩、林陈辰、黄静岩、余方涛、曾笛迦、刘怀羽、曾奕铭、张孔阳、戈友直、吴子超、王浩丞、宋宜轩、田思璇、白易轩、智麓鸣、许致维、闫时为、傅元荻、刘乘旭、郑海明、刘益安、宋易航、田子澜、张楚涵、贾予墨、李雨宸、杨子睿,共29位同学。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总数
12
27
28
47
65
一等奖
2
1
1
1
2
二等奖
6
9
7
28
34
三等奖
4
17
20
18
29
三、化学竞赛
9月20日刚结束的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我校多位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曾百彤同学表现突出,同刘洵远、李子旭、皇甫思月、周子易等多位低年级同学正在紧张备考省队选拔考试,希望他们再创佳绩。
决赛内容要求同学们掌握更多的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的要求上也更高,同学们假期并没有松懈,每日紧张钻研决赛题目与书籍。
杨晋焱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梳理了决赛大纲,划定了接下来的学习目标,然后逐个击破。顾春晖老师首先带领大家进行物理化学集训,利用国庆假期,深入学习复杂化学动力学、相图与相率、进阶化学热力学模块,同学们集训中受益匪浅。已经毕业的优秀学长周天骢同学,为大家准备了决赛有机化学题目的小型集训,深入讨论和剖析决赛有机题目的风格与思路,大家一同深入学习了以立体化学为代表的有机思想,并进行了大量练习。分析化学主要由同学们自主学习,老师参与讨论来完成。随后老师们还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历年决赛进行深入训练及讨论。同学们每日一起讨论、学习,虽然辛苦但收获甚丰,祝愿同学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是我校近年来进入省选人数最多的一年,成绩进步卓著,这离不开同学们可上可下付出的努力,正式成绩后期由中国化学会发布。
四、海口分校竞赛
北大附中本部对海口分校的学科竞赛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支持,各学科主教练专门安排时间为海口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以物理竞赛为例,物理竞赛成熟的中级教程体系向海口分校输出,并派出专门教练每周为海口分校学生讲解竞赛课程两次,并在国庆期间组织加课。给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生班主任沟通作业布置情况。在此基础上海口分校派出了专门的老师管理学生的线上加课,并拍照提交课后作业。长期规划学生的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派出更适合的老师进行指导,力图能在海口建立起学生的竞赛学习氛围,争取在升学方面有一定突破。
数学、化学竞赛主教练与每位学生沟通,布置任务,定期检查,信息竞赛也预计线上加课对学生进行指导。预计明年的9月海口分校会进入第一个竞赛收获的季节。
五、重磅生物竞赛决赛
生物竞赛俱乐部再创佳绩 弘毅书院23届学生李乐之获得国赛银牌。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浙江省萧山中学举行,我校弘毅书院23届学生李乐之获得银牌。这是近年来生物竞赛俱乐部取得的第二好成绩。
李乐之同学在之前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获得省一第12名,入选省队(今年北京的省队名额是16人)。他在参加联赛时是高一年级,省队中共有3名高一学生。北京市生物竞赛组委规定,学生只允许参加一次国赛,即如果高一时入选省队并决定参加国赛,那么高二时即使联赛成绩够入选省队,也不再允许参加国赛。因此高一学生考进省队就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则高二时是否还能在联赛中正常发挥、考进省队,彼时会不会出现疫情严重影响赛程的情况,高二升高三时如何权衡备赛和高考复习,如果没能取得足够保送北清的成绩、如何及时补回课内内容,都是极难回答的问题。而且把赌注押在高二赛季,学生高二一整年几乎都要脱产备赛,这对学生的正常全面成长是有影响的。经教练和学生商量决定,最终今年参加国赛。
高一学生参加国赛的最大困难是,学习时间过短,知识储备和运用熟练程度都有很大欠缺。加上本次国赛赛程赛制有所改变,理论考试前240名才有资格进入实验考试,对选手的考验非常大。我们定的目标就是“尽力而为”,能得到奖牌、不跑空,就是胜利。
生物竞赛教练吴蔚分析我们的优势是:学生总体学习量不算很大,现在开始只要多看一天书,他所取得的进步就远大于那些已经处于平台期、瓶颈期的“高手”,与“高手”的距离就缩小了一些。这样一想,我们的心态非常平和,以学习为主要目的,成绩如何,顺其自然。
不过顺其自然也不代表“佛系躺平”。我们在自己的现有基础上,两个月来,全力以赴。在这里要感谢在此期间帮助过李乐之的高成、杨晋焱等老师,生物竞赛俱乐部往届毕业生孙佑时、韩无极等同学。学生、教练、学生家长、提供过各种帮助的老师和同学,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团队。成绩之外,我们追求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实现”。
生物竞赛教练吴蔚老师,二十多年前在北大附中上学时也是竞赛学生,虽然从那时到现在,竞赛的规则和风格都变化了很多,但是竞赛学生和老师群体的精神底色是不变的。这是一种带有“孤胆英雄”色彩的浪漫主义精神。每一个学竞赛、教竞赛的人都依靠团队的有力支持,但是各种关键的突破、为各种选择负责、承担每一个节点的巨大压力,永远只能依靠自己。因此竞赛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很全面的素质教育:既高强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协作、统筹运作的能力,更极其严格地打磨了学生做事的意志和心性。有了这样一番经历,学生的受益领域不只是学习,受益的时间段可至终身。
李乐之同学联赛成绩位列北京队第12名,北京队模考练习的最好成绩是第10名,国赛最终成绩位列北京队第8名,获得银牌,“超额”完成了我们的预期。在这次比赛过程中,他和我都新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感谢一路上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也感谢我们自己诚恳付出的所有努力。
同时,生物竞赛俱乐部在本年度还有多位同学获得联赛奖项,同样都是非常努力、非常优秀的。他们是:谢朋省一第35名(省一名额为66名);孙斯皇省二第4名,康天珣省二第11名,张文思省二第21名,杨欣煜省二第35名,石芸溪、马清禾、李世奇、赵嘉未、薛天宇省二(省二名额为200名);任林琳、郑海明、文子涵省三(省三名额为300名)。
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各科取得更好的成绩。
博雅学院
一起偷听学科背后的全世界
博雅学院宣传片新鲜出炉
0:00/19:23
树人学院
锻造健全人格 孵化有趣灵魂
因为热爱,方能坚持;因为热爱,方能拼搏
树人学院视觉与表演艺术中心俱乐部比赛成果汇报
前言
金秋的九月对于视觉与表演艺术中心来说可谓是收获的季节。短短几天,喜报频传:
舞蹈团三次蝉联海淀区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金奖,
民乐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金奖
戏剧社、昆曲研习社双双获得金奖并成功晋级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展演。
自北大附中2010年取消特长生后,各个俱乐部经历了一次寒冬的考验,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变革。北大附中的艺术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全面转型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俱乐部依托北大附中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分层教学,搭建分梯队的俱乐部培养模式,逐步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教学经验。树人学院俱乐部制教育理念的提出,也为俱乐部指引了发展的方向。在俱乐部中,团队学生由“同学”升级为“伙伴”,是一群志同道合,有共同兴趣的人聚合在一起。各种比赛作为打磨团队,锻炼个人最好的项目,提升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同时雕琢每一位团员,鼓励走出校园,到更大的平台中展示自我,展示团队。
视觉与表演艺术中心
●民乐团
北大附中集团校民乐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金奖和海淀区器乐展演金奖。北大附中集团民乐团是一支由非特长生所组成的乐团。为了准备此次比赛,乐团指导老师们和专家们经过对乐团特点深入的分析选定了两首各具特色的曲目——《红高粱》和《挑山》。这两首作品都是根据乐团团员的技术水平而特别选定的、难度适中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两个作品声部配置均衡、健全,有弦乐、吹管、打击乐与弹拨乐声部,所呈现的演奏效果和谐动听。
民乐团参赛团队是由北大附中本部,北大附实验学校,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和北大附中新馨学校的师生们共同组成。同学们在一起密切配合,精诚合作,克服困难。
本次比赛是一次以比赛为任务的项目合作,是一次集团民乐团的磨合过程,也是一次有意义的锻炼过程。成绩固然重要,但在整个比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团队战斗力,凝聚力,北大附中民乐团的影响力,则是我们跟关注的。
学生说
整个一个过程很磨练自己的抗压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平衡学业和乐团事物,感觉很开心,自己的收获也很丰富,乐团也获得了小组赛的第一。
——本大附中本部 弹拨声部蔡佳璐
这次比赛是民乐团首次在区里亮相,专门请来各声部的专业教师分别指导各声部排练,排练压力比较重,但在这段时间的不断打磨中,演出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最终能够成功入围到市级比赛中,我想这就是辛苦付出得到的回报吧。
—— 北大附中本部 唢呐声部杨雨桥
作为北大附中民乐团的一名老将,我参加过很多次展演,但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次演奏《红高粱》的主题曲。老师们坚信我的实力,于是把吹solo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我,我为了不给乐团丢脸,在空余时间除了吹笛子就是看其他乐团展演的视频。我的妈妈给我讲了一下电影中的剧情,在我比赛之前我已经把《红高粱》的内涵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展演前期很轻松,但到我吹solo的时候我不免得有点小紧张,当我吹响了第一个音符时,我的脑海里闪现了一幕幕当时中国军民惨遭日本军队蹂躏的画面……历历在目。比赛结束后,我发现演奏一个乐曲最重要的是基本功,其次就是对其的情感和态度。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 笛子声部王嘉辰
作为本次市级比赛的一员,我为我团获得市级一等奖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还记得比赛前的三个月,我们才开始正式准备比赛的筹备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从线上打卡到端午节加练再到最后的比赛,每一次都是充满欢声笑语与热情的排练。作为一名团龄三年的老团员,很荣幸见证民乐团一次次的进步和硕果,愿我们的民乐团越来越好!
——副团长 曾瑜
我很荣幸可以在北大附中与各位同学老师共同努力并且取得这个名次,我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离不开指挥与各位集团校老师在背后的努力付出,更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鼓励。也离不开同学们在高中课程压力下挤出时间进行排练。新曲子从0开始排练,到各声部的配合与演奏情感表达。作为声部长,乐团中的一员,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但是作为表演者,我深知我自己与大家依旧有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会继续磨练自己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王冠颐
作为代表参加艺术节市赛的一名团员,我为我团收到的荣誉感到骄傲。回忆比赛前接到的通知,我们开始对比赛进行预赛,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每星期风雨无阻的从分校赶到本校排练,每一次排练都有收获,经过时间的磨炼,团员之间的默契也收到了融合,作为一名分校来的学生,感受到了本校同学对音乐的热情,同时也很荣幸见证民乐团的第一次市级金奖,可能以后没有机会参见本校的比赛,但仍衷心祝愿本校的民乐团蓬勃发展。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张锐
作为初入民乐团的一名萌新,我为民乐团获得北京市艺术节金奖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今年五月,我们收到了参加海淀区比赛的通知,便开始了每天的加训。一放学就要赶去本部,十点左右才回家写作业,这早已成为我的习惯。在排练过程中,我也见证了每位团员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作为集团校民乐团的成员,我也为团员们一次次的努力和一次次的进步而感到自豪!期待民乐团下一次的比赛,依旧能获得佳绩!
——北大附中新馨学校 王露颖
走,一起比赛去 ||民乐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金奖北大附中集团校民乐团荣获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金奖和海淀区器乐展演金奖。
微信公众平台
●舞蹈团
北大附中舞蹈团携原创作品《自奋蹄》参加今九月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市海淀区学生艺术节群舞展演,荣获金奖。同时,刚成立不久的北大附中男子舞团也携原创作品《满江红》参赛,在本次群舞展演中荣获了铜奖。
在没有特长生的情况下,北大附中舞蹈团连续三次获得海淀区金奖,连续两次被推荐到市赛并获得北京市金奖。本次比赛也是中学组金奖的第二名,但由于北京市教委的文件规定连续两次推荐到北京市并获得金奖的学校将不再进行推荐,因此本次比赛未被推荐进市赛。
男子舞团才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学生都是零基础起步,本次也是这些学生的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能获得铜奖,也让零基础的学生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同样也是男子舞团的阶段性成果,获奖不是终点,是起点,男子舞团因此提升了影响力,一届一届学生的共同努力必将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北大附中舞蹈团也在一次次比赛项目中不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舞蹈专业能力,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也逐渐增强。也正是在一次次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今年,北大附中舞蹈团在成功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银帆艺术团”的荣誉称号。
《自奋蹄》荣获金奖
《满江红》荣获铜奖
学生说
说是参加舞蹈节比赛,不如说是我们在章老师的带领下去赴一场美丽的约会~优异的成绩证明了我们的能力水平,而我感受最深的还有更多。舞蹈带给我的不仅是气质和自信,还有坚毅品格的磨砺。这次比赛从准备到展演,训练的刻苦自不必说,但是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挑战。苦是苦,但是是真快乐、真幸福!比赛还带给我团队合作的温暖,从进入舞蹈团开始到这次比赛节目的准备,深深的感动于章老师严格的要求和亦师亦友的关爱,感动于团里每一个小伙伴友善积极的信任和相互的鼓励。一遍又一遍的排练过程中,我们在汗水里体验不断的进步。成长真的是需要过程的,过程中的坚持才成就了我们舞团第二名金奖的好成绩!看到成绩的时候,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化作暖暖细流模糊双眼,也坚定内心。舞蹈团就像我们的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永远在那里!家里有美丽的章老师,有一批又一批的小姐妹,还有温暖和生生不息的信念。
——弘毅书院 类采馨
“《自奋蹄》——9.65!”
自2021年4月起,26位同学近五个月的努力成果终于成功展现给了大家!排练过程很累,但每当看到老师和朋友们努力排练,做好每一个动作的样子,我就觉得我们真的是一个大家庭,一个有着共同目标并不断前行的大家庭!像我们的作品名称——《自奋蹄》一样,我们向着突破自己的方向努力,不为功利的成绩,只求放手一搏,给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热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感谢所有人的付出,感谢编导、感谢老师、感谢伙伴。
——明德书院 李茜缘
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参加舞蹈比赛,但当我与团友们一起站在未来剧场门前的时候我之后切实明白了,这算是对在舞团两年多的课程最好的答复吧。我们不是一群专业的人,但我们一样在排练厅挥洒汗水,尽力将动作做到最好。比赛所呈现的比最初在学校演出的效果要进步太多,虽然没有过多高难度是动作,但我们依旧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家国情怀的理解。整场比赛最大的感受是在跳到第二段时,“靖康耻,犹未雪”透过震耳欲聋的音响直击我的心灵,在舞台上我真的不仅是我自己,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一个热血的灵魂。白裳,红扇,铠甲,利刃。不觉湿润了眼眶。
——诚意书院 马一川(男子舞团)
这次比赛也是我第一次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也非常紧张。不过好在从化妆、运物资到试场地的过程中,男子嘻哈天团的兄弟们一直在互相聊天玩梗,缓解了很大一部分的焦虑。回想起来,这次比赛真的是验证了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音乐放完的时候,我甚至还每太反应过来已经演完了。尽管最后的分数不是最顶尖的,但听到章老师说我们的分数比几个传统老牌学校都要高的时候,这对我们一群不会跳舞的人组成的男子舞团来说也足够了。感谢章老师对我们的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指导,让我们得以发挥出我们的最好,也让我收获了一次非常非常宝贵的经历!另外,男子舞团真的很有趣,欢迎大家来报名!
——诚意书院 赵炳熙(男子舞团)
●戏剧社
2021年9月29日,在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暨海淀区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中,戏剧社的参演作品《寻路》荣获海淀区中学组金奖,并将由海淀区选送,在10月末参加市级比赛。
《寻路》是为参加此次比赛专门创作的原创作品,时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作品选择了红色题材,讲述了长征路上的一段故事。
在2018年的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中,戏剧社就曾取得过北京市金奖的好成绩。三年之后,戏剧社再次出征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指导教师邢娅楠、郝心悦与8名参演学生不敢松懈,利用放学后、晚自习、节假日时间,反复打磨作品,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尤其是两位指导教师,和参与演出本部音乐剧《追光》的陈永祺同学,经常需要往返于本部和朝阳校区,加紧排练,只为在赛场上呈现最满意的表演。比赛当天,同学们在舞台上展现出了戏剧社平日的训练成果,以自信、专业的表现,征服了评委和在场观众。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首赛告捷,戏剧社将继续走向更大的舞台,争取再创佳绩。对于之前这一个阶段的付出与收获,同学们也有一些话要说。
学生说
这是我第一次参演红色题材的戏剧,我感觉很激动、很热烈、很感激。“奶奶”的角色带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我在以一个革命后代的身份回忆和想象着自己的父母在革命年代所经历的,幻想自己走在革命土地上,满怀敬佩和感动…带给我最大的锻炼是结尾的读信,我对角色心里进行揣摩和感受,呈现出来。比赛进入了市级,期待更好的参与和展现,加油!
——高二年级 阎艺心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过相对正式的戏剧比赛了,与普通的大戏不同,比赛对主题人数和时间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我们离比赛时间也就相隔了两个星期。在这种紧急的状况下,两位指导老师带领我们认真的排练。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这种快速排练方式下适应能力的提升。对于桂香这个角色,我没有提前过多的分析和了解,还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努力去贴合这样一个后备战场中的乡下姑娘。另外,因为这次的剧是有一定时代背景的。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对服装道具进行了做旧工作,使其更加贴合了背景也让我们的表演更有代入感。在接下来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会更细致的排练,以更好地的表演呈现在实市级比赛之中。
——高二年级 杜明聪
非常高兴可以进入市级比赛,这次给我们排练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比赛前的两周我们几乎每天都非常紧张地利用放学时间在排练。每天都非常累,但却很快乐,晚上回到家累得不想说话,但第二天排练前肯定又是卯足了劲地排练。我们大家互相鼓励,齐心协力,戏剧社的精神支持着我们一晚接一晚的排练。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也锻炼了我的毅力,让我知道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高二年级 孙麦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海淀区艺术节,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意义非凡。在短短一个月的排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比赛做出很大的努力。赛前,我们把所有的军装都做旧,营造真实的人物。两位老师也尽心尽力的为我们指导排练,每个人的性格、情感等等,我们都一起分析。好在结果是好的。其实不管结果是怎样,这次经验都是宝贵的,同学们和老师们也一起努力过,这是最重要的。
——高二年级 杨柳
●昆曲研习社
2021年9月25日,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15名师生共赴未来剧院,参加北京市第二十四届学生艺术节暨海淀区学生艺术节戏曲展演,凭借作品《西厢记·长亭》荣获海淀区中学组金奖,并被推送参加北京市展演。
《西厢记·长亭》是昆曲研习社成立时学习的第一支作品,由昆曲非遗国家级传承人丛兆桓先生和秦肖玉女士亲自传授,此次的作品是老戏复排,希望将《西厢记·长亭》可以作为昆曲研习社的保留作品,在老一代专家的指导下,一次次传承下去。
90岁高龄的丛兆桓先生在赛前为我们反复指导细节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演是昆曲研习社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参加比赛,在没有特长生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与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坚持努力、刻苦练习都密不可分。
每一次完整拉戏都会录下来,然后看录像,互相找问题,共同进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9月6日开学到9月25日上台的短短20天时间,昆曲研习社师生争分夺秒,利用加训课、节假日反复加排打磨作品,最终在舞台上从容自信地展现出北大附中学子的风采,突出重围,晋级市赛。
张生(正心书院吕沛真饰)与崔莺莺(朝阳未来学校王妙兮饰)
师生集体照
学生说
这次展演是附中昆曲社第一次亮相比赛,感觉就是忙忙叨叨,从新生入学训练了不到二十天就上台。虽然我是多年老成员了,但也为之惊心动魄,自己的part虽然大概动作都会,但也又又又又发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问题。好不容易问题解决熬到上台,没想到舞台上还有不平的地方,厚底鞋又不是自己的,光去台上看了两眼就摔了好几下,这辈子没这么紧张过,音乐响了后台还一团糟,麦克风没有声音(虽然他们说我人形音响但我还是慌了)。台上感觉还是有许多小瑕疵,就不罗列了,当时在努力补救了,意想不到,最后效果其实比训练时要好很多很多,真的是莫名泪目了。感谢各位老师,化妆老师化的妆真太绝了,大家都很美很帅啊。刘义民老师的笛子绝绝子啊。陆老师&魏老师帮我们反复扣动作辛苦了嗷嗷嗷。大家都很棒了,也非常非常欢乐,气氛也非常活跃,附中昆曲社的西厢记永远的神了。 ——正心书院 吕沛真
作为分校过来的工具人,这次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being involved的感觉。和去年不同,这学期社团成员都是我的同龄人,大家在群里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废着话。魏老师还调侃说几个和尚不去说相声可惜了。
开学第一次课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月时间。在仓促却欢乐的一个月里,被鼓舞、也被治愈。白同学在群里担心声音粗不适合唱昆曲;陆老师说老和尚为了争取到角色一直在练习;红娘听说周末要加排还是挤出时间来参加。虽然大家都是初学者,但是却在努力想把这件事做好。其实在这样一个上进的集体中,我内心冒出来的退缩的小恶魔也被镇压下去了。现在的我,完全没有了一年前时不时对昆曲的排斥,而是乐于走进下沉或者舞蹈教室,一次一次地成为要与爱人离别的崔莺莺。每次排练要出戏的时候,看到小红娘忧伤的眼神,会提醒自己不要笑场。休息时间刷着手机,突然听到旁边老夫人还在推敲“辱没孩儿”的音调。比赛前一天和张生自创了“离人泪”那里拉袖子的动作,成功后兴奋地满场跳。排练收工以后,男生们就各种来回搬道具。昨天因为实在拿不下,我和lpz就把水袖各种缠绕在老和尚脖子上让他送回办公室。今天比赛前后也是志愿者们扛着桌子椅子,拖着行李箱(其实要说“工具人”,还是他们更称职)。比赛完道尔顿的志愿小姐姐还专门过来告诉我:评委点评的时候说莺莺演的针不戳。虽然今天上场前出现了一些状况,而且据说麦都没声,但还是不影响我们是昆曲组第一啊doge希望bdfz昆曲研习社一直能保持这样欢乐的氛围,一路演出参赛,升级打怪,拿奖到手软!PS,惠明说他不想卸妆了挺帅的明天就那样上课去。
——朝阳未来学校 王妙兮
此前,作为一个所谓的“年轻人”,我对戏曲或多或少抱有一定的偏见,也无法很好地欣赏昆曲的美。不过,这次经历了从练习、化妆到登台的全过程,我的观念有所改变。或许是戏种原因,印象中,戏曲给我的感觉比较粗犷,但昆曲却是非常精致的艺术。我们七个人的粉底、颜料都至少涂了三层,服饰也非常繁琐,化妆老师为此忙活了三四个小时。之前,我以为我们的妆容会浓艳到认不出谁是谁,而事实上,我们倒也没有夸张到人不人鬼不鬼的地步,妆是相当好看且有特色的,即使是花脸的同学也好似被施了“眼睛变大术”(画完眼线,小红娘如是说),瞬间就注入了角色的灵魂。
对于演出本身,除去上台前的耳麦事故还算顺利,最惊险的是点评的问答环节。题目我们已经滚瓜烂熟,让我们一头雾水的竟是评委点的答题人选。评委的声音在麦克风的扩音加持下含混不清,我茫然地愣了几秒,经提醒才意识到评委说的是我的行当,不禁在回答问题之余无语凝噎。其实这也反映出我对行当并不熟悉,还得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正心书院 夏牧笛
道尔顿学院
为出国党提供专属课程
To The Future —— 引领未来之光
一、祝贺道尔顿学院金戈、黄诗云同学,受邀参加2021年第六届图像、视觉与计算国际会议。他们的论文《Enhanced Magneto-optic Imaging Based on LSTM-CNN Model and Multi-modal Fusion》也同时被IEEE CSCPS, EI Compendex, Thomson ISTP 和CNKI数据库收入!
两位同学在会议上展示讲解了他们通过LSTM-CNN算法研究的漏磁场中的磁光效应成像问题,该技术方法将被用于金属内部的缺陷探测和归类。
黄诗云:
实验光路设计以及原理分析。
通过施加交边励磁场对有缺陷的金属板激发出漏磁场并通过具有顺磁性的铽镓石榴石(TGG)晶体。将偏振光在TGG中发生磁光效应再次偏振从而使得反射光线携带漏磁场的强度和矢量信息从而将缺陷数据收集。
金戈:
利用LSTM-CNN算法识别金属缺陷类型。
通过预处理(边缘提取,正则化,基于图像特征的对比度修正等方式)将数据集进行增强。同时,基于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广,提升数据适用性。通过LSTM-CNN网络建立时间维度特征,增强AI模型的识别准确度。调整不同超参数,使得训练达到最优状态。
来自道尔顿学院的学术支持
黄诗云、金戈两位同学取得的成果,其实是道尔顿学院物理课Scientific Research Learning on Optics的课堂成果。
Scientific Research Learning on Optics -《基于光学的项目科学研究学习》,是道尔顿物理&工程学科首席马继云博士为道尔顿学院有意愿深造大学级别物理课程的学生量身打造的一门光学项目课程。
该课程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来锻炼大家实验设计、实验观察以及实验分析的能力,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体验知识产生过程的学习目的。该课程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智能视觉实验室光学平台,以及中科院软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在线seelight虚拟平台软件的支持。大学级别的光学实验平台设备,为同学们的研究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让大家的实验设计有了无限的可能。
●该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几何光学学习
通过实验探究几何光学的物理规律(反射,折射,全反射)以及应用。小组进行任务汇报,最后完成对应实验报告。
第二阶段:物理光学
通过实验探究物理光学的物理规律(干涉,衍射,偏振)以及应用。小组进行任务汇报,最后完成对应实验报告。
第三阶段:自主项目阶段
二到三人一组,自选主题完成一个课题任务(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提供一定课题经费。旨在让学生体验完整课题研究过程。
●课程特色:
在课程进入第三阶段——个人课题阶段时,为了让大家能更近距离的走近科学前沿,物理工程组老师为同学们安排了多项近距离的科研活动。
马老师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强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组副研究员——鲁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讲座。
鲁欣 老师
之后,物理工程组又为同学们对接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学电镜实验室、超导实验室的参观学习。电镜实验室的特质显微镜与市面上的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不同,通过从另外的单独房间接入激光,该透射电子显微镜新增了时间上的维度,也就是说它不光可以拍照,也可以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时的状态。这种创新的思想正引领着中国科技进步的浪潮。
光物理实验室中的研究员们成功运用各式光路模拟了多种极端环境。极度低温、高温等在地球上不存在的环境在这间实验室里成为了可能。物理学者们正在用他们的知识“改变”世界。
超导实验室从事超导材料的研究与研发。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由我国物理学家自主设计研发的激光激发实验测量仪器。创新与独立的思想体现在中科院物理所的每个实验室,也深深影响着道尔顿学院同学们的研究。期待在道尔顿学院的鼎力支持下,更多的同学在科研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自主设计研发的激光激发实验测量仪器
二、道尔顿学院崔无为同学的《现代电磁场理论及其在未来无线通讯总的应用》论文已经被CONF-CIAP 2022 会议接受,并提交到 EI Compendex, CPCI (Web of Science)以及其他索引数据库。
崔无为同学论文是他独立研究项目(IRP)的延伸,在他的IRP项目中,崔无为同学通过计算和推导得到理想条件下的电磁辐射模型和能量分布通过对电磁场模型的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并利用电磁场在空间的张量计算出特征方程进行拟合和探索。如果不断改变电磁极化率,将更好地观察和表征电磁场的变化。这个项目更好地帮助未来的研究人员打下研究基础,也为社会更清晰地解释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社交软件的原理。
道尔顿学院独立研究项目是道尔顿的核心课程,旨在通过学生主导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能力和学术沟通能力,同时通过研究选题与道尔顿其他课程内容的结合,促进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深度,并锻炼其主动学习、合理规划的能力。崔无为同学的成绩便是道尔顿学院IRP项目的杰出代表。在道尔顿学院,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成长路径,最终成为成熟又充满个性的世界公民。
指导教师评语
作为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希望在物理课上给学生们向未来打开一扇窗。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敏锐的视角和大胆的尝试以及无畏的勇气。虽然他们现在的工作还有些稚嫩,但是谁又会不是蹒跚学步开始呢?祝愿他们能在更宽广的天地茁壮成长。
—— 道尔顿学院物理与工程学科首席 马继云老师
未名学院
进步,从停止比较开始
制度管理在未名学院的落实
一、未名学院管理制度的初步制定和实施
制度是学院全体师生要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合理的制度给组织带来的是管理的有序、积极,制度是集体活力的保障。但制度不是摆设,而是用来执行的组织公约,再合理、再严密的制度,要想执行到位,都离不开两个关键点:1、组织成员对制度的共同认同;2、执行过程的督导及落实结果的追踪。
未名学院在成立之初在学校学生手册的基础上,结合未名学生特点制定了《未名学院电子产品管理制度》、《未名学院晚自习公约》、《行为纪律管理办法》等制度,并通过张贴公示、意见搜集、制度修订、阅读确认签字等流程,获得全院师生对学院管理制度的认同,形成了学院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指引的依据,也是导师、学科教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
在未名学院,老师与导生用制度对话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学院对老师的考核中也有明确要求:对于发现的学生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依据管理制度及教育。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落地,学科教师层面、班主任层面、导师层面、学院层面的多级协作,逐级升级的约谈教育,学生行为纪律问题逐渐减少。
二、新学期制度执行的问题与思考
在本学期开学首月,通过学院管理人员巡视以及管理数据的呈现,我们发现学生出勤、手机入校上交、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等问题尤为严重,其他课堂、日常行为问题也密集出现。上一个阶段通过制度落实刚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一个暑假后出现了问题反弹。反弹现象的出现让老师们意识到两个问题:
(1)暑假过后,学生的制度意识减弱,长时间没有制度的强化教育,学生对制度中的条款认识开始模糊,对制度的认同和宣贯需要提上日程。
(2)制度的目的虽然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但在自主意识还未完全形成时,执行情况检查和检查结果公示是必要的。
1、在对话中强化制度意识
在用制度对话前更值得重视的是建立制度过程中的对话。为了解决第一点问题,学院首先在集会上对修订学院管理制度的事项进行了发布,并在学院公示栏中张贴了全部制度、标注了重点,邀请学生提修订建议;其次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学习力P1行为纪律板块的教研,让学生来表达行为纪律方面老师列出的问题他们是否认可,以及还要增添哪些学院中存在的纪律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学生的参与为制度的修订和学习力P1层级的教研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讨论恶意拖欠作业问题时,学生提出老师留作业渠道不统一、收作业形式存在差异、日作业量不均衡,作业难度对一些同学有挑战等问题,这样的思考也给教学带了了有价值的思考。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院制度完成了修订,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制度意识、增加了对制度的认同。
中F物
龙*小风室
变配
你行话市
MdaM
28民4惠
2、落实到位让制度发挥效力
对于集中出现的出勤、手机入校上交、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问题,学院细化制度的执行检查,并在学院最醒目的位置设立公告栏,让制度执行结果被看到。
未名学院公告栏
违衣
主生6佳弄
通报
智思半底欢馆
南桶所
高心冲
10月2
李生(121)
国b人
为ta高~心的气
T包电响
品故
t
id
龙月价手机存权
斗气不
高-
南ep
1
A
10.
bE
子兴!人
人女
李pet品n个
K
1国
k
面美排:
机中行
百:
天<日
1一福
C:
2山
南南山个
K
2人
)
1片
郑5
2019
对于出勤、手机上交的个人问题,学院在做好过程记录和公示,进行及时教育外,还进行阶段性数据复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上升处罚等级,禁止手机入校、停课反思出勤问题等。
手机上交情况记录(9月)
1-按时上交
0-未按时上交
总12天
娇级
9.30
序号手机入按学生
9.23
9.28
9.14
9.27
9.29
9.22
9.16
9.15
9.26
9.17
9.24
12
1
王实轩
1
1
美程体馆
12
1
2
萨数芳
11
1
3
12
付舒云
高一.1
4
11
赵天伦
5
12
陈玫康
6
11
会冠吃
7
12
蒋若泉
8
尹津
10
9
苏副音
1
11
10
施博文
11
1
11
1
宾途凡
12
12
保委凯
1
12
13
诸子通
0
6
0
14
7
亲家驳
0
15
0
高二1
11
杨佳悦
16
0
4
字石吃
0
0
0
0
17
王子芽
12
18
0
1
19
韩医辰
11
20
童元
6
o
21
位泽回
1
9
宋佳泽
22
11
23
姚博谭
11
对于集体卫生问题,学院每天早晨7:50对各班进行卫生四面检查,即地面、柜面、板面(白板)、桌面,并对各班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每天早晨8:00在学院公告栏中进行公示。学院还将根据每日卫生检查结果,对每周卫生优秀班级体进行评比。
通过制度认同层面与制度落实两个层面的工作,未名学院出勤、卫生、手机上交等集体问题取得了明显好转,对于仍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学院再进行个体重点教育。下一步,学院将对课堂纪律、电子游戏视频等问题进行制度的细化落实。
未名学院在成立之初在学校学生手册的基础上,结合未名学生特点制定了《未名学院电子产品管理制度》、《未名学院晚自习公约》、《行为纪律管理办法》等制度,并通过张贴公示、意见搜集、制度修订、阅读确认签字等流程,获得全院师生对学院管理制度的认同,形成了学院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指引的依据,也是导师、学科教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
在未名学院,老师与导生用制度对话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学院对老师的考核中也有明确要求:对于发现的学生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依据管理制度及教育。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落地,学科教师层面、班主任层面、导师层面、学院层面的多级协作,逐级升级的约谈教育,学生行为纪律问题逐渐减少。
二、新学期制度执行的问题与思考
在本学期开学首月,通过学院管理人员巡视以及管理数据的呈现,我们发现学生出勤、手机入校上交、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等问题尤为严重,其他课堂、日常行为问题也密集出现。上一个阶段通过制度落实刚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一个暑假后出现了问题反弹。反弹现象的出现让老师们意识到两个问题:
(1)暑假过后,学生的制度意识减弱,长时间没有制度的强化教育,学生对制度中的条款认识开始模糊,对制度的认同和宣贯需要提上日程。
(2)制度的目的虽然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但在自主意识还未完全形成时,执行情况检查和检查结果公示是必要的。
1、在对话中强化制度意识
在用制度对话前更值得重视的是建立制度过程中的对话。为了解决第一点问题,学院首先在集会上对修订学院管理制度的事项进行了发布,并在学院公示栏中张贴了全部制度、标注了重点,邀请学生提修订建议;其次学院组织学生参与学院学习力P1行为纪律板块的教研,让学生来表达行为纪律方面老师列出的问题他们是否认可,以及还要增添哪些学院中存在的纪律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学生的参与为制度的修订和学习力P1层级的教研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在讨论恶意拖欠作业问题时,学生提出老师留作业渠道不统一、收作业形式存在差异、日作业量不均衡,作业难度对一些同学有挑战等问题,这样的思考也给教学带了了有价值的思考。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未达成共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院制度完成了修订,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制度意识、增加了对制度的认同。
2、落实到位让制度发挥效力
对于集中出现的出勤、手机入校上交、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问题,学院细化制度的执行检查,并在学院最醒目的位置设立公告栏,让制度执行结果被看到。
对于出勤、手机上交的个人问题,学院在做好过程记录和公示,进行及时教育外,还进行阶段性数据复盘,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约谈,上升处罚等级,禁止手机入校、停课反思出勤问题等。
对于集体卫生问题,学院每天早晨7:50对各班进行卫生四面检查,即地面、柜面、板面(白板)、桌面,并对各班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每天早晨8:00在学院公告栏中进行公示。学院还将根据每日卫生检查结果,对每周卫生优秀班级体进行评比。
通过制度认同层面与制度落实两个层面的工作,未名学院出勤、卫生、手机上交等集体问题取得了明显好转,对于仍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学院再进行个体重点教育。下一步,学院将对课堂纪律、电子游戏视频等问题进行制度的细化落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大附中进行“北大式”改革 取消班主任模式
今日感慨:我上半生的十二所大学
北大招生网
“大学之道”系列讲座 之四
让热爱始终美好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