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 丰:境界书
userphoto

2023.03.16 北京

关注

原载《商洛日报》2022年12月22日 

境界书

赵丰


天下万物,自有境界。一座山、一条河、一方土、一片林,都得固守自己的疆域。除了人类尚未认知的宇宙,一切都在境界之内。物的存在,是建立在境界的存在之上的。没有水面,湖是不存在的;没有山脊,山是不存在的。

万物有相。喜马拉雅山之雄伟高耸,太平洋之波涛汹涌,亚马逊河之浩荡千回,无不展示出自我的性情,构造出别具一格的境界。山间的一条小溪,掩映在草木花丛之下,在石缝间穿来穿去,清澈见底。描写小溪的诗句不可言尽,但王维的那首《过青溪水作》则是最好的。“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他笔下小溪之境界,仿佛思想的清流。

同样,我们不能无视动物与虫鸟构造出的境界。老虎在深山崇林的一条瀑布下打盹,苍鹰在巅峰的一片巨石上伫立,忽有剧烈的山风吹来,林木呼啸,老虎睁开眼警觉地四下张望,苍鹰啁啁叫着,展开双翅冲上云霄,谁能说这不是境界?那年我去宁夏的鸣翠湖,在湖边的一根树桩上看到了一只苍鹭。与四周忙碌的鸟儿相比,它只是伫立,目光忽高忽低地注视着天空和湖水。是失恋,还是被众鸟抛弃?那样孤独?在我看来,它长久的伫立是在孤独中清高,形成唯我独尊的境界,就如在喧嚣的街头我见到过的那些默默站立或静坐沉思的人。

如果用心,就会发现小虫儿也有境界。雨后的清晨,我在家院里阅读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水泥地上的绿苔,在清风的作用下,散发出一股推波助澜的气息,群群蚂蚁争先恐后爬出洞穴,攀爬到一棵柿子树上。它们列队上树,一会儿嘴里衔着星星点点的东西列队下来。上下两队蚂蚁整齐有序,为一棵树营造出了风景,也形成它们自身的风景。那个清晨,因了那些蚂蚁,清风、绿苔、柿子树,以及萨特的书,在我的意识里,都有了灵动的境界。

渐渐的,境界这个词用来专指人的修为,成为人感知主观上的广义词。对此, 冯友兰提炼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佛家也有四重境界之说:无我、慈悲、智慧、自在。

万物无一不沉浸在境界中,我们何不在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然境界映射人的感官与心灵,必然会有人的境界。盘脚坐在溪水边,闭目聆听溪水清流,什么都不用想,只是享受溪水之低吟,这便是佛所说的空相。佛这样说了,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这一花一叶,本是它自有的境界,却给人以生命的启迪。陶渊明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飞鸟结伴归来。于是,他诗兴大发,用树枝在泥土上写出一首诗:《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如此幽美的自然物象,让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找到了生命的理想之境以及灵魂的皈依。

自然万物的境界,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人类不能忽视它们存在的价值。当我们在大自然的境界里陶冶生命时,是不是应当对它们心存感恩呢?自然,某些境界我们是无法身在其中的,但完全可以境由心造。肉眼欣赏不到桃花源和瓦尔登湖,可以在心灵中营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瓦尔登湖只是一处自然的风景,如果没有梭罗的心灵折射,它不会成为人类中许多人心灵的栖息地。品读他的《瓦尔登湖》,自然会倾听到一个思者心灵的呢喃。

庄子云:“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冯友兰所揭示的天地境界,是境界的至高之处,凡人难以抵达。大多数的人,只能被囚在俗世里,如冯友兰所言,生活在自然的境界里。但我不能指责他们,当时代背景和自然环境制约他们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时,何谈精神境界?对此,我的祖父那辈人是深有感悟的。我的童年与他的晚年纠缠在一起,有机会聆听他对生命的种种解读。我问他:人活着为啥?他就简单的两个字:吃饭。我又问:饭一吃呢?他说:种庄稼。

到了父亲的后半生,生活就好了些,全家人的吃穿不愁后,他就想到了老家的一些亲友,将省下的钱寄给叔父和姑姑,打电话询问老家人的生活状况,一条街上的人谁家里还有困难,他都挂记在心,一旦回老家就去探望,给他们些零花钱。他常常这样训示我:人活着不能光为了自己。他的作为,就具备了冯友兰说的道德境界,用佛家的观点解读,就是慈悲。

这是我亲身感知的人生境界。祖父与父亲皆为俗人,难以如陶渊明和梭罗那样去专注地寻求一种精神的境界。如此,陶渊明和梭罗,才具备了被后人仰视的高度。

闲下来,我会在唐宋诗词中感知境界。王维曾隐居于秦岭终南山的辋川,其诗篇将自然境界与心灵境界糅合在一起,构成了无念无欲的佛老境界。读他的《鹿柴》,感知到的意境是: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一抹涂洒在苍冷的青苔上的晚霞。凝神的诗人忽闻隐约的人语,生命刹那间与古刹、幽山融为一体。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全诗四句二十字,却是境界一词的绝妙注解。

李清照的每首词,无一不是天地人的境界。诵读她的《渔家傲》,我拥有如是的境界:天幕四垂、波涛汹涌、云雾弥漫,海天一色,船摇帆舞,星河欲转,如梦似幻。那一刻,我的一缕梦魂随女词人步入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容身于世所罕有的传奇境界。

王维隐居的终南山距我近在咫尺,在溪水旁盘腿坐下,沐浴山风,倾听鸟鸣,捧读古诗,这样的境界,真好。



      赵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散文集十八部,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张之洞文学奖、柳青文学奖、东方文艺奖、《北京文学》《安徽文学》《延河》《红豆》《攀枝花文学》等刊年度文学奖等,主要从事哲学随笔及自然散文写作,现居西安市鄠邑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到旅美作家顾艳/和谷
尚美_简朴_超越_重读梭罗的_瓦尔登湖_
美文 | 生活,处处美丽
散 文 | 赵 丰:泾河的境界
活动报名 | 首届中国自然文学论坛主题演讲
太阳升,万物明——有感于《瓦尔登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